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上映的时候并没有找来看,反而是这些天闲在家里,仔仔细细刷了两遍,觉得颇有意思。
这电影最为人诟病的,恐怕是第一,用了一个非明星的演员:陈虎;第二,故事结构简单,人物面谱化、单薄;第三,其实是武打片已经走入一个没落。
然而对于我,却正好是相反:第一,从荧幕上看到了师兄;第二,难得地从观摩到了各种武术的招法,各种打法精彩纷呈,难得的是都符合此人身份、动机和处事;第三,看到了老师的字:武诚与道法自然。
很多人诟病其中的太极推手和最后的所谓的龟派气功。
我却觉得那是很自然。
去年与Z老师推手,Z老师随心所欲,我四处踉跄。
力与气的控制,向来是不在其中,难得其味。
我在没有入门之前,也是决然不信的。
去年C师出版了一本《功夫上手》,里面就有与学生推手瞬间,将学生弹出的图片,倘若外人得观,定然是要讽刺嘲笑一番。
不能悟空,难以入静,自然就无法理解这种无中生有,有有归无的渊流。
我个人比较喜欢那段剪辑,就是在荧幕上将一个太极之子走向killer的过程交叉放大,也才更能体会出这部电影的内核是什么,可惜,这段弱化了。
而在决战之后的那一大段,则显得拖沓,按上了一个祥和然而无力软弱的结尾。
刷了两遍,发现了一个bug,就是灵空观里的有极图,是黑上白下,传统的有极图里是白上黑下,询问师兄为何如此,他说没有啥,不小心挂反了。。。。。。
烂片翻案之《太极侠》你说他没有武德,他不过废了人家两个胳膊一条腿,霍元甲上台要签生死书的。
师父说他有一句话,你也尝过了血味。
说明什么?
拳头是要见血的。
点到为止的武术比赛,才是违背了武术精神,凭什么打架不能打关节,非得打肌肉?
有一千个办法能赢,一个都不让人使,这能看出人家的真本事吗?
这难道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他说他自创,李小龙也是自创。
他说武术体现哲学,李小龙学的就是哲学,在美国学存在主义。
关于武术,先厘清几个基本的问题。
武术,就是伤人之术。
高手不露真功夫,露了就是生死立判。
武林门派就是民间的反ZF组织,形意门的薛颠最后就成了一贯道的山西老大。
王家卫说,武学的最高境界是见众生。
薛颠就说,以道治国,以道化党。
最后处死薛颠,说他是拳霸,说明什么?
说明他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
这才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武术的没落是因为枪。
八卦门的一代宗师程廷华就是被八国联军的枪子打死的。
现在又有了法治,你打死人不偿命啊?
片子里很多对比也讲这事。
莫文蔚自己没有生命威胁,对方起码是空手,她就直接拔枪把人打死。
他看完自己的宣传片,刚要对老大发怒,老大的跟班就拔枪把他射晕。
所以说,武术的伤人能力远小于枪,它最大的作用,应该就是哲学了,参悟生命之道。
也就是在这个层面上,这片子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连接。
我们都学会了用最有效的办法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像陈虎一样。
然后会发现,我们总会有新的目标。
不管你多狠多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人生就变成了一场没有终止的苦役,我们也象陈虎一样渐渐入了邪道。
只有静心冥想,内在修行,才有可能让我们超越宿命。
静下来,你才能够发现一个更博大,更广阔的我。
你才能够发现自己生命深处潜藏的无穷力量。
这片子的情节设置与理无关,和心有关。
从头到尾都在讲,我们面对世界的应对之道。
每一个拐弯,每一个桥段,说的其实都是我们自己。
重新看一次吧,从这面镜子里试着找找自己。
本片糅杂了好莱坞动作电影的风格、中国功夫电影的套路再加上香港警匪片一些标志性镜头来跑龙套。
虽然直观上看有些跳,但还能接受。
电影语言不必多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说一说中国功夫的没落之处以及中国文化的崛起之势。
功夫在汉语中和武术不同,功夫广义上讲是投入精力实践摸索所获得的一种能力,而武术则是从武而来形成的套路技巧,并且在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的影响下,这个系统必然会包括形而上的理论,无论是先天而生的,还是后天附会的。
从本片中所反映出的太极这一门派的传承来看,是比较注重技术的传授的,因为即便陈林虎的老师反复强调静思冥想,但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你要自己去悟,想必老师本人是证悟了放空这一境界的,但却说不明白,这只能说从义理层面中国功夫已从知行合一走向了行中自悟,但又有多少人能在模糊不清的理论中自悟呢?
何况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理论体系都那么强大,甚至普及教育的体系也都教人先学理论后去实践,这种反差之强烈,导致识性极度发达的我们不知其然是不会想知其所以然的。
从这种现象来推断,中国武术(从影片中对太极传承的描述来看)是会逐渐走向没落,最终沦为花拳绣腿的,至少缺少理论体系发展的支持是很难提升扩大其影响与境界的。
另一方面,我们能从片中看到一点同我们经常看到的好莱坞动作片的不同之处,主角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人物会显露出他的邪恶一面,并从基努的口中得知——“他有这个本性”;而大反派这个极恶的角色,在临死前的一段戏中我们似乎并不痛恨他,因为他对功夫是这样的了解,而不仅是一个有权有势的操纵者角色,他似乎在寻找着一个什么,可能临死前他已经找到,并带着一丝释然与快慰放心的躺下了。
这是对太极和中国文化的阐释极有实验色彩的一次尝试,黑白间并非对立分明,不可调和,黑和白自身即是已存在黑白是非善恶的矛盾体。
当一切放空之时对立便会消失,体内的邪气就这样释放了出去,而心中的那个魔也已化为无形。
中国文化其实并非自古就是模糊不清的,只是因历史原因失传或错解,即便如此,从太极的文化中仍旧能找到对立共存,和谐统一的哲学特质,在西方人看来似乎审判日并不是唯一的结局,这种文化带来了不必面对”生存还是毁灭“这样的两难抉择的第三条路。
影片的最后,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是可以自然环抱的,是可以自由放声大叫的,在喧嚣的都市上空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颗平缓幽静的心,做我们该做的事。
首先先说缺点吧。。
省的有人说我5毛。
电影前半部分剧情过于局促了,快餐一样的噼里啪啦不停的在打斗。
虽然动作设计不错,不过看久了有点审美疲劳。。
主角一根筋打到尾,警察就是酱油,妹子就是摆设。。
keanu莫名其妙的嘬死。。
不嘬死就不会死啊!
莫文蔚在里边扮演的女警真是2b中的战斗机。。
还有配乐实在太渣了。。
吐槽完毕,接下来说好的地方。。
经过了致青春 富春山 小时代 不二的洗礼,我觉得6 7月这是我除了超人 FF6 唯一觉得值得看的片子了。
这个片虽然对于“侠”这个词的定义有点含糊不清,从开头到结尾没有悬念的主角从白变黑再洗白,但是我真的想说,keanu作为一个老外把一个片子拍的如此有中国味道实属不易。
每每看见“大作”发布前,荧屏上的作秀和狂轰滥炸,结果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坑爹,和太极侠的波澜不惊相比,看到这部影片我真的找到了电影应有的那份感动,看的出keanu很用心的去做这个片子了。
近年围绕功夫做的电影不少,坑爹的太极1 2就是怪咖;一代宗师让人摸不着头脑;叶问蒙个脸就拥有超能力了——这种快餐式的烂片简直就是在污染眼球。
你说太极侠没做出“侠”,那么以上我说的烂片连TM“武”都不算!!
至于那么多人上来就打个1 2星,拜托你是真看了?
还是手里攥着5毛,受某些导演看了片子在后边怕影响自己票房而指使来的枪手?
ps 有人说演员难看了点,我觉得虽然不怎么好看,不过剑眉星目的,挺正气。
比某些小白脸强。。
总之,5星!
一口气吐槽完毕,心中大快,就和陈虎最后放空自我一样。。
初中文化不好意思,喷子们放马过来吧!
太极侠本身keanu只是想在里面演个角色而已,后来因为很多策划想法大多是他想出来了,所以就干脆做了导演。
可其实这样早已有些过时题材的电影实在没法抱太多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至少在中国很难有。
只是确实想到keanu是一个在工作事业上非常讲究完美的人,他真是呕心沥血为陈虎打造了这部电影,也是在中国发展的初次尝试,最后如果不尽人意,不但fans会觉得难过,他自己更遗憾吧!而fans难过更多的是怕他会对自己失望,也许把他想的太脆弱了,可是就因为在乎他就不想看到一些嘴损的人什么说他晚节不保、做出一部烂片的话。
可是这又无法避免,毕竟不是所以人喜欢他到不论失败与成功都会支持他的地步,就跟当年的影星风华正茂帅气潇洒,众多路人也捧为男神,可是当这个影星老了胖了甚至因为身体不适严重浮肿,有些人只会开心的嘴损落井下石吐槽侮辱一样。
这就是这样一个现实的社会,用消费别人的痛苦与挫折来满足自己幸灾乐祸的屌丝心态。
所以放平心吧。。
虽然我是老李的fans,但让我说这片肯定大卖肯定口碑好也照样有些违心,只能说7.5后开开心心和朋友去看老李的电影,如果自己觉得还不错并不差那就是不差,豆瓣还是那里的各种低分评价爱如何如何;如果觉得确实不尽如意,也不会后悔或者到失望的地步,看基努的电影只有这部我最喜欢,那部我第二第三喜欢,大不了太极侠会在我所看过的他所有作品中排到最后而已(我觉得这不可能)。
之后就继续期待他下部作品……下下部作品,他干一天就支持他一天。
哪怕这将是他第一次在中国初尝试也是最后一次。
7.6时看完太极侠的观后感!
传送门: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150945/
一个外国人(“又”是一个加拿大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一心找中国人民拍太极,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进影院之前,我曾有太多预判《太极侠》是烂片的理由:导演是首次导演、主演是首次主演、外国人拍中国故事、筹备和拍摄时间太长、还有那智商可疑的片名。
观影之后,却意外发现这是一部充满诚意的功夫片。
中文片名是个误导。
让人以为是承袭自《蝙蝠侠》《钢铁侠》《蜘蛛侠》《绿灯侠》这一卦的特效大片,还多了几分不伦不类的怪异。
其实上述影片英文原名都是 “XX-Man”的格式,而《太极侠》的英文则是舍常规而写作“Man of Taichi”,打太极的男人,想来是有意区别于超级英雄或热血中二的除暴安良拯救世界主题,结果中文流水线作业冠以XX侠,很可能让某些观众觉得文不对题。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只关乎一个叫Tiger Chen的青年“寻求——迷失——找回”自我的过程,一边是反派boss拉拽他走向暴力,一边是师父引导他克制平和,而他最终调和黑白圆融阴阳。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对于功夫片,怎样的故事算合格?
我认为满足“三观正确、故事线顺畅无硬伤”即可。
悬疑片的本职是下一步永远成谜的情节,爱情片的本职是缠绵悱恻刻骨铭心,史诗片的本职是宏大深邃荡气回肠。
如果在做好本职基础上更兼具其他类型片的卖点自然锦上添花(其中佼佼者更成经典),但并非必须。
功夫片的本职呢?
自然是真功夫。
全片十多段各有特色的动作段落不用替身硬桥硬马,大气的太极拳灵动飘逸刚柔相济,观赏性极强。
身为武师的陈虎树立起业内国际声誉可追溯到《黑客帝国》与《杀死比尔》,功夫水平自不待言,就是最后与他搏杀的基努里维斯,两人的对战也可秒杀当下国外商业片中九成的格斗场面。
不论这次《太极侠》的票房如何,我都并不认为它是基努里维斯演而优则导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他也许只是觉得自己一定要拍一部关于太极的电影,太极的哲学,大概也适合引导人生过分坎坷的他。
而坚持选择陈虎并为其量身打造这部影片,也许与培养提携新人无关,更像是送给老朋友的礼物。
陈虎1963年生人,《太极侠》上映时已知天命,传统上功夫演员差不多退居幕后的年纪,他才第一次做起主演,这部影片对他的事业,帮助、机会、筹码的作用客观而言是有,但对人生而言,最重要的是一次证明和纪念。
都说文如其人,基努里维斯是个作风简单、仗义的人,作为演员并未被公认为演技派,但总有如尼奥、康斯坦丁这样的角色由于某方面的气场太过强大而被观众铭记。
《太极侠》也是一部气质非常单纯的功夫片。
故事片认真讲故事,太极片就认真打太极,加上优秀配乐和莫文蔚飒爽出镜的锦上添花,让它成为值回票价的暑期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2更新:关于陈虎年龄,楼主以前对他不熟悉,也是看了电影后当时查的百度百科之类就直接用了生年。
楼下有朋友提醒说应该是40多岁(而不是50岁),从相貌上我也相对信服这个说法。
因此原文不改动,在此后补更正。
《黑客帝国》中说“有因必有果”,所以一个程序必然会有一个相对应的反程序,是为制衡。
而花痴女的重点肯定不在这里,因为周末一口气重温了《黑客帝国》1\2\3;不得不对帅帅的基努重新产生兴趣,没办法,胖纸就是对瘦高瘦高又有大长腿的帅哥毫无抵抗力。
最近开始恶补基努的片子,才发现,其实除了《黑客帝国》他还有很多机会做足主角,似乎他比较偏爱地狱、轮回 、探讨人的存在意义等方面的片子,比如《地狱神探》、比如《惊魂眼》,比如我这次要说的这部《魔鬼代言人》。
和老戏骨阿尔、帕西诺搭戏的基努,还是青涩了一些啊,扮演他妻子的查理兹•塞隆,原来也曾经这么美丽、这么青春无敌。
“虚荣,是我最爱的原罪。
” 路西法如是说。
这个曾经是上帝面前最荣耀的翼天使因为不可遏制的妒忌而最终堕落人间,然而,他并不寂寞。
走过《魔鬼代言人》后这么多年,这一次,基努现身中国,带来的是一部自己做导演的《太极侠》,可惜的是在畸形的中国观影环境中,基本被湮没,其票房也几乎可以被忽略。
但是冲着对基努的花痴,还是跑去看了《太极侠》,其实心里有点小龌龊,很怕屏幕里的基努和电影外的采访中所见一样变成中年邋遢大叔,不过这是基努的惯常表现,只要是没有拍摄,生活中的黑衣人大叔其实是灰常地不拘小节,一旦影片开拍,他还是相当自律滴,抱着看看大叔表现的小心思,在《太极侠》即将下线的前夜,还是及时跑到影院里去看了一下下,还好还好,大叔的表现和他力推的主演陈虎都不错,至少值回票价。
而且客观来说,太极侠的剧本其实是可圈可点的,不知道是不是拍黑客帝国留下的后遗症,基努在太极侠里探讨的正如某影评所说,对太极的探讨其实很到位,但是对“侠”的诠释就差了那么一点。
而且我特别喜欢片子中基努扮演的反派,他很清醒,对这个世界有着清晰的认识。
人们要看的不是你的功夫多好、而是一个太极小子的心路历程,一个人性的转变从纯朴少年一步步成为杀人恶魔,而且最关键的是,老虎有这个潜质。
唯一的小小遗憾是,剧本居然是加拿大人写的,一个老外,用中国文化来诠释人性,居然比中国人写的还好,探讨的更透彻,这难道不让中国电影人汗颜么……其实我比较看好这片子9月份在北美的票房。
境由心生,心之所向。
可以让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
(约翰.弥尔顿《失乐园》)
很久没写影评,因为最近开始看电影方面的书而有所感,首映回来码了近四个小时。
文中错误肯定有,但留着后面再改进吧。
恩,算是本人目前为止最“专业”的影评,已经努力在严肃之余写得风趣。
但真心说一句:写影评也是需要电影知识的。
最后的吐槽纯属赠送,仍然希望大家带着比较严肃的眼光来看这4K多字。
====================================1.我当然看过其他人的处女执导作品,但这里只拿影响力比较大而我又看过的某几部作品来做参考比较。
粉丝神马的就别说啥“you can you up a”了,因为我不排除某天也跟梁直导一样真up一回。
2.评价电影的角度有很多,而且每个看过的人都有资格评价电影。
我有资格写影评,你们有资格批评我的影评。
欢迎良性讨论,其他请滚!
每个人喜欢电影的原因可能很不同,但有这么一些人是因为喜欢和许多人一起坐在熄灯后的影厅内看人家做的梦。
看多了,他们便会想问:如果换我来,我会做出一个什么样子的梦?
从观众变成导演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何况是跟电影有点关系的圈内人呢(尽管郭敬明不是,可作为一个作家,造梦能力应该是接近导演的,后文会详谈)。
所以各种前仆后继,完全可以理解。
我也不抗拒任何人做导演,只要他先学好“做导演的基本知识”。
而这个“基本知识”包括哪些?
我看电影一般喜好从下面几点去看:镜头、剧本设置、剧情节奏、演员演技、服装道具、视觉(特效)、个人风格和立意内涵。
(当然每一项还可以再拆分成很多细节,以后有机会再说。
)除了镜头和最后两点,其他几项或多或少跟制作组的其他成员有关,比如剧本的最大责任方是编剧、服装道具更考验美指眼光、视觉需要给力的后期公司等等。
而最后两点,则比前面的高级许多,属于豆瓣8分电影的分水岭(其实很多7+分的电影也达得到,不过其他方面弱些因此分数被降低)。
因此,镜头便成了导演处女作第一个要检验的知识点。
我也是看完《致青春》才发现镜头这么重要的,因为实在是totally a disaster。
我们可以来打个比方:把处女执导作品比作考试的话,镜头就是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点。
那么,赵薇就像那些平时因为各种原因翘课太多的学生,基本方程式都记不住几个,考前又没临时抱佛脚,到了要交卷时只好硬着头皮随便掰几个字填上去。
郭敬明呢,则是仗着(以为)自己聪明,课都不上也不补,考前翻两页书就以为自己都会了,拿到卷子时发现:“咦,题目怎么这么多?
”只好把考前看的那两页书上写的东西填空一般塞进去。
对比起来,K先生可能也因为事业繁忙没怎么上课,但他对待考试可认真多了。
从《太极侠》的第一段打斗就可以看出K先生对基本镜头的了解和掌握。
全片看下来,观众也许找不到什么特别之处,但至少这部电影的镜头是多样的、讲究技巧的并有规划的。
它的大部分镜头的构图是正常的,并且在适当的情节安排了正确的运动或视点,某些地方还小玩了一把剪接。
比较好的有回顾陈林虎“成长”过程的宣传片,还有1 VS 2的那场格斗开场前。
比较差的我记得两处,一是1 VS 2 前段陈林虎被打下擂台,K先生上前说话的情节,雷击力度和《小时代》最后宫洺站起来走到某评委耳边说话然后转身鼓掌那段一个样。
还有一处是某打斗最后(忘记是哪一场了)对着镁光灯,左侧演员一拳KO右侧演员。
这里我觉得可以把镜头拉到中景,放慢镜头速度,焦点放在远处,逆光把KO动作和喷血镜头拍进去,强调这一击对情节和人物的冲击力。
不过,既然是第一次执导,那么考察镜头知识的得分点K先生基本是踩到及格线了。
比较之下,赵薇的镜头则是一场灾难。
当时电影看到一半已经受不了,很难想象一个导演系研究生的镜头感能这么差:构图分割混乱、光影配置失调、视角转换生硬、镜头剪接看不到技巧。
对比下我上一段做的比喻,我都佩服自己的修辞能力,太到位了。
赵薇在镜头上不仅不及格,还是特低的那个分数段。
郭敬明的视点和构图则相对好些,做出版的果然不一样,可能也因为他爱自拍爱修图,《小时代》的取景则至少有点摄影感,画面上的人物没出现在奇怪的位置,打光和色调还透着点文艺风。
但郭敬明同样是不及格的,因为通片下来只有三板斧——环绕、跟拍长镜头、特写。
这部电影还在上映,欢迎没看过的人去验证,也欢迎看过的人来评价。
估计他也是买了我手上现在拿着的这本书,考前顾着血拼名牌去了,进考场前正好就翻到这三个知识点,于是用这三个点努力填满了卷子,其他几处有点眼熟的题目就凭考前看偶像剧国产剧的经验和印象随便写点上去。
我对赵薇和郭敬明的意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电影镜头入门》是本好书,看完立刻能进阶到K先生的水平,考试及格没问题跌死捏,插图第二版只要19.80人民币喔!
《太极侠》至少是不难看的。
本片的剧本设置很简单:某太极er练功练到瓶颈,一面学英语一面送快递一面参加武术比赛弘扬太极拳,结果比赛中被K先生看中挑走去打非法拳赛,最后从拳赛中得到启发最后悟出太极拳的真谛。
K先生挑这么一个故事做处女执导题材其实是聪明的,尽管无新意没意思,但胜在够简单,容易拍出顺畅以及自洽的剧情。
同理的还有王力宏的《恋爱通告》,故事俗没关系,新手好操控,不易出错。
比对之下,《致青春》和《小时代》的剧本框架都远远超过导演的能力范围。
赵薇镜头语言都没学好,别说“讲故事”这么高级的技能了,挑了一本角色多又各有发展线路的小说来翻拍已经不自量力,赵薇还企图把原著中各种繁琐的细节都塞进两个小时多点的时长里,导致节奏的全面失控。
郭敬明则干脆扬言要“神还原原著”,导致一本书直接剪成两部电影,然后我们就看到了支离破碎毫无重点的《小时代•上》。
写小说的人照理说情节掌控能力会好于演员和歌手,这里暂不讨论郭敬明的文笔和抄袭问题,至少他编得出写在剧情简介上还看得过去的故事,就不应该完全不懂什么叫做重点和高潮,可是他真的不懂。
对白矫情点没关系,角色性格别扭做作也大丈夫,但你把片子拍成MV和婚纱广告是想干嘛?
最近雷片很多,还好我只鼓起勇气看了《小时代》。
现在看完《太极侠》,则有种回到正常世界的感觉。
好莱坞式的爆米花故事至少故事完整度高,就算看完就忘,也不至于被雷劈出内伤呕血数日尚不能自愈。
演员演技我则不想讨论了,新手导演作品通常没演技。
不是说演技好就是万能膏药的,刘天王演技怎么也有个75分吧,他的《富春》各位怎么看?
演员表现很大程度上需要导演引导,如果导演说不清楚自己需要演员们给出什么风格的表演、什么层次的情绪以及什么力度的张力,张国荣复活都没用。
在这点上,我建议新手导演们可以寻找类似黄渤王宝强这样个人风格突出的演员,演技说真的谈不上,但至少演员的个人icon很出彩,在演员上《泰囧》比起本文提到的其他处女作电影可好太多了。
服装道具和视觉(特效)要看预算和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了,喔,还有导演想把钱花哪里。
视觉特效三部片子基本没有。
服装道具方面,赵薇找来了叶锦添,郭敬明则把钱都用去给演员买名牌了,对比起来《太极侠》是真的拿不出手,当然这种格斗片也真不需要啥华美衣裳。
最后的个人风格和立意内涵这两点,对新人导演不能要求太多,很多拍了许多电影的导演都做不到呢还。
而且,中国还特产只注重这两点,当其他电影要素都是渣的导演(欢迎对号入座)。
以上为《如何看新人导演处女作》的正文。
后面为赠送的《太极侠》的吐槽+看点。
1.喂,那个男一号,对,就是你啊Tiger哥。
陈浩南喊你回洪兴集合呐。
(这片子演员们的发型谁设计的?
《古惑仔》看太多了,20年都无法脱戏咩?
)2.在冯德伦的《太极》里,袁晓超至少还能装傻卖萌,《太极侠》的陈虎通片就是一副随时准备干一架的表情。
连牵着女神的手时也是臭脸,哪个正常女人会喜欢这种表情的男人?
全靠导演和编剧的外挂才牵手成功的吧?
3.K先生演得不要太烂。
全片只有一个表情,演得比导的差,甚至还不如没啥说服力的最后PK动作戏。
看着也老了,不像是打了针啊,等着Neo回魂附身的妹纸们好桑心。
4.我的Karen老了,一张脸向下垮。
但女神你能不能给点专业精神,一个警察走路为什么跟走T台似的?
详见最后她走进原来任达华的办公室并坐下前的那段镜头。
还好长腿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赞,气质永远那么迷人。
5.Iko Uwais一出来我就觉得眼熟,但误以为是演《冬阴功》的。
回家查豆瓣才发现是《突袭》的男主啊!
(《突袭》这电影很给力,通关格斗类型片中的教材之作。
)这里把他放到擂台最后一个对手,虽然可以体现出“导演也觉得Iko Uwais很厉害”的点,可也太不给人家发挥了。
Iko Uwais甚至没开打,就被晾一边了=,=暴殄天物啊Iko Uwais还小帅的说。
6.唐文龙、黄健翔、李灿森的客串都不错,任达华这么酱油的客串拜托就不要拿出来宣传了,海报贴到万达电梯口,我还以为多重要呢,结果也就负责高潮小转折下。
喔,奉命去灭掉Karen的卡车司机,常看TVB剧的应该会会心一笑吧?
7.男一号在武术比赛上的最后一个对手,仙鹤拳的那个,我好想上去补几腿。
(让你捋那几条长发,让你娘炮,让你长得这么挫还装gay,让你看着这么恶心…)8.陈林虎 VS K先生的最后一战,充分体现了长手长脚的好处。
K先生明显没陈虎这种专业人士能打,他的格斗动作注重力度劲道,对比太极的柔和拖,K先生打得比较干脆直接。
但他前面为什么能打得陈虎无翻身之力呢?
因为他手比陈虎长,腿比陈虎长,详见电影。
最后陈虎出动龟波气功KO K先生也纯属无奈吧,除了这么设置,陈虎牌面上打不赢当那卡啊。
什么?
我没说优点?
喔当然有点能说的。
1.剧情比较完整,逻辑大致上自洽,BUG和雷点不多。
2.没有说教式地去阐述太极这门功夫,尽管把太极拳扯到气功上我觉得是本片一大败点。
3.陈光荣的配乐还不错,虽然片名叫《太极侠》但没滥用中国元素,格斗部分创造出来的氛围还不错。
最后一战有些《风云》的影子,故印象比较深刻。
4.K先生在片中不断把故事中心和镜头在北京和香港这两座城市来回切换,难得没让我觉得不舒服。
5.拍摄期间的K先生还没爆肥,比Neo胖少许老一些而已,前阵子被戛纳照雷到的粉丝们可以看电影洗脑。
6.看了片尾剧组名单,制作成员五湖四海,本片也算是及格的合拍片了。
7.大致给本文涉及的几部片子排个优差顺序(仅考虑电影的综合完成度):《太极侠》>《泰囧》>《恋爱通告》>《致青春》>《小时代》恩,最后说下我对想做导演的人的三个建议:1.学点专业电影知识吧,不是拿着DV机就叫导演的,至少看一看《电影镜头入门》吧哎呦喂;2.多看片。
你们知道昆汀和卡梅隆看了多少片子才跑去拍电影的么?
他们无疑都很有电影天赋,但拜托也看下人家付出多少努力才换来经典之作。
脚踏实地+天分才是名导的节奏。
3.找点靠谱的内行人护航。
《致青春》没了李樯关锦鹏叶锦添真的就不能看了;《太极侠》还好有袁和平和陈光荣;《小时代》的郭敬明自恋到导演编剧原著都得分别打上自己的名字,“差”到什么程度,大家都看在眼里。
我个人估计《太极侠》不会有太高的票房,因为这电影卖点不够,噱头又没有。
这年头,其他导演拍不出好电影,都拼奇葩程度去了,《太极侠》却连谈资都不足,票房实在难以乐观。
不过还是很欣赏K先生对这部电影的认真态度,即使没系统去进修电影课程,他肯定也看了不少好莱坞类型片去模仿。
单就这点,已值得后来者学习。
P.S.:全文的K先生指的当然是基努里维斯。
至于为什么这么称呼他,嘿嘿,因为Fiona的《奇诺里维斯回信》啊人家Fi都努力写信最终等到K先生的回复,你还不努力?
7.6这天终于踏实的看完了,电影超出预期太多,看的出是老李和tiger的真诚之作!!离有些人所谓的“烂片”两字相差太远,武打很过瘾,tiger果然是有真功夫的人。
而且作为新演员演技也很自然有潜力。
老李的反派很另我惊喜,因为早年看过他的《正义守望者》,总觉得他不适合演反派(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这次太极侠的反派着实让我眼前一亮!
老李不多台词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把一个黑暗之人表演的淋漓尽致。
故事中tiger从白转黑再到白的心理过程刻画入微。
关于tiger我还是有话想说说,我们都知道基努里维斯的名字,但对陈虎丝毫不了解,在这段日子的关注中才渐渐知道原来他是老李的武术导师、当年跟随袁和平一起指导的黑客帝国,袁和平则是陈虎的师傅,因为黑客两人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友谊。
也明白这背后为什么老李非要用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演员,因为没有陈虎就没有太极侠。
也许他作为一个演员还显青涩是新人,但他却是一个成功的电影武术指导。
指导过多部好莱坞影片:黑客帝国、杀死比尔、霹雳娇娃等!
从20岁左右他就开始闯荡海外,更别说他所获得各种武术冠军(最厉害的是他是继李小龙之后第二位荣获全美空手道大赛冠军的中国人,其他感兴趣的话就请去自行问度娘去),但后来他更吸引我的并不是这些成功荣誉,而是虽然在海外多年,认识那么多大腕明星,却依然保持的一种朴实纯粹的习武之人的真性情。
两次见面会上他都给我这种感受,有些腼腆谦虚!
都不知道听他说了多少次谢谢老李,挺真性情的一个小伙子,不像至今很多人出国之后不管发展好坏都偏离本性轻易被一些物欲诱惑亵渎直到忘本。
他和老李给中国观众带来这部以中国传统武术为主的功夫电影也是最好的证明。
看过影片之后也明白李导和主演想以一部具有娱乐性的功夫片让很多人去产生进一步了解太极拳这种传统武术的想法。
所以我在这逐渐的了解中也开始对他有很多好感,虽然很多人说他作为演员外形不佳,甚至豆瓣一些嘴脏的人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如同被踹瘪的矿泉水瓶似得的脸就大肆的去侮辱别人的相貌。
但还是觉得陈虎作为一个演员是有一定潜力的,至少表演不做作!
只能说是青涩,但是否能够长久走下去就不得而知了,我总觉得也许太极侠这个梦实现了,陈虎还是会转作幕后武指,因为幕后可能更适合他,但如果他想继续在幕前尝试走的更远些的话,我想我也会由衷的表示支持。
再说我们的老李,最近我说的太多了!
毕竟我是他的fans,从小学看speed时就开始被他深深迷住,只是后来很有多年的空白,但多少也继续看过他的各种电影,只是我最喜欢的不是大众尤其是中国大众熟悉的黑客帝国。
而是他早年的魔鬼代言人,和后来的康斯坦丁!
魔鬼代言人对我来说是他所有作品中的经典,小时候不理解为什么他以剧本不好而不接speed2,而去接了一部以我那时年龄丝毫看不懂而且还觉得可怕的魔鬼代言人,但长大之后才明白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虽然因为拒接福克斯的speed2使他被福克斯封杀十年不再雇佣他,但后来的基努里维斯还是和别的电影公司、出色的电影人合作了多部质量不错的电影,使他走向国际的就是黑客帝国。
我就是喜欢这样如此有个性的基努里维斯,做自己爱做的事!
基努里维斯主义:爱做什么做什么!
而太极侠也是此“主义”所诞生的产物,也许对于现代的中国观众早已对功夫电影食之乏味,但老李这个外国人却对中国功夫有着深深的迷恋,从黑客开始一迷就是10多年。
他和他好兄弟陈虎的一个戏言一个约定,使多年后的今天终于诞生了一部功夫电影太极侠。
很多人都不看好,甚至嘲弄!
我也曾是不看好的那一个但不会嘲弄,只是没想到看过电影之后,这个不被看好的太极侠还是给我了一些惊喜。
太极侠是功夫电影,但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如何摧毁心魔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因为一些事情或者说是挫折而产生心魔甚至到最后忘却自我做出伤害别人和自己的结果,而如何最终除掉心魔是每个人所要面临的难题,但不管如何艰难只要能够除掉心魔回归那个“白”的自我就是好的。
而电影中也涉及到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留传统的问题,老李了不起,他把这个中国传统武术的问题,其实也影射上升到了整个世界上现代社会发展中如何保留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点上,我想这也是太极侠想传达给观众的意义所在吧!!
但关于剧情方面并不是丝毫没有漏洞,结尾很显突兀!
虽然一场漂亮的打斗弥补了这一缺陷。
音乐也是亮点!
随着不同场合时用不同的音乐表达,在灵空观和师傅切磋时是中国风的背景音乐,而当我们大反派出场是又变成激烈带劲的摇滚……总之,这是一部我本来抱着支持老李的心态去看但又有惊喜的电影,我个人很喜欢。
所以,看过之后还是5分,电影本身3分;老李1分、tiger1分!
Y^_^Y 最后回忆三次见到老李的经过,倍感满足和开心!
希望老李以后还能来中国。
也许再也不会是为一部电影而来,但不管是旅游也好见好友也好都能再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毕竟这里也有那么多爱他的fans们;毕竟他最好的中国兄弟陈虎在这里。
Y^_^Y Ps.话说昨天看完太极侠,莫名的超想去吃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配白米饭,哎呦,好馋,今准备吃一大碗。
-_-!!!!
转送门:(7.6北京见面会现场视频)http://tieba.baidu.com/p/2441518359突然补充想说说关于结尾那毙命的一招,因为实在看到太多一些自以为那是日漫中的“”龟派神功“”的言论了!
看着七龙珠长大的,难道不知鸟山明疯狂的想象力是取材中国传统文化的嘛?
“”龟派神功“”是杜撰的,这个世上并不存在这种东西,其实这想象出来的龟派神功,很像太极传统功夫灵空掌(不知鸟山明自己是不是也对此了解?!
),灵空掌做为一个传统功夫现在会的人很少,陈虎虽然有练太极但他自己也说并不会此高深莫测的功夫(有个视频是他和老李专门介绍灵空掌,有兴趣可以搜搜,不过很短,其实这个问题在很多访谈也讲过很多次了),灵空掌可以做到隔空打人的效果,在普通人看来确实很玄乎,但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一门功夫。
当然,在电影里动作力量肯定也做了一些夸张的处理。
可悲的是,很多一看并不知道那是自己国家的传统功夫,用一副嘲笑的口吻非要说这不是日漫中的龟派神功嘛??
说是日本漫画里的东西。。。
这实在不得不说很无语也很遗憾!
刚看完《太极侠》,整个电影毁誉参半。
先说说优点:整个电影中除了最后打boss的那段比较狗血以外,其他都很不错,看着比那些花拳绣腿强很多。
再有就是各场景的画面感很好,80年代的老楼房,旧城的大杂院,看到场景的第一眼就能认出来是在北京,导演很好的抓住了一些特色的场景,和千城一面的各种场景比算个特色。
下面说说吐槽的地方:1、剧情很狗血,600年的古庙竟然被批成度假村,不能列入文保项目竟然是因为和主角和太极之道不符,600多年哪怕是个瓶子也不能随便就拆了吧,这让北京做文化保护工作的人情何以堪啊,还要帮着开发商盖度假村,简直是无视城市规划啊;而且电影里自己请个施工队就给庙修缮了,都不请专业人士,明显是破坏性修缮,这会教坏小朋友的。
2、最后boss的那段我觉得是整个电影的败笔,先不说最后boss的动作慢的出奇,明显还不如前面的“小弟”,整个打斗过程好比街机游戏里的街头霸王,就这个还把主角打的稀里哗啦,不仅如此,最后打boss的那招隔空的“波”,一下子把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突然有一种手撕鬼子的感觉,这个波还是延时的,我只能用“呵呵”来形容了。
3、在北京的各个场景确实不错,前面提到了,不过导演更近了一步,把北京的大雾霾天和堵车也表现了出来,一下子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个倒不算是个缺点,小小吐槽一下。
4、其他还有不少,比如莫文蔚,在整个电影的表现我就总结为“三枪”,别的真想不起来了。
总的来说这个电影真的只能当艺术片来看,漂亮的打斗(除最后一段),不错的画面,不过要说真去电影院看还是算了吧,毕竟真的不对大众口味。
PS:第一次写影评,文笔拙劣,不喜勿喷。
基努.里维斯彻底忧郁成疾了
猪脚虎哥从头到尾一直在打架,从未逢敌手。最后一个龟派气功强行让基大领便当,怎一个牛X形容得了?
Chinese GongFu在西方这么多年还神秘依旧,引无数大牌竞折腰。“重点是一个人命运的改变”是导演用心,可陈生一早脸上就写了急功近利注定走火入魔,况且那些都不是太极吧。为了基努里维斯处女作而加一分,如此不均衡的评分标准,捂脸羞愧。
1、莫文蔚等人的存在感太低了,感觉演员表留前俩就行了。2、主要就是哼哼哈哈地打,全场听到最多的就是每次打斗后观众席里“死了”和“死了么”。3、感觉中国功夫在老外眼里都跟功夫熊猫里说得一样,静了再静。
“一个加拿大人,冒着生命危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一位太极门人,发掘个人潜力,弘扬中华武术,这是怎样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130709 tigerCHEN蛮好的 。
还是可以,没有那么烂。看得出来老李确实是喜欢中国
烂尾了。原来太极最高境界就是龟派气功啊!
打戏是好看的,就不要看剧情了。(专门跳着把打戏看了
是基努·里维斯的导演处女作?所以伊完全做不到收放自如啊...全片全是“放”..= =把这么简单一个故事,拍得又臭又长。而且男主的秉性也绝对没法称为【侠】(#‵′)凸!。怎么有脸上映的?!
看完影片,仰天长叹,从中央六到好莱坞,不过就是一部太极侠的距离,加油吧,广电君。有足协与你相伴,你并不孤单。
这都拍的什么玩意儿。。。
前一个半小时其实很好看的。。可惜最后打的太没意义了。。整体代入感很强很平民化,基努里维斯还是那么帅一点都不胖啊。。就是动作略感觉迟缓,果然个子高不适合功夫吗?
丑人多作怪,破脸跟打了粉底似得怎么打都没一点皮下挫伤和淤青,应该是灵空太极的超强肌肤修复能力吧。德邦嵌入的不错,太极没嵌进来。略突破底线预期,男主还是隐身幕后吧
基努里维斯的诚意之作。作为黑客帝国的主宰者,三部黑客帝国都是建立在里维斯的精彩演绎之上。形而上的太极哲学正合救世主的意。剧本虽然简单苍白但是足够的深度的对中国传统文化思考与解析足以弥补这个缺陷。配角很漂亮干净虽然只是花瓶。动作也很硬桥硬马只可惜片尾的终极招数太玄幻了。可以给五星。
搞什么,两颗星是给基努·李维斯这个帅哥的,可是帅哥你犯浑了吗,这部片子就是打打打,连主题“innocent变成killer"显得好牵强啊。妈蛋的,拍的那么差是要和郭敬明抢饭碗吗!!!
讲的是个基层快递员工用神龟冲击波大破非法闭路电视团伙并成功迎娶公务员的励志故事。只是不知道袁八爷对烂泥扶不上强的基努里维斯最后一段动作戏有什么感想,手上活儿不行长得再帅也对动作片没什么帮助。
......
电视上看了后半,基努演技还是有的,男猪演技有点拙急,那小矮身材怎么看也不能打倒人高马大的基努甭管练过什么拳,但人家最后偏偏打倒了,好假!据说是基努为报答男猪一直作他的武指和好友,明知投资会随水流走但仍然义无反顾,基努也是性情中人。本来对他无感,现在反而有点饭他了。
两颗星和三颗星之间想了很久,故事很简单,围绕一个人物说太极这件事,名字取得不好,其实和期待中的“侠”没有半分关系,总之故事有点土,大概这是国外编剧写中国故事都会犯的毛病。然后当我对这部电影的美术彻底失望的时候,动作戏也并没有带来多少高潮,所以就将就着靠莫文蔚给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