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科男孩
Disco Boy,换命战场(港)
导演:贾科莫·阿布鲁泽塞
主演:弗兰茨·罗戈夫斯基,莫尔·恩迪亚耶,拉蒂莎·基, 莱昂·鲁切夫,马提奥·奥利维提,罗伯特·温茨凯维奇,Michal Balicki,Wahab Oladiti,Salem Kisita,Mutamba Kalonji,Robert Ch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语言:法语,英语,俄语,波兰语,伊博语年份:2023
简介:艾利克斯在和同伴偷渡时,同伴不幸遭遇意外事故沉水身亡,最终他只得一人到达巴黎。在经历了法国外籍兵团严酷的训练和选拔之后,他终于被选中,成为了兵团的一位士兵,也因此获得了五年的居留许可,成为了临时意义上的“法国公民”。 然而,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他亲眼目睹军队的暴行如何对尼日利亚地区的残忍剥削和对当地居民令人发指..详细 >
视听感受太好了,男主和浮萍赛的,名称关系比较弱
有意思的是刚看完格洛莉亚紧接着看迪斯科男孩。一个是女性视角,从儿童经历离别获得成长切入,引出黑人和白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整体细腻温柔。一个是男性视角,男主(来自白俄罗斯)和黑人阵营虽在法国同为“外族异类”,影片前半段两人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男主拼命加入外籍军团想获得法国名字,而黑人却以抗争的方式试图赢得自我生存空间,结果黑人失败了,用鲜血唤醒了男主。故事很简单,拍摄也很直白形式,非本人所爱。但导演说结束在咖啡馆等待大家前去交流的时刻,在寒冷的平遥夜晚,瞬间注入了一丝温暖。电影结束,跟朋友边走边感慨,拍片子除了表达私人化情感之外,如果能同时观照到整个世界,至少不会显得太过于悬浮吧。总之,依然对电影充满了期待。
这种剥削景观咱能不拍了吗
白人剥削移民,移民刺杀原住民,这元素融合得别把导演聪明死了,但是说白了还是担心血统和文化转化的问题吧。要素过多还好故事做了减法,没那么多花里胡哨得还算看得下去。
本届第一部三星,其实开始两段都很喜欢,一度以为又是一部五星,但当两个人物开始汇合时,无论是剧情走向还是表现手法都越来越莫名其妙,我理解导演想要不走寻常路,但效果不好,还不如踏踏实实讲故事(可以看出他有这方面功力在),而且他想要表达的东西最后都偏离了航道,看完第一感觉难道不是:道德感太强的人就别当兵了?为了看Franz Rogowski,但却发现Matteo Olivetti好性感啊,导演真的拍了他很多性感镜头
[2023.04.05 @PE] HKIFF2023·15
熱成像到底是什麼執迷的視覺美學啊
7thPYIFF
(第73届柏林主竞赛)7.5/10 几乎将柏林的政治属性全盘托出,但是丝毫不令人反感或厌烦。热成像的使用比较意外,又非常合理-非黑白影像可取代,不仅是削弱了士兵和原住民搏杀的血腥和残忍,而且将人的动态行径捕捉得极为清晰(如同整部电影强调的都是动作-无论是军队里的规训,还是迪斯科舞池里的律动)。前半段比较实在,后半段越来越虚,严谨来说是从头到尾都不那么牢靠,其实也不那么重要了,感性如同音乐,肆意地在浑身每个细胞游弋。(PS:弗兰茨·罗戈夫斯基,宝藏演员认证)
有点散乱,但不影响剧情。
3.5。导演热心的在映后展示了moodboard,分镜头手稿还有一些BTS视频。可以说对电影学院的学生充满了耐心,讲了如何拍摄的水上戏份,告诫大家船戏很难拍,宁肯移动被拍的船只和人物,也不要移动摄影机。得到了一些很有用建议。*片子热成像部分用的挺好。
-
偷渡到法国的白俄罗斯人为了国籍假如法国外籍军团,经历了对尼日利亚的武装干涉后良心发现,情愿黑了身份,不再参与到雇佣军中,寻找简单的快乐。人性的回归。
同样的军队剥削结尾跳舞,完成度比《军中禁恋》差多了,夜视中完成一场谋杀,其实外来人打本地人才能拿到本地护照已经很明显了,不用再结尾露骨地表达,露怯了。
6.5,导演很有亲和力,影片也不闷,但是确实在关注难民与种族问题。
开头节奏氛围把握不错,但后半部分,虚化故作起来,将类似阿彼察邦的丛林神秘学用在战争矛盾中,有点力道不够
还是因为士兵是外籍,没有民族认同。
很美
三星半。白人偷渡客到法国被选进兵团,服役五年可转为法国公民,实现艾利克斯之前的夙愿。黑人男孩梦想做荷官做迪斯科男孩,但他们要为捍卫自己的领地打游击。艾利克斯执行任务杀死了迪斯科男孩,眼睁睁看着尼日利亚村庄燃烧女人孩子惨死却不能解救,杀死了迪斯科男孩,让他良心不安。最终他做了选择。试问观众会如何选择?
作为一个亚洲人可能对欧洲的移民文化不是很了解,但是这部确实有让我思考到。很多细节有所欠缺,但不妨碍它是一部较好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