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客剑心: The Final》文戏没什么悬念和伏笔,直白到可能有些地方有点随便。
如果能先看后上映的讲剑心和雪代巴的故事的《The Beginning》再看这部,感触应该会比较深。
神谷熏真的到结局都是工具人,导演完全没有要发展这个人物故事的意思。
不过,动作场面真的是一如既往的好看,就是很废道具... 另外,比起这集的雪代缘,其实我更喜欢前两部的志志雄。
左之助每一集都在打架,还都被打得很惨,最后一集打完了还能四肢健全,真的很扛揍最后,Renegades 真的好听!
咋说呢其实有点失望,因为这一系列的亮点在打斗上,但首先雪代缘的打戏有点浮夸,其次这一部的色调实在是太暗了,看不清任何一场完整的打斗,而剧情上又很垮,追忆篇的闪回若我没看过ova应该是看不懂的,而雪代缘的过去则完全被略过了,这本应该是一个塑造缘的大好机会。
缘是一个痛苦而残忍的人,略过他血海一样的过去像是把这个人完全压扁了。
同样出问题的就是雪代缘的手下,原作中其实每个人都有故事,那句“他留下来的梅花镖”其实是很有趣的一个复仇式剧情,但全被略去了,他们甚至没有名字,更不要说过去,电影里只剩下混沌不清且意义不明的打戏:开头雪代缘那一场打戏其实就剧情上来说没有任何必要,你不会明白他怎么要打一场然后束手就擒。
雪代缘对薰的态度转变过程也很值得一提,但也被略过去了,导致他这个形象单薄而且有点滑稽。
此部所有人都比从前更热衷于摆pose装x。
人诛是很精彩的一章,迫于时长等各种原因被删减至此确实让人心痛,而让出来的打斗又因为色调让人看不清。
然后上海黑帮……咋说呢这一部拍的就迷之有点赛博朋克那味道了,小boss们真的很赛博朋克然后那个小兵不像小兵像丧尸……但是结尾主题歌很好听。
特别好听,很像剑心。
先说缺点吧。
这一部从剧情上来看实在有些没头没尾。
浪客剑心的故事基本上就是“旧时代的阴影在新时代依然阴魂不塞”。
在这之中有个人原因的仇恨、欲望、贪婪,也有大时代下对于政治环境的不满。
如果说前几部故事还有对于时代动荡下武士阶级本身的思考这一沉重主题的话,到了这一部已经变成了单纯的复仇。
其实这样的主题放在90年代的漫画中是再正常不过了。
可惜的是,电影实在没有给雪代缘这一主要反派足够的铺垫,他的势力从何而来?
武艺如何习得?
为何不杀熏?
对姐姐感情有什么样的基础?
此外,雪代巴作为一个从第一部就已经让人惊鸿一瞥,同时也是作为剑心这一人物最大的原动力角色到了这一部依然是遮遮掩掩,让人好生着急。
这一切可能都在追忆篇里解答,在无限拔高对追忆篇期待的同时,也使得这一部的剧情格外残缺。
最后,经历了4部电影之后几乎依然没有塑造的女主角熏实在是太拉胯了……对雪代巴的期待也等同于对现任女主的失望。
正因如此,给4星的原因只是为了这一部里加量到无以复加的打戏。
一扫志志雄篇多打一的莫名桥段,这一部里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有单独的1v1戏码,剑心还与弥彦有一场非常精彩的2v多戏码,让人联想到成龙和洪金宝的精彩配合。
最后的决战更是过足了瘾。
拍摄手法方面,长镜头、旋转机位也一应俱全。
诚然,这些打斗非常不真实,因为角色的力量,速度,尤其是抗击打能力都没什么道理——但正是因为这样才突出了这是一部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的漫改作品。
剑心的表现基本就等同于传统武侠中高手的形象,而在中国的武侠小说里,基本是缺乏武侠高手对阵热兵器的桥段的,而这部电影至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浪客剑心最终章:人诛篇》。
8分。
大友啓史编剧、导演,佐藤健、武井咲、新田真剑佑、青木崇高主演作品。
也挺开心,竟然先看了最终章,一如既往的绝!
还是吃了没看原著的亏,在网上简单找了些资料,才知原来原著是个略忧伤但感人的悲剧,剑心和薰遭遇了很多挫折,甚至最后双双死去,实在难以置信。
但这一部改编却很好,情感饱满但不压抑,挺震撼人心但不说教。
剑心似乎和薰以及好友们迎来了平静的好生活,但事与愿违,一个叫雪代缘的年轻剑客杀来,他不仅带来了一大群乌合之众,还带来了大炮。
剑心被迫再次出手。
但雪代缘不是简单的剑客,他是剑心曾经最爱的女人雪代巴的弟弟——一个在他脸上留下了十字疤的女人。
这世上的事,喜剧也好,悲剧也罢,该来的总会要来。
雪代缘和剑心的终极之战非常精彩,每一个动作都很考究,如果不是剑心相对拥有绝对力量,在招式上似乎雪代缘更加致命而凌厉。
好看。
再见。
本影评是综合前几部真人版电影总的个人观影感受。
看过浪客剑心动漫的人,大抵和我年龄相仿的人居多,我是一个 80 后,现在已经 34 了,当我看 JOJO 的时候,我觉得我老了,我觉得太中二了,当我看炮姐的时候,我隔一两个月实在闲的时候才想起来继续看一集,还很有可能在看的时候想起什么事情就关掉了,因为我提不起兴趣。
当我在几年前得知浪客剑心拍真人版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想关注,因为我认为真人版就是在毁经典。
赶巧这几天看 b 站,推给我浪客剑心电影的活动,我也正好没什么事,就点开看了看,没想到开头的几场打斗让我对真人版有了些兴趣,因为没有中二的台词,没有太神经质的表演,每个演员拿捏的都恰到好处。
虽然时隔多年,我已经对志志雄的剧情忘了个差不离,但这对于我看这部电影反而是个好事,让我更没有偏见的去审视这部电影。
当我看完人诛篇之后,总体的感受非常好,所以难得静下心来,写一点个人感受。
首先先说剧情,因为我对 TV 版的剧情已经遗忘的差不多了,我对动画的感受全部都是基于追忆篇和星霜篇的。
尤其是追忆篇,从我上高中起,到现在看了最起码 8 次往上,因为巴是我最喜爱的人物,每次看到她,我心里都会又开心又难过。
追忆篇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动画片不是只能搞笑,只能欢喜,只能好人最终战胜坏人。
原来主角曾经的故事是悲情,甚至主人公整个人生都是悲剧。
所以浪客剑心追忆篇是让我见识到动画不仅是给小孩子看的幼稚片,还可以很深刻,可以和普通的电影一样跌宕起伏。
所以当我看了真人版电影,我发现电影把每个人主角的特质基本上都体现出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刻画的非常饱满。
电影也把一个英雄人物的悲情特质展现的很到位。
再说下动作场景,一看就是用心的,打斗动作非常流畅,没有现在动漫通病,打斗一分钟,嘴炮十分钟。
打斗中也没有明显的主角光环,虽然大家都知道剑心会赢,但是并不是毫无悬念的赢,这才显得剑心有血有肉。
打志志雄也不是传统的爽斗,反而是四个人一起上,这反而侧面展现出了志志雄的强大,也让志志雄这个反派更加饱满。
雪代缘的人物设定的也挺好,从一开始就能看到他身上的各种纠结,随着剧情一部部推进,让缘的那种无助绝望又无法释怀的复杂情绪展现的越来越清晰,所以没有一个绝对坏人这种设定也是很贴近真实性的。
就写这么多吧,我岁数大了,越来越封闭自己的情感,文字也越来越没有情感,把前几部总结一下,是因为我明天要好好洗个澡,然后安安静静的去看我的雪代巴去,在这一部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巴的正面,总体上我认为演员气质各方面符合我心目中的巴的形象,希望明天的追忆篇可以让我的埋藏内心深处多年的小鹿再乱撞一次——雪代巴,我爱的人。
第一,这一部忽然多了很多加戏咖。
就算这戏火也不能随便加戏呀,搞得以前的男二女二成了酱油,也占了其他配角和剑心的打斗戏份。
这种取舍很突兀,观众觉得一脸懵逼。
第二,文戏好尴尬,铺垫不到位。
如果你想写缘的复仇,把缘定义成男二也就得了,多给加点感情戏份也无可厚非,但是结果却是缘,熏,剑心这仨人的文戏戏份都没给够。
加什么清朝人纯属败笔,八竿子打不着,拍个电影都不忘了抹黑我朝人的形象,真是醉了。
第三,最后那个镜头,剑心带着熏去见雪代巴并且一副正义使者的样子diss小舅子的那段,全剧最最最差评!!!
感觉都把剑心以前的形象扭曲了,怪不得佐藤健这部剧表演的时候也不入戏,什么玩意儿,好像中年油腻男人的发言。
你自己不也是个杀人如麻的剑客,有多高贵?
也没见你去局子里蹲一辈子呀。
最后,还有这俩人刚见完了巴,就开始拉手秀恩爱,简直有病。
让我想起了童年看武林外史的大结局,沈浪和朱七七在白飞飞坟前打闹的恶心场景,这简直我童年阴影,比吞了苍蝇还恶心。
从此我对沈浪的感情都有了微妙的变化。
你们这么多时间地点秀恩爱,干嘛非要去恶心故人呀。
浪客剑心真人版五部曲第五部,填满了几部挖的坑的同时,使故事闭环。
本影片讲述了日本维新年间刽子手拔刀斋与亡妻巴的弟弟雪代缘的恩怨情仇,交代了脸上两道伤疤的来由。
影片抛开动作和爱情,主要讲述了如何去“生活”的问题。
同样是失去重要的人,拔刀斋选择逆刃刀不再杀人,习武救人的正道;小舅子雪代缘只看到了姐姐巴的死,远赴上海成为黑帮头目,杀回东京。
二人走上了相反的道路的同时必定引发影片结尾的战斗。
说是最好的漫改动作电影应该不过分吧。
说到动作,不得不提这部电影的动作指导了,谷垣建治,他参与了多部甄子丹参演的动作电影,曾获第四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
正因为早年在中国对中华武术的热爱与研习才让他对动作设计更加得心应手。
除了动作,场景氛围感与画风也是时刻在线,时时刻刻下雪古老的东京街头浪人与剑客的血雨腥风,剑心道场校园的恬静闲适,雪代缘居所的欧式古典风格,搭配上颜值在线的演员每一帧都可以当做桌面背景。
美中不足的是情节比较拖沓,反复的回忆与鸡肋的文戏又臭又长,本来一个小时就能交代清楚的事情导演拍了两个多小时。
影片人物动机和服装比较中二高度贴合动漫,还有就是影片中的巴是真的好看!!!
第一次看浪客剑心大概是在两三年前吧,当年就觉得这电影打戏拍得很好,剧情白开水,但是很上头,我一口气看完了三部。
后来去看了追忆篇的OVA,非常震撼,99年的作品,20年后的眼光来看,美术风格也是独树一帜。
导致我后来看《鬼灭之刃》第一集的雪景戏就觉得不够味。
我曾经的执念就是能在电影院看这个电影,前几年京都大火篇还以为不会再拍续集了,没想到还真的有,但因为当时的我太天真,没弄懂主题,还不知道这是不可能引进的。
我后来才明白,剑心是历史改革中的“刽子手”,现在来找他复仇的大多是当年杀人过多结下的仇家,按照作品的时间线,现在讲的是剑心的赎罪之旅。
而剑心当年的痛苦挣扎都给了“追忆篇”。
我还挺喜欢这个设定的,还蛮新颖的,从来没用这个角度看历史变革中的这一个群体。
现在少年漫应该不会有这种沉重的历史题材作品了吧,再次感叹,现在日本当红的少年漫都还在吃老本,没啥创新。
说回电影本身,公认的漫改天花板真的名副其实,现在11区很多漫改真人版真的太吓人了,造型师都是1比1复刻二次元的造型,这能看吗?
整个屏幕都是头发五颜六色的杀马特,谈何真实感。
其实剑心的造型也很还原,特别是这一部《人诛篇》,各种奇形怪状的反派,话说我真觉得日系表演全靠信念,很多不正常的人设他们都演得好卖力,所以看上去还算真实。
这电影很好地平衡了真实感和二次元的装13感,看得人中二之魂熊熊燃烧。
当然,这个电影本身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武打戏,日本的动作片应该不太出名,我看过的也不多,听说武术指导是甄家班的,现在成龙、甄子丹还有很多老牌的香港武术指导团队都在各个地方的电影行业发光发热的感觉,或者用“开枝散叶”来形容也不错。
翻影评有人说这部的打戏水了很多,这我倒看不出来,我觉得每个角色的动作设计都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
不得不夸赞一下佐藤健和新田真剑佑的演出,砂糖这么多部拍下来真的很会打了,新田演的雪代缘也很有魅力,更准确来说是他那一身腱子肉很有魅力。
《人诛篇》剑心的第一个露面是室外的大太阳,顶着大太阳光的那一刻,感觉砂糖真的老了,不过好在后面没有类似的灯光,砂糖的美颜还是可以继续舔。
反而是熏漂亮了好多,看弹幕也好多人这样说,有种村姑进化到大家闺秀的感觉。
在本篇章中,终于有一个能打的女角色,可喜可贺,有一个特写镜头真的帅惨了。
整体剧情就是老套的英雄救美,不剪回忆还好,电影里一闪回就让我想起前面几部好像都在救熏的路上,就像柯南剧场版每年都在救小兰一样,11区可能对这种剧情有什么执念。
中间再把前面出场过的人物都拉出来溜溜,有种合家欢的感觉。
电影里最后一句台词是剑心对雪代巴说的“再见”,好像在和观众说再见,如果这是本系列的最后一部,就是一个完美的句号,喜欢这种戏里戏外联动的感觉。
想吐槽一下,剑心身为一个剑客,每次都被机枪扫射,最后决战前有一段打斗我甚至觉得和第一部相似度太高了。
这个系列很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对人物的内心描绘好薄弱,文戏比较差,角色都有点像工具人,剑心和熏也没啥cp感,甚至很难看懂剑心内心的纠结,大多数时候就是放个剑心一言不发/伤感的镜头。
这个班底再拍点其他故事吧,应该不会难看。
本人是一位导演,资深硬核动作片影迷,也算正经拍过两部小成本动作短片先说结论,论打戏整体平均水准,我认为本作相比前三部,肯定是倒退的。
但不太是动作设计的锅,而是拍摄执行上的完成度什么叫完成度呢?
举个例子,印尼动作猛片《突袭》里,中段一场小队长大战最终boss疯狗的打戏,他们足足拍了一周。
那可是一场只有两分钟,单一场景,简单狭小空间,而且整体拍摄蛮小成本的打戏。
可为了呈现出每一次出拳最佳的力量感,速度感,一个长镜头里一招不错的行云流水感,他们一个shot,可以重拍四五十个take,以求拍到最棒的那一条这就叫完成度反观本作70%以上的打戏,除佐藤健以外的演员,你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他们时常要么出招慢了,要么缺少力量感,要么某一招很明显都还没打到,音效还是有,reaction还是很夸张。
这就是为什么影评区不少观众提到总感觉打戏很“轻飘飘”,因为还没有拍到最好的take,就过了。
观众看到演员跳起来轻轻一伸腿,另一个人就撞破了四五面墙,这肯定不是“拳拳到肉”,是点穴,是内功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说超预算了,拍摄时间被压缩。
比如说演员档期有限,pre-production阶段没有充分的训练+排练,实拍期间没有配合剧组给到足够的拍摄时间。
再比如说也可能是导演累了,觉得就这样吧,凑合凑合得了,加点特效一般观众也看不出来在加特效这个事情上,本次在后期剪辑加速这个事情上也有点过分坦白讲,轻微的后期加速很正常。
毕竟如果非要演员按照100%的速度对招实拍,确实会有很高的受伤风险。
尤其又是械斗,就算是安全的道具刀,一不小心戳到眼睛什么的肯定还是很吓人。
剑心系列一直以极快的挥刀连技见长,我都很好奇他们得排练多少次才能把这些连招记得这么清楚。
再加上长镜头也不少,不是可以几招几招拆开来拍的。
虽然但是,过去三部一直完成的很好,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后期加速。
这部实在太多了…………比如说开场第一段火车站的戏,中间剑心第一次动手收拾小boss里,最终杂兵战里的部分段落。
因为一旦加速太多,不仅人物的动作变快,环境里的所有动态元素,粒子元素,都会跟着变快。
你的大脑比对日常看到同样的运动速度,便会很快识别出播放速度被动了手脚最后就是,剑心系列在动作戏上的拍摄风格,还是相对更接近早期港片,也是近年来由《突袭》和《疾速追杀》系列重新掀起的这种,长镜头广角风格。
这种风格的好处当然是能更看清打斗设计,有更多展现酷炫走位的机会。
但同时,这种风格对表演者的功底,完成度,就都要求更高,更难用替身,更难摸鱼。
一旦有瑕疵,就更容易被放大分析了这么多缺憾,最后还是得夸一波虽然本作大部分打戏都很水,但其一,动作设计上的新颖感还是在线,武指总能很好的针对每打戏的角色特征,武器,流派,场景环境,地形,以及角色关系,情绪状态,定制出每一场打戏的动作招式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最终战着实撑住了场面,真的是相当牛逼。
剑心vs雪代缘这一场,无论是动作设计,还是完成度,都是妥妥的90分水准,一下和前面的水货们拉开距离。
这场戏的招式设计真的堪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最佳剑斗范例,有相当丰富的流派混合,花式走位,刁钻攻击角度。
这场戏,再一次让我找回了当初看第一部剑心时的那种惊喜感。
你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已经见过的招,雪代缘的招式风格实在是非常新鲜亮眼。
甚至我觉得,他大大抢走了剑心的风头,都没注意过剑心除了什么招,只记得他就是凭借依旧过人的反射神经,接下了雪代缘刁钻的每一招。
但大部分时间好像都是缘在进攻。
因此综合来看,我还是给出了本作4星的评价。
心里有点小遗憾吧,但希望佐藤健这位拼命三郎,将来能继续和谷垣健治保持合作,贡献出更精彩,更刷新动作片上限的武打场面!
《浪客剑心》,我人生中第一部日漫,整二十年前,一个小学生每天下午上课前泡在书店,用了近一年时间,终于攒齐了全套口袋书。
所以滤镜也罢,五星还是要给的。
我在课桌上画过无数次那个十字疤眯眯眼的红头发矮子,也和很多饭一样喜欢高马尾和阿巴,喜欢惠甚至阿操,就是不喜欢神谷薰。
现在回头来分析,她其实承担着女主的责任,剧情的义务,在和月有限的着墨里,她必须成为剑心迈向新时代的那束光,于是她变成了一个符号,失去了鲜活,作为角色塑造来说是可惜的。
漫画主时间线的浪客剑心有两大特征:十字疤和逆刃刀。
志志雄篇解释了逆刃刀的由来,新的逆刃刀让剑心守护新时代的愿望得到了友人的加持,师父再一次告诉剑心他所负的罪孽与剑术无关,他拼尽全力打败一个癫狂的幕末时代的幻影,勉强逃出了漫天大火的阴影。
而十字疤的由来,是他无数杀孽的缩影,也是他满手鲜血的刽子手路上,平平无奇,却又刻骨铭心的一页。
两道疤,三个人,两段感情,都结局草草。
可以想像,在京都大火之后写人诛篇,从各方面来说都略显单薄了,所以和月特意设置了一个追忆篇来弥补人诛篇剧情上的不足。
这一篇里,剑心在铺天盖地牵连甚广的复仇行动中的有心无力,认为阿薰也因他而死更是给他致命一击,于是他自暴自弃了,锁了刀放逐自己。
浪人村里雪代姐弟的父亲、阿燕的哀求,其实都是丰富这篇的亮点。
非常可惜电影都简化掉了。
本来按照我的想法,应该是人诛篇拍到阿薰假死,追忆篇分别放在前后两篇,万万没想到追忆篇全篇放在了第二部,然后在第一部剑心讲述回忆处给我们播放了一个经典片段集锦……然后也没有了重新振作,也没有四位伙伴VS四神,更没有阿缘和剑心前后两次心境截然不同的对决。
那个面对阿缘无法迈出左脚的剑心去哪了?
十字疤没褪去,正是因为阿巴走后剑心一直活在负罪感里没有释怀呀。
还有电影里阿缘替阿薰挡了一枪那里,阿缘哭着捶地说“我想要守护的人、已经……”我心里都帮他接上了那句情感的爆发“我想要守护的人,已经被你抢走了啊!
”我甚至都准备好眼泪了。
万万没想到,电影里没喊出来。
Fine另,我特别在意为什么要把阿巴那一道伤痕改成故意割的。
想要一部电影把原作的篇幅拍完确实牺牲很大,五姑娘也不知道是不是身体原因沦为了工具人,伊势谷叔又被减戏份,剑心的伙伴们完全没站起来,甚至给神木弟弟加戏(不愧是公司合伙人,磕到了)弥彦的成长也被略过。
电影的重点是不是过于集中在tkr身上了呢?
这些都是遗憾吧。
但想想我已经拥有原作了,所以也并不显得那么遗憾。
最后想说tkr老师事隔几年,好像换了剑心的发声方式?
他的声音我太熟了,导致我总觉得这回剑心说话略像《天皇的料理番》里的笃藏憨憨,有点跳戏。
其他的想到再写吧,或者看完追忆篇。
太一般了。其实从上一部就开始审美疲劳了。这一部甚至还不如以前的。这就是部圈钱作…
一直追真人版其实不忍心给这么低,但实在是本系列低谷。动作戏还是有被爽到的,速度和力量是一直的看点,这部也给了足称,最起码我佐藤健么得缺斤短两。招式和武器能力应该是重点介绍的,但完全省略了。最大惊喜是小舅子,霓虹华晨宇,穿得肥肥大大做事也很中二没什么架势,没想到看点在大决战,衣服一甩惊喜来了,童颜巨肉还是很好看的,但真的不应该在海边打么?文戏太莫名了,据说改编的时候就比原著删减不少,真心是在上赶着没逻辑。好基友们全成了酱油,一点形象都支棱不起来,最后来个倾巢出动就……挺没感的。但是老粉还是会磕的,再不快点拍,我佐藤健都要老了,哎。
一以贯之的打戏精彩,文戏凑时长。小熏累死累活陪跑4集,比不上巴几个闪回,配角的命啊。(咲:桥豆麻袋,前3集我不是女主?)
在我国能把这么多明星搞来演配角的恐怕只有主旋律了,这一集也拍的和主旋律一样无聊,就千人斩呗。
3.5 比起星霜篇给了所有人一个good ending ,最后决战更是人气角色大杂烩(天剑登场那段时髦值拉满),但是剧情表现出来的抗中(清)神剧浓度过高,反派傅满洲形象有点顶,还是期待一下追忆篇吧。。。
关于雪代巴回忆部分少了《追忆篇》的凄美氛围,能拍成这样也还可以了
两星半;越来越像好莱坞的弱智漫改系列电影,每一部都把不同漫画IP拉出来重复一次无聊的套路,这样的故事一天能写一万部,把人名改一下就行了。人物的行为和演员的表演都很中二,把狗血当作热血,演员一个个装模作样的嘶吼、痛苦,真是给小孩子看的玩意儿
No comments
远比不上志志雄真实 一个富有魅力的反派真的很重要 这一部故事的情节性历史性都比较弱
“最强漫改”《浪客剑心》系列一直克制着因为原作影响导致的三次元人设“尬”崩。但节奏方面的条理不清晰,单调苍白、缺少爆点的抒情手法(所有内絮的情感几乎都通过沉默和淋雨/淋雪等单调环境表达,乏味到让人发指),相较前两部更不忍直视。前半段节奏着实拖沓,低密度的BGM和昙花一现的动作戏,就像老式煤气灶、还没能点上火却马上拧上了气门。最终舞台的群英战本应是高燃点,但处理极为潦草:1是关键过度和情报交代不明确,诸如“蒼紫和巻町操的交接”、“斎藤一逃离陷阱”等(同样下落不明的还有沢下条張);2是小BOSS基本都是一番缠斗后基本死于角色的必杀,完全可以预测的同质化处理技法。结尾雪代巴日记回想本应是用力煽情点,反而一笔带过让人唏嘘。作为冠以FINAL之名的收官作,其仓促和敷衍瑕不掩瑜。
很失望也很能理解如何造成这样的失望。前三部曲即便有再多优点重复多了也不再是优点,缺点却被无限放大了,生硬的文武戏安排,愈发脸谱化的人物,左之柱真就只会莽,斋藤不抽烟怕不是剑都拿不动。打斗也是场景破坏大于实际,镜头晃的一旦超过两个人都不知道谁是谁了。最无趣的是伪反派缘本身,剧情冲突全靠抱头喊姐,跟耍酷的外型形成的落差太大,建议改编漫才参加M1。
人诛篇和追忆篇的关系就好比外卖app里的单点不送,宗次郎那场双打戏好评#中文可真太难了#
滑翔很帅依旧热血,太凤是真的好看到爆!
又名浪客剑心之小舅子的复仇,谷垣健治的动作指导,依然是最大的看点,整体设计很飘逸,土屋太凤打得好帅,佐藤健又多了一部系列代表作。2012-2014年已经连续看了三部浪客剑心电影版,今年又来两部,幸好大家都没老,主创没老,演员没老,依然飒爽少年、英姿不改。
原著的人诛篇就很不喜欢,还原度来说打戏还行,画面从头到尾偏昏暗看着累,文戏特别拖沓,为了混出场强行加戏。村花的雪代巴让我对追忆篇的期待直线下降,还不如不露脸留个悬念~7.0
剑心的大气,雪代缘的凛冽,小操、宗次郎的仗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复仇之战却体现了人性最为光辉一面!人啊,要和禁锢自己的过去说再见才能突破自我设限才能更好地前行啊不是吗?……SIFF2021天山电影院,影片结束后3次响起了掌声,1次是电影结束时,1次是银幕上导演大友启史的名字出现时,1次是字幕全部放完时。
7.5/10.本集说是最终章,但其实后面还有一集追忆篇。这一集的故事没有多少可说的,基本上就是回忆,绯村剑心妻子的死,他脸上十字刀疤的由来等等,都是片段,详细的剧情应该都在最后一部追忆篇里。而这一集的大部分剧情都是动作戏,非常好看,节奏快,动作快,打得也快。
bug岂止满天飞 叫别人别复仇的语句姿态都够贱够表的
我感觉这部从剧情到动作设计都很💩啊
还主张琉球是你们的??我这儿有摊新鲜的送你呗,保证固形物≥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