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看完了):看这部电影的我们都是赤发鬼——要被浮夸的演技、短剧式的台词、稀碎的剧情雷到无数次。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我很喜欢第一部,也正因如此我选择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
接受了一场堪比《749局》的噩梦体验。
槽点多到你想立刻点开弹幕或者直接看Reaction。
事实上,这也根本不像电影,像是一部一点也不爽的短剧被强行耦合成了漫长的,毫无逻辑的合集。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观众,但我觉得遭受了侮辱和中伤。
剧情很简单,网文小说家路空文的小说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何种手段,反正就是莫名其妙被剽窃了。
然后他居然在六年的时间里没有采取任何的手段维权。
唯一做的事情是疯狂地看剽窃者不知道在什么平台,反正质感看起来像是2010年代的直播。
然后,这个剽窃者又找上门来,要主角写第二部小说,还表示已经公开道歉。
主角,和解了,并且愿意与剽窃者展开深度的商业合作,还因此与上一部的桔子父女主动交恶,并把自己欲望膨胀的心路历程体现在了小说续集中的邓超赤发鬼身上。
之后的剧情,主角一路黑化,又再遭遇了剽窃者用石头砸电脑,再次操纵舆论,入室抢劫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并不报警后忽然与欲望和解。
最后,书中的主角和书外的主角以各种方式(包括手持iPad,面对手持武器的赤发鬼,以手写输入尝试用闪电劈敌人)与赤发鬼搏斗。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乱,抱歉,这电影,就是这么乱。
在这样糟糕的剧本里,每一位演员,包括戏份不到十分钟的张震和超级大主角邓超,都贡献出了生涯最烂演技。
空洞、浮夸、粗制滥造!
但这不是演员的错,错的是这个烂透了的剧本。
总之,如果你生活很顺或者生活不顺都可以走进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
在这个表达欲被压抑的时代,它可以让你找回吐槽的强烈欲望,比赤发鬼的野心更强😊路阳,直接拍《绣春刀》续集就好,不要再洗钱了。
不然市场自会用“凡人的勇气”打倒你。
以下是在电影放到一半时,仅用两分钟洋洋洒洒写下的文字,保证没有错过任何有用剧情。
(看了一个小时十二分钟实在忍不住了。
)1. 网文创作以受法律保护,养成留档好习惯,遇到不公时请维权,遭遇网暴情况也请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 如果第一部的现代梗还算意想不到,这一部就完全硬来,情绪完全稀碎,表演刻板至极。
3. 请不要用一种臆想式的,对小说,对网络环境,对友谊,对命运,对这个世界的刻板印象,强行推动剧情发展。
逻辑的底子就是错的,只会让观众完全无法理解,也根本无法共情,很恶心。
4. “乱七八糟” 网文穿越版《749局》。
(中)-完美世界影城(北京五道口店)-后半场开始我脑子里只有两个字——胡闹。
如果时代少年团等等情节是导演故意设置的喜剧桥段,那我宣布导演很厉害了,时不时我就会发笑。
他们越燃我越觉得滑稽,尤其是最后那个像什么游戏英雄亮相,正面人物排成一排走向赤发,真的忍不住。
厅里好多人都是这样,人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邓超的喜剧效果更是,跟电影和赤发鬼人设不太搭,跑男邓超时不时就夺舍赤发鬼。
丁程鑫这个演技生硬得很明显,可能对这个角色来说够用了吧,但是很清楚能感受到他是在演戏,且没用什么力气,没有一点细节的。
可能也是因为卡司太强了,影帝影后扎堆。
说到这就觉得好浪费,除了两个主角其他角色写得也太无趣了,npc式人物。
严格来说只有董子健演好了,空文的眼里是有正气和英气的,路空文就是颓气和俗气。
但是张震出现的时候好像才出现了唯一的电影时刻,真正的电影演员就是这样的啊,光气质就能立住,整个电影质感都被提起来了,哪怕他原声还有些台湾腔,但是气息情感全都是对的。
胡闹还体现在剧情走向上,毫无意义的桥段太多又太冗长,我一直提着一口气想看到震撼人心的高潮,一丁点新意也好,结果就这么穿来穿去,突然在“财富大厦”的倒塌中结束了。
所有人物都那么刻板,就一个主要矛盾从头到尾啊。
但是我转念一想,《弑神》本身充其量也就是三流小说吧,这一切难道都是遵从了这一设定?
但是以书中世界为核心的话这电影有点太肤浅了,以现实世界为核心的话,蝉和那个什么公司的事就不管了吗,路空文就这样莫名其妙拯救了自己了?
也有松一口气的一点,没把黑甲给写死,一般来说这种宠物都是负责刺激泪腺的,郭京飞老师的“小强”气质通过声带传播了大概哈哈哈。
还有该说不说,打戏很到位,都是下苦功夫了大家,动作很好看。
这是我给Deepseek的提示词:写一篇关于我是一名影评人,请结合我的观点写一篇《刺杀小说家2》的影评,我的观点如下:一、看到一半的时候我还觉得比第一部观感要好很多,因为里面的动作戏有不输《绣春刀》的品质,路阳本就是动作戏见长的导演,我以为这第二部不会像第一部有那么多奇怪又不能自圆其说的设定,结果越往后看觉得离谱,尤其是当小说人物穿越到现实中以后,那剧情真是“路易十六洗头——根本摸不着头脑”我不知道导演到底是用身体哪个部位才想出这样的剧情来的。
二、同样是续集,同样有一个蓝皮肤好几只手的怪物,我觉得本片观感甚至不如《封神》第二部,唯一胜出的地方应该是没有用劣迹演员吧,不过我倒是希望本片以后也能多出几个劣迹演员,因为拍的实在太垃圾了。
三、我不想吐槽这里面的任何一名演员,但我想为时代少年团除了丁程鑫以外所有没有角色的团员鸣不平,要是最后一战时从赤发鬼身体里出来的是你们所有成员,那么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一定比现在高。
四、不过,这片子给了我惊喜的,因为雷佳音的一句成名台词,虽然只说了三分之二,但懂得都懂,如果雷佳音整部戏只有这一句台词就好了。
五、这个国庆档算上这一部,我已经接连被喂了两坨屎了(上一部是《三国的星空》)尤其是这坨屎,已经完全浇灭了我继续去电影院看国庆档的热情了。
六、最后我要发个誓:以后绝不为了赚钱去当网络水军,也绝不会昧着良心写影评。
因为,看完这两坨屎我在豆瓣都看到了水军的高分高赞的评论,实在把我恶心坏了!
麻烦deepseek写作的时候帮我骂的脏点,我实在太生气了的文章,写作风格为幽默,2000字左右。
这是Deepseek生成的影评
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本文版权归作者 ev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空文就会给自己开金手指,用了天降神雷都打不过,复活老爹还是打不过,因为空文压根没做任何努力,反而是赤发鬼一路精进,他夺权了也只是盖了个财富中心而已,爱喝柠檬茶的男人他有什么错呢?
编剧在那无病呻吟啥呢?
写着写着思绪乱了开始胡写了吗?
小米手机硬植入是吧?
天上没有卫星怎么导航的请问?
别告诉我那个汽车是小米苏柒不好看,硬扯,实际有用的剧情太少,小说里的铜虎就这么没了,下一部怎么圆?
又复活?
不无聊吗?
抄袭groot的设定,没死变成小树苗了,哦不,小莴笋苗,不怕被告吗?
昨天看完,回家的路上,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若只把《刺杀小说家2》当“小说照进现实”的奇幻爽片,或许会错过它埋在特效下的人性与社会思考。
影片有明喻也有暗语,赤发鬼的暴戾、空文的执着、异世界的深渊,都是藏在剧情里的“密码”,分享记录一下有趣的“密码”给“有缘人”。
祝看见的朋友国庆假期开心。
一、赤发鬼是每个人心中的“潜意识深渊”影片最直观的心理隐喻,藏在“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里:空文的正义感、对父亲的执念、不愿伤害无辜的慈悲,是意识层面的“自我掌控”——就像我们清醒时对“善良”“责任”的坚守,是理性为自己立的规矩;而赤发鬼的贪婪、狡猾、疯狂,则是潜意识里的“欲望暗流”——那些被我们压抑的野心、嫉妒、冲动,总在暗处蠢蠢欲动,像赤发鬼一样,想把理性的“空文”拖进深渊。
比如空文写作时的挣扎:他想写赤发鬼的灭亡,却总被“赤发鬼更强”的念头干扰——这像极了现实里的我们:明知道“急功近利不可取”,却忍不住羡慕“走捷径的人”;清楚“要坚守底线”,却偶尔会被“不劳而获”的念头诱惑。
影片用这种对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空文与赤发鬼的结合体”,看清潜意识的欲望,是掌控自我的第一步。
二、小说与现实一体影片反复暗示“小说世界不是虚构,而是现实的镜子”,这背后藏着两个深刻的哲学命题。
善恶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赤发鬼并非天生邪恶,他最初只是想“变强”,却在“吃敌人获技能”的捷径里,被野心吞噬——这戳破了“善恶对立”的假象:善的反面不是恶,而是“对欲望的失控”。
就像空文也会有“想放弃写作”的软弱,赤发鬼也曾有“想保护族人”的初心,善恶的边界,从来在“选择”里,不在“标签”里。
“不劳而获”是自欺欺人的毁灭:赤发鬼以为“吃掉别人的技能”能永远强大,却不知每一次“掠夺”都在掏空自己——最终他失去所有,印证了哲学里的“能量守恒”:不属于你的东西,强行索取的“快”,早晚会以更痛的方式还回去。
这像极了现实里想靠投机取巧成功的人:看似走了捷径,实则在为自己挖陷阱。
三、乌合之众的“随波逐流”,藏着阶级的瞬息万变影片里小说世界的“群众”,是最真实的社会缩影:他们没有固定的信仰,只认“权力与拳头”——赤发鬼强时,他们卑微跪拜;赤发鬼弱时,他们又瞬间化身“愤怒的诅咒者”,前一秒的懦弱与后一秒的狂躁,无缝切换。
这正是社会学里的“乌合之众效应”:当个体失去独立思考,就会变成“群体的附庸”,而“阶级平衡”也因此变得瞬息万变。
联系现实,这像极了舆论场的摇摆:一件事的“对错”,有时不取决于真相,而取决于“谁的声音更大”;也像职场、生活里的人际关系:没有永远的“强者”,只有暂时的“规则掌控者”,保持独立思考,才不会沦为“随波逐流的附庸”。
真正的清醒,是在喧嚣中守住内心的坐标。
四、五毒皆空,因果不空。
影片的佛学意蕴,藏在两个细节里:一是久天为赤发鬼的“心树”除虫,空文说“虫子是除不完的”,久天却答“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哪怕徒劳也要坚持做。
”——这对应神秀的偈子“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常常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人生本就是“不断清理欲望”的过程,没有“一劳永逸的清净”,只有“时时自省的坚持”。
二是赤发鬼象征的“五毒”(贪嗔痴慢疑):他贪技能、嗔反抗、痴权力、慢众生、疑兄弟,这些“心魔”最终把他拖入毁灭——但影片没有说“要消灭欲望”,而是借空文的选择告诉我们:欲望本身不是原罪,“过当”才是。
就像空文有“想为父报仇”的欲望,却没因此伤害无辜;适当的欲望是向上的动力,失控的欲望才是作茧自缚的牢笼。
“因果不空”的道理,也藏在赤发鬼的结局里:他掠夺了多少,最终就失去多少;空文坚持了多久,最终就得到多少——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这部电影,也可以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镜子:我们都有空文的“善良与挣扎”,也都有赤发鬼的“欲望与执念”;我们可能在社会里做过“随波逐流的附庸”,也可能为了“清理心魔”做过“徒劳却必要的坚持”。
它不是要教我们“做完美的人”,而是帮我们看清:你心中的“赤发鬼”是什么?
你的“意识防线”在哪里?
你愿意为了“正确的事”,像久天一样“明知徒劳也坚持”吗?
看懂这些,再看这部电影,或许你看到的就不只是一个奇幻故事,而是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
PS:比1进步很多,野心也大,创作团队的努力、用心、细心肉眼可见的惊喜,个人唯一不满足的是影片的配乐和主题曲,毕竟音乐也是电影的核心加分项。
值得再增加一些适配度更贴、更燃、更野、更窝心的旋律。
刺杀小说家2 (2025)6.52025 / 中国大陆 / 动作 奇幻 / 路阳 / 邓超 董子健有些事情,明知徒劳,也还是要做的。
这电影开始还可以,但演到现实中的路空和小说中的空文在天台对峙的时候,剧情就走向乱炖和迷失了。
看这片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导演到底一直在努力想通过这个奇幻故事表达什么?
好像想说的很多,但最后什么也没有说清楚。
现实中路空文的“心魔”来自哪里?
写小说想大火就是贪欲嚒?
就算是吧?
但电影的最初也没有真正表现出路空文想成名大火的五迷三道或者走火入魔的状态啊——虽然因为被污名剽窃的确较失落,换句话说,路空文之前并没有表现出想火的执念,那么赤发象征的贪欲的出现,它的蛊惑属于无的放矢。
最初,路空文和“蝉”的合作还属于让人可以理解的范畴,各得所需嘛,但面对小橘子和关宁的劝阻,路空文的表现就有点过激,特别是和关宁,好像是刻意要营造出一意孤行的决绝,这其实也属于之前的心理预设并不鲜明所导致的。
之后路的心理走向更是不清晰的,他到底是在追求写作的意义还是人生的意义?
路空文和书中空文在天台的对话是想表达写作者和自己笔下人物的交流嚒?
那么他又是怎么用过自己笔下的人物来战胜自己的心魔呢?
——这些东西其实最终都没有交代清楚。
因为主要人物的心理逻辑和诉求并不完善,电影下半部人物之间的对峙显得很不着调,包括路空文和赤发、赤发和九天,剑拔弩张的时候的台词好像是有一句没一句硬凑出来的,看得让人尴尬得抠脚。
这电影看完了回味一下,其实没啥太深内涵,就是很浮于表面的所谓人性啊、贪婪啥的,九天对赤发的劝慰也浅薄得一批:别贪了,回来和大家一起老老实实搬砖了……真是儿戏一样的台词和情节。
我觉得《刺杀》1比较好看的原因就是故事情节比较新颖,在两个平时时空之间的人物和剧情上寻找相似和支撑,续集也许是为了寻找新的看点或者突破,打破了两个时候空间的界限,但这也不是问题,问题是加入了很多导演或者编剧或者创作者自己都没有想明白该如何表达清楚的思想在里面,很明显,电影的内涵撑不起整个剧情。
所以这个电影的文戏很弱,台词很况外,关键时候都靠特技和演员的演技撑着,即使如此,我还是有很多时候在电影院里感觉如坐针毡。
看完电影我在想:这种奇幻类电影,平行时空本来就有新奇的噱头,你如果只在剧情结构上发力不是挺好的嘛?
把电影结构上编得精彩抓人就很成功了,何必硬塞入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思想诉求,而且你还捋不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其结果就是造成一种“假”和“空”的形式大于内容。
陆阳可以很用心的花时间一点一点扣动作和特效的细节,却没有天赋讲好一个故事,特别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
电影的优点很多,动作、特效,演员的演技、和突如其来的脑洞……但缺点只有一个,陆阳无法讲述一个能让我带入的故事。
电影前期两条线并行,但小说线的悬浮感总是挥之不去,他们的台词和行为,让我不相信小说里的人物是有自己生命力的角色,我完全无法共情,这就导致最后突破次元壁时,两位主角面对面时,我完全没有感受到导演想要表现的震撼感和宿命感。
而现实线,理解剧情需要推进,但主角面对的困境有些太儿戏了,现实和小说人物命运的对照,按理说应该拍的很有逼格,每一次转场应该让我出现鸡皮疙瘩,可惜陆阳没有做到。
直到后段,次元壁的打破,故事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人物也开始鲜活起来,但总让我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本该爽起来的剧情,因为各种原因戛然而止。
赤发鬼的财富中心,本该是这部电影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点,可除了挂条幅放烟花以及有些生硬的演讲,我感受不到其他更有意思的镜头,可惜了那座楼的特效。
主角团的群穿,本该是电影的另一个爽点,可以只有草草的几个镜头,失望,太失望了。
电影着重于路空文的成长曲线和心理变化,可讲述的方式着实有些无聊以及老套,反倒不如以赤发鬼的角度出发,说不定这个故事反倒会变得更有新意更有趣起来。
总的来说,这个故事是有潜力可以拍的很有趣的,但可惜陆阳没有做到,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极限,包括做好看的特效,好看的打戏,以及讲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至于故事能不能让各位看官满意,那就因人而异了,但至少在我这里,不行。
很难相信这是拍出过《绣春刀》系列的路阳。
看到辛芷蕾和张震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这次被路阳喊来客串顺便还一下绣春刀的人情债,这片子剧本他俩拿到手的时候就不疑惑吗,就不惊奇吗?
实在是烂得没边了啊?
比起可看性还不错的刺小1,这次端上来的刺小2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本的失控。
这是剧本写作中最恐怖的、最严重的、最不能饶恕的问题。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这个剧本到中期就已经呈现出了一种梦到哪里拍哪里的气质,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和镜头更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破烂稀碎到不知所云。
我说句实在话,烂到没边的749局好歹也是烂得中规中矩有理有据是从根上烂的整体框架就烂,而本片在路阳手中竟然能展现出一种梦幻游离的氛围,节奏是没有的、主题是云里雾里的(最后发现是稀烂俗套的)、笑点是无聊的、角色是无用的。
别在片尾打文学顾问是双雪涛了吧我说,这片子跟双雪涛还有关系吗?
啊?
没关系你也硬挂名是吧?
如果说前面我还能逼着自己幻视一下五黑框继续硬着头皮看下去,从所谓时空之门开启之后,我的心情就已经变成看看路阳还能给我整什么花活。
一个给观众惊喜的奇幻剧本是好剧本,一个让观众从来没有猜中一次的奇幻剧本就是烂剧本,而且是稀烂剧本。
这意味着编剧的剧情走向已经没有办法按照常理来布局了,已经开始乱写了,伏笔和内容开始东一笔西一笔随心所欲,这种可怕的失控会加速观众观感的败坏,变得不知所云,变得破碎不堪。
而且这片子已经跟刺小1完全无关了……第一部的伏笔、人物后续与前史、漂亮的世界观,通通没有了……(不过说实话路阳拍这片子的风格还蛮适合拍九州的……要不以后来个人找他翻拍九州世界观的作品吧……)我现在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看待刺小1,怎么看待路阳。
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了,绣春刀系列肯定不是有人代执导筒,但是这么难看的刺小2我也实在无法解释。
只能说导演这种东西确实存在晚节不保的现象,看看前辈陆川也就知道了,前车之鉴搁这呢。
那就只能骂一骂华策了,烂成一坨了你也敢端上来,内容到底怎么过会的,看看隔壁西嘻影业的杨晓培,同为国庆档,看本子的眼光秒了华策了,下次别再迷信大导了好吗好的……
看了预告,感觉特效不错,心想应该能值回票价。
但是没想到能“看”的只有特效。
叙事节奏拖沓,邓超演技出戏严重,插科打诨泛滥,逻辑漏洞百出,现实故事线更是老套……唉,一堆问题。
感觉这么多年了,邓超的演技还是《恶棍天使》/《美人鱼》的里那个综艺大明星,是好事也是坏事。
太亲切了,演什么都像跑男的谐星,就是不像电影里野心勃勃的赤发鬼。
而且只要这个电影,一旦开始玩插科打诨,就立马收不住。
包括但不限于在架空世界用小爱导航/用手机玩农药——这不是日漫用过的设定吗?
——《带着智能手机闯荡异世界》逻辑漏洞百出——路空文看过预言后坚定不移要逆转未来,却从没意识到自己的朋友被赤发鬼一一吞噬?
现实故事线更是老套,路空文被舆论两次玩弄于股掌,手无缚鸡之力被蝉暴力袭击,情节编排十分刻意。
虚构人物穿越到现代——但是十分割裂。
笑点是一堆人在高空玻璃上小心翼翼?
当我看到路空文穿越到现代世界,我以为都要结束了,然而并没有——这只是影片的第三幕。
叙事过于拖沓。
那些身怀绝技的能人异士不早就司空见惯了?
隐身,自愈,铜墙铁壁。
能夸的只有特效和动作编排了。
唉。
观感像看了一集红果短剧,杂糅的元素极为丰富且跳跃,情节逻辑乱成一锅粥别管,怎么吸睛怎么脑洞大开就怎么拍。
开头赤发鬼深沉的形象与利索的打戏让我以为邓超终于要演一回正剧,看到后面慢慢醒悟过来,他还是那个爱说gogogo出发咯爱怪叫的男孩。
同时电影风格也如邓超角色般割裂,前段一路吃瘪尝遍苦涩有多压抑,后段暴戾奋起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有多喜剧。
穿书的设定是个突破,但玩脱了,就成了败笔。
小说角色空文为救丧友不服命运挑战小说家,意外穿越到现代,结果在现代玩了两天,还看了场时代少年团演唱会。
导演你觉得这合理吗,看到这我已经释怀地接受了这就是部加长版短剧的现实。
可夸的点可能只有特效和辛芷蕾的女将军了,本来剧本立意蛮好,小说角色与现实形成互文,双线重合暗示角色心境与走向,但收束故事线时完全崩坏,台词更是尬穿地表。
两个小时乐子是看够了,邓超也绝对演爽了,简直本色出演,想看超哥整活的一定不要错过。
刺杀小说家2 (2025)6.52025 / 中国大陆 / 动作 奇幻 / 路阳 / 邓超 董子健
哈哈哈有趣
萌妹子确实容易出cp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