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无疑是爱她的。
有时候S与M是互换的。
不用拘泥于表面现象,让我们看得再深刻些。
文_谢长留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姑娘来说,到底什么才是我一直在企盼和追寻的幸福呢?
当我望着深秋萧瑟的北京天空,望着人群拥挤的公交车站,望着那些信步闲庭的小狗,望着那些树状图和excel表格时,我不止一次扪心自问,到底我这么多年以来,苦苦等待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呢?
到底他会陪着我一起去迎接怎样一个明天呢?
到底我一直不懈努力坚持己见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直无从可解。
王潇曾经在她的书(《女人明白要趁早》)中,阐述过她的意见,无外乎要我们多多精明,多多爱自己这些老生常谈,但我却不敢苟同。
难道人生太早看透不算做一种悲哀吗!
幸惠就是个在常人眼里一直都看不透的姑娘,盲目的陷入一场恋爱中,那种盲目近似于对自身精神和体能的双重自虐。
即便她的老公分文不赚,好吃懒做,脾气古怪暴躁,她也仍然坚信不疑,她笃定了自己在这种幸福中怡然自得,就像一叶方舟于平静的湖面上停留,她对他的那种支持和爱是超乎常人的,那种坚持是让常人不能理解也不敢苟同的。
记得有一次,一个成功人士顺路送我回家。
路上聊到我的座右铭,我略带自豪的说:六个字——清晰勇敢坚强。
初入社会的我还满心以为他会对我这个座右铭点头称道。
没想到他回味一番,说:女孩子太明白恐怕不是件好事。
当时我认为他有大男子主义的嫌疑,在思想这么开放的今天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然而,几年下来,我方才睥到他那句话中的一丝端倪。
所有那些陈年往事更像一袭华丽袍子上面的跳蚤,那么讽刺。
何苦把世事都看得那么清楚澄明呢?
何苦那么乖巧左右逢源呢?
何苦两眼睁得滚圆挑剔他人呢?
何苦陷自己于辨证的关系当中深思熟虑呢?
也许是我有那么一点想要逃避事实的宿命,我真的好想自己可以傻傻的,看不透人们玩弄的小把戏;我想自己傻到看不出来人们的背后冷箭,看不到人们的压榨利用,看不到人们的欺辱剥削,看不到人们的欺骗怀疑……我真的好想可以很天真的过完这一生,就像一个每天都活在恩宠之下的小公主一样,傻到什么邪恶的事情都看不到听不到,无忧无虑的对任何人好,与人倾心交谈,同甘苦共患难,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但是我做不到,我在自己的小聪明中,体会着那些是非冷暖,承受着恩将仇报,陷人于不义,千般好抵不过逢场作戏……我做不到看透,我也做不到拿得起放得下,我就像我从一出生就注定的一样平凡而又无辜,对外界的欺辱毫无抵抗力却又不甘心。
我咬牙切齿的对待这个世界,却发现在我不断的抗争不断的失败中,偶然一次的笑容里带了那么多心酸的泪。
我一点都不羡慕幸惠,她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她找到可以依靠的肩膀,但我还是我,还是那个想清晰却清晰不起来,清晰起来却仍不明白的我。
把世事看的足够清楚,也不过给自己这个孱弱的灵魂更多的伤害,这才是真正的自虐。
这种笑中带泪的滋味,也就像黄小琥在你面前唯独对着你一人清唱:幸福没有那么简单……
最爱的日剧之一。
中谷美纪和阿部宽的演绎非常棒。
影片讲述了女主幸江追求幸福、最终寻得幸福真谛的故事。
“哪怕一点点也行,想要变得幸福!
”这句话贯穿影片,也是幸江一生的梦想。
从小丧母、父亲入狱、丈夫不仅嗜赌成性还非常粗鲁(一言不合就掀桌),生活在不幸中的幸江努力地寻求着幸福。
影片将女主追求幸福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向我们娓娓道来,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平淡的故事-压抑着似火山喷发的能量。
被摧残的幸江在影片中很喜欢幸江与丈夫相遇这条线,一个是黑帮一霸与一个是妓女。
那时的幸江是堕落的、被摧残的、毫无幸福可言的,直到她遇见了勇夫(男主),勇夫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并想和她结婚,可幸江却害怕了,手足无措了。
她渴望爱,也渴望幸福,可当幸福突然降临时,她却畏缩了,无所适从了。
她陷入了怀疑,她害怕失去,害怕一无所有。
陷入回忆在一次“接客”后幸江出现了幻觉,看到一只由日元幻化的无毛小鸟攻击她,她用力驱赶结果用刀割了自己的手腕。
勇夫及时赶到并将她送到医院……出院后的幸江接受了勇夫的“想以一个洗心革面的自己来迎接你”。
(泪目)
Last:关于这部影片,喜欢它的叙事风格,喜欢它讲故事的手法,也喜欢影片中人物带给我的感动,不止一点点。
花痴幸江
影片前半段总让人想起《松子悲惨的一生》,不能否认中岛大姐演大苦大悲外柔内刚傻气加神经的角色实在是非常适合,只是在这部影片里故意让她丑了一大截,还有不知道为什么她瘦得这么厉害了。
也许因为看松子就比较有共鸣,这片子看起来也比较亲切,节奏也比较明快,配乐上很是有点AMEILI的味道。
不过它没有松子悲惨的那么彻底,时间跨度上也没那么大;里面的人物也都底层、倒霉、滑稽,但它绝不是看完让人心如刀割的那种类型,让人感动了的同时,还是把人给弄安心了..可爱的是阿部宽,头一次见他还是在《疯狂艳唇》里,角色反差那叫个大...由于他的大块头和有点憨实的混血面孔,他的喜剧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吧..
中谷美纪第一次接触是《松子被嫌弃的一生》,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打吧打吧,总比孤单单一个人好....看《自虐的诗》,完全是因为这个名字,结果越看女主角越熟悉,原来又是中谷美纪,为什么她总是演绎这种有自虐倾向的女人呢。
当然,她也不想这样,只是,她总是轻易的就会遇到自己爱的人,而这个人偏偏又是残暴的痴情郎,让人又爱又恨,遇到了这样的人,就算自虐,被虐,也乐意吧...
这是一部亮点和问题多得不知彼此谁更多的电影。
严重的节奏问题,生涩的叙事手法,后半用力过头的煽情。
然而,又有不经意中恰到好处的温情,微薄的希望,避难所般纯粹坚强的友情,孽缘深重的爱情。
当阿部叔叔matrix扮相沉默地站在雨中时,我不知道第几次想起了被嫌弃的松子。
并不是因为中岛,而是因为两个故事前半某种相似的味道。
显然,中島哲也驾驭故事的能力比堤幸彦强多了,然而个人以为,然而,自虐之诗比起颇有匠气的松子却更有魂许多。
所谓有魂,大概是用到多少力道凄惨幽默和叙述者的激情。
于是,或者,我还是跟堤幸彦在某个方面的电波合呀,笑松子是个傻女人,幸江则是个努力踏实的女人。
在个人看来,幸江是比松子更可能得到所谓幸福的女人。
但幸福这主题,被彻底讲坏了。
故事结尾的急转直下其实狠狠地弱化甚至几乎一棍子打翻了前面的不幸,虽然能理解想要治愈的急切心理,个人觉得这个收尾颇为失败。
结局虽然煞有介事地想总结幸福与否也无所谓,但却不禁让人像吐,这么凄惨的开头到这么幸福的结尾,它是怎么过渡的,它又怎么好意思不承认结局的自己很幸福呢。
有些人事若能短短几日就如此彻底地改变,那么所谓幸福又何其廉价。
如此以致我不禁在想,于是,这片折腾到了最后,痛苦了,挣扎了,煽情了,骗眼泪了,稀里糊涂地,却突然不知道它想要干什么了。
友情线过于松散,与故事融合并不好,除了铜板这桥之外几乎与爱情线割裂成两个故事。
但对夕阳下肮脏舞蹈的少女和大义凛然地背满意义不明的垃圾大步回家的少女的背影,却在某个角度触动了我的某根神经。
至于爱情线,无关幸福与否,无关这故事是不是为了惨而制造惨,也无关结局是否为了温馨而温馨,甚至无关这爱情是否起的毫无缘由,这对近似于自虐的孽缘,却真挚地感动到了我。
男人笨拙,女人的跌跌撞撞,彼此伤害彼此虐待彼此相爱彼此欠债。
最后的最后,沉默的阿部叔叔,很有爱,恩。
喜欢这段话:在这个世上也许并没有什么幸与不幸 有得必有失 有舍才有得 比如失去一样无上宝贵的东西时会怎么样呢 我们哭喊 呆然 但这是可以用幸福与否来衡量的吗 我终于发现 失去无上宝贵的东西 就是对它真正无限的拥有 妈妈我从小失去了你的爱 然后我拼命的追求 不断的追求 我想得到别人的爱 可是到现在 才在自己的心理找到 一直紧紧地握着双手 偶然间张开 才发现原来就在自己手中 妈妈无论以后发生什么 我都不再害怕 我现在充满了勇气 幸与不幸都无所谓了 不管哪个都有同样的价值 因为人生总有它自己的意义当做鼓励我自己的话了!
我也要幸福!
如果要用镜头在“人文精神”的版图上做个标示,日本人讲故事,跟法国人用电影讲故事,有很多共通之处。
他们从不畏惧创作出同类主题、同类素材、甚至是同类型人物的电影,不自量力的很少,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杀手锏。
这或许多少和他们保有丰富自我的内心世界有关,个性上内敛抑或热情,在做事方面的自信绝不是来路不明的。
所谓“假力于人”,对具备实力的人,有时真是毫不客气地把“抛砖引玉”拿来发挥了一下。
超越不好说,但鲜少有失水准的。
而且从“爱、诚实、自由、生活、同理心”等等议题中,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元素及电影表现技法。
细腻如日本人,多情如法国人,简直是信手拈来。
早期《血疑》里的幸子与光夫,是八十年代银幕爱情的符号,白血病也成为影视剧里制造不幸的悲剧滥觞。
或许《血疑》的成功也是《少女疑云》创作成型的动力,即便以悲剧与喜剧的差别划出截然不同的界限,但在“幸子”与“雪”之间,我始终能嗅到她们属于同类的气息,或许那种感觉只属于我自己。
比如我看《彩虹女神》便要想起《蜂蜜与四叶草》,同时期上映,这样的邂逅令人玩味。
当然,同时期电影的不同风格相互渗透,进而衍生一种相似的面孔,是时代文化的趋势,也是类型片的特征。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电影都必须向当代的流行文化趋炎附势,因为流行这个元素极其热衷于攀附在电影的霓裳上。
所以,在冷僻且优异的故事模板上临摹、或再创造,再赋予新生命,日本电影基本树立了不乏味,会有惊喜的形象。
这也是我明知“幸江”是另一个“松子”,仍喜欢《自虐之诗》的理由。
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与《自虐之诗》相提并论是不可避免的,不仅撞脸撞衫,整个灵魂仿佛都是被双生花共享的魅惑所滋养的,两角色都由中谷美纪饰演,便更没有摆脱“克隆身份”的说辞了。
然而,她们确实是不同的。
如果说松子是用不可逆转的人生把“虐”字诠释出了凄美惆怅的秋叶之宿命,注定失去一切,注定被残害虐杀,抽到的是下下签。
幸江则是被赐予了重新选择的时光机器,这时,上帝发善,像松子一样,她亦生如霜降之冻土,生时孤独,活时凄凉,但幸好使其匍匐于爱神脚下,有“千疮百孔”的爱情守护她,虽然是下签,因有爱存在,便有力挽狂澜的力量在她生命里现出神迹。
脑海里留有“喜剧”的结局,我似乎说的有些自以为是了。
若把电影插叙进来的情节编排整齐,就幸江不幸人生的成因,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有主次之分。
幸江出生至少女时代,及逃离家乡后最终在异乡沦为妓女,这里的不幸主要对焦于亲情、友情,以辅助说明人物命运的方式演绎着,是一部分。
幸江遇到黑道打手阿部宽,并与其同居,回归正常生活,这期间的悲喜爱恨,时而涓涓溪流,时而音爆湍急,反反复复,折磨纠缠,且贯穿始终。
因此,幸江的不幸归根结底又是来自爱情的磨难。
她为爱义无反顾了,那么就等着粉身碎骨了。
这是幸江的自虐之诗。
爱情是毒药,它又是解药。
阿部宽掀翻小饭桌的动作,在慢镜头里喧宾夺主,反反复复,加之房东用“正”字计算法做烘托,阿部宽这个人对幸江的守护带着一种在尘世殉道的悲壮,戏剧化地占据了剧情的另一半分量。
生活与理想的冲突,蕴藏在阿部宽生活态度的变化上。
发泄郁结在心的苦闷,又不离不弃地追逐着幸江的身影。
阿部宽自虐的诗这样谱写。
而俯拍中景的视角恰似“虐”与“被虐”的不对等感受,肆虐在整部片子里,没有不适,但印象深刻。
说起来,幸江与阿部宽的爱情还真是美丽又善良。
哪有可指责的地方呢?
所有的错都挂在浮世上,理想就是鸡毛掸子,能把浮世的灰都掸掉,人生就会是另一个模样了。
想一些没用的东西,总比没有想法好。
走在寻找幸福的路上,路过各种风景,总比停在别人走过的路口做风景有意义。
活得复杂丰富,总比活得空洞干瘪好。
是啊,为什么活着?
幸福是什么?
松子在找答案,幸江也在寻找。
抛开不幸与幸,当真想成人生是一场修行。
我在来到人世之前,父母并没有跟我商量就给了我生命,这是问题的源头。
没错!
我的确是打败了无数个细胞个体把自己留了下来,事实上,我没得选择,生于我,确实没关系,活,则是“生”的延续,既来之则安之,如果在苟活中为没意义的“生”赋予了有意义的努力过程,那就是活着的意义——为什么活着!
是问题,也是答案。
逆向思维,活着就是打怪兽,一关关闯过,那样或许就能接近幸福。
诗如人生,人生如斯。
诗有造作出的刻板,诗也有巧取豪夺式的强悍,好像还有溜须拍马的奴颜。
看来,诗也有能让人生病的丑态。
可是,单单幻想诗的原始模样,它其实一直纯洁美好着,如果没有被人类中某些畸形的灵魂玷污。
所以,剔除不净的,诗是可以吟诵最美好的事物,也可以象征无穷无尽的能量。
自虐之诗,还是赋予了人生明快的色彩。
最后想到中谷美纪,相比漂亮这个词,一个字“美”是不太可能精准地描述出的概念,而且作为修饰词放置在前,词义可复杂可轻浮可单薄,比如说美女,这个原本很不错的词,现如今就像早餐摊上的豆浆泡油条,泛着油光又想保有植物奶的纯然。
但作为日本20世纪最后一个“美少女”中谷美纪,“美少女”三字与她,真心觉得无敌匹配。
羞涩且自由自在的美,锋利且柔情似水的美,喷涌时如明艳炽热的岩浆,休眠时又如含情脉脉的睡莲。
年轻时,各种恐怖片中隐藏潋滟青春秀老成,老了老了,各种文艺片里婆娑起舞。
看完了这部《自虐的诗》,应该说又是个完美的团圆结局,悲凉的“松子”最后获得了幸福。
然而关于这部戏,并不想谈太多,不如说说从这部戏引申出去的一点东西吧。
坚持,是很多戏剧,特别是日片和韩片的核心,尤以日片为甚。
自打从小看的圣斗士里的小强,到松子里执着的爱,再到这部戏里无悔地付出(先是叶山,然后是幸江)…… 总有无数的镜头在熏陶着我们:要坚持!
要坚持!
要坚持!
我从不敢说这样坚持的信念是一种错误,不过用到自己生活中呢?
用到现实生活中呢?
有些东西,特别是感情,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可以用坚持就能够扭转的。
这种情况下,坚持的结果只能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感情和金钱。
坚持是好的,但懂得适时放手的人才是聪明的。
来看宽叔演神经病 结果发现一个关于幸福还是不幸都应珍惜的曲折又甜蜜的人生故事。
带给人在一刻笑了哭,哭了又笑出鼻涕泡的复杂感受。
穷鬼青年熊太长相有特点,性格很独特,内心善良而犀利的幸江的人生导师。
看到那串幸江宁卖身也要保留的钱,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些人所守护的东西纯洁是否和其行为的关联性。
终于还是幸福了~
(ノ-o-)ノ⌒┳ ┫┻┣
中谷美纪真是一个浑身散发着“悲惨”气息的女人啊!
不幸的人原来还是承载着很多人的爱的
妈,你......为什么生下我?
百之二。
说实话嘛,没怎么看懂。“我们一起逃吧。这里的生活每天都是一首自虐的诗,而我,却孤独一人。”
前半部感觉很好,后半部回忆的地方太拖沓也太煽情了点,整个节奏和基调都被破坏掉了。
这个阵容。。。我期望过高了。。。喜欢美纪姐姐啊~~~~
我想知道里面的水母的品种
幸福
自虐的诗啊,真是片如其名,我老婆看的泪流满面。其实前半部分还是有不少笑料的。
我推荐的是BGM,没有它这片子就废了。很一般,算不上好看
怎么能找到小时候那么像她们的人!尤其是熊本!神了!还是友情的段落最好看啊。
确实是自虐…明知道是不好的,还非要过得那么乱七八糟的生活,明明可以逃离的,自己却要玩自虐,非要折磨自己…甚至电影结局是美好的,我都觉得很虚假,现实中很少这种浪子回头事情发生吧…?
掀桌子的慢镜头哈赞
【t515b0b14e】幸与不幸都无所谓了|不管哪个都有同样的价值|因为人生总有它自己的意义。中谷美纪的又一部不断寻找幸福的电影,命运的洗练最终让她找到了答案。
人生就是用来自虐然后再解脱然后再自虐然后再解脱的循环过程。
故事还没来得及画上句号就结束了。遗憾。中谷姐姐真可怜呀,每次都演这样苦哈哈的角色,还是那种苦到极致的。。。不过还是短发更合我胃口呢。。。这次终于获得幸福了,真好。
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