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以為是茶道教學片,關於怎樣做到「舉重若輕,舉輕若重」的藝術。
茶道有太多繁瑣的細節和規則,不能用腦子去記每一步,只能一次一次地操作,用身體記憶,才能關注到眼前的事物。
茶道的「儀式感」這種行雲流水的刻意大概就是這種矛盾吧:在外人看是彆扭的動作,實際上是操作者多次訓練無意識自動化的結果。
由此茶道不可能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完全投入其中,大概就只能成為一個旁觀者。
看到中段才發現這是一個主角沒有主角光環的故事啊:主角以自由撰稿人為職業,到了三十歲談的男友在結婚前兩個月才發現對方出軌,傷心得在空無一人的車站哇哇痛哭;學了十年的茶藝還是不能得心應手,動作被老師批評為「粗疏」,被剛入門的高中生妹妹完爆。
老師溫柔地表示,你可以隨時停課不用再學了,偶爾過來喝杯茶也挺好的呀。
但女主還是繼續學了下來,不能說是「堅持」吧,只能說是沒有放棄繼續了下去,最終在學習的第二十四年,老師說可以出山收學生了。
平庸的人生遭遇了這麼多平庸的艱難險阻,但依然是艱難險阻吶。
「立春明明是最冷的一天,但大家還是說春天來臨了,以此鼓勵著咬緊牙關熬過冬天的自己。
」
看死君:作为今年北影节展映的第一部电影,树木希林遗作《日日是好日》无疑收获了不少好评。
这部让人又哭又笑的治愈之作,不仅因为树木希林的表演而熠熠闪光,更在于它借由茶道品读生命中的阴晴圆缺,并让我们对生老病死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即便现实中的树木希林没能像影片中那么长寿,更别提“活到100岁”,但电影终究还是烙下了另一种永恒。
雨天听雨,雪天看雪,即便明天便会死,只愿日日是好日。
有意思的是,大森立嗣导演还在影片中以费里尼的《大路》作为比照,借黑木华饰演的典子之口道出,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反复重看《大路》时不同的心境。
从小时候的“完全看不懂讲什么”,到长大后的“如果没有被那部电影感动,你的人生就毫无意义”,再到经历亲人去世后的“痛哭不止”。
而茶道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作者| 满江红;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这是一部用茶道注解人生况味的电影,也是一部用二十四节气串联的电影,更是一部展示各式绚丽和服的电影。
冬去春来,一斟一饮,一期一会,二十四年,一瞬而过,人之一生,一只茶碗也不过只能用四五次而已。
简单来说,影片大致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身处大学阶段的典子,年仅20岁,找不到“真正想做的工作”,便陷入成长初期的迷惘。
某日,典子妈妈在闲聊中说起茶道教室的老师“武田阿姨”,对其充满好奇与景仰,随即撺掇正无所事事的典子去学茶道。
典子也只是闲闲的听着,无动于衷。
倒是正好过来玩耍的表姐美智子立刻产生了兴趣,雀跃着说要去要去,并且力邀典子同去。
左右无事,抱着姑且一去的心态,典子和美智子一起走进了武田老师的茶道教室,于是开始了与茶道近乎24年的羁绊。
刚进入茶道教室时,典子就注意到墙上的挂匾写着“日日是好日”五个字,对于当时找工作不断受挫的典子而言,这个偈语不无揶揄。
没有料到的是,开始热衷茶道的美智子,没过多久就早早退出了茶道学习。
而初始学茶道笨拙无比的典子,却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地一路坚持了下来,目睹了茶道教室内的轻风吹拂、樱花飘落、夏虫呢喃、秋枫染红、冬雪纷飞。
在武田老师温润而包容的注视下,典子逐渐经历了人生中就读、从业、背叛、失恋,也目睹了失去与死亡。
当典子从一个29岁的青涩豆蔻少女蜕变成一个45岁的优雅成熟女性,也终于明白了“日日是好日”所蕴含的人生意味。
武田老师只教典子和美智子用肢体记忆去熟悉每个动作步骤,用手烹茶冲茶,不必事事都要进出大脑。
从未接触过茶道的典子和美智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自然是十做九错,抬手举步、举勺放杯、甚至呼吸都要重新学习。
第一节课学习茶道基本礼仪,诸如进入茶室必须先迈左腿,茶道开始步向茶具时,在榻榻米上只能走七步,如何用规定步骤严格折叠擦拭茶碗的布等等规矩。
两个现代女孩完全无法理解这些做法有什么意义,自然格格不入,自然会问“为什么这样做?
”但武田老师既不解释也不愠不怒,她只是说,“就算开始不知道这些意思也可以,「茶」首先就是从「形」开始,然后将这些「形」放入心里就可以了。
”
学习了两年的典子仍然对茶道毫不理解,面对找到心仪工作而退出茶道学习的美智子,不无艳羡而自怜地哭泣。
数年以后,美智子已经顺利结婚,典子却在公司被后辈超越而替代,致使自己无法转正,同时又遭恋人背叛而失恋。
此时的她,在学习了十年茶道之时,动作仍被武田老师批为“粗疏”,还不如刚刚入门的高中女学生,典子心中的挫败感不言而喻。
武田老师温柔地说,现在停课不用再学也可以,偶尔过来喝杯茶也是不错。
但一直受挫的典子只是休息了一段时间,仍然没有放弃茶道。
在学习茶道的第24年,终于等到了武田老师这样对她说,“你可以出山收学生了。
”一个女人平凡的一生也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不顺,但至少典子在茶道上已经收获了圆满。
而对于武田老師而言,“每年都在做重复的事,能夠这样跟同一班人做同样的事,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
与热衷于讲究茶叶产地、品种、栽培方式的中国茶道相比,《日日是好日》所诠释的日本茶道,是另一种近乎禅机的学习门径。
日本茶道首先讲究的是抛弃一切想法,只在当下全神贯注于肢体动作,获得一种极致的形式感,而通过超乎一切的形式感,由外置内,最终达到安抚心灵进而保持内心的平静,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大约就是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吧?
因为茶道是如此极具形式感的仪式,所以大森立嗣执导的这部电影也有着非常强烈的形式感,用来呼应影片中茶道的主题:比如影片用24个节气来串联全片,既说明时间的流逝、季节的转换,也让人物可以用当下的节气来道出此时的心情,“立春明明是最冷的一天,但大家还是说春天来了,以此鼓励着咬紧牙关熬过冬天的自己。
”
比如武田老师每次出场时不同的和服款式,无一不是在诠释这位茶道达人雍容华贵、从容不迫的姿态形象。
当然到后期与学生们进行“茶会”时,各种款式五彩绚烂的和服造型更让银幕美不胜收,这何尝又不是暗示茶道在日本已经普及到花繁枝茂的情况。
又比如12年才能拿出来一用的狗纹茶缸,是按照每年的生肖顺序使用。
典子进入茶道教室的第一年,使用的就是画着狗的茶缸;第二次使用的时候,典子已然经历了失恋之后又结交了新男友,开始步入熟女阶段。
而再次拿出狗纹茶缸时,典子已经可以从茶道教室正式出山,人生也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生肖茶缸巧妙地蕴含着人生如白驹过隙、一瞬而逝的意蕴。
再如茶道教室中每天一换的卷轴,不仅是字画的变化,也是典子学习茶道由表及里的重要投射物与参照物。
纵观全片,这些极具形式感的道具用得恰到好处,并不让人觉得生硬而产生强烈的违和感,也最大程度地让影片从外在形式去诠释出内在的主题精神。
影片的主要演员典子由黑木华扮演,武田老师则由树木希林扮演。
这也是树木希林演员生涯中真正意义上的最后的遗作。
树木希林在影片中的表演从表情到动作,再到语言,彻底化身为一位终身都浸淫在茶道中的职业匠人。
她对典子固然关注却并不过分靠近,偶尔点拨其人生也不动声色,大有对空而语、全凭领悟的空灵,形成与典子亦师亦母的温润关系。
这样举重若轻的演绎已经完全褪去表演痕迹,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表演典范。
影片在日本上映于2018年10月13日,彼时,树木希林已经在一个月前去世。
上映首周末两天,将近8万人冲进电影院观看影片,缅怀树木希林,取得将近亿元的首周末票房。
影片是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的2018十佳电影之一,导演大森立嗣获得了2018年报知映画奖的最佳导演,黑木华也凭借出色的表演被提名去年日本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无论从编、导、演哪个层面来说,或者对日本业界以及普通观众来说,影片《日日是好日》都完全称得上是一部用心制作的优质年度佳作。
好在影片虽然说的是非常专业的日本茶道,但却并不枯燥乏味。
尽管茶道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已经非常遥远,但无论是否爱喝茶,也无论是否了解日本茶道,只要摒弃偏见与杂念,沉下心来去观看这样一部用茶道诠释人生况味的日本电影,想必你也一定会产生共情,进而关照到自己的内心。
作者| 满江红;原创|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以前不理解为什么说学习茶道或者书法之类的是修心,看完这个电影,明白了一点。
其实不光是茶道,书法。
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感悟到万物的存在、心灵的流动,那就算是修心。
重复做一件事情也许更能让人感受到这一点,这就是所谓的先有形再有心。
武田老师说不要用脑子记忆茶道,而是用肌肉记忆它。
我想是因为有了肌肉记忆的形,人再做茶道时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分给心,才能更好的感受到心灵与万物的交互。
“能够重复做一件事情是幸福的”,这句话的奥秘也许就在这里。
虽然是在重复做一件事,但是一期一会,用心感悟的话,会知道每一天都有所不同。
能体会到这不同,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是生命赐予人的力量,不是吗?
表姐在努力向前走,女主角看似停留在原地,但是她们的人生又有谁是不迷茫的呢?
也许大部分的人生命都是混沌的,有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但是那又怎么样?
感受当下,感受此时彼刻也是一种答案。
茶道那些苛刻的规范就是这样的存在。
女主角的性格从一开始是别扭的,她不太明白如何了解自己的感受。
她在茶道中,感悟到了流水声的细微差别,感受到了书法里流淌的美。
她的心被一点点打开,变得更加的细腻,她感觉到小时候那个封闭情感的自己也被慢慢打开,她学会了体察自己的感受。
当然,虽然她在茶道的岁月静好中体味到了一种安定,可是同样也会挫败于自己的平庸。
更倒霉的是,事业,爱情此时也同样遭遇了挫折。
在人生最难熬的时候,是老师关于“首开”的话让她明白了需要静心等待。
严冬的滋味并不好受,但心里也可以期盼着它过去的那天,总会有过去的那天。
再后来,父亲的离世让她悲痛于自己错失了最后一次的见面。
也是老师的“听雨”课让她感悟到了“日日是好日”,没有做好准备的告别也是告别。
没有当做成是最后一次的见面也是见面。
每一次见面都有它的意义,都是特别的,又何必执着于那所谓的“最后一面”?
——日日是好日。
印有“狗”的碗,一辈子只能用三四次,这对于我来讲,是一件听起来就很悲伤的事。
我会觉得这对我与它的缘分来说,是一种遗憾。
但是如果能明白“日日是好日”,我就会懂得和它的每一场相遇,本身都是一种圆满。
那又何必遗憾?
这世上有两种事,一种是即刻就能明白的事。
一种是一时半会不能明白的事。
我想对我来说,怎么能对缘分的终止不抱有遗憾,就是我需要慢慢明白的事。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喜欢每一个镜头里呈现出来的岁月静好、平静自在,这是一部关于茶道的作品, 是茶道,也是人生。
我的老家安徽是名茶之乡。
我们村里的人多数家里有茶树,人们种茶、喝茶。
遇到适宜的季节,爷爷还会自己亲手制茶。
家里烧柴禾的土灶间,飘来爷爷杀青焙火的迷人茶香。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爷爷经常拿个大搪瓷缸泡茶喝,浓酽的茶汤里,是几乎占据半个茶缸子的茶叶,那是一种很粗的茶叶梗。
于是差不多从5岁左右开始,我就会开始喝茶,当然是基于好奇心喝了爷爷的茶。
这一喝就是几十年。
如今爷爷去世多年,这段记忆我却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后来,我偶然接触到了茶道,甚至也上了几次茶艺课,有模有样学人家泡茶、品茗。
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茶道】。
茶道即人生。
大学毕业的典子,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正准备寻找能让自己专注一生的东西。
因缘际会,她和表姐一起去学茶道,教茶道的是著名演员树木希林,她在剧中的角色武田老师,真是把一个典雅的中年女人演活了。
这也是这位日本国宝级演员的最后一部作品。
那是一个晴朗的春天,两人步行来到茶室,侘寂风的茶室里,没有一点生活中五味杂陈的气息,反而有一种脱俗的清新雅致。
抬头的横匾上,一幅字吸引了两个初学者的关注,《日日是好日》,这便是整部电影的主题。
电影以24节气作为时间索引,慢慢推进故事的发展。
季节更替,时间来到了这一年的正月,大家受邀参加这年的第一次茶会。
女人们全部身着和服,以显仪式感。
转眼间,她们学习茶道两年了,期间女主在出版社兼职,表姐去了贸易公司。
两年间,茶道已融入她们的生活,甚至融进了生命。
茶道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她们的风格:恬静,湿润,不急不躁。
又到了一年夏至。
窗外是雨季的声音。
有一种白噪音的空灵和治愈感。
或许这就是《日日是好日》的寓意,下雨的日子听雨声,下雪的日子赏雪落,每天都是好日子。
导演的静物拍摄尤其具有美感,在他的镜头语言里,茶具和器物,仿佛变成了一道艺术品。
每一帧画面,第一个镜头,都充满了安静的文艺气息。
女主端坐在茶空间前面,闭目冥想。
童年生病的寂寞又涌上心头,被遗忘的感觉再次觉醒又消失。
但她内心的某些东西已经改变了。
时光如隙,岁月流转,户外的溪水间,姐妹两人在溪涧聊天,表姐意欲辞职回家嫁人,而后来她按计划嫁人生子,全身心在自己的家庭。
茶道是一根线,串的却是人生。
在茶室里,人来人往,有年轻的新人加入,也有人中途放弃。
一晃竟是十多年了。
典子经历了失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成年人的伤心是调了静音的。
镜头来到了某一年的“雨水”,我特别喜欢这个节气,光是名字就充满了灵气。
在这次课上,茶道老师提到了“茶聚”,言辞意味深长,甚而讲到了“一生只有一次”。
下课后,学姐告诉典子这是一句很古老的谚语,然后分享了一段看淡人生、看破红尘的对话,“在没有飞机、火车和电话的年代,一旦分手,你永远不知道是否还会见到某人。
”原来今天是典子茶道老师的老师的忌日。
画面回到了人群散尽的茶室,花园的茶桌旁,空无一人的院子,老师一个人呆坐,凝神望着天空发呆;不禁令人一阵唏嘘。
生而为人,终会面对生死病死这些课题。
典子约好了跟父亲见面,却在日子到来前,接到爸爸病倒的消息。
医院的走廊里,她用后脑勺轻轻砸墙,悲伤无处释放。
“4月5日,樱花盛开,她爸爸去世了”典子穿着黑色的和服,与老师一起盘坐在院子里,樱花一片一片,像雪花一样在空中飞舞。
老师仰天喃喃说,“典子,现在樱花会为你保留悲伤的记忆。
”两个饱尝离别锥心之痛的人,正在院子里相互守候。
“樱花像剧终的幕帷一样落下来”典子的眼泪再一次夺眶而出。
之后的茶课上,老师的挂画换成了《听雨》,她在雨水滴答的院落里,似乎看到了爸爸的样子,爸爸站在海边,静静地望着典子。
她情绪失控,眼泪仿佛淹没了她的整个人生。
她哭喊着对“爸爸”说“谢谢你、谢谢你”。
一遍一遍重复,一遍一遍哭喊,嚎啕得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孩。
天空也变得悲伤了,为她下了一场雨,雨水和泪水一起冲刷着人们的内心。
我很喜欢电影的台词,平淡如水的叙述,充满了治愈。
看电影的过程,就像经历了一次岁月流转,12年后又12年,典子从第一次做茶开始,竟然学习了24年的茶。
镜头下,剪着短发的她温润如玉,目前深邃有力,像是写满了故事。
而故事还将继续。
噪声带来压力。
人们既不关心眼花缭乱的屏幕,也不在意公交上尖利重复的广告。
这让人愤怒,居民楼旁的空地、公园是公共空间,聚集无数疲惫人群的公交车更是。
这种愤怒,很快被惶惑取代,面馆里穿着制服的女人在刷视频,一对情侣分食一碗面,彼此互不凝视,男人手机里快声快语,不停播报,其他食客在嘈杂里,扒完面走人,提高小面馆翻台率。
高速路旁交替的车流,帮高楼的人们永远活在快的隐喻。
拍安静电影的人们稀缺,能够静心观看的观众更少。
忽然想起日剧《钱断情始》,女人手捧和果子,珍惜品位,路过一千次仍未下手的陶瓷盘,买下那一刻,倍感欣喜。
身边的所有物品都被下了膨胀剂的毒,以指数暴涨的物件伴随着边际效用递减的快乐,及焦虑。
还有剧未播完,就离去的三浦春马。
陷入还没好好哀悼,就草草结局的哀伤。
小典在日复一日的茶道里,品读热水与凉水的声音,金缕梅早春盛开,茶室里的横幅“掬水月在手”“日日是好日”“听雨”随节气和心境而变。
品位四季,沉浸其中,像王阳明龙场悟道,见雨听雨,悟到人生之兴衰变化,“日日是好日”不是如算命般,今日大吉,明日凶兆,而是无论顺境逆境,我们如磐石岿然不动,境遇如水流从身上缓缓流经。
小典对自身的责怪,对父亲的不舍,都在雨中消融,“谢谢你”笑着放下心中所执。
美智子是与她一同学习的表姐,她在共同学习四五载后,回老家相亲结婚,倏忽离去。
她的家庭主妇、警官同学都因有事,逐渐离开。
小典刚开始接触茶道时,还在读书,后来在出版社打零工,没考上正式职工,转为自由撰稿人,与未婚夫分手,搬出来独自居住,爸爸过世。
每十二年一个轮回,印有狗图案的杯子,她放在虎口仔细摩挲端详,十二年前是美智子在身旁嬉笑,十二年后是一群新的同学。
开始观看,茶道的繁文缛节,如同艺妓学徒的压迫,毫无解释的规矩,还以为配有一个严苛的老师,结果老师只是日日教,即使学员心有不满,还是耐心教学。
日日学的小典,生命和茶道交融,武田老师所言,“重复有什么不好”,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年份发生,同一个器物,同一套动作,结下绳子,记住事。
不同的生果子,不同的茶,走下和美智子不同的轨迹,她在昂首前进,而小典在慢慢回味。
观众拿起自己的杯子,手艺人的作品。
她在烤制时,想些什么,希冀什么,她的杯子,见证了制作者的心思,使用者的一日与永恒。
日本拍这类电影简直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毕竟除了如大城市东京等意外,很多郊区乡下都是这种风格的场景,意思就是不用在取景多花功夫。
电影以学习“茶道”为切入点,加上照应电影名字《日日是好日》,融入了“节气”在里面叙事,挺巧妙的。
其实这种手法在之前的日本电影也能看到,到这部电影看起来并不突兀。
其实严格来讲,也并非“日日是好日”。
正如女主,电影里的她大多讲述的都是她的遭遇,只能说,每天的事情,无论是好还是坏,都能带给她一些启发。
“茶道”令人心境平静,更容易令人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无论是过往还是未来,都能想到一点东西。
女主就是如此。
人生无常,过好每一天才是正道。
第一次早上八点多起床来资料馆看电影,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完全被带入,数次落泪,是从女主在医院因为没见到爸爸最后一面头一直撞向墙?
是学茶道时安静闭眼听雨?
是听到树木希林说下个周期我就100岁了?
是女主一直在幻象中说谢谢爸爸?
还是在地铁站崩溃大哭?
好像后三十分钟就一直忍不住眼泪……突然想到那些击溃你的瞬间……就好像昨天在天津坐电梯,电梯关了又开,显示超重,电梯里都是成双成对的情侣,最后我下去,电梯关了。
好像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希望可以坚持做一件事。
希望我会更好。
星期一 天气阴每天似乎有很多要表达的。
可能是很久没有写东西,脑袋里杂七杂八的内容,正需要我现在去好好梳理一下。
今天本来应该6点就起来的,想着今天不用出远门办公,也就没有那么急迫的起来准备收拾。
意志力就如此被思想打败。
睡到了7点45左右。
起来后,刷牙,洗脸。
看看我的鱼是否还活动如初。
然后,投食。
自己做一碗热汤面。
就着没看完的《日日是好日》,然后算是开启了一天。
《日日是好日》是由黑木华,树木希林演绎的关于茶道与人生的故事。
这部电影,我已经看了几天,一直没有看完。
每天早上看一点,就会有很多哲思奔涌出来,好想立刻就拿起纸笔或者笔记本开始写作起来,眼看着上班打卡时间要到了。
9:45要赶紧找到合适的地方去办公,因为有一个汇报工作的视频会议。
不能在家,因为我爸肯定要打搅我,即使他不会,他的耳朵也不很灵光了,当我开会期间如果他突然找我,那我根本无法小声的去应付他。
昨晚忙着写公众号,晚上10点多还在审核,终于在23点之前完成。
定下的目标,22:00-6:00是我的睡眠时间,现在看来根本办不到嘛!
感觉即使准时在22:00躺下了,仍然觉得,好不容易可以如此舒适的去娱乐一下,为什么不呢?
于是,再次拿起手机。
尤其是我最近几个月喜欢看哔哩哔哩,天天给我推送关于经济,金融,羽生结弦,电影解说等信息。
早上的会议开到了11:30.忙碌了会议后续问题的反馈后,接着就开始梳理工作。
因为肚子饿的关系,就先暂时回家了。
最近发现一个很方便也很美味的食物——冻豆腐。
就是买回来的新鲜豆腐,切成几块,分别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之后就变成冻豆腐。
每次煮汤或者炒菜的时候,切一部分,不仅很下饭,很容易入味,还很营养。
吃饭间隙,终于又可以看一会《日日是好日》了。
黑木华扮演的典子,在10岁的时候,父亲带她去看了一部电影《大路》是费里尼的电影。
本想先花时间看完这部电影,再来看《日日是好日》,但是注意力又想偷懒了。
《日日是好日》看得稀稀拉拉的,大提琴的背景音乐下,让我想起《入殓师》的大提琴的伴奏。
在日式的建筑风格下,房子与景色的融合,让我无限向往。
我真的很想去体验住在日式的房间里,推拉门打开就是屋前的走廊,外面就是院子,有植被,花草。
住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人的心境怎么不会恬静淡然。
常常跟母亲聊天,我跟她说起,对于中国的家(房子)。
我觉得就像是一个个小笼子。
自己还很乐意为房子外面包一圈栏杆,远远望去那高耸的建筑,就是一个个叠起来的笼子啊。
我知道人口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所以,我很喜欢父亲在近郊买的房子,至少能在客厅望见不远处的小树林,站在窗户边可以望见一片菜地,早上起来,可以听到鸟叫鸡鸣。
汽车的杂音,其他类型的杂音在这里鲜少听到。
窗台上,是我种植的多肉,从一盆慢慢繁殖生长,已经快摆满整个窗台了。
每日都会去看看植物的生长,看看又有什么新变化。
慢慢的,越来越喜欢于植物和动物相处,似乎慢慢的能“听”到它们的语言。
《日日是好日》也是如此,通过典子茶道的学习,慢慢学会去聆听茶杯,茶具,水,建水,茶瓢之间的关系。
我是要将买的的东西,用到完全不剩,然后留下它们的空瓶然后再将它丢弃或者收集起来作为废品的回收,这样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没有浪费那物品的价值,那选择物品的时候,就需要自己要有一定的筛选能力了,否则,有些物品本身缺陷很严重,你不得不不去使用它,只能早些弃它,这也是近几年常有之事。
慢慢的开始选择筛选,只要喜欢的东西,力所能及之下,在自认为可以完全利用物品的价值,我才会去拥有它,否则,我宁愿不要。
电影依然没有看完,因为我觉得自己应该先看完《大路》,再回头好好认真的一次性看完这部电影。
生活在看似平凡普通的每一日之下,都暗藏着“波涛”,我们总有很多短期或者长期的目标,等着我们去完成去实现。
殊不知,每一个当下,都是无法代替的。
在忙碌中,我们要细心观察那身边的一草一木,“一期一会”,就是一次平生只见一次面的聚会。
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不同的相聚与离别组成。
能够相遇就是一种莫大的缘分。
也许昨天还精神抖擞的那个人,今天就再也见不到了。
我们总认为后会有期,说不定的哪一次的离别就是永恒。
电影还没看完,但是我知道,我很喜欢这样的电影。
所以,静下心来,好好去欣赏。
人生的道理就在于身边的方寸之间。
偶尔虚度一下时光,嗮太阳,看蚂蚁搬家,看河水流动,看云卷云舒,听一场春雨……你会怀念这样的时光的。
导演的另一部电影《濑户内海》,就是两个学生课下在马路边上发呆闲聊打发时间。
可是我内心一直念念不忘这部电影,我也很希望人生中有那么些日子,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是嗮太阳,看河水,看云,听雨,看风筝…..
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日本茶道。
众所周知,茶,源于中国,兴于日本。
与当代人的快速泡茶法不同,古人喜欢吃茶,且制作过程极其复杂。
唐代,中国文化和影响力达到顶峰,茶文化也东渡影响至日本。
并在日本生根发芽,形成了日本茶道。
中国人喜欢喝热茶,可日本却相反喜喝凉茶,无论是摆在路边的自动贩卖机里,还是随处可见的便利店里,总是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凉茶饮品。
甚至到了餐厅,免费的饮品都是凉乌龙茶。
可想而知,茶的传入,对日本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当然,除了凉茶饮料,在日本也是有传统茶道教室的,专门喝茶的茶屋,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方法煮热茶给客人喝的。
日本的茶道可以用“和敬清寂”四字来概述,即“和谐、尊敬、清洁、静寂”。
而茶道宗师千利休,曾用“一期一会”四个字,将茶道上升到了人生哲理的高度。
这四个字的意思是“那些诚心来品茶的客人,一生也许只会遇到一次,所以要给对方最好的服务”,也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眼下。
今天要介绍的电影是日本刚刚上映的电影「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 这部电影是在10月13日,在日本首映的。
当天下午,我就去看了这部电影。
『日日是好日』是根据森下典子所著的书籍,《日日是好日—茶道带来的十五种幸福》改编的。
本部影片讲述的是女大学生典子,从20岁开始学习茶道,在学习了20年茶道的时间里,经历了就职失败,失恋,与重要的人生离死别后,终于领悟了「日日是好日」这四个字精髓的故事。
饰演典子的演员是黑木华,在新垣結衣主演的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中出演京谷(田中圭饰)的前女友朱里。
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年轻女演员。
因为这部影片跨度20年,所以在典子的人物形象、心理变化也比较大,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20岁时迷茫、毛躁、容易被别人影响的单纯女大学生的阶段;第二部分是30岁时经历就职失败和失恋双重打击后,慢慢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第三部分是,40岁时,随着重要的人的离世,开始学会平静面对人生中的所有偶然的阶段。
而对于典子这三个阶段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的变化,黑木华都有非常精准的把握。
在雨中的崩溃大哭,以及和老师坐在庭院里看着落下樱花时平静的悲伤,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细致到位。
武田先生是典子的茶道老师,是一个学习茶道几十年的古稀老人,独自一个人住在很大的房子里,除了上课以外,家里基本上都是一个人。
会在典子参加考试的当天在教室里挂上祈愿成功的挂轴,还会在典子难过时,用简单的方式安慰她……可以视为典子人生的导师。
武田先生的扮演者是老戏骨树木希林,曾在「小偷家族」中饰演奶奶。
树木希林出现在电影中的第一个场景就是身着和服,跪坐在榻榻米上,用略微颤抖苍老的声音一边说、一边教典子和美智子如何叠擦茶具的方绸巾,树木希林的出场非常有代入感,她的每个动作,每句台词都让人完全看不出表演的痕迹,第一次看到树木希林老师表演的人甚至都以为她真的是学了几十年茶道的专业老师。
不过,非常让人遗憾的是,在本部影片上映前的一个月9月15日,这位一生传奇富有个性的演员,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日日是好日」也成为了树木希林的遗作。
愿树木希林老师在天堂的,生活依然精彩。
美智子是和典子同年纪的表姐妹,独自一个人从乡下来到东京上大学。
与典子的性格完全不同,美智子是个聪明、成熟,有自己的想法的女生。
虽然相同年纪,但美智子总是事事都比典子要快上一步,比典子先找到工作、先就职、先结婚生子。
在一定程度上,典子是羡慕美智子的。
扮演美智子的演员是多部未华子,曾出演真人版「好想告诉你」,在2017年还和日本偶像组合岚成员中的樱井一起演出「不过是先出生的我」。
在本部影片的前半段,多部未华子的出境比较多,最开始和典子一起学习茶道,是一个不甘于平凡的女孩,想要靠自己的努力生活。
后来,回到乡下结婚生子,成为了一个家庭主妇,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
多部未华子永远都是给人一种成熟女性的感觉,扮演的也大都是话不多,却很有想法的角色。
这部影片中也是如此,虽然在这部影片中也发挥出了她的水平,但我比较期待能看到她扮演其他有突破性的角色。
影片的开头,就是在一栋房子前停下一辆车,一个小女孩和爸爸妈妈下车,一边向家里走去,一边抱怨说没有看懂今天的电影…画面一转,十年后的早晨,典子挤着电车来到学校才发现原来履修的课程今天休讲,跑去找朋友们,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就职活动,典子坐在一旁茫然,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
典子的妈妈无意间说起了茶教室的武田老师,建议典子去学习茶道。
本来拒绝的典子,因为有美智子的陪伴,就勉强接受了两人一起学习茶道的建议。
学习的第一天,二人到达武田老师住处,是非常日式的房屋,远离繁华的街道,家里是铺满榻榻米的房间,还有很大的庭院,庭院里种满了花草绿树,还有竹筒敲石发出的流水声。
通往庭院的门打开着,两个女孩子好奇的看着房间还有庭院,感叹着这里真大。
第一次在老师的房间看到了【日日是好日】的挂匾。
武田老师第一节课教给两人一些茶道的基本礼仪,比如擦拭茶碗的布的叠法,用左脚迈进茶室,在榻榻米上只能走七步等等,两个女孩完全无法理解这些做法的有什么意义,向老师请教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就算先不知道这些意思也可以。
「茶」首先就是从「形」开始,然后将这些「形」放入心里』
临近毕业的两人来到镰仓海岸,坐在沙滩上,两人聊着未来。
美智子说自己决定毕业后在一家贸易公司就职,而典子因为没有顺利进入志愿的出版社,决定先停止正式就职,而是找一家出版社打零工,等待慢慢转正。
两个人闲谈着,典子说着自己虽然学了这么久茶道,但完全不懂,还说自己前两天又去把小时候没有看懂的电影看了一遍,自己竟然看哭了。
美智子说『也许「茶」也是这样的呢』
正月里,两人第一次和武田老师参加了「茶会」,本以为因为在场的全部都是茶道老师,应该会是一个非常高雅的景象,没想到现场一片混乱。
在老师家里,两人帮老师拿出新的一年要用的茶碗,指着茶碗上的画,二人笑着说茶碗上为什么画着猪。
武田老师说「这明明是狗呀,因为今年是狗年嘛」老师和他们说,茶碗是根据每年的生肖不同,都会换的,也就是说,一个茶碗,要经过十二年才能被拿出来。
就职后的美智子,停止再学习茶道了。
而典子则是一边打着零工,一边学习着茶。
典子也终于成为了茶道教室的前辈,看着一个个新来的学习茶道的后辈,典子似乎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在茶道中,从踏进榻榻米开始为客人煮茶到上茶的过程中,全程除了水声、都是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
而在学习了茶道两年后,典子似乎对水声更加的敏感了,她能够区别出清水低落的声音、和煮开的热水声的不同。
当看到茶道教室里的挂轴上写着【游】字时,典子闭上眼,竟真的能够想象出了瀑布流下磅礴的声音。
学习茶道十年,所有事情都快于典子的美智子结婚了,而想要靠中途采用就职的典子,被自己的后辈超过,失败了。
而和典子在一起很久的男朋友,也离开了她。
等电车的典子,看着铁路,耳边嘈杂的世界突然变得安静,她向前一步,突然被电车的警鸣声惊醒的她,跪在地上崩溃大哭。
休息了一段时间的典子重回茶道教室。
在两年后典子交到了一个新的男朋友,而她也终于搬离父母的家,开始了独立生活。
每周依然会去茶道教室。
离开家的典子,与父母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这天父亲因为工作,来到典子的家附近,打电话问典子要不要一起出去吃饭,工作原因拒绝的典子,想起曾经武田先生讲过的话,突然内心惴惴不安…电影的最后,武田老师和典子二人并排而坐,看着院里的樱花树,典子已经不再是那个天真浪漫的女大学生,现在的她俨然已经变成了成熟知性的女人。
看完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茶道的细致本部影片中茶道教室的挂轴上的字和画是随着季节、天气、心情而不同的每一天武田先生都会精心挑选然后挂在茶道教室里而供客人食用的小点心,也是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做成符合时节口味的点心还有夏茶和冬茶的蒸煮方法、道具也都是有区别的无论是客人注意到的、还是没注意到的每个学习茶道的人都会认真的去完成在细节处体现对客人的尊敬
在电影的最后,武田先生发出感叹「我能够几十年来每天都做着同一件事情,真的很幸福」折射到当代人,能坚持几十年做同一件事的人真的少之又少也许,我们如果像武田老师那样坚持,在几十年后,我们也能发出那样的感叹吧。
茶道,看似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与当代快速便捷的生活状态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在茶道中所领悟的,却能在人生中永久适用煮茶时,能听到的唯一的声音就是流水声了只有足够的稳、静得下心,才能够不碰到其他的东西,发出杂声这就需要不断的练习,让自己的手记住每一个动作,当你的手记住了那些动作,学会了形式上的东西你才会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去理解茶道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蕴意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在这个世界上,有马上能懂得东西,和马上不能懂得东西两种。
对于不能马上懂得东西,只需要花长时间,慢慢的去注意,终有一天你会懂得电影中有个场景我非常喜欢那天,窗外下着大雨,武田先生正在给大家上课突然她停止了讲课,大家一起就那样静静的,听着窗外的雨声而典子也闭上了眼睛,感受着雨声,透过雨声,展开了想象
下雨的日子听雨声,下雪的日子欣赏雪落的样子。
夏日的炎热、冬日刺骨的寒冷,用你的五感,用你的全身,去感受那些瞬间在最后,我想给大家推荐一部和「日日是好日」类似题材的影片,「寻访千利休」
「寻访千利休」讲述茶道宗师千利休在被丰臣秀吉下令剖腹自杀前,所展开的对自己年少懵懂青春的回忆。
也是一部很棒的电影,每个场景都渗透着一种悲凉安静的美因为是2013年的电影,所以现在如果想要观看可以直接点开腾讯视频
雨天听雨,调动五官,全身投入,感受那一瞬间。
雪天赏雪,夏天感受暑热,冬天体悟刺骨的寒冷。
日日是好日,原来是这个意思。
——《日日是好日》 雨天听雨,调动五官,全身投入,感受那一瞬间。
雪天赏雪,夏天感受暑热,冬天体悟刺骨的寒冷。
日日是好日,原来是这个意思。
雨天听雨,调动五官,全身投入,感受那一瞬间。
雪天赏雪,夏天感受暑热,冬天体悟刺骨的寒冷。
日日是好日,原来是这个意思。
不是如何去做,而是用心感受。
又是一部我get不到的日本电影
渐入佳境。
女主从莽莽撞撞的女大学生到33岁轻熟女那十年一点点变化还是演出来了的,但就是演的感觉太重。剧本大结构和小细节都谈不上巧妙,虽说大巧不工吧,但它这真的就只是僵硬而已。
怎么跟小作文儿似的还有划重点的句子。日式小确幸电影的通病。
在人事遽变中,唯有春时听雨,夏日淋漓于暑气,秋观秋叶,冬日体会刺骨寒冷,将一身五感向外敞开,犹如当悲伤时淋漓悲伤,悲愤时呐喊,万事尘埃落定时平静回味余味,一生不过聚散。
茶道的智慧就在于,慢慢对无数严苛的要求(仿佛动作上错一点或是心神慌乱了一秒就不美了)熟稔后,“手好像自己会动”,大脑被放空,腾出来的空间可以游刃有余地去用心听平常不易察觉的声音。训练感官去细腻地感受细小的差异(「とろとろ」というお湯の音と「きらきら」と流れる水音),训练心去慢慢感受人生的起伏的情绪,去理解变化和不变,一期一会,无常和幸福。茶室外四季流转的景色,十二年才用一次的小狗茶碗,时间好像又能被拉得很长,又能转瞬即逝。夏听清凉竹树新,一雨洗诸尘。冬听雪声寒,声须风里听,色更雪中观。日日是好日。树木希林的遗作,温柔、亲切,平淡的人生智慧让我的心好平静。雨の日は雨を聞く。五感を使って、全身で、その瞬間を味わう。雪の日は雪を見て、夏には夏の暑さを、冬には身の切れるような寒さを。
2019.08 半个多月终于看完了....天天学茶道。道理实在不想学
茶道普及虽好看,总体平庸得让人失望的。让树木希林演职人只能说暴殄天物,大森立嗣已经成了二流日系小清新了
开头出片名时竟然莫名想哭,人生就是一期一会的旅途,电影后半程节奏有点加快,几次音乐推到满然后安静,不是很懂这样的节奏,但谜一样的想起年少时光,没有人能回到过去。2019.4.6 @资料馆 #北影节首场#
在日本的時候總是看到這部電影的海報,但因為不懂日文一直沒進電影院看。供想像的空間很多,如果在電影院看可能我會給多半顆星。3.5星。
平淡的人生,四季分明
不是不懂,是时候未到;不是不行,是火候不着
看了“三个小时”,一看进度条还有2/3,拜拜了您内
一个懵懵懂懂的平凡女孩,盲打误撞开始学茶,不想年长日久,一直学了下去。她学的茶,成为滔滔岁月中的一块舵,压稳了人生。新的一年,祝大家有所爱,有所养,有所持。晴阴雨雪,人间的日子,日日是好日。
寡淡
一部从内容、节奏到气质都非常「日式」的作品。在茶道里体会人生,在茶道里遇见人生。
如果你心浮气躁患得患失,不妨看看它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T4y1E7jN茶道悟人生。树木希林 Kirin Kiki生卒日期: 1943-01-15 至 2018-09-15,多在日剧和映画中扮演婆婆角色。先吃点心再喝茶。发出响声代表喝完及礼貌。不要想下一步,让习惯成自然。
日日是好日,树木为希林一期一会时,曲径成大路
一辈子只能用三四次的茶杯,梅雨特有的声响,达摩眼神下人生起伏世事无常,一期一会生死离别,30+人生谷底不确定的前路,儿时看不懂的《大路》终会让人泪流满面……虽然get不到茶道雅致,却也能体会其中人生。缅怀树木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