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电影里最后出现的一句话终于动容了在想,如果没有这句话,整部电影的感觉就不是现在这样的明朗,而只是凌乱吧因为出现了太多的关系,或者说太多种模式先是2女1男三人行的游戏然后第一部曲里主角级的女离开人世,随之而来的却是女人姐姐对主角男的刻意接近而为躲避自己曾经女人的姐姐去借住其它地方又遭遇一痴情小GAY n' 另一头原本三人行里的另一女,依旧朦朦胧胧,和主角男的关系情感都只能用“奇怪”两字去表达。
所以这么纷繁复杂的情感下,无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出法国电影惯用的就算没有道理可循,但只要看着电影本身看着浪漫看着文艺就 okay 的手法还好以往太多的电影经历多少给我一个启示:不到电影最后一秒就不要以为这就是电影要说的了,坚持看完,会有你想要的……and 这次,证明让迅雷看看上的4小集进行到最后一秒还是明智了: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伊斯麦颤颤巍巍站在窗的外沿拥抱住一见钟情与他并痴缠于他的小gay,同他接吻,然后对他耳语说:爱我少一点,但爱我久一点我就分明看到了伊斯麦自朱莉死后拼命在隐瞒和掩饰的忧伤,我的心痛也紧跟着来:隐隐的,一阵一阵的,心脏从各个外围方向杂乱无章往中心拧去的纠结。
再多的人来了,再多的爱情降临于他了,再多的人他拥抱了亲吻了,甚至坦呈身体相对了抚摸了做爱了,他爱过的深爱过的,到电影里结束的最终,从来都只有他一开始的那个女孩:朱莉。
3人行时他的手臂绕过两人中间的爱丽丝要牵的只是朱莉的手;他抚摸朱莉姐姐的脸,只因为她是朱莉的姐姐,他疼惜自己深爱的女人的家人;他第一次跟小 gay 互相抚摸做爱的时候,他唱着“请以你的吻洗净我的身体”,我想他那个时候真的真的很想朱莉,他躺在那里,泪水把眼眶都盈满;还有最后,他对小 gay 说你可以爱我,可以爱我少一点,但是但是,请爱我久一点:朱莉已经离开,她离开我离开的太快,其实那些洒脱都是假的伪装的,其实我没有力量一下子,一个人,去承受失去我深爱的人的那种痛苦。
其实我一直get不到法国人的点。
法式的幽默、法式的浪漫。
看这部电影是有人po到网上推荐是自己看过的最奇葩的电影没有之一。
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想看看到底奇葩在哪里,于是点开看了。
然后的确感受到了萌和雷有时真的只隔一线之间。
首先,这部作品的男主的颜真的很戳我,颜值巨高。
简直如同古希腊的雕刻般棱角分明。
他的颜值可以说是撑起我刷完整部剧的动力之一,还有一个就是电影后半部分出现的男配小可爱。
男主真的是无死角的貌美
伊万小天使电影如同舞台音乐剧,分成了幕一、幕二这种。
每一幕都有个题目。
角色动不动就尬唱一直是一个吐槽点。
剧情前半部分讲的是男主女主女二的三人行,不是很懂你们欧美人都婚恋观念。
不过作为看客我也没有资格来评价你们的对错。
一句话,你开心就好咯。
欧美好像对三人行很宽容然而在三个人关系我还没缕清楚的第二幕,女主就莫名其妙猝死了。
那么突兀,简直服了法国电影的大胆。
可能导演就是想要表达生活里有很多猝不及防吧。
然而我看得还是很懵逼。
之后的情节就是男主的各种缅怀女主,女主的姐姐对男主的纠缠,以及小天使的出场。
到这里为止,导演把电影的节奏虽然推得很快,但是倒也是情理之中。
就是不太明白男主和小天使怎么看对眼的。
小天使多半对男主是一见钟情,但是男主你说弯就弯了吗?
之前一直是小天使单方面对男主发动了炙热的攻势,尾行、蹲点、暗中观察,热情得不要不要。
伊万小天使多亏了你那张可爱美丽的脸蛋,不然你的举动和猥琐变态男真是一模一样。
嗯,果然是看脸的世界。
伊万心机小婊砸,但是我好爱哈哈哈在男主各种心理挣扎和小天使的努力下,这部电影好歹是一个he的结尾。
虽然男主有借着新感情去忘记旧爱,但是却忘记不了的痛苦,但是毕竟活着的人最幸运。
未来是可以无限创造的,相信小天使一定会把男主带出阴霾。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好多观影人触动都很大的地方。
男主的那句点睛之語:爱我少一点,但爱我久一点。
真的是很直击人的心脏。
之前男女主角因为长时间的相处,可能没有了轰轰烈烈的感情,由此寻找刺激等我三人行。
兜兜转转,这次男主貌似有了新的感悟。
为这一幕这作品就可以加一颗星。
小天使真是幸运的。
在对的时间遇到了男主。
一下子闯进了男主的心。
男主也是幸运的,在痛苦迷惘时,年轻的布塔尼列人愿意为他提供拥抱。
这一次,希望男主找到真的得心灵回归。
整部电影,下雨的场景非常多。
淅淅沥沥的小雨,是特有的法式浪漫,悄无声息却又潜移默化。
深深浸盈。
Aimez-moi moins, mais aimez-moi longtemps最后穿着黄色毛衣的Louis跳出阳台拥抱着对他一见钟情的Ivan 轻轻的说出这句话爱我少一点 爱我久一点多么美好的Moment如果你回头看看 人生的财富就蕴藏在每一个你久久不能忘记 微小却闪光的Moment孙燕姿的The Moment唱得就是其中一个时刻但它又不仅仅至于爱情这个层面可能是你坐在昏暗的巴士里 望着窗外的小月亮的那一个Moment可能是在餐厅了和好友抢薯条的那一个Moment可能是你的宝贝兔子伸出小舌头舔你的指尖的那一个Moment可能是在你过完安检回头望着向你招手的父母的那一个Moment......好多好多的Moment有的让你感动 有的让你释怀 有的让你欣慰 有的让你捧腹大笑......那西班牙给我的Moment呢是深夜抵达Pl Universitat 望着广场上的滑板少年是散步在Mountain Montjuic上 耳机里播放的计量经济学(T_T)是马德里皇宫前 飘荡在夕阳里的手风琴的旋律是在Emma家 她骗我她家阳台对面的足球场上有Messi是第一眼望见Mallorca的大教堂内心的震动(好吧 我承认我写了这么多 就是为了下面一句)是LLuis给我讲题时他的呼吸声还有他明亮的蓝眼睛......刚来BCN的时候我觉得很孤独因为只有我一个中国人但是现在的我很开心也许就是这些微小的Moment改变了我吧让我更有能量去面对自己照顾自己的人生我依旧思念中国的点点滴滴但我也慢慢地爱上了BCN这座城市I may left a part of me in BCN and also take a part of BCN with me我不是很想走 但我明白 不管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座城市我两脚着地的踏实人生并不在这里 I didn't earn this我不知道我未来是不是还能再回来看看Sagara Familia建的怎么样了但是我愿意再回来 靠自己再回来......我想等飞机起飞的时候我从小小的窗户往下望的那一刻也会是我20岁光景里的一个难忘Moment吧
我是一个笨人也是一个懒人所以我不会去分析这部电影拍的手法如何也不会去分析男主角到底最爱的是谁(其实我觉得每个人最爱的大概都是自己吧?
)但这部电影如此打动人还是让我要写点什么给自己一个纪念每个人身边的人都是来来去去来了又去去了不再来各种各样的形式每个人心中大概也都有那么一个不愿触及也不想放弃的人奇怪的是我们居然还能和别人在一起或者和很多个别人在一起所以我觉得爱真是一个无力谈及的感受然而这部电影用字幕分成了三部包含了很多好听的歌曲既有传统的恋爱也有三人行最后男主角和一个男孩在一起拥吻轻声说爱我少一点,但爱我久一点跟着感觉走这就是生活中的爱的旋律也是这部电影带来的旋律不要考虑太多慢慢看完就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早已被什么打动颤抖了好久
Paris, parait dejA si loin, Paris parait petit. 一直以来最爱的都是英国直到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才明白为什么巴黎被称为最浪漫之都才也明白法国人为什么不待见英国人,三观相异自然难以沟通在英国人的电影里难以看到以此种方式对爱情的探讨一直以来我也在想婚姻制度的合理性电影中两个异性的爱情、三个人的爱情、一个人的爱情、一夜情、同性之间的爱情、热烈的爱情、长久的爱情、嫉妒的爱情、鸡肋般的爱情...各种尝试仅为了一个目的——最纯粹的爱情。
这就是法国人,宁愿用三角恋解决爱情的瓶颈,也不会去想生个小孩构建一个更为稳定的三角关系。
没有约束带来的是迷茫,不停的尝试可能只剩下空虚。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没有婚姻的爱情死无葬身之地。
懦弱者选择婚姻,勇敢的人还在寻找纯粹的爱情。
买这片子有两个原因,一是音乐剧,风格可能跟《ONCE》类似;二是小情歌乃卡拉OK醒酒的必点曲目。
故事紧紧围绕个情字展开;开始是一个男人和二个女人共处,两个女人又有着暧昧;其中一个女人死后,男的痛苦不已,无法自拔;悲伤的人总是容易俘虏爱情,此时,情素在蔓延,可供选择的有:A、另一个女子;B、死去女子的姐姐;C、一个朋友的弟弟,也就是龙阳之癖;哪个是正确答案?
请做答!!
恭喜各位,答错了,最后选择的是C。
巴黎小情歌,怎个乱字了得?
但音乐还不错。
经过电影节审片一役。
接触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影片,终于深刻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文艺片,什么是国产片,什么是美国好莱坞大片。
看着巴黎小情歌仿佛让我回到了审片的那段日子。
相似的画质,欧洲文艺片通有的抽象思维。
一首首缓缓唱来的情歌,动人而令人舒缓。
几天前看的这部片中 脑子里一直在回放几个片段 :当伊斯麦遇见艾万后....艾万的爱情是单向的 他的眼里只有伊 充满柔情而伊 是多向的 逝去的旧情人 和其他任何一种可能 艾万的爱是执着的 他觉得“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等伊” 被拒绝 但他依然在等艾万的爱是主动的 也只有这个可爱的孩子 能让伊那灰色的天空重新充满阳光那些小情歌也很动听 J'ai cru entendre当爱的入迷了 眼里就再也没别人
爱人意外去世,意志消沉,retour a jeune。
足够open,接受可能性的人才会接受探讨亲密关系、性与爱…… 散发着法国气息的影片,les chansons d’amour,并非巴黎情歌,却也只能是les chansons pour paris。
配乐美,镜头充满情绪。
私心实在是喜欢!
Vincent Lacoste和Louis Garrel的气质长相都太神似了吧,怪不得honore喜欢用Lacoste,恍恍惚惚。
sexual spectrum有天生的因素,但不能忽视后天主动选择与被动塑造的威力。
“aime moi moins et aime moi longtemps.”,这或许是两个whole person彼此感到舒适的感情状态。
本片让我想起了一些无比期冀却从未拥有的态度与生活… 开放热烈,对“同性亲密”毫无别见,只活在彼此眼中的生活。
sexual spectrum应该怎么调整才能令人恒久地舒适,还是说我早早的扼杀了一份会令我永远舒适的数值?
“倘若”和“如果”没有意义-永恒理智。
文/布宜诺斯如今的人们提到萨特与波伏娃的故事,更多的词汇要围着“存在主义”、“女权主义”绕各种思想的圈圈,女人们记得健全、理智和智慧的波伏娃说“她的双翼已被剪掉,人们却在叹息她不会飞翔。
让未来向她开放吧,那样她将不会再被迫徘徊于现在”,争先恐后找到自己的双翼;男人们大多愿意看笑话一样看着“并非生而为女人”的女人们如何“变成女人”,终究折损于爱情。
艳羡波伏娃与萨特所谓的平等自由爱情关系的人们,很少愿意问一句,她真的快乐吗?
她的无尽声名背后,真的没有爱情所得所予的寥落吗?
许多年后,波伏娃在自传中坦承“我试图在这种关系中得到满足,但我白费了力气,我在其中从未感到过自在。
”岂料世人早已准备好萨特的墓穴给她。
试想,如果萨特不是萨特,波伏娃不是波伏娃,便也不过是这样一曲[巴黎小情歌]了。
巴黎的忧郁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开头:有点忧伤的钢琴和弦乐中,镜头略过巴黎街头的种种。
缓缓行驶的计程车,天空是笼着雾霭的蓝,忙碌的搬运工人,拿着罐装啤酒在路边闲聊的男人,忙碌着吞吐的地铁口,柳树背后的少女雕像,闭店的星巴克,雨中的凯旋门,形形色色的人打着伞走过,车灯略过街旁瑟缩睡去的流浪汉。
乐句逐渐加重,画面没有焦距,调成微蓝,透着冷感,如同每个藏匿着浪漫与残忍的大城市一样。
巴黎的夜,很难说清象征着什么,在波德莱尔笔下,里面有“妖怪的宫殿”,尽是些不可救药的浮生。
一个年轻的高挑女人就这样闯进了夜,白色羊绒大衣包裹瘦削身材,齐肩金发,下巴高高扬起,脸上带着微微笑意,脚步轻盈,小幅摆动的两肩透着高傲。
如果按照昆汀的逻辑,一个美丽女人带着笑意在夜间独自行走,要么意味一场艳遇,要么意味一场犯罪。
不过,这毕竟是小情小调的巴黎,更适合一场混合着各种背叛和原谅的俗世爱情。
我们看着这位名叫茱莉的女人买了一张电影票,排队入场时打给她的男朋友伊斯麦,抱怨他放她一人出来孤独,电话那边,伊斯麦神色有些闪烁,茱莉警觉地问“阿莉丝也在旁边?
”他避到一旁否认,眼睛瞟向几米外工作台前发愣的一个黑发女人。
放下电话,伊斯麦开始与这位阿莉丝欢快调起情来,言语间不乏“茱莉烦到你了”“茱莉起疑心了”的字眼。
如果一部爱情片这么快抖出一个三角关系,让我们预料其后的遮掩、谎言与争吵,未免也无趣了点。
好吧,我们也先卖个关子。
电影散场时,夹着一根烟的茱莉走向一条小巷,一个男人从后面扑了上来,伊斯麦就这样从后面附到她的耳边,茱莉的表情从惊吓转为甜蜜,二人一路唱着回到茱莉的公寓。
甩掉外套,脱掉T恤,双双跌倒在床,口中歌词回忆彼此八年来的爱情长跑……一切止于一个疲惫的叹息与一声门铃响,门外站着的是笑意吟吟的阿莉丝,得意地宣布“我把睡衣带来了。
”好吧,关子到此卖完。
从片头至此的一切其实都是导演耍的小心机制造的小假象,在二女并排坐在床沿,动作一致地除去衣衫换上不同款式睡衣弄散头发,如同完成一个仪式之时,这场爱情三人行才伴着伊斯麦的口哨声正式亮相,毫不扭捏,高调得像片头茱莉走在街上时那高昂的头。
被窝里并排的三人各自举着一本书,又都显得那样心不在焉,暗自脑内补完三人各自的位置。
伊斯麦首先折腾起来,坚持自己睡在中间,坐拥二美,心满意足。
阿莉丝却抗议地要求翻过他,茱莉竟也点头同意,拥在一块的两个女人竟自顾自亲热起来,罔顾一旁的男人愤恨得直想挠墙。
在阿莉丝埋头在下面忙活时,感觉冷落了伊斯麦的茱莉又侧过去吻他继续讨论“爱不爱我”的老套话题,这下又轮到阿莉丝感到无趣了,她钻出被子挤到茱莉一旁,被夹在中间的一个终于换成茱莉,三人再次貌似和谐地说笑起来。
这种位置轮换好似一场游戏——三人并排躺下时,肯定有一个人分割开其他两个,在爱情关系中,这是多么岌岌可危的预设。
次日,一场家宴过后,茱莉大方地对姐姐谈论起自己的“三人之恋”。
很显然,这种事儿,在当事人口中可以简单到不值一提,在听者耳中却复杂到一言难尽。
整个情形类似波伏娃的处女作《女宾》,两女一男的爱情尝试,抱着“三个竭尽全力彼此相爱的人更加多彩多姿”的美好愿望,弗朗索瓦兹曾容许皮埃尔同时爱着格扎维挨尔和自己,同时也愿意执起格扎维挨尔的手,枉顾她比自己更年轻漂亮、更具有叛逆古怪的光彩。
在这个用“无私和包容”进行自我道德绑架的过程中,在天真的人相信爱和信任可以填充世上一切沟壑时,弗朗索瓦兹慢慢崩溃了,本以为独占欲与嫉妒心都成了伟大的殉道品,实则被挑战的并不是爱情的天性,而是“正常”的人性。
但是在此时,我们的女主角茱莉其实并没什么伟大的想法,亦无任何开创性的欲望,她不过是想在八年的疲惫期,用一注新鲜血液中和她与伊斯麦日渐稀薄的感情。
阿莉斯是个风趣的女孩,更重要的是,在茱莉安全感尽失、日日追问“你爱不爱我”的疯狂举动中,她显得那样洒脱、无畏。
三人行仅仅试行了一个月,伊斯麦与阿莉斯日趋乐在其中,备受折磨的茱莉想要停止了。
爱神和颅骨《女宾》本身带着浓烈的自传色彩,映射波伏娃与萨特、奥尔嘉一段荒诞的三人行。
也正是在波伏娃本身的光环之下,弗朗索瓦兹的所有嫉妒和动摇才显得那样真实。
在小心翼翼为三人关系寻求平衡感时,她从参与者慢慢变成观察者,她在意皮埃尔与格扎维挨尔相处时,自然流露的肆情欢乐,是否比和她在一起要多,无法承认他们两个拥有自己之外的私密空间;她试图维持与格扎维挨尔的亲昵,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却难免陷入比较,无可避免产生被排斥的情绪。
以上种种,皆可以在此时的茱莉身上找到印证。
虽然她可以死撑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母亲面前大肆谈论三个人的性爱体位,是那样“自然而然”,不过她特地强调了是“阿莉斯睡在中间”,倒是隐隐流露一些不平衡情绪,谈到第一次与女孩子上床时,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有点怪异,不过,这一切阿莉斯喜欢,伊斯麦也喜欢。
当然,和旁人、尤其是意见不同的旁人的说辞,往往都在美化自己的选择,三人间时不时的小争吵,真真是“当装饰统统撕去,猝然望见罅隙当中的风光”,内中纠结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可能因为阿莉斯玩笑开过了头,可能因为伊斯麦在大街上摸了阿莉斯屁股,而没摸自己的,茱莉爆发了。
好吧,此段吵架的歌词被翻译得很好笑,茱莉与伊斯麦互骂“小赤佬”、“小贱人”,再加上阿莉斯永远在中间重复一个乐章不住唱着“我就是连接你们的桥”,哪里在劝架,分明是挑衅。
最终,茱莉甩下一句“混蛋你自己选吧,有她没我有我没她”,如果此时她可以愤然离去……嗯,那是普通人的正常反应,可他们既然早就选择不走寻常路,于是,在伊斯麦暧昧不清的一个吻后,在阿莉斯伸过来牵她的手之后,三人再度嬉戏着跑远,跑向下一步茫然不觉的失控。
其实,事情原本已经逼近了结局。
三人去酒吧玩,茱莉与伊斯麦始终腻在一起,阿莉斯独个儿跑去搭讪另一个男人,很快与对方打得火热。
有些权衡与选择,其实未必需要说出来。
觉得夺回二人世界有望的茱莉却并没有机会细细体味这份回归。
突感不适的她去了趟洗手间,又在伊斯麦的护送下打算回去休息,就在大家猜测她故作姿态、打算用佯装生病博得伊斯麦全部注意、插起最后一道胜利旗帜的当口,她却倒在了酒吧门口。
镜头闪切,酒吧里的阿莉斯仍在放纵大笑,已经看不到另外两人,她有些落寞地坐到一边,心里大概祭奠着即成的失落。
酒吧外,警车闪烁,伊斯麦抖着声音注视被抬上救护车的茱莉。
一小块血栓阻塞了心脏,她就这样匆忙地离去了。
电影开头,本章名为“离”。
《女宾》也是以弗朗索瓦兹的死亡终结,她开了煤气,放另外二人自由,把自己一个人的灵魂留在永恒的孤独中,怎么可能没有怨念。
而茱莉,至少她死在胜利的当口,伊斯麦的怀中,没给别人留下愧疚。
月亮的恩惠葬礼的画面一片仓惶,蓝蓝的天幕继续垂着雨,歌中唱道“可你却离去在歌声停息之前”,对街有孩子的目光注视一切。
故事的主角从茱莉换成伊斯麦,他就这样步入接下来的生活,开启了故事的第二章,“缺”。
如今,至少还有阿莉斯在伊斯麦身边,他们时而为一点小事争吵,时而哭泣着用肉体彼此安慰,而伊斯麦会有意拒绝阿莉斯的求欢,似也意识到,这样做茱莉不会喜欢。
死去的茱莉就这样留在伊斯麦的生活中。
她的姐姐也会频频出现在伊斯麦面前,电话里永远有她一百多条留言,收拾妹妹遗物永远没完,也不知是担心他过了头,还是另有他意,脸上的笑容也多得过分了点。
不堪其扰的伊斯麦决定住进阿莉斯朋友家,遇见朋友的弟弟——名叫伊万的小正太,还在上大学,第一时间对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甚至在他凌晨三点在街上游荡时制造“偶遇”,口口声声要陪他渡过难关。
躲来躲去想图个清静的伊斯麦只得回家,进门后的情景令他震惊了,茱莉的姐姐珍娜已经带着狗公然住了进来,还埋怨他“怎么昨晚没回家,也不给我回电话”。
消化悲伤这回事儿,并不是人人都需要美国流行的互助小组,有时候,过分关心带来的困扰不亚于二次冲击。
但事实是,往往是一些好人才不容易懂得这个道理。
在茱莉全家再次宴请伊斯麦,父亲语重心长地表示要把茱莉的遗产和保险都留给他时,这个本来已经决定坦然面对的小伙子简直要崩溃了。
一路唱着“我用整个冬日来忘却你”,他走出茱莉家门,漫无目的地走起来,思绪纷乱,感情纷乱,触目之处,仍是那个行色匆匆的湛蓝色巴黎,茱莉的影子出现在街头,带着笑意的眼睛望过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下一个清晨,伊斯麦拥着昨晚勾搭上的女招待醒来,睁眼却看到茱莉姐姐在餐桌那边悠闲品尝咖啡,还亲热地说了声“该起床了”,还有比这更惊悚的事情吗?
胡乱穿上衣服的他冲出家门,又遇到伊万在街对面探头探脑。
如此十面埋伏,究竟来自人们的关心还是茱莉冥冥中的谴责?
伊斯麦已然分不清,他只知道,他一点也不想故作安慰姿态去抚摸茱莉姐姐的脸,一点也不想和小正太卧谈爱情人生,他只想遇见一个又一个面容娇好身材紧致的女招待,把她们带上床,渡过一个又一个巴黎的永夜。
怀念茱莉也好,忘记茱莉也好,那只不过是一段已经过去的,有点失败的爱情,她的死去并不能改变什么,更不能美化什么。
“茱莉一家”的车轮战轮到母亲出马,这次的目标换成阿莉斯,问起他们当时“三人行”的故事,口口声声“我只是担心伊斯麦,希望他过得好”。
越关心,越迷茫,愈发透不过气的伊斯麦终于找到另一个出口——来吧来吧,尝试一下小正太吧。
歌中唱着“洗净,我浑浊溪水里的泥泞回忆”,两个年轻男人尽情拥吻,对应前面茱莉的唱词“在这萧瑟雨季里,我会爱你直到逝去”,这是多么讽刺的一幕,更加讽刺的是,床上的正太又被早间例行巡视的珍娜撞在眼里,她终于愤然离去。
其实,一切都没得解释,不是吗,正像月亮是反复无常的化身。
无论是当年的三人行如何发起,茱莉对女人究竟真的有欲望还是只迁就伊斯麦这个“可怕的断背”,伊斯麦到底爱谁更多,需要到墓碑前流几次泪,巴黎到底还要下多少天雨……选择没理由,像天气一样没理由,愤怒和谴责则更是没有存在的理由。
这只是一段有点失败的爱情,一段让人惋惜的死亡,像巴黎每天发生的拥堵一样。
至少,我们还记得几首小情歌,记得最后一个面目模糊的女声唱着“再多给我一小时,再多给我一小时,”记得一个忧伤的、已经死去的女人,全部的爱情,即使最后只剩下两个男人在屋檐上。
原文在于《看电影》2010年12月下
『愛我少一點,但愛我久一點。』
性感的
怪
看预告片时很激动 歌很好听 法国年轻人的时候是真的浪漫 比起美国电影里那些土场景
Aime-moi moins, mais aime-moi longtemps.
用慵懒而暧昧的小调调在看似不经意地讨论爱情和生命,法国电影总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带有一点粗糙和刻意的可爱,直到最后又是他说,“爱我少一点,爱我久一点”,本来只是沉迷于随意的歌声和偶尔露出的脸,又突然转而迷恋于拥有这句话的这个特别的场景。
法国才会有这样的片,如果是美国,你会觉得别扭~!让女友两次的死去,也许是一种解脱。爱我少一点,爱我久一点!
歌好
够烂
歌曲很棒
真的是太!!清!!新!!了!!
你感到疲倦。内心深处在呐喊。当感情燃尽 炽热后归于平凡。干涸的眼睛想得到湿润。一步一步地在退去 疏离。变心 如此的容易。只是不再看她的眼睛。不再耐心倾听。不再主动从背后抱着她 说我爱你。最后听到的不是分手。而是她离去的消息。沉默的指间 烟头掉落。受折磨的是她 而你的心此刻却那么的痛。这
早前看的。歌很不错
歌很不错。
五星是给所有的曲子~
...扯
说着说着就唱起来了 神经病 关键是每首都那么难听!!
什么都有点怪
这电影走向挺奇怪的。不过,卷毛好帅!
好听,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