1964年夏,4名男女相继在县道去世。
1999年7月25日,矢代诚太郎教授带领团队在饭沼家进行仪式。
1999年8月,节目录制(没找到具体时间,但大概率是8月1日)1999年8月21日-1999年8月26日 家族旅行1999年9月1日,良树拍摄视频时发现明正1999年9月18日,《幸运家族王》播出1999年10月,饭沼家火灾2003年4月,岸本女士成立池田IC食品公司2004年5月,《向饭沼一家谢罪》播出2006年2月,池田公司倒闭2014年 明正的叔叔去世2024年11月,明正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影像根据以上时间线开始推剧情--以下包含严重剧透-矢代诚太郎,1963年获得民俗博士学位后任教。
1995年因研究巴西民俗获奖。
对祭祀有一定研究。
1999年,因学生打工时遇到的女主人想改运,而尝试了自创的仪式。
先说结论,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是从教授的乌龙招魂事件开始,以岸本女士抽丝剥茧揭露真相为过程,到最后明正说对不起结束。
明正作为饭沼家不成器的儿子,是一个醉心法术召唤仪式的家里蹲。
因为异于常人的爱好,被家人视为异类,同学也不亲近。
家中濒临破产时,他的怪异更显得格格不入,父母和妹妹也视他为眼中钉。
这时节目组奖励的100万成为了救命稻草。
为了增加运势,他们找到了民俗学教授。
教授对自己的研究很有信心,以为他们写上不好的事情,再封锁在砸碎的镜子里,就可以完成自创仪式带来好运(融合了各种国外和日本本土的仪式)。
结果因为一家三口都写了人名而不是事物,使得仪式从他以为的转运成为了献祭。
此次献祭召的魂就是1964年县道上死去的4个男女。
而被附身的的四人在旅行的七天里一直找寻回去的路。
可因为完成仪式时镜子已被砸碎,那些魂魄已经被困无法回归现实了。
但距离魂魄彻底占据身体还有一定时日(联系教授自信的认为是49天赎罪仪式)1.假设1 明正不知道祭祀的具体内容,不知道家人恨他入骨想他消失尽管明正羡慕嫉妒假一家四口出去旅行,但也在家里等他们回来,却发现他们回来之后变得很奇怪,总是留个背影。
借住的良树可能因为写的愿望是数学成绩,所以受影响比较少,多少还有正常的时候。
还在9月1日拍下一家三口诡异背影形象,并抓拍到了明正的身影。
也可能是这个时候,他发现明正懂一些召唤术,还自制了可以联通两界的门(圈)。
于是他回家后为了不被附身的魂控制,开始进行自救 也制造了个一样的门。
很快时间来到了9月18日,最终附体日,明正以为自己可以扭转这一切,但大概率是失败了。
可能从那时他开始想摆脱这一切,与怪异的家人割裂,最终烧了家,并想好了借口,父亲因为生意失败拉着全家自杀。
这样他才能以受害者的身份被叔叔领养,过正常的生活。
2.假设2 明正知道祭祀写的是自己的名字,并误以为四个人写的都是他的名字。
教授的仪式没有问题,但明正得知了家人写的是自己的名字后展开了报复。
他造了往生门,招来了四个野魂占据了让他讨厌的四个人的身体。
他讨厌良树的优秀,讨厌他代替自己去和家人游玩,并很大可能误会良树也写了自己名字,讨厌他们只想他们消失。
所以他报复的毫无悔意。
可是他没想到良树为了不被他发现家人写下他的名字而伤心,悄悄把许愿盒子带回家。
所以在良树妈妈揭开真相后,他开始对良树的遭遇感到抱歉,并给他妈妈寄苹果。
在纵火追溯期过了之后对他妈妈忏悔,说了对不起。
《向饭沼一家谢罪》是一部关于电视台制作都市传说探究全过程的伪纪录片,换个国人对标的说法,就是一部记录某集《走近科学》全链条(选题、走访、探究、解密……)制作过程的纪录片。
但《饭沼》以独特的心理惊悚方式和多重解读视角,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多时空、多人物、现实与网络、客观与主观、真相与欺骗、愚昧与现实、欲望与民科对撞的复调式多重观影解密快感。
一、多时空:2024-2004-19992024年,好事的网友们在网络上观看了一部20多年前叫做《向饭沼一家谢罪》的纪录片,并迅速引起全网热议,上了“热搜”,闲着没事干的东京电视台某节目组面对这泼天的流量,决定以此为选题对这部纪录片的来龙去脉做一次全面的探究。
2004年,电视台晚间节目播放了一部叫《向饭沼一家谢罪》的“诡异”节目,其内容是以一个“民科灵异学者”矢代教授的视角展示了多种诡异影音资料,向1999年赢得100万大奖并于同年遭遇灭门火灾的饭沼一家谢罪并执行一个名叫“49日的审判”的仪式。
1999年,经营不善的小企业主饭沼一家要参加一档有100万奖金和夏威夷旅游大奖的电视娱乐节目,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目前的经济状况。
为了稳拿大奖,饭沼找来精通灵异的矢代教授为全家做转运法式。
结果饭沼一家顺利通关(最后一关扔纸飞机视觉上违反物理规则)赢得大奖,但同年饭沼一家遭遇火灾全家覆灭(三死一伤)。
现在看一部20年前的纪录片,内容是向5年前已经“全部”死亡的一家人谢罪。
在巨大的时间跨度和没头没尾的诡异内容的相互作用下,使20年后的移动互联网民们在屏幕背后对这一事件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和探究欲。
重点:时间跨度大代表真相探究难度大,人物衰老(死亡、出走等)带来的记忆扭曲与证据的物理丢失给灵异事件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真相的摇摆感。
还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时空的人们对过往的同一事物看待的扭曲变化,举个例子,现代人看到清朝人的“影像照片”,由于认识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自带诡异滤镜。
比如现在看20年前《谢罪》的纪录片由于视频设备、清晰度和表达方式、流行语等等影响,就会感觉很诡异、很蹊跷。
换句话说,为什么2004年的视频没有在当年引起大众的关注?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不值得关注也可能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也不觉得诡异,而在20年后丢失了很多直接记忆和证据,“间接”“转述”等不确切信息和网民的猜测让真相又一次扑朔迷离。
二、多人物:饭沼一家、矢代教授等直接参与者死亡、失踪,只能靠外围众多人物的二、三手信息佐证事件。
在25年后,节目组只能以抽丝剥茧的方式,从当时电视台大奖综艺节目组的人员开始,一个一个的走访、记录,梳理事件的消失的当事人当时的状况和现在的状况,作为事件真相的起步阶段自然什么都说不清楚,自带灵异节奏。
如上所述,25年后这些事件的“编外人员”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和头脑记忆都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流逝和转移发生了不同的扭曲变化,由于都不是直接参与者,只能以回忆的方式还原25年前的事,作为事件边缘人的视角回忆当时的事件和人物中不同寻常的部分,这里面的信息差和信息损失显而易见。
也是叠加事件灵异buff的点。
三、现实与网络:25年前的现实事件与25年后的网络热议产生了灵异的火花25年的时代和社会发展,人们看待、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人们发表对事物的看法的途径也发生了巨变。
网民足不出户的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随便评论和翻阅自己“想要”的真相就足够了,没人需要真相,需要的只是谈资。
25年以后,人们取舍事件正常普通、合乎逻辑的部分,只把谢罪事件中看起来灵异、诡异的不同寻常与现今人们看待问题不同的热点来关注。
谢罪事件最普通正常合乎逻辑的表述:没有任何灵异事件发生,只有相信灵异事件的不正常的当事人。
25年前,遭遇经济危机的饭沼一家参加大奖节目,由于欲望驱使做了两件事:一是请人假冒自己儿子,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儿子笨(所谓的精神有问题)不能通关帮助获大奖;二是请半吊子灵异学者矢代教授做转运加持。
结果饭沼一家“大成功”赢得大奖(前面说过纸飞机关赢的有些诡异)。
之后无论是饭沼一家还是矢代教授都坚信是法式的成功(其实毫无关系)。
但大奖也并没有明显改善饭沼公司的经济状况,于是走火入魔的一家人对儿子更加敌视,要用更激进的“灵异”法式解决问题(旅游录像),当失落伤心的儿子(被他人替代)发现依然沉浸在转运氛围内的全家人都成了疯子,并希望自己死时,一把火烧了全家。
并隐瞒真相逃离去叔叔家。
与此同时,顶替儿子参加大奖赛的孩子回家后,精神也出现了状况,其实就是被已经疯癫的饭沼和矢代做的法式和家庭氛围诱发了精神病。
但孩子母亲把罪过算在了矢代教授头上,因为饭沼一家都死掉了。
此时的矢代教授还依然坚信自己认知的仪式的法力,于是决定用自己的方式“49日的审判”谢罪,表面上是谢罪饭沼一家,其实是对那个孩子谢罪。
当他走上孩子房间做法式的时候,孩子的母亲为了给孩子复仇,用自己的方式将矢代教授“留在”了孩子的房间里,因为他的法式根本不起作用——孩子并没有好起来。
……未完,待更新。
电影《向饭沼一家谢罪》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将一场跨越数十年的灵魂献祭浓缩为 96 分钟的影像仪式。
从教授面对镜头的忏悔宣言,到幸存的明正向受害者良树的沉默谢罪,影片本身成为一场漫长仪式的终章。
这种 “仪式的延续性” 不仅体现在情节的因果链中,更暗藏着一套以灵魂为筹码的交易逻辑 —— 三次仪式构成递进式的献祭闭环,而影像记录与传播则成为完成交易的关键契约。
一、转运仪式:贪婪催生的献祭雏形1999 年饭沼一家委托矢代教授进行的转运仪式,绝非简单的民俗祈福,而是一场未被点破的灵魂献祭。
饭沼家为在《百万日元挑战》节目中夺冠,主动参与这场 “以灵魂换好运” 的交易,其贪婪性在对待儿子明正的态度上暴露无遗 —— 将这个被视为 “扫把星” 的孩子名字写在纸条上,本质是试图将家庭内部的矛盾外化为对 “厄运载体” 的驱逐。
此处的关键悖论在于:纸条上的名字或许在仪式流程中并无实际作用(民俗学中类似仪式多以物品为替身),但这一行为点燃了明正的复仇火焰。
当家庭将不幸归咎于个体,当亲情被功利性的幸运诉求碾压,仪式便从外部的神秘交易转化为内部的伦理崩塌。
饭沼一家最终葬身火海,表面是仪式反噬,实则是这种扭曲关系的必然结局 —— 他们试图献祭明正的 “象征性存在”,最终却迎来了肉体的毁灭。
二、谢罪仪式:认知错位的徒劳弥补五年后的谢罪仪式,是矢代教授对 “仪式平衡论” 的盲目实践。
他固执地认为 “巨大幸运必招致同等不幸”,将火灾解读为神秘力量的平衡机制,却完全忽略了仪式的本质是灵魂献祭。
这种认知错位使其谢罪从一开始就陷入形式主义:拍摄纪录片公开道歉、接受 49 日审判(暗合佛教中阴期的赎罪意象),这些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流程,不过是对神秘力量的误读性讨好。
仪式的虚伪性在细节中暴露无遗:教授始终站在 “施害者” 的视角进行忏悔,却从未追问饭沼一家灵魂的去向;他关注仪式的流程完整性(如 49 日周期),却回避了 “为何需要献祭灵魂” 的核心问题。
这种自欺欺人的弥补,最终让教授自身成为下一个献祭者 —— 当他试图用仪式平息神秘力量时,实则将自己的灵魂也拖入了交易漩涡。
三、影像仪式:电影作为终极献祭场数十年后的两次《向饭沼一家谢罪》播放,构成了仪式的终极形态,而推动这一切的岸本悠美子,才是最清醒的 “交易参与者”。
作为良树的母亲,她深知影像传播对仪式的决定性意义:第一次播放是唤醒沉睡的契约,第二次则是完成灵魂的最终交割。
她的目的绝非简单的 “换回儿子灵魂”,而是通过重复影像中的仪式场景,让阴阳两届的灵魂完成彻底置换 —— 这解释了她为何执着于 “公开播出” 这一行为,因为传播本身就是契约生效的必要条件。
电影在此形成了精妙的元叙事:当观众观看《向饭沼一家谢罪》时,我们也成为了仪式的见证者,甚至是无意识的参与者。
影片结尾明正的沉默谢罪,并非个体的道德觉醒,而是灵魂交易完成的信号 —— 两个幸存者(明正与良树)的对峙,标志着献祭链条的最后一环闭合,所有参与者(饭沼家、教授、良树母子)的灵魂均已完成交割。
四、仪式生效的三重密码:从实施到传播的闭环仪式的完成并非单一行为的结果,而是 “实施 - 记录 - 传播” 构成的完整闭环,这三重环节共同构成了灵魂交易的生效密码。
仪式实施是契约的签订环节。
教授为饭沼家拍摄的四人合影中,扭曲难辨的面容并非拍摄技术问题,而是灵魂被 “抵押” 的视觉化呈现 —— 当他们自愿参与以灵魂换好运的仪式时,就已将自身存在置于神秘力量的掌控之下。
这张照片如同契约文书,记录了交易的初始状态。
节目录制是交易的确认节点。
纸飞机精准飞入圆环的瞬间,不仅是饭沼家 “愿望达成” 的象征,更是神秘力量对交易的 “盖章确认”。
这一细节的精妙之处在于其日常性:看似偶然的成功,实则是超自然力量介入现实的证明,让参与者在欢呼中默认了交易的完成。
节目播出则是契约的生效时刻。
录像带中饭沼一家三口诡异转身的画面,揭示了灵魂交割的瞬间 —— 欢声笑语的庆祝现场突然闯入阴阳界限的裂缝,生者的躯体被逝者的灵魂占据,完成了从 “人” 到 “祭品” 的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化必须通过 “被观看” 才能生效:当影像被传播给更多观众,仪式的影响力便突破时空限制,将所有见证者都卷入这场灵魂交易的漩涡。
从转运仪式到谢罪仪式,再到电影本身构成的影像仪式,《向饭沼一家谢罪》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献祭逻辑:贪婪是交易的起点,无知是契约的催化剂,而影像的传播则是让灵魂永不回归的终极锁钥。
当最后一个镜头落下,我们终于明白:所有试图与神秘力量交易的行为,终将以自身为祭品收场,而这场跨越数十年的仪式,不过是人类欲望的一场盛大殉葬。
1:儀式的問題出在哪裡?
首先,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教授本身就是個半吊子,他用的是自創的沒有實踐過的儀式,而不是有記載下來的古老儀式,自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但我其實有一個自己的看法。
教授的儀式會不會是針對給家族提升運勢呢?
因為讓一家人一起祈禱,那運勢肯定不是針對個人,一個一個來提高,而是為作為一個家族整體來提升運勢,可是教授沒想到的是,這個表面上看似幸福的一家人裡,竟然有一個人根本不是這個家庭裡的人,既然有一個人不是家族裡的人,那這個儀式在最一開始就已經有問題的隱患了吧。
相當於跟惡靈做交易的一開始就已經在欺騙了惡靈。
這能有好下場嗎?
2:儀式之後是不是招惹了什麼“東西”?
首先,電視節目裡,最後一關紙飛機,根本就不是運勢的程度了吧,那明顯已經脫離科學的範疇了,如果紙飛機一開始就直直的飛過去,那個是運氣,但紙飛機已經要落地了,卻能再次飛起來,這怎麼看都像超自然力量的干預了吧,所以大家也都稱之為奇跡。
那也可以理解為在儀式後確實請出了什麼“東西”,用外力干擾,先實現了他們一家人的願望。
節目之後,這一家人去各種靈異地點拜拜,回家後在家裡做出詭異行為,都可以看出靈異元素是肯定存在的,家裡已經有什麼東西存在了,甚至飯沼一家人身上有什麼東西存在了。
3:去那個世界的“環”到底是什麼?
這個真的就是完全沒有任何信息可言了,完全靠自己的想象,到底是他們想要去那個世界把什麼找回來?
還是那個世界有什麼東西想通過這個環來到這個世界?
一切都靠自己的想象了。
不過要是結合他們一家人四處去靈異地點參拜去想呢?
去靈異地點的目的是什麼?
自然是想遇到靈異現象,看到幽靈。
那如果帶著那個環去各個靈異地點呢?
是不是就能用環召喚出什麼來,又或者送走什麼東西?
結合從靈異地點回家以後飯沼一家人變得更加古怪,直接一動不動的面向墻壁,完全失去了活人的氣息,可不可以理解為,他們在靈異地點,用環,引導一些東西上了他們的身?
徹底佔據了他們一家的軀體?
補充兩點:1:火是兒子放的,這個已經是明示了吧,一是因為他知道家裡人都討厭他,對家裡人已經沒啥感情了。
也因為他看到家裡人變成行尸走肉這樣而害怕,光是有影像記錄他下樓看到家裡人變的古怪就已經有兩次了,沒記錄下來的不知道有多少次出房門就看到家裡人古怪的行為,他又是家裡蹲,出不了家門,沒有朋友可以投奔,那他每天不都得在房間裡怕得要死?
所以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脅之前先下手為強了。
2:教授的49天考驗儀式到底是什麼?
只給了一個儀式的名字,內容又要人自己去想,但是這樣一個儀式最後又讓兩個人融合在一起,還真是說不出的詭異啊。
《向饭沼一家谢罪》个人解读(纯个人解读,包含主观理解,全篇剧透,没看过原片的朋友们建议先看原片,非常好的伪纪录片,十分推荐)首先解答几个问题:1.是大儿子明正放的火吗?
答:是的,最后的镜头语言很明显。
2.谁是坏人?
答:个人理解,明正,教授,良树妈妈乃至灵体都不是坏人,真正的坏人只有饭沼夫妇。
3.教授和明正的仪式成功了吗?
答:都成功了,只是明正的仪式干扰了教授仪式的完成,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产生。
以下为个人剧情分析:饭沼家的大儿子明正天性不坏,但是性格内向,喜欢研究神秘学,但是这种性格和爱好在迷信的父母眼里是很大的罪过,尤其是当公司不景气时,父亲更将一切归咎于明正的爱好破坏了家里的运势,开始疯狂的打压排挤自己的儿子,在所有亲戚和员工面前说自己儿子的坏话,就连小女儿都被父母的言行影响,开始排斥哥哥,而这些举动让本就孤僻的明正更加不愿意和家人来玩,成为一个“家里蹲” 。
(这也就导致亲友祝福环节没有一个人送祝福给明正,底下的应援团即使知道台上并非明正也不愿开口说出,因为他们都相信“明正是个败坏家里风水的怪人”这一说法)后来,想要转运的饭沼一家遇见了想要找人测试转运仪式的教授,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进行仪式,这个仪式虽然是个“拼好式”,但是流程还是可以理解的:一家人将自己的“不幸”写在纸上当做献给“神灵”的祭品[向右R]教授念咒“神灵”附体于饭沼一家[向右R]一家人在“神灵”帮助下完成比赛拿大奖[向右R]“神明”离开饭沼一家,并收走祭品(仪式完成)。
但是饭沼夫妇对教授隐瞒了两点,一是参加仪式的并非自己亲儿子,而是被找来扮演儿子的良树;二是饭沼一家打算献给“神灵”的祭品,其实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当然,其实本来这两个隐瞒点无关紧要,只要仪式正常完成,饭沼夫妇的梦想仍能实现:他们拿大奖,而让他们厌恶的明正也会被“神灵”带走。
可是,或许是明正知道了父母的意愿,打算保护自己;亦或许只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中他一直在借神秘学的力量自我保护。
总之,明正也进行了一个仪式,用来保护自己不被神秘力量伤害。
但这个保护仪式导致“神灵”无法靠近他,就无法完成教授仪式的最后一步——“神明”离开饭沼一家,并收走祭品(仪式完成)。
接下来发生的事,电影里表现的很明显了。
不过对于很受关注的“纸飞机”环节,我的理解和很多人不同:我认为纸飞机飞过圆圈并不是“神灵”降临的标志,因为在之前教授仪式进行的镜头中,饭沼一家的面部已经扭曲了,因此那时“神明”就已经附体于家人了。
而最后的纸飞机飞过圆圈,恰恰是本来“神明”完成任务打算离开的标志。
理论上,从那一刻起,“神明”就会带走明正,回到自己的世界。
但是由于明正的保护仪式,“神明”无法带走他,教授仪式的最后一步无法完成,“神明”也被禁锢在饭沼一家(还有良树)体内无法离开。
为了自救,“神明”开始寻访各处灵异地点,想要找到回自己世界的通道,还一遍遍反复观看纸飞机飞过圆圈那一幕,试图弄明白当时哪个环节出错了。
(好倒霉的“神灵”啊,接个单把自己赔进去了)明正或许也意识到这一切,所以帮助“神灵”制作了那个塑料圆环,试图重现当时的最后一步。
但是都没有成功,最后无计可施的明正只能用最极端的方法,结束这一切——放火。
伴随着家人肉体的消亡,“神灵”得以被释放。
只是,良树身上的“神灵”依旧被禁锢着。
对此明正也无能为力,只能通过寄礼物等方法表示自己的愧疚。
良树的母亲也意识到了儿子的遭遇与当时的仪式有关,但起初她只认为是教授的问题,于是用自己的势力逼教授解决。
教授也不清楚当时究竟是哪个环节出错了,只能够硬着头皮又搞了一个仪式,也就是影片开头的“谢罪”。
(这一部分我的个人理解是,仪式的关键在于犯错的人向被害者发自内心的道歉。
教授本来以为是自己的仪式失误导致 饭沼一家 的悲,所以他自己道歉后就进行了仪式,但是实际上悲剧的原因是明正。
明正没有道歉,教授的新仪式又失败了,自己也和良树一起变成嵌合体。
)(明正可以说教授的一生之敌)最后,良树的母亲终于明白了是明正导致了这一切,只有明正道歉,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释放附身在自己儿子身上的“神灵”,于是她各种运作,终于让这档节目在电视上播出,摄制组的调查也还原了当时的经过,面对镜头,明正终于说出来那句“对不起”。
伴随着影片的结束,一切的因果在此完结。
值得一提的几点:1.我并不认为片中的“神灵”是邪恶的,他们虽然肯定不是教授口中的正神,但也绝非什么恶灵。
应该只是一群有些法力的精灵或者妖怪,没人信奉,更没有香火,唯一谋生的手段就是等着有人进行法事或者仪式的时候“接单”,帮人解决问题,任何带着自己的报酬离开。
然而他们也没想到,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单子居然让自己被困在凡人体内这么久。
(尤其是良树身上那个硬生生被困了几十年,惨的不能再惨了)即使是意识到自己被困人间,他们依旧没有作恶,只是想要找到回去的路。
然而精灵与凡人终不兼容,所以最后良树的身体还是垮了,变成了植物人。
2.虽然很多人称教授是二把刀半吊子,仪式也是大杂烩,但是教授的仪式其实理论上都是可以成功的,每次都是因为一个环节出了错,导致仪式流程被卡住了。
而两次错误都是明正导致的(一次是明正的保护仪式让神灵无法带走他,一次是明正没有道歉),只能说,不是教授不够强,是明正真的克他。
3.饭沼夫妇才是一切的罪魁祸首,他们迷信,愚昧,狭隘,专断,为了所谓的运气,竟然愿意牺牲自己的亲身儿子,可以说电影里所有人(已经可怜的神灵)的悲剧来源
话说从前,饭早和他老婆,生了个儿子,又生了个女儿,结果儿子中邪了,被鬼附身。
这里的鬼,比较可怜,他们不想留在阳间,只想回阴间。
鬼在阳间,就好像人在阴间,活的好难受。
看着被鬼附身的儿子,饭早和他老婆还有女儿,很郁闷啊,好好的儿子被鬼附身,想尽各种办法也没用,最后请高人用结界把儿子封印在二楼。
经过那么多年的“治疗”和封印,家里钱败的差不多了,欠了一屁股债,饭早各种找钱,找到了一个闯关节目,赢了就能有100万!
不过有个问题,得全家参加,怎么办?
户口本上写着一家四口呢,难道把鬼附身的儿子带去参加?
那肯定不行,借吧,找人借个儿子。
这不,一个活泼的小孩借来了,顺便再去找教授做个法,增加点幸运值。
教授当场给他们“一家四口”放了个大招,许愿吧,把你们最不想要的,最郁闷的事物写上来,我给你们烧到阴间,还给你们增加幸运值!
饭早,老婆,女儿,齐刷刷写了家里被鬼附身的哥哥。
“赶紧带他走吧!
”只有借来的小孩,写了数学。
教授的仪式很快,但发作很慢。
到了节目现场,教授的大招才发作!
最后一个节目,阴间开了个洞,就是纸飞飞机飞过去的那个洞,里面一下子飞出来4个鬼!
把饭早,他老婆,他女儿,还有借来的小孩都附身了!
可怜啊.…它们4个鬼,不想来阳间的!
节目结束后,鬼慢慢的,开始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占领饭早他们四个的肉体。
获得身体控制权后,立马开始找回家,也就是找回家,也就是找回阴间路。
他们那是各个灵异地点找啊,想去碰碰运气,有没有开的阴间之门。
结果,没找到。
回家以后,他们很伤心。
小孩鬼先回自己家了,他开始做圈圈,就是他从阴间来的那个女人圈,表达他的思乡之心!
饭早和他老婆女儿这三只鬼,每天围着看录音带,重复看节目里的那个圈,表达了浓重的思乡之情!
再来说说儿子,教授那个大招起效果了!
儿子身上的鬼,竟然被送(烧)回阴间了!
可喜可贺!
然后儿子怕死了,全家,都是鬼,就他一个正常人。
怎么办.烧了吧…儿子放火,把他们一家三口全烧了!
长大后的儿子,渐渐明白当年的事情,也知道,靠着教授发大招,也许能把饭早他们几个救回来!
但当年自己小,实在太害怕了,他是不得已的!
自己真的是不得已的!
证据(录像带)我都留着,他们真的没救了!
好吧,我不该放火的,他们,也许,我错了。
最后儿子还是说出了,对不起三个字。
先声明啊,导演应该是想往灵异那方面拍的,但是这部剧好看的原因之一在于它解读空间非常大,所以接下来我按照纯科学线脑补一下事件经过:首先了解一个概念,群体癔症(Mass Psychogenic Illness, MPI)也称为“群体性心因性疾病或”“群体性歇斯底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心理现象。
它指的是一群人在没有明确的生理或环境原因的情况下,同时出现类似的躯体或情绪症状。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紧密联系的群体中。
1,两夫妻生下真儿子。
儿子各方面都和他们的期待不符,于是又生了一胎,是个女儿。
从小真儿子就跟家里人格格不入,经常冲突。
在长期的压抑中,真儿子放弃了生活,学也不上了,闭门不出。
也就是说,真儿子家里蹲不是全家人厌恶他的原因,而是全家人厌恶他造成的结果。
一家四口精神污染程度10%。
2,父亲创业失败,甚至可能欠下巨额债务,造成夫妻俩精神进入高压状态,孩子也被父母影响。
一家四口精神污染程度30%。
3,夫妻俩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走上歪路,开始寻找能给全家转运的办法,终于找到教授,双方一拍即合,约定举行仪式。
同时为了参加节目,联系假儿子来替代真儿子。
一家四口精神污染程度30%,假儿子精神污染程度0%。
4,教授的仪式本身没有任何超自然效果,但一系列视觉、听觉上的感染,使得本就迷信的3位参与者集体进入高度易受暗示的状态,假儿子被这家人和教授给弄得精神也开始出问题。
三人写纸条竟然没有写经济问题,而是写了真儿子,说明家庭矛盾早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加上癔症,认为真儿子是一家人不幸的根源。
仪式拍摄的照片扭曲,是因为那个品牌的相机或胶卷的那一个批次刚巧出问题。
历史上很多灾难和案件正是一系列巧合导致的悲剧。
两夫妻和女儿精神污染程度60%,假儿子精神污染程度30%,没参加仪式的真儿子精神污染程度30%。
5,节目中接连挑战成功是因为他们事先练习了+巧合。
纸飞机成功的那一刻,四人陷入癫狂。
科学上认为,集体狂喜这类高强度情绪体验是集体性癔症的主要诱因之一。
此时收看节目的教授,以为自己的仪式成功,也陷入狂喜。
两夫妻和女儿精神污染程度100%,假儿子精神污染程度70%,没参加节目的真儿子精神污染程度30%,教授精神污染程度40%。
6,疯疯癫癫的两夫妻没有带着孩子们去夏威夷,而是在各种有灵异传说的地点继续进行迷信活动。
假儿子回到自己家,产生躯体和情绪症状。
他用来自拍的相机或胶卷刚好也是有问题的同一批次的,也扭曲了,使他更加深信不疑,开始制作奇怪的道具。
两夫妻和女儿精神污染程度100%,假儿子精神污染程度80%,真儿子精神污染程度40%,教授精神污染程度40%。
7,回家后夫妻俩不满于真儿子这个“祸根”还好好活着,遂搞了一些除掉真儿子的仪式。
并且带着女儿反复观看纸飞机成功的录像来获得狂喜的快感。
真儿子忍无可忍,带着恨意放火。
哪怕他是此刻全家相对精神最正常的一个。
教授和假儿子接到消息,以为是仪式导致了所有的不幸。
两夫妻和女儿死亡,假儿子精神污染程度90%,真儿子精神污染程度40%,教授精神污染程度80%。
8,教授在假儿子的母亲要求下道歉,接着换上寿衣,声称进行所谓的49天仪式。
而这个仪式除了加深他自己和假儿子的癔症之外,没有别的效果。
俩人瘫痪在阁楼若干年。
假儿子精神污染程度100%,教授精神污染程度100%。
9,真儿子摆脱家人之后,被正常家庭收养,人生回到正轨,精神污染清零,长大后有了幸福的家庭。
出于对假儿子母亲的同情,定期寄苹果过去。
回看发生在饭沼一家的事件,教授相当于一个洗脑他们的领袖主导者的角色,这点其实有别于典型的原教旨集体癔症。
但教授本身没有主观恶意,而且他只参与了仪式举办,后期饭沼家的一系列怪事都不是他操纵的。
所以我认为饭沼家的不幸可以算作一起非典型的集体癔症。
--对群体性精神病感兴趣的,这里有几个讲解视频:世界十大集体幻觉事件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c411Q7qG集体发疯是什么体验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v4y1f7Kx集体癔症冰山图解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KprehEzN再推荐几个涉及群体歇斯底里的真实案件:马来西亚学生集体中邪事件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j421D79W 澳洲一家五口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7411o76g 日裔家庭肉身佛事件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W42197fd始兴市一家四口驱邪事件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j411275A高雄一家六人中邪事件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P411r758印度11人上吊事件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z411i7K3
其实仪式根本就没有功效。
全片中只有一个灵异现象,就是照片。
一开始。
一家人因为嫌弃沉迷灵异的明正,选了一个替身来扮演儿子。
先做仪式,再上节目。
仪式中需要把自己最不堪的事情写在纸上 放入木盒 让它永远封印在镜子中。
父母和妹妹都写了哥哥,而替身不认识明正,所以写了数学成绩。
转眼到了上节目这天。
前三个游戏,其实都是正常的。
很比较简单。
成功完成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导演眼中不太行的爸爸,在最难的一个游戏中,完成了不可思议的逆转。
飞机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飞行飞过了圆圈。
这让全家人开始迷信,开始相信仪式的效果。
也陷入了执迷灵异的深渊。
回家之后。
父母和妹妹三人愈发沉迷灵异。
不断回看飞机飞过圆环的画面。
开始在家中制作圆环(这是他们对纸飞机这个项目过程的不可思议,与对仪式效果的深信不疑,是迷信的象征)。
这让亲儿子开始恐惧,忍无可忍,放火杀害全家。
全家去世之后。
明正寄宿到正常的叔叔家,他开始反思,开始忏悔。
开始把一切和老屋子有关的记忆深深包裹在毛巾之中。
开始给替身一家寄苹果,表示自己的悔恨和歉意。
明正恰恰也因为这得到了自我的救赎。
另外一边。
替身小孩子,也被节目上的大成功深深打动,对仪式的效果也开始深信不疑。
也开始制作圆环,沉迷灵异。
慢慢开始与世隔绝,成为一具行尸走肉三年之后。
替身小孩的妈妈,找到教授,说服他谢罪。
教授也是执迷灵异之人。
他相信是自己的仪式有漏洞,造成了饭沼一家的死亡。
教授看到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的失败,让他万念俱灰,唯一可以弥补的只有以自己的49日谢罪,拯救还在人世的替身小孩。
遂像录像带开头那样,转身走入二楼替身小孩的房间。
二十年之后。
节目租采访到替身小孩家里,来到漆黑一片的二楼。
没有人看到,教授其实还和替身儿子躺在一起。
还被困在自己深深的迷信之中没法走出来。
请看调亮之后的画面。
明显是两个人叠放在一起。
这是个令人悲伤的故事,所有真心相信仪式的人,最最都没有走出那个圈子,那片黑暗。
很多人说这个故事像《猴爪》。
其实我觉得这个故事更像《万能钥匙》。
和万能钥匙女主最终的结局一样,只有目标自己真心诚意相信仪式,恶灵才能正在控制目标。
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对家庭成员的嫌弃,而那只纸飞机,就像恶魔的万能钥匙,以一道常人无法想象的弧线飞过了那个圆圈,参加游戏的人的世界观在那一刻被改变了。
那一刻,他们的命运已经被改写。
最后,坚守内心光明的地方,不要让自己轻易被改变。
纸飞机,应该在天空中自由飞舞,不要执迷于让它飞进某个圆圈。
侵权致歉看了原片能发现更多细节,这边说一下我的猜测,按时间顺序来说:首先就是明正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按父亲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性格暴躁,打骂父母的地雷男,一家人讨厌的东西也都是他,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24年的采访和大家统一的口径都能看出来,明正是个内向,腼腆,不喜欢和人交流的家里蹲,我们得到的他性格暴躁的消息反而都是父亲哪里的来的,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家里蹲的时候父母是什么态度,所以我认为,明正其实就是个正常的喜欢灵异的宅男,但在父亲眼里却是不可理喻的,而通过节目组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父亲是个很不靠谱,喜欢推卸责任的人,那结果就是父亲把一切过错都推到了这个自闭男孩身上,并带着家人孤立他,要上节目还专门找个替身之后就是找到教授进行仪式,里面有用到鼠尾草,这个东西所代表的含义是对家庭的忠诚,也就是说仪式过后替身就真的变成了饭沼一家的一份子了,这个仪式是把大家讨厌的东西的影子(也可以叫灵魂或者三魂七魄里的某魂某魄)封印起来,而大家都写了明正,也就是要把明正的灵魂献祭来换取好运,而明正应该也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就用自己的理解做了法术用来自保,从后面修复后的照片可以看到有四张六芒星的样式,也就是把这个献祭给反弹了回去,但替身是被误伤的就是了之后是节目中最后纸飞机飞过了圈,也就证明了这一家人献祭来的好用已经用光了,神明要收取报酬了,而这个献祭被明正反弹回去之后,收走的自然就是他们自己的某个东西,于是这群人就变成了行尸走肉,不断的在一些灵异的地方寻找自己的灵魂,最终在一个破屋里找到了点线索,因为你仔细看是能发现,在小屋里,妈妈递给了爸爸一个笔记,而女孩还在收集东西,可能就是准备找回自己的影子,而结果就是那个圈,这种圈是链接冥界的通道,各国应该都有这种传说,他们想通过这个找回自己的影子,当然最后也肯定是无用功,一家人的神志逐渐消失,只能不断的重复观看飞机进入圈后的那一刻,试图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明正发现了这种情况,他也很害怕,因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在极度的恐惧下决定烧毁掉房子离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25年后还能找到特意保存好的录像,再说替身那边,替身妈妈看出了自己孩子的变化,并通过人脉找到了那个教授,要求其赎罪,而教授看完这个情况应该也是明白了,这是灵魂缺失了,于是他想用自己的灵魂去补全替身的灵魂,结果就是由于灵魂只缺失了一半,教授也就理所当然的只融合了一半(原剧里有特写,替身和教授的身体融合在一起了)而最后的最后,替身妈妈应该也调查到了新的线索,知道了真正害死自己孩子的明正,而了解了真正的明正只是个和自己孩子同龄,孤僻内向,只是想自保的可怜人,于是也没强制报复,只是用人脉引导起了网上这件事的热度,让电视台开始调查,她只想听到这个孩子一句真心的道歉,这也解释了那句“你们这个节目一定要播出哦,我会看哦”再加上电视台离职了20年的员工还能找到当年的录像,甚至主动帮助节目组调查的诡异行为,应该都是受到她的指使,她早就知道真相了,一直引导节目组的调查,只为让明正承认错误,并进行道歉但根据她深沉的心思和强大的人脉,再加上教授的道歉,可能这次明正的道歉,也是她拯救儿子的一个步骤,就像教授道歉之后就和儿子融合了一样……
我个人认为这个祭祀仪是成功了的。
看完全程有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全程没有一张鬼脸,没有一个血腥的镜头,但是导演通过镜头语言深深抓住了观众的心理恐惧。
从结果上看,祭祀成功了。
回到祭祀本身,祭祀目的是得到节目的大奖,至于付出的代价,我感觉是四个人的幸运值。
就是说拿四个人以后的幸运,去透支了节目上的那个大奖。
本来纸飞机都要跌落在地了,结果一股不知名的力量让它起飞,穿过了那个圈。
就好比,本来驾驶过程中要等红灯,结果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吃饭不用排队,刚好有桌结账。。
就这种日常的幸运累积起来,得到了100万大奖。
幸运透支了怎么办,只剩下厄运了。
后半段就是厄运缠身。
后半段调查发现,参加节目和去旅游的男孩,并不是饭沼的儿子,而是他的外甥梁树。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梁树回到家后的表现和那一家三口如出一辙:不说话,不沟通,眼神直勾勾的,一直重复看飞机穿过那个圈的场景,以及梁树带回去的那个圈。
因为那一刻以后,所有幸福、满足、快乐的情绪都消失了,都被透支了,就为了节目上的那一刻。
父母和妹妹的愿望是让儿子消失,但他们却欺骗了教授和仪式,一切让儿子消失的道具,比如五角星符咒、柜子上的瓶瓶罐罐和那个当作结界的绳结,都作用在了外甥身上。
所有儿子承受的业障都被外甥承受了:内向、不爱出门,困在阁楼。
解决了“儿子”,儿子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火灾我感觉和仪式是没有关系的。
我的理解是儿子无法忍受父母和妹妹对他的厌恶,遂一把火烧了他们。
而教授的谢罪,应该是以死谢罪了。
那个楼梯很明显就是梁树家里的楼梯。
表面上说的是神鬼,内里是家庭关系 和社会关系的投射。
10年粉无脑给5星
因为syqkddeb kx
为了情怀打给四星。世界属于新一代,我还是怀疑新是否一定胜旧,但是世界向前,一定需要新一代撑起,无论意愿如何。终于来了一个finale,比前一集让我喜欢。
最后一幕,Mary一个人守着空寂的唐顿,Violet化成了墙上的画像,漫长的陪伴完结了。
马修等人最后回眸出场,十多年情怀在此结束 long live the Downtown Abbey
看之前就想这部还有必要拍吗,看完发觉电影原来是为了给一个唐顿一个结局。很欣慰大家过得都挺好。
看到老太太,大表哥和Sybil, 实在绷不住了。 完美收官。
超前点映,Mary离了,新老交替,时代变了,唐顿终成历史,挺好的,没有沦落得和贾家一样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经典美国人老套情节,最后有离世角色反常,赚足眼泪,英式冷幽默和骂人还是那个味道。一定要加一句,衣服首饰真的优雅低调又好看奢华
唐顿庄园3盛世终章,作为唐顿庄园系列的终章,我个人是非常期待的,但今天看过之后,略显失望,基本上和前两部的大致情节走向差不多,但是我有看到了玛丽夫人的华丽蜕变,整个剧情前半段铺垫稍微过多了一些,讲她面临离婚丑闻,庄园大部分人在不看好的情况之下,一步步成为了庄园的主理人,同时侯爵也从当初对玛丽的否认一点点到接受认可的过程,作为终章,电影的情怀还是在的,特别是结尾看到已经离世的老夫人,我眼泪止不住往下淌,真的一个时代的落幕就此结束,电影的服化道还是做的很美,十分华丽,公爵与夫人,家仆的气质都完全呈现在观众面前,都是举止非常优雅落落大方,总得来说还不错,但是还是没有前两部作品那么好,给7分
看得超级沉浸超级感动,开始有前情总结,对于没看过第二部的我非常友好。很温馨的故事,服化道养眼的没得说,Edith越来越沉稳美丽,我依旧喜欢Mary。当年Matthew领盒饭的剧情给我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直接弃剧。结尾闪回Matthew和Mary跳舞的时候,直接泪目,依旧记得Matthew雪夜求婚的场景,真的是浪漫又动人,一直期待后续M&M的剧情,只能说可惜了。最后,这是个很棒的Finale电影🎬
一个平淡的结局,但真的还不错了,最后所有片段闪回我真的绷不住😭long lives downton abbey
只看了第一季电视剧就直接来看第三部电影,这个结局看着有点平淡。
Welcome to 1930s!
最后大家的返场泪目了,这次是真的结束了,但是古老的庄园里又充满了新的希望,new people,new adventure,new life,Long live the Downtown Abbey.
看到最后我哭了。。
Farewell.这就是唐顿庄园的样子…生活永远在继续…carry on with loving memories of all
9.6三部连映马拉松场in英皇中环娱乐行 2>3>1
好希望继续拍剧啊,能一直看一直看
服化道美出天际。毫无意外的包饺子大团圆,还有回忆杀。十几年的青春画上完美句号,在另一个世界里,唐顿的故事永远继续下去。
十几年前电视剧第三季大表哥被写死之后就没再追后续了,这次应该是final finale了吧,刚好看到在影院上映就(和老年人们一起:)来怀个旧。到这个地步电影拍啥内容其实已经无所谓了,太多年过去有一些角色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是看到各种老熟脸儿们出现在银幕上瞬间感觉爷青回,这帮人的存在和可爱的表演塑造了一个多decade生动无比的Downton Abbey,感人🥲 M&M CP forever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