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they have no future,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you take away hope."如果你将未来揭露,那将没有未来可言,如果你将未知的黑夜拨散,那你也带走了希望的黎明。
电影中詹宁斯告诉了我们这句话,却也用故事告诉了我们,当你能预见未来的那一刻起,未来已经被改变,当你能一再预见未来的那一刻起,未来已不再未来,未来已成为当下。
真正的未来,依旧未来。
————另一个特别喜欢的台词是,女主说,"最快乐的事通常都是错误的。
"是啊,很多事都是错误的,但错误本身并不影响快乐不是吗?
珍惜当下,反而可能是这部片子最想传递的东西吧。
总之,对女主确实喜欢不起来,整体拍摄有点粗糙,有些地方也很出戏。
但细细品味,还是蛮有味道。
想了又想,决定放在一起聊一聊,干脆你就当我是凑字好了,但是突然觉得虽然看起来不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影片,但其实有一个词一直贯穿始终,那就是记忆memory,最近分别看了两部有关记忆的电影,一部是《记忆裂痕》,另一部是《记忆碎片》,而我还想把另一部电影放在一起来比较,那就是《逃离克隆岛》。
前两部作比较似乎还有情可原,为什么要把《逃离克隆岛》也放在一起来说呢,我想是因为记忆。
《记忆裂痕》是一部老片子了,本.阿弗莱克担纲主演,女主角是《杀死比尔》中的美女乌玛,和诸如《盗梦空间》这样的片子来比,这部十年前的片子的制作还是稍显粗糙。
能够看出很多设计的痕迹,但是基本上整部影片还是能看明白的。
大意是工程师詹宁斯(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饰)是个高科技天才。
他屡屡受聘于各种项目研究,获得丰厚酬劳,但为了高度保密,条件是完工后他必须被删掉大脑中的短期记忆。
有一次詹宁斯的任务报酬达到了天价,而他必须花费长达几年的时间投身于这个新产品研发。
但当产品完工后,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詹宁斯竟然没有得到承诺的报酬,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封他自愿放弃酬劳的声明。
詹宁斯大为惊讶,当他要查个水落石出时,却发觉麻烦惹得越来越大了。
联邦调查局和公司的老板都对他穷追不舍,要把他置于死地。
这一系列神秘的事件,更让詹宁斯相信,背后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真相。
果然,一场周密的阴谋随着他的追查渐渐浮出水面。
这部片子看下来,还是颇有些喜剧和调侃意味的,和《记忆碎片》不同,《记忆裂痕》其实是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动选择放弃某段记忆,但是在这段他放弃的记忆中却藏着一个惊天阴谋,他研究的是可预见未来的时光机器,他在抹去的记忆里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所以他才会做出种种奇怪的举动。
应该说这部影片中所叙述的是最牵强的,如果真能如影片所述,看到未来,那么通过记忆篡改未来几乎可以视为奇谈,抛开影片的喜剧效果不谈,这部影片最能给人们留下警醒的应该是那惊鸿一瞥的结尾设想,人们为了避免未来的战争而提前发动了战争,因为害怕世界末日却做出种种加速世界末日到来的举动,最后其实一言以蔽之,谁都不是上帝。
《记忆碎片》完全没看懂,只记住一句,人们因记忆而证明自己的存在。
而且网上也有分析的很精辟的影评,所以我这里就不再赘述,唯一有点疑惑的是,影院里大家都是因为没看懂而使劲鼓掌么?
《逃离克隆岛》片子本身没有什么太多新意,甚至很多地方还很难自圆其说。
比如最后追杀克隆人的特工突然转戈去帮助克隆人,其实转得就很生硬。
但是这部影片的重点在于勇敢地提出来一个至今在科学界和伦理学界都没有答案的问题,那就是克隆人到底算不算人?
在《黑客帝国》里我们也见过这样的很多在营养液里的克隆人,但是那些其实都是虚拟环境里的胚胎,就如同营养液里的蔬菜。
但是到了《逃离克隆岛》这里,真切地成为了一个问题。
如果克隆人被当成蔬菜培养,那么器官不会生长,他们必须要有记忆;所以梅里克煞费苦心——给克隆人编写程序,制造记忆——然而这样,原型的记忆会受到刺激复苏,这就很好地揭示了为什么林肯6E生来就会开车,并且说出不属于他的记忆里的词汇。
总会有一些产品表露出对外面世界和自身的质疑。
林肯6E的问题,每一个都让梅里克害怕。
然而,在他嘶吼出“两年后我可以解决那些患有白血病的人的痛苦,除了我,谁敢做出这样的保证?
”特工语带戏谑地说“——只有你和上帝——你是想听到我说这个答案吧。
”这样的回答也让我们想起在弗兰克斯坦中的那个呐喊,他疯了,他居然想超越上帝。
综上所述,其实把这三部影片放到一起的理由就是记忆,不管怎样,人不能超越上帝,其次,人类因记忆而与别不同,也许,这就是我想要说的。
即使如擎天柱一般威猛的变形金刚也会说:让我们把这珍贵的记忆流传下去,生生不息。
唯有记忆证明你真的存在,唯有希望支持你走向不可知的未来。
本身是一个好剧本。
记忆、失忆、线索,让人想到了《记忆碎片》。
以吴导对于枪战的把握能力,如果再加上一个好的结构线索,完全可以成就一部很好的片子。
但是我们看到的,居然是这样。
剧情刚进行到1/3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来龙去脉了。
信封里承载的19条线索,除了开头几个还算可以“设局”之外,其余的仅仅是点缀。
尤其是最后的几个线索,知道最终结局之后纯粹成为了吴导火爆而又俗套的场面描绘。
可惜了小本,类似“特工”人员的扮相倒也不错;至于瑟曼大姐,感觉老了很多,整个一副“怨妇”的样子,有些倒胃口。
几个配角倒是还算眼熟,《黑暗骑士》出现过一个,另一个貌似《24》Season 7也出过场。
进入21世纪,20世纪的传统结构已经不足以让人提起兴趣了。
平铺直叙的描绘手法看得太多,未免有些过于简单。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更精巧的框架,如果结构足够复杂,即便故事最终很简单,但是足以引人入胜。
吴导看上去真的是老了,从当年的《英雄本色》走来,到《喋血双雄》的巅峰,以及随后的《变脸》,巅峰期已经结束了。
只是可叹一个本来很有想法的导演,最终也有回归世俗的时候。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是一部如此棒的电影。
电影开头叙述的非常棒,虽然我也有短暂的错误判断,以为公司利用了他以后便施暴于他,后来才慢慢发现是好友帮助删除短暂而有机密的研发记忆!
孤注一掷的他,参与一项需要经历三年时间研发的终极计划,之后收山。
最后,头脑简单的我,一度以为他被陷害伪造签名而放弃了九千万美元的酬劳,而得到一个装着“二十个”物件的信封。
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因为第二十件物品就是信封本身的邮票,上面有未来的报纸。
如果让一个人看到了自己的未来,那么他就已经没有了未来很认同这句话!!
剧情再度往下进行。
是的,当我看到中奖的那里,忽然明白了很多东西,原来在制造的过程中,他已经预料到自己即将身处危险,并为自己准备了二十件物品来进行逃脱……从FBI抽他香烟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名逃亡大师了。
未来,是不可,而且不能被预知,活在当下,珍惜时间
《记忆裂痕》如果你能预知如果!
一位反程序工程师,一段已知结局的故事。
在时间上作梗永远是把双刃剑,设定的好确实会让人眼前一亮,相反受困于时间逻辑的怪圈会让整部电影彻底垮掉。
这片的虽说完成度不算低,但整体情节设置的硬伤太多,尤其是男主的一切行为动机是在已知未来的情况下完成的,但他第一次利用机器预知未来时是没有危机意识的,这样就造成高概念的起始点就有偏差,就更别说后面的剧情了。
相对类型相似的《少数派报告》在这点上就做的更好。
5分!
ps:原来本·阿弗莱克不是一直面瘫!
看《记忆裂痕》有感太老了,不好看,手法太土,居然还有经典的最后一秒营救,还有特技什么的都显得过于粗糙,所谓的追逐戏也过于泛滥,动作戏方面更是让我感到能不能再假点,主角光环过于明显,就算主角能够遇见未来,但是全程这么多反派的武装份子,这么多FBI来追逐主角,主角硬是基本上不受一点伤。
我还想谈谈特技方面的问题,主要感觉就是漏洞太多,专家清除主角的记忆,为什么会因为某人碰到显示器而使主角大脑温度过高,这根本也补符合逻辑吧,为什么会直接想到放大镜和邮票结合,为什么一根铁丝和一个硬币就会让所谓的高科技大门失去效应,为什么手枪弹夹碰到车轨会发生爆炸,为什么又是一根铁丝可以使高速行驶的列车停下来,为什么当主角穿过两辆奔驰而过的汽车,马上就上车了呢,为什么主角就因为又在律师事务所下了车就不去追那个抢他钻戒的人了呢,还有就是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
剧中多次出现两人把枪对持的对手戏,但是两人都是出奇的冷静,这个时候不应该争锋相对,都想着早开枪啊,第一次我就忍了。
但是第二次,两个人居然因为看过了所谓未来机器的缘故,而非要到天台去结束对方,居然把都放下枪,然后开始肉搏。
来到天台,也正是在天台,主角的光环再一次发光发热,居然成功的改变未来,背后的子弹居然都能打进正在得意反派的胸膛,你让别人反派情何以堪啊。
最后主角偏偏还给FBI留下一块表做证据,还偏偏被那个好心的找到,FBI也顺势傻不拉几就来了句:我觉得那小子肯定死了。
就草草的结束了搜查,我就纳闷了,导演你是在给观众放烟雾弹美国的FBI就这个水准呢,还是在侮辱别人FBI的智商啊。
说道FBI我又想起了一件比较大的漏洞,罪犯的东西是你FBI可以随便动的?
哪些东西可都是赃物吧,你顺势拿起一根就抽了起来,还洋洋得意,逍遥自在的往那火灾报警装置喷上一口,是在是让观众不得不怀疑你是在检测装置的灵敏度还是怎么。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这个电影我是看无语了。
可以看到现在时空的未来的机器,本身就是悖论观测未来这一行为,本身就影响到了未来part 1关于观测未来的机器:魔兽世界中,艾泽拉斯,这一世界之中孕育着一个强大的泰坦,宇宙中的其他泰坦为之建立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及守护者——黑龙、红龙、蓝龙、青铜龙,泰坦的本意是让龙族们守护这名为艾泽拉斯的泰坦的发育、成长直到它成为一位泰坦,然而能够观测到未来的青铜龙们,为了践行泰坦的意愿,坚持、努力而又固执的守护着艾泽拉斯的过去、现在、未来一如所观测的那般不发生改变。
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悲哀如果观测到了未来,看到了未来会发生怎样的悲剧,不去做什么来make a difference是很可悲的而观测到了未来,看到了未来会发生怎样的悲剧,还去阻止其它人去改变这种未来,更是可恶或许是观念不同吧,当艾泽拉斯大路上的英雄们看到了黑暗、罪恶的时候,早已知悉一切的青铜龙们把这些当做历史,为了这历史的正确性,不惜亲自动手将英雄们送入死亡part 2一切早已注定未来是一种趋势,方才吃的米饭明天早晨或许就会随着水流进入下水道,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晴朗因而明天我出门的时候不会带伞,川普当上了美国总统美国吃枣药丸...这些都是未来。
人的现在,是由每一步过去形成的,而人的未来,也是每一步现在形成的。
在《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中,讨论自由意志的部分有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决定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行动的各种条件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并且使它成为不可避免的。
一个人的经验、欲望和知识、他的遗传因子、社会环境、各种选择的性质,以及其他我们尚不知晓的因素,这一切加在一起,共同使得一个在具体情境下的行为成为必然。
”在决定论的观点之下,现在由过去建构,将来由现在建构,人的一生从最开始的部分行走到结束的部分这一整个过程,并非是在个人的自由意志下前行,而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认为”是自己的选择、生活、决定、努力而在行进。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放在人的身上或许会显得有些太过蔑视人本身的自由意志以及主观能动性,所幸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去分辨生活,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切身在意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无论是哲学、心理学、政治、宗教又或者其它,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这样下去也是好的。
这倒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证实了这种观点。
也因此而衍生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地沟油、强拆、PX项目...这些东西可以称之为政治的、经济的、涉及民生的问题,如果让民众知道当年美国、日本、台湾人民都经历过这些事情,或许民众们还会与有荣焉,毕竟这是走向光辉未来的必不可少的一步,今日美帝之繁荣,就是民日我国人之生活,多好。
然而并不是。
未来早已注定,并不是注定那些美好的部分,而是最为糟糕的那部分。
是爱因斯坦自行车背后的蘑菇、暴风城的夕阳、2008年的三鹿奶粉...虽然口上总说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类的话,但是心知肚明的,我们都喜欢快速的得到满足,后代从不在考虑范畴之内。
未来这种东西,如果抱着天真的想法去看待的话,将来流出的眼泪都是当今脑子里进的水所以姑娘们不要愁嫁,没有什么事是能靠婚姻解决的,和王思聪结婚也不能解决谢谢part 3未来是什么回到电影本身,男主在多次观测到自己的未来的经历之后,为自己准备了二十件物品。
观测未来本身是会影响到未来的,而男主在观测未来之后做的准备及物品的效用也从侧面反映了男主自身的确是在自己为改变未来做准备的过程之中已经在逐步的改变未来。
与其说是最后在女主的鼓励下一起改变了未来,倒不如说未来早已改变,现在的这个未来,这经历的所有的事情,就是男主在准备完好这二十件物品之后的未来。
香烟和喷雾头,夜视眼镜,电车卡,钻石戒指... 这些物品看似毫无规则,实际上是男主在观测未来之中所找到的适合未来某个场景的物品,而当这二十个物品使用完的时候,男主所改变的未来,已经和最初的未来区分开来,一个新的未来(和女主一起面对邪恶势力的那一幕也在男主所观测到的未来之中,这也是鸟笼本身在最后发挥效用的缘由)。
因而电影之中,男主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其说是主角光环,倒不如说人家的确是做了许许多多的准备。
如同一张试卷,男主提前把小抄带了进来,开考之后就完全是他的表演时间了电影剧本非常不错,富有吸引力,同时也难以感觉出来是吴宇森拍的,除了开门的时候有一只鸽子之外。
这一次番茄酱也比较少,对枪的话感觉起来还是有点尴尬,不过其中女主的表现很不错,战斗力很强啊。
在观测未来方面,《回到未来》系列以及《前目的地》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同时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篇科幻小说,名字忘了,简介是80后四大科幻作家各自写的科幻短小说,其中有一篇就是说有一个科学家使用量子级别的电脑模拟宇宙的生成,在尝试多次之中最终他在自己的电脑里面模拟出了我们所在的宇宙,从而可以通过电脑本身观测到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过去可以仔细的观测到,现在会有0.2s的延迟,而未来则只能观测到千年后的未来。
这位科学家发现千年之后,未来的人类们崇拜着一个博士,他在自己的量子计算机之中模拟出了我们所在的宇宙,这种技术最开始应用在打击犯罪上面,但随后使用开始泛化,最终人类生活彻底透明化,人类也从有着七情六欲的个体变为木然的机器,最终灭亡。
人啊,终究还是要对未来抱有敬畏之心啊。
不然晚上吃太多零食早上起来一定会胖的零零散散写了一些,就这么结束吧。
文不对题,着实抱歉
首先,天才的存在让片子成了英雄片。
我不喜欢英雄片,总觉得很假。
女主角不错,就是戏份太少,看上去像花瓶。
剧情很老套,但不影响它的娱乐性。
大概60分吧,
一个工程师发明了能够预知未来的机器,看到了这个机器带给世界的灾难。
由于成功后,他对于这段时间的记忆将要被清除,于是留了后手,凭着预知未来的能力,给未来的自己留下了20件东西。
当记忆被清除后,他虽然已经忘了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但是凭借过人的领悟力,每件东西都在适当的场合被他派上了适当的用场。
应该说这样的创意有点儿意思。
冥冥之中按照过去的自己的指引玩一场游戏,想想就觉得很有趣。
可是当男女主人公重聚之后,他们搞清楚过去三年男主人公究竟干了什么之后,决定去毁了那机器。
于是影片变成了普通的好莱坞动作片,追车、打斗、爆炸等元素一个都不少。
男女主人公,我们伟大的工程师,在那一刻仿佛被兰博、尼奥和李连杰灵魂附体。
剧情也开始变得混乱且无法自圆其说。
男女主人公重聚,男主人公因为过去三年的记忆被清除,想不起在这三年里跟自己感情甚笃的女主人公时,女主人公很伤心,给他看过去两个人甜蜜时刻的视频,男主人公于是恍然大悟,满怀歉意,两个人拥抱、哭泣,感情如同按了开关的台灯,重新亮了起来。
这时候,我在想,如果影片对这种状态的感情深入挖掘一下,探讨一下男主人公如何面对无法记起的亲密爱人,也许不错。
可惜,导演是吴宇森,不是岩井俊二。
吴导有自己的套路,就像无论多牵强,也一定要搞出两个人拔枪互指,一定要有鸽子。
这可以说成是向自己致敬,也可以说成一种可悲的局限性。
另外,看了本·阿弗莱克的表演之后,明白了这厮为什么被称为“票房毒药”。
群众的眼睛确实雪亮,这厮根本就不会演戏。
本来是一个很不错的题材...可惜片子定位太奇怪了...明明该是环环相扣的剧情片...偏偏要拍成动作片...剧情上也有点问题...如果男主在被失忆之前就想破坏机器...大可之前直接就破坏了一了百了...当然这样就没这电影了...所以男主应该是先想拿个彩票和女友跑路的思想...但发现真相后觉得这是反人类的发明决定回去破坏机器...随便完成从小爱到大爱的人格升华...但这跟一开始就寄给自己20件物品的安排也对不上...然后...别人有枪...又开汽车...既然是天才...会想到用摩托车来跟别人公路追逐...还缠斗几辆汽车?
既然买摩托车当然是计划要去到汽车追不到的地方...直接骑到汽车去不到的地方不就完了?
虽然没了场面...但是一切更加合理...后面就更加蛋疼了...随便拿了根棍子...耍起来居然堪比功夫明星...动作一溜一溜的...另外...预见未来也就没有了未来的主题在一系列动作场面之后已经让人不再震撼...总之这片子从定位到导演人选都很模糊...如果是要讲故事...老吴恐怕不适合...小本的金酸梅算是被坑的...
信封里的20样东西有点像某个游戏,哎哟,想不起来名字。“If u only look where u can't go,u will miss the riches below."
这么老的片子我竟然,还看了一遍。关键是,即使我是第二次看,还是看的很精彩。吴宇森的功力果然不容小觑。然后,也深深的觉得小本果然演技堪忧,而乌玛的颜怎么这么早就 凋零了?全身上下一股杀死比尔的作风。放当年也许看的欢乐,如今看来,演员们都很堪忧啊。
所以说买彩票才是穿越和预见未来的唯一意义。乌玛瑟曼到底哪里好看了!子弹飞出来之前先飞出一只鸽子明确地表明了此片是吴宇森作品。
【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they have no future,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you take away hope.】
2.5。面对记忆空白,通过一系列的线索推进,本·阿弗莱克对好友马特·达蒙出演的《谍影重重》进行了一次隔空喊话。乌玛·瑟曼保留着同期《杀死比尔》里的妆造,昆汀对港片的致敬本可以得以继承,并在吴宇森这里更近一步的实现,不过可惜的是在《记忆裂痕》中瑟曼仅仅沦为了附庸一般的存在,这似乎也是吴宇森作品一贯的特征。与诺兰推出的《记忆碎片》有着主题上的接近,本片的前半部分甚至还裹挟着一定的希区柯克式悬疑的气质,然而即便吴宇森对暴力已极尽遏制,影片还是陷入了愚蠢的动作场面。
科幻的部分很扯啦,动作部分还算保持水准。老吴还是拍纯粹的动作片更酷(比如《变脸》)。
经不起推敲看完就忘的爆米花伪科幻动作片。鸽子和舞棍很违和。
don't bibi
丑逼大对决——本阿弗莱克vs艾伦艾克哈特。吴宇森从很早的时候开始拍片就不怎么用脑了嘛。
如果能够预见未来的自己......某同事强烈推荐,原来是吴导作品,三星半吧,圆谎不太给力。
缺点是每一步都太完美。。
立意不错啊 但是拍的有点傻
♥派拉蒙。——预知未来会毁掉我们。如果能看到未来,那就不会有未来;没有了奥秘,也就没有希望。这类片总有少量bug,总体OK,尤其看了删剪片段后。★★★★D811演职员访谈+片花+删剪片段+多片预告
只看了后半段的,所以可能会有偏见吧。两颗星送给乌玛瑟曼。本阿弗莱克那个痴呆的表情让我真想一拳揍上去。。。预见未来就等于没有了未来。
" I wouldn’t trade our time for anything. That’s all we are… the sum of our experiences. Besides, some of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total mistakes..."最记得的一段台词...
磨磨唧唧的伪科幻 还是动作片包裹下的
http://www.mtime.com/my/xiting/blog/637136/
"If you show someone their future,they have no future,if you take away the mystery,you take away hope. "
吴大导演的片子果然给力,很少看到这种不想上厕所的片子了,这比《源代码》好看多了。精彩的故事结构,加上吴导演的动作片才华,同类型片子中绝对要推荐一下。
其实说起来故事挺有嚼头的,不过拍得特别没劲。主要还是那些道具细节上没有深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