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晚上,我和老公都在看小儿子给我们买的光盘《猎鹰1949》;这个电视剧以前何时播的,我们没有注意,但这次还真被吸引住了,一晚看几集,第二天接着看。
开始看此剧的原因是我喜欢看《神探狄仁杰》,而《猎鹰》的主演就是《神探狄仁杰》中的主演梁冠华、张子健等,而且编剧兼导演又是《神探狄仁杰》的编剧兼导演钱雁秋。
说起来挺有意思,在《神探狄仁杰》中,梁冠华、张子健分别饰演狄仁杰和他的侍卫李元芳,一个是足智多谋,善于分析推理,一个是能打善战,勇猛异常,两人亲密配合,破了一个又一个离奇大案。
而在这次的《猎鹰》剧中,梁冠华饰演国民党特务头子“老板”,张子健饰演我人民解放军特务营营长燕双鹰,这回在剧中他们两人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在解放初期的大西南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当然最后是正义战胜了邪恶,人民取得胜利,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我真是太佩服这个多部剧的编剧兼导演钱雁秋了,在网上搜了搜,他的情况是这样的:钱雁秋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他的母亲是人艺演员团的队长,他当编剧和导演,是因为自己脑子里总是充满了奇思妙想:“我从小爱看书,对历史很熟悉,所以比较善于编故事,另外总是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打电脑游戏,总是一环扣一环,直到通关。
编这种推理故事很难,情节一定要很严密,别人写出来常常会露出破绽,但这恰好是我的长项,所以《神探狄仁杰》在情节的严密性和连贯性上是一个制胜法宝。
”。
他还说,“小时候也没什么玩的,家里就是经常借书给我看,于是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钱雁秋说自己从小古文记得快,古诗词背得好,现在最惬意的事情就是翻看通史,从中偶得灵感,再编出个小故事。
导演钱雁秋的每一部作品在情节构思上让不少专业编剧望尘莫及。
钱雁秋的戏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像其他古装探案剧大量采用古代公案小说的故事,让人看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所有故事都是他自己编出来的,让人耳目一新。
他创造了悬疑推理剧的新风格,靠营造故事气氛、整体造型风格等拍摄手法来完成,同时还把恐怖、悬念、武打动作等融入了故事中。
故事情节有起伏,有悬念,环环相扣,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而且,在人物处理上,要有好人与坏人的对应,人物出场是隐伏还是走明线都构思得很好。
自己编剧,自己导演,这样的人可是不多啊,而且这样最能够体现自己的意图,自己将自己的作品搬上银幕屏幕,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啊!
原来饰演狄仁杰护卫、饰演解放军英雄的张子健,那个武功高超的演员,也是钱雁秋北京电影学院的同学啊!
惺惺相惜,启用自己的同学,演自己的作品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了解同学的情况和特长,演出来还能不精彩吗!
我看《猎鹰1949》,又是搜导演情况,又是搜演员情况,杂七杂八地写了这么多,这篇博文写成了。
总之,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是一种享受啊!
第一部看的是孤岛飞鹰,第一次看感觉好雷,看到了哈利波特的象棋棋局,看到了国家宝藏的眼镜,看到了很多,感觉到导演似乎是个古龙迷。
后来不知不觉竟会喜欢这个系列,固定套路的反转,永远自信牛叉的装*,可以陪伴着自己,在需要听个声响的时候消除无聊。
这部猎鹰1949要更年轻一点,竟然还看到了程锦云。
看到27集的时候感觉燕双鹰胜利了,但进度条告诉我还有阴谋。
仔细想想,王孝杰、黑衣天王、曾泰都出来了,唯独缺少沙尔汗,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部电视跟前两部一样的是名字燕双鹰,我看你以后不要叫张子健了,第二是跟前两部的电视背景音乐一样,第三是,你的冷静比专家还要冷静,好像只知道是拍电视不是真的,第四是,电视里的角色也就那么几个,死了又活了,喜欢回顾,第五就是你老板把衣服钱都省了就是那一块披风,,不知道是你们老板没钱请人还是减少开支,不一样的是,电视确实好看,就像是其其在看电影那么精彩,还有就是,
看大家都在批评,我觉得不以谍战片来要求的话,作为故事片还是挺好看的啊。
男主角挺酷,几个女主角也是个性鲜明,挺有特色。
另外我还觉得这个故事挺像国产RPG的,呵呵。
后面还有男女主角的分支路线。
我最想要的就是多个Ending,一个Bad Ending像现在的结局,一个Good Ending 在莎莉和雅琴的莫名其妙的争风吃醋中结束。。。
当然电视剧没办法有多个Ending,所以Bad Ending可以作为玉仙的想象呈现,呵呵
我是最近无聊到无片可看才开始看这部剧的。
燕双鹰系列,爱的爱死,骂的骂死。
其实都是有理可依的。
从第一集开始,无论从大背景,还是各集的小细节,硬伤糟点无处不在,甚至有些地方毫无逻辑,十分可笑。
于是乎就出现了各种吐糟秀智商的评论。
我想说,糟点实在太多了,只要是看过这部剧的肯定都没少吐糟。
但是这些不能阻止这部剧成为一部神剧。
原因很简单,好看!
没有拖拉的剧情,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钱雁秋很清楚观众喜欢看什么,就像剧里燕双鹰说的理论一样,只要大的东西做好了(情节好看)小的瑕疵也就无关紧要了。
在垃圾剧拖拉剧漫天飞的今天,这部剧还是很好看的。
虽然第一集燕双鹰的装逼和自我吹捧让我作呕,情节不合理糟点之多让我忍俊不禁,但是我还是看下去了,而且一集接着一集追着看,仅仅因为四个字:好看!
过瘾!
那些被评论吓的不敢看的朋友们其实可以看看,钱雁秋的叙事手法让人酣畅淋漓
按时间来说,这部不是燕双鹰系列的最后一部,但我却把它放在了最后。
刚开学那会儿看了六七集,觉得好生无聊,这几天清明假实在是没什么想看的,就重拾记忆,直到刚才看完第39集,燕双鹰的整体形象算是在我心中已经立足了。
这么多集我以为又会分讲两个大事,而且中间也给人这种假象,但看到最后才知整体上其实就是一个大局,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大全套。
人最无奈的就是自己的上级是敌人卧底,而燕双鹰这次就是这种情形。
赵雅琴——这部剧集里他爱的人,依旧是逃脱不了牺牲的命运啊!
像真假美猴王一样,黑狼在一段时间内成了猎鹰的替身迷惑着共产党,让大家互相怀疑是卧底。
林玉仙前半段他她是什么人一看就明白,但后面的“转型”确实被迷惑到了。
至于代号“老板”和“猎鹰计划”,其实就是想在重庆这片他们最后的阵地向无辜的人民和共产党施放细菌炸弹!
而风雷行动则其实是国民党想挖出共产党卧底的一个大全套,但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说,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边看边记录燕双鹰装b台词第一集: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我的话,你的眼睛,会欺骗你。
第二集: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第三集:我没死,可你马上就要死了。
第四集:1.我早就说过,好人不会死,坏人也不会死,只有一种人会死,那就是愚蠢的人。
2.我已经给过你一次机会了,可是你并不珍惜,也许是你太笨了。
3.你的戏,实在是演得很差,看起来,你只有死了。
(点烟)我是保密局贵阳编练处,少将编练官程汤,放下你们手中的武器。
(抽口烟)不要让我再说第二遍。
(丢烟)放下枪!
第五集:听到什么?
蠢驴的叫声吗?
第六集:1.燕:我平生最恨别人用枪指着我的头,可却只总有人这么做。
路人甲:我现在正用枪指着你的头,你能怎么样。
燕:你相信吗,我会让你看到自己的脑浆。
2.路人甲:你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呀。
燕:我见了棺材也不会落泪,因为我根本不需要棺材。
3.我给了你们活命的机会,可你们不需要。
像你们这样的人要怎么去改变呢?
啊!
第七集:不要动,枪会走火,你的脑袋——砰会爆了。
让我怎么说呢,如果这是报复,你可以算是这出闹剧里最可悲的人物了,如果是试探,你们将要为此付出代价。
说吧,是报复还是试探。
第八集:知道吗,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总在不合适的场合说不合时宜的话做不合时宜的事。
第九集:知道吗,你可能永远也不会解脱了。
第十集:你真可笑,更可怜。
看燕双鹰,你要先接受他身上无所不能的设定,这是咱们的“中国队长”。
看剧这么久,演员是否在认真演戏逐渐成了我选剧的最重要标准。
猎鹰的制作虽然比较粗糙,龙套的无限复活也是本剧之特色,但是主演们的演技都在线。
特别是张子健的几场感情戏,开始时战友牺牲时的震惊与愤慨,全剧中克制的感情戏,卧底成功后的情感释放,赵雅琴牺牲时的心痛与愤怒,感情变化层次渐进,各不相同,令人动容。
做了这么多“表达什么感情的”的做题家本家认为,这个披着“神剧”外衣的猎鹰在中心思想的抒发上水平极高。
钱导写的台词酣畅淋漓,朗朗上口,张子健台词功底稳健,珠联璧合,希望能看到他们更多好的合作
我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主角会曾经以为女领导是内奸,敌特分子也是试图让主角认为女领导是内奸,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如果女领导是卧底,5号情报员还会存在吗?
这样的剧情居然拍了40集,要不是女演员都还可以,就是用暴风影音快速拖拽着看我也没耐心啊。
居然在里面出现的狙击步枪有 美国的m24 和英国的AWM 太假了 还有男主角手里的M9贝擂塔也不是那年带的手枪 这些枪械都是在70年代以后才出来的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2024北影节第一站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3.5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