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粮草奉上,三部曲720P高清连发。
感谢网络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876475/下面是佐藤直纪给本片所作的BGM,个人觉得最有神圣感的一支——《飞天》,一直在单曲循环。
http://music.163.com/#/m/song?id=506507我没看过漫画,动漫也只看了星霜篇的剧场版,所以对《浪客剑心》了解不多。
但既然拍成电影了那就既有给内行看的门道,也得有给外行看的热闹。
本文就是作为一个外行,看看《浪客剑心真人版》有多“热闹”。
我有意无意的看过一些日本的武士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漫画风很严重,特效痕迹很明显的,如《大盗石川五右卫门》、《多襄丸》、《甲贺忍法帖》等等,一种是比较写实的,有一些想法和理念在里面的,如《黄昏新兵卫》、《武士的一分》、《座头市》(北野武版)。
而《浪客剑心》和上面这些片子都不一样。
动作上,本片既没有渲染的神乎其技,也没有简化成体育运动,而是兼顾了原著精髓(尤其是一些在漫画迷当中耳熟能详的招式)、视觉展现和写实三个要素,尤其是剑心拔剑出击的动作,很多人说摆pose装逼,其实那个是很酷的,而且我注意到,剑心在不同的心态下拔剑,他的姿势是略有差异的,比如第二部救铸剑人孩子那一段,他的头是低着的,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表情很挣扎,因为他在克制内心的杀念。
而第一部结尾为了救神谷薰,第三部结尾为了除掉志志雄,他的脸都是直面敌人的,显示出其内心的坚决。
当然,就是这两者之间也是有区别的,第一部纯粹为了救神谷薰而坚决,第三部的剑心从师傅那领略了奥义,他的最后一击既是处决志志雄,也是在终结一个时代,所以这个终极一击是他彻底想通了之后的坚决。
造型、布景上,本片在人物造型上偏漫画化,但在场景上则很写实,兼顾了时代性,也就是尽量贴合幕府末年和明治维新交替那个年代的衣食住行和民风习俗,所以全片看下来很扎实、稳重。
尤其第一部,开片激烈的鸟羽伏见之战,之后《飞天》神曲(也就是上文所贴的那支曲子)配合画面,剑心斗笠压面,袖手端坐,小船在BGM高昂的人声吟唱中划过小桥,剑心仿佛重生一般,欣喜的看着溪流两岸的街市,看到这的我很有代入感,仿佛自己也走进了那个年代简陋、洁净的日本,寻常巷陌,古道人家,历历在目。
然后是想法上。
如果说前面两部我只等着看打斗,甚至有时候还不耐烦要拖进度条(最终都忍住了),那么看到第三部的时候,我总算能理解这个片子的想法了。
我认为这个想法集中体现在结尾,伊藤博文命令所有军人向上岸的重伤累累的武士致敬。
他们是新时代的话事人,他们在面对过去那个时代的厉害人物们,不能像炮轰铁甲舰那样一律以暴徒论处,而应将志志雄这样草菅人命的枭雄和剑心这样胸怀苍生的英雄分开。
你怎么对待他们,就意味着你怎么对待过去的时代,因为说到底志志雄和绯村剑心都只是你们的棋子,那个时代的所有罪恶和美好,都出自你手。
但这些都无所谓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长枪短炮终将代替武士刀,无限刃和逆刃刀都已封存历史,作为个人,绯村剑心宁可和薰小姐携手笑迎新时代,而不愿继续以拔刀斋的身份过刀头舔血的日子,作为整个国家,所有人也都不愿意回到过去那个群雄纷争、哀鸿遍野的年代。
简而言之便是,如果迎来的不是和平,那么战斗有何意义?
所以,第一部剑心以为自己退出战场、隐姓埋名便可无事,多么幼稚!
到了第三部,福山雅治大叔告诉剑心奥义,如果说上面所述的想法是大局上的,一个面子的东西,那么这个奥义则是细化到个人的,里面的东西,因为它就是重视个人,你的生命,你的自由,你的人生,你都要珍视,说白了就是人性的觉醒嘛,比古老师远远地走在了大日本帝国意识领域的时尚潮流前头。
最后,作为一个外行,觉得这个电影还是蛮好看的,它和我看过的日本武士片都不一样,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有想法上的触发。
要说缺点就是拍成三部将近8小时有点长,有很多絮絮叨叨的段落可以精简一点,整成个两部曲估计会更精彩。
欢迎关注本订阅号“野评人”,公众号搜索goodtobewild或扫描二维码。
更多文章请回复关键词如影片片名、主演名字或者导演名字。
可以到主页点击“历史记录”查看所有文章。
拙文有劇情描述, 敬請注意。
何謂劍道?劍是保護劍手不遭他人殺傷; 劍是剿滅搶掠姦淫悍匪; 劍是埋沒良心, 殺人賺取報酬; 劍是驅逐心中惡魔、行公義, 斬群邪。
十五年前, 劍客比古清十郎於塵土飛揚黃土地冷靜端詳血泥塗污了臉孔的小子, 屍橫遍野, 男孩子不吝體力挖泥土, 埋葬盜匪殺刧屍體。
生命救不了, 他可以做的是在大地長埋屍體, 小小年紀可以持有生命不分貴賤、強弱, 死後只是躺臥土地的信念, 旁觀者發現大地有了十數個墓碑, 小子堅忍、毅力, 無懼勞苦貫徹武士道精神打動了劍客, 劍是輔助俠客快意恩仇? 抑或是傷人不殺, 以刃衛道, 留壞人性命接受刑法悔改的刃器? 刀劍主導島國, 每逢天災戰亂, 餓久了的人數眾多武士拔劍劫掠, 鞭長莫及, 官府奈何不了, 人的心因為存活行兇, 劍染了無辜的血; 正義俠士見義勇為, 殺賊救人, 兼顧了官差職責, 正氣高歌劍道不會舔了姦淫掠奪的血遭人非議, 殺壞人救遭受傷害的人就算積累了的濃烈殺氣, 平民冠以俠士名譽, 他們沉入了壞人殺得越多, 會獲得越多救了的人讚譽羅網, 劍道是否必需血色蓋了劍刃鋒芒, 毀了他人性命, 屍體層疊, 劍士踏著屍塔站立, 傲視世道, 才可蓋世?比古清十郎感動小劍心仁義心腸, 決定收為徒兒, 日後徒兒出劍灑血, 遵行劍道是殺人技巧, 絕非仁義, 殺了該死的人, 不枉師傅傾囊相授。
然而, 師尊難以預計的是十五年不見徒兒背棄了當日眾生平等, 生前不論正邪, 死後共葬土地的一視同仁。
劍心受聘桂小五郎任命為專門暗殺幕府要員的殺人如麻拔刀齋, 主因是武士體制末落, 西學為體的政治架構能夠帶領日本從農耕國家轉為工業大國, 不同修劍的人劍術差距是道里計; 槍彈只需對準目標要害, 不是嚴格射擊訓練持槍者若是不抖震, 懂得打開保險制射擊, 一發子彈足以致命, 劍道褐色, 淪為明治維新新政權下了[禁刀令]採取了西方政體官員嚴禁落伍粗鄙武夫不得施展的劍術, 要能發揮所長, 說白點是混口飯吃, 加入反幕府組織行刺對頭高層, 劍才能在不見天日的暗殺盡展茫點。
年青人總要揚名立萬, 比古清十郎為師是因, 學了招式總不成常與師傅過招吧, 劍式要用在別人身上, 甚至以一敵十, 增加經驗, 又可成名, 儘管是骯髒的殺人事業, 代號[拔刀齋]教人聞風喪膽, 未見其人, 戰意先涼了一截!當年要是比古清十郎冷眼旁觀, 不收緋村劍心為徒, 劍心可能遭強盜殺死, 救了的生命扼殺了其他生命, 弟子現今雙手染滿了無辜者的血, 痛恨懊悔, 為了救國家, 以及贖了殺死新體制未來楝樑的罪, 他的不殺逆刀刃要打倒炮擊東京居民, 殺害民眾的志志雄。
[拔刀齋]名字是用雇主政敵的血建立, 那些斬斃的人同刺客無天大的仇, 劍心行仁道的心早已遭殺性心魔占據。
因此, 師傅要在弟子請求傳授最後一式[天翔龍閃]時要弟子了解及填補心中所缺, 師尊先是利用木條與徒弟對打, 消耗弟子善心, 後利用劍不留情的對決, 逼弟子釋放心裡殺性, 劍刃劃破恩師胸襟上衣, 弟子殺劍回歸, 師傅要弟子重視生命, 抱負要為道義戰死的心志。
何謂政治?伊藤博文應邀志志雄野外洽談, 雄手下殺了出言侮辱主人的談判成員, 官員主席發揮了出色辯才, 謊稱手下是慢性疾病突發去世。
敵方是武士階級, 刀口嗜血, 通文墨, 可謂文武兼備, 殺了對頭官員是立下馬威, 要脅政府交出要犯, 殘忍無道; 伊藤博文鑑於是新政府領導人, 不能身死, 所以運用了語言藝術, 掩飾了志志雄部下濫用私刑殺死同行部下罪行。
領袖為了國家不陷入炮火連天, 下通緝令逮補劍心歸案, 他利用了劍心阻止志志雄野心的決意搗毀敵人, 卻在劍心聯同一眾志士上艦克敵時下令發炮擊沉, 國土安穩, 新制取代舊制是現有政府的實施方針, 最後伊藤博文帶領將士敬禮幕府餘眾, 宣佈武士制度覆亡, 利用了義士立即摒棄了血汁大流身份, 假仁假義!志志雄質問: [你們燒我時又怎樣?]伊藤博文不能回答, 時代轉變舊體制式微無可厚非。
然而, 是否要謀殺滅絕武士的汗馬功勞? 政治就是如此醜陋, 不管洋服如何光潔如新, 剪了武士髮髻, 頭髮梳理油亮, 政治家的用心, 難以揣測。
Patrick Chan寫於2014年10月18日
(竟然把影评写到京都大火篇去了- -)对浪客剑心真人版改编真的是在太放心了!!!
给各种工作人员点赞!!!
绝赞好评!!!
我这种无法接受动画版的人,真心喜欢真人版,真想为电影贡献票房!
电影版的ED已开始循环!
BGM真是燃到恰到好处!
对某些情节稍微吐一下槽吧>_<(涉及剧透谨慎观看) 由上次的查证表示我是在2000年看的漫画,我又没有再回味一遍的习惯,所以剧情什么的基本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比较重要的故事我大概还是有映象的。
我记得漫画里面四乃森苍紫大人其实是很强的,没有电影里面那么弱,演员也是帅帅哒!
斋藤随时都在抽烟哈哈哈!
对志志雄来说,左之助有如小强般的存在哈哈哈!
左之助在和那个和尚打架的时候,对这个和尚比较有印象,和左之助简直是命运的相遇、打架!
和斋藤对打的那个人,应该是为了节约电影时间吧,一刀杀也是棒棒哒!
我觉得电影里面最精彩的还要数剑心和宗次郎的武打戏了,简直酣畅淋漓,日本武打戏有希望咯,神木DD演得超级棒!
最后剑心那是告白吧?!
>_<我是坚定的剑熏党!
当时我还在想,第一部电影已经用了“欢迎回家”这个经典情节,这部该用什么来结尾呢?
哇好开心 恳求导演不要再拍了,因为这三部已经拍得很好了,绝无怨言,拍多了总觉得会出这样那样的岔子= =
几年前看过第一部,当时以为没有后面几集了,也没发现有后面几集的意思,今天突然发现居然出现完结篇了,因为第一集的动作太精彩,太出乎意料,所以毫不犹豫的看了。
要说完全按照漫画原作来,是没有的,一些细节上和最后结局部分,都有细小改动,总体走向是一样的。
最为原作痴迷粉,对藤原龙也饰演的志志熊还是挺满意的,其实对佐藤健的剑心也比较满意,漫画中那种不在其中,淡然于外的状态拿捏的很准。
一般拿捏不好,就会只剩下耍酷。
对于藤原会演志志雄,真是出乎意料啊。
其实近几年,日本翻拍的漫画电影中,经常能看到藤原的身影,而且总是主角。
总是听到说演技好,也看过一点他成名的话剧《身毒丸》,但终归没感觉到有那么好。
结果一个志志雄真实,还真是让我看出他的实力了。
其他的角色,福山雅治的比古清十郎虽然没有了原著中的那种洒脱,但也是另一种惊喜。
试想一个一直很儒雅的男演员,突然改武行了,实在是太有看头了。
江口洋介的齐藤一没什么好说,神行兼备。
当然也有不够满意的。
比如佐之助没有原著帅,宗十郎除了身材和原著一样矮,颜也差太多了。
苍紫找了个鹰钩鼻,三白眼的来演,实在是和原著差太多。
原著的苍紫那是多么帅啊。
但是,对于商业电影永远的主题,个人实在是非常之厌恶。
商业电影的永远主题是,观众买票进影院,就是要看好人定有好报,英雄定能获胜这样一个结局。
我记得当年看动画,志志雄是无人能敌的,最后四个人呢都打不过他,剑心也一直是下风,各种拼命,各种无奈之下,志志雄突然自燃了。
我记得当时自己就感慨,原来最强大的人,除了自己把自己毁了,否则无人能毁掉他。
其实,这个观点如果让我来解释,我比较容易解释成,人其实都是自己打败自己的。
所以看着电影里志志雄居然被剑心打得惨兮兮的,心里不大舒服。
为了观众的快感,牺牲掉原作的深刻性,真是讨厌。
但是电影也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全面的背景音乐都是接近瑜伽背景音乐的声音,这透露出一种治愈的信息。
同时,电影中,强调了一点,剑心因为经历太多,太非人,内心已经超脱常人境界,度生死于身外。
也许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个人却觉得这是一种很病态的高超。
真正的超脱是可以提升一个人技艺的境界的,而剑心的剑术遇到关卡,显然是他自己的心理问题。
比古说得对,成不成,在于一个人的决心,而内心充满罪恶感,视自己生命如草芥的剑心,显然内心时不够坚定的。
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以前也曾听过太理性的人是很危险的说法,曾经颇为迷茫,但最近明白了,太理性而近无情,会让一个人丧失情绪,而情绪是链接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层面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和潜意识完全失去链接,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实。
潜意识不会消失,只会被深深压抑和遗忘。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过分理性的人,容易冷冰冰,像机器人。
所以,比古的话,让剑心从那种似乎很超脱实际很敌视自己的状态中离开,重新正视自己,还原自己为人的本质,爱自己,才会有力量去保护别人。
这样的主题,不可说不宏大。
以人之姿活着的剑心,才是我们想看到的剑心。
接纳过去身为拔刀斋的自己,接纳自己内心深沉的负罪感,勇敢地好好活下去。
现在的我很理解比古清十郎的隐士,隐居是为了保护内心。
也许比较自私,从某些立场看。
但是在历史的宏大视角下,各种立场,都显渺小。
只不过是个人的选择,别人,也没什么资格说东道西,都活得不容易不是嘛。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与其对别人指手画脚评头论足,不如照顾好自己的内心,少向周围发散负能量罢。
睇到最后一集,我终于稍微明白呢部“普通”嘅古装武侠漫画缘何会名留青史,除佐讲一个热血嘅少年故事,塑造佐一堆性格极端,特色鲜明嘅角色,还诉说住一个日本人从明治以嚟就未曾解开过嘅心结。
“侩子手生存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会结束的……不要忘了,只不过是时代选择了你。
”到头嚟《剑心》原嚟喺喺度讲一个关于“最后的武士”嘅故事。
废刀令喺刹那间抹杀佐一个喺两千年封建史中举足轻重嘅社会阶层,呢群数量极其巨大,从前吃领主俸禄,自幼习武嘅准军事武装一夜间变成农民,无论喺对幕府派还喺尊攘派都喺难以接受嘅大地震。
更重要喺武士早已唔单指一个物理上嘅阶层,佢早已作为一种思想代表被融入大和民族嘅精神骨髓,包括倒幕嘅领导层亦皆武士出身,废掉武士刀,就等同于将民族嘅精神支柱推倒重建,所以有箱馆战争,所以有西南战争,以及明治初期数唔尽嘅暴动、起义同一揆。
有激烈者如志志雄,以公愤裹挟住私仇,如曾经嘅“维新三杰”之一,领导鸟羽伏见之战奠定倒幕关键大胜嘅西乡隆盛,拍案揭竿而起高举反旗,最后兵败介错鹿儿岛。
有随波而流者如斋藤一,贵为幕末最精英嘅剑士,从新撰组走到明治,自始至终贯彻“恶即斩”嘅信念,亲自走过整段历史,背负住最沉重嘅过去,撒手于大正年间,足足距离明治维新半个世纪之久。
而剑心更多只喺一种浪漫嘅理想,有边个可以面对时代对自己无情嘅抛弃仍无所反抗?
就好似果把“可笑”嘅逆刃剑,仅仅抱住救人济世嘅信念而对一切都逆来顺受,更何况喺作为四大“天诛”侩子手之一呢?
我惗和月大神喺呢度喺寄托佐一个希望,我哋无需一定为日本嘅前路走向争个你死我活,一切顺其自然就好了,以此去慰藉日本人内心与现实没有交点嘅矛盾。
传说终于完结了,客观咁睇真喺一部还原度超高嘅电影,仿佛再多嘅Cosplay喺佐藤健面前都喺儿戏,真心超出佐我嘅想象。
推荐俾所有有兴趣嘅小伙伴们,优秀,精彩,唔收藏。
多年前还做学生时候,与好友有过分歧,他赞许古桥的星霜篇,我却独爱忠于原著的追忆编。
当然我也爱前者的清润隽寂——关山跋涉千里归国,最后在薰怀中淡去了十字伤,未尝不是一辈子追寻自赎的剑心最幸福的结局。
不过已然知道他一生的救人与自救后,纠缠一世的痛苦的诞生却更显其悲剧魅力。
十年了。
从前朋辈虽未飘散,但也都各有前程。
从没有想过剑心还会有真人版的大银幕之旅。
第一部上画后有好评,却不想急着看。
之后偶然下载,觉得的确也算对得起原作。
夏天在京都的巴士上却又看见招贴,9月份后续两话会接踵而至,返港后就留心日子。
十月时终于在西营盘的巴士站瞥见海报,查询到上映的影院却少得可怜。
漫画也差不多十年没有在看过了,现在想起来,京都之征人诛鏖战都不是印象最深刻的段落了,记下的却是剑心自我放逐沉沦落人群的时刻。
论武功,毕竟知道剑心最后一定会赢,但是旧梦噬人,剑犹在心不然,为了求一个解脱,还需挥剑到何时?
和月安排剑心为了保护弱者而再次拔剑,作为读者到此处却感觉好生难过,逆刃刀仿佛就是高贵者的墓志铭,只要剑心还能奋战就必须奋战,直到烛火销散。
剑道课上了几节,最后一堂握了握先生的真剑。
好重。
弥彦获传逆刃刀后也这么说。
过了这些年,渐渐明白为什么古桥要安排剑心远赴中国辗转流离这般凄苦。
大约绚烂的剑招背后,都只是冰冷而沉重真实罢了。
如果单靠武力和信念就能印证自我的正确,大抵只有志志雄或斋藤可以吧。
年纪渐长,越来越迷失在真相难求的世界里。
生命的最后如果还能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怀抱,并且对着一个真正了解这般痛苦的人共享着解脱的时刻,真是难得的善终。
就像一个朋友评论The Hobbit,说其实只是感动于幻想变成现实。
这真人版三部拍得得失如何,见仁见智,最后一部改动尤多,而总体留给我自己喜欢的斋藤的戏码又太少,“恶·即·斩”这个高傲酷烈的信念一次都没有被江口大叔在点烟前说出来过,遗憾。
然而这些都不须计较了,yesterday once more,今回还能与妻子一起再看,此后已不会再有。
在京都商场里获赠的白梅熏香,还一次都没有点燃。
我对这部漫画的印象只停留在这位主角身上,其他都不记得了,我以为这是可以独立出来的剧场版,结果还是错了。
电影本身拖沓啰嗦,一点点事情拍了两个小时,这还是给漫画迷们的完结篇,尽显日本人对某样东西的极致痴迷。
因为我只记得剑心,所以只能评价剑心,真不容易啊,这种几乎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的形象竟然没有违和感,你们可以的。
另外我认识的两位蜀黍级人物福山雅治和江口洋介还很帅啊,也可以的。
然后就没有其他了。
不多说了,二刷乃至N刷中,打斗场面实在帅爆了,我又有了周末爬起来去道场的动力了!
剧情大家都总结很多了,我就有一处没有想明白。
竹林那场师父痛下杀手激起剑心的求生欲,后来我看花絮导演和演员讨论角色的时候提到这里师父是真的有杀心,甚至一旦剑心真的没有想明白不惜抱着清理门户再自杀的决心。
但是里面的逻辑没想明白,师父说剑心的问题在于怀着对自己手染鲜血的愧悔和自我牺牲的心态,这是说得通的,但是为什么师父说剑心没想明白这一点即使打败了对手也无法面对内心,最后在内心的痛苦之中仍会走向杀人之路,甚至为了避免刽子手的再次诞生不惜痛下杀手。
这里我没想明白的是,我觉得剑心想不明白的话,自我毁灭倾向最后最有可能的是求仁得仁,被内心痛悔逼得再次变成杀人狂实在可能性不大,除非内心扭曲的完全黑化了(以剑心的意志力和价值观实在不可能)。
最后那场沙滩上监斩一幕,剑心听罪状中列数自己亲手斩杀的人名,再次回想杀雪代巴未婚夫的那个雨夜时,能感受到内心发生了变化,不会再次杀人的坚定信念取代了过去的痛苦和愧悔,这可以看作是师父的教导有了作用。
但是这里感觉很奇怪,师父激起的是临死时求生的意志,然后说自己的性命对朋友和亲人很重要(也就是说不是赦免自己的过去,而是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更重要,所以要珍视自己的性命),然后珍视自己的命是怎么变成的我再也不会杀人了?
说实在的我觉得只要剑心能和自己的过去达成和解,杀不杀人真的不是特别原则上的问题。
你看斋藤一过去没少杀现在也没少杀,人家不照样为国为民救国救民吗?
一定非要坚守不杀之誓吧,某些方面来说反而可以看作仍在被过去的阴影所束缚,不然不至于像个雷区一样严防死守,只要再开杀戒就会马上堕落成魔一样。
当然这并不是很糟糕的问题,只能说剑是凶器,剑术是杀人术,哪怕是活人剑仍然改变不了这一点,以菩萨心肠施雷霆手段,如果实力足够强大还好,否则……所以感觉师父真是坑徒弟的一把能手,这么善良的小弟子非要教人家怎么高效杀人哈哈哈哈
一句話總結:師徒好有愛( ///▽//)先吐槽一下,話說這一部的劇情實在改編得有如脫韁野馬救都救不回來,讓人出戲到就連某位NPC對著劍心大喊:「全日本的未來就寄託在你的劍上啊!!!
」這麼燃的場面都因為劇情太囧而燃不起來orz於是整部戲的看點大概也就只能集中在演員的個人魅力跟武打上。
先說師匠跟劍心。
在原作裡,原本師匠跟劍心的關係一向是互相毒舌抖S吐槽的,就連師匠要劍心去提個水,都可以回嘴蘑菇個半天,跟在神谷道場煮飯洗衣樣樣來的家庭主夫樣大不相同:P而在電影裡,大概是因為誤以為小薰已經遇難的關係,一直都是一臉苦大仇深,就連請求師匠傳授奧義的時候,跪是跪了,但眼神真是倔強到不行,也硬到不行。
而師匠這邊,原本在原作裡的實力堅強跟痞樣,這兩點鄭伊健福山雅治都有很好地表現出來,但電影裡的師匠,嘴巴上雖然一樣老是說著「笨蛋徒弟」,但卻對這個徒弟相當寶貝。
離家出走十年師匠還囤了這麼多笨徒弟的衣服讓他打壞了可以一天一換夜裡主動找徒弟談心,問劍心這十多年來的事,說我聽見的劊子手可不像我以前認識的你;徒弟要學奧義就陪他練劍,還煞費苦心地再三提醒,讓他明白自己性命的重要;劍心臨走前還叮嚀再三,說答應我,要保證愛惜自己的性命!
比起原作,知道劍心不繼承飛天御劍流就摔門再見的師匠,電影的師匠還溫柔地目送劍心離去,喃喃地要他可別死啊。
不過,大概就因為電影的師匠有點太溫柔,所以原作中逼出劍心對生的執念,讓他不再因為過去奪走許多人的性命悔恨,進而不把自己生命當一回事的那一段,拍出來的壓迫感就顯然沒有第二部劍心在神社和張對戰,掙扎是否要重開殺戒那一段來得強。
──不過這也都不重要了反正電影拍得超有愛師徒黨已經很滿足了(哭)只不過原作中有一小格劍心默默拉師匠衣角的畫面沒有拍出來真的好可惜,我想看又硬又軟的師徒相處模式啊嗚~~~~~QvQ其次是電影編劇自己改編的一段,明治政府為了瞞過志志雄,偽裝要處決劍心,當著即將被處刑,被綁縛跪坐的劍心,一個個唸出劍心過去斬殺的人名。
雖然這段劇情扯到非常非常讓人出戲,(還有,薰就算了,我完全不覺得左之助會就只在旁邊上竄下跳地看著劍心被斬首,他明明是最痛心相樂隊長被無辜殺害的人,不可能眼睜睜重蹈覆轍。
)但…當方治從那一串名字裡唸到「清里明良」這四個字時,劍心雖然動都沒動,但那個垂著頭,陽光下長長的瀏海垂下來遮住眼睛的樣子,我還是一瞬間忘了所有劇情跟節奏的不合理。
那時候,他是真的想死吧。
就算前面師匠再怎麼殷殷囑咐。
而後,趕來救援的齋藤將逆刃刀擲還劍心:「這把玩具能做什麼?
」劍心抽出刀,容色聲調一如往常:「不是玩具,是不殺之誓。
」這時,BGM「飛天」適時響起。
我決定要給這部電影打95分(哭)。
然後,雖然最後的圍毆吱吱熊很鳥,但天翔龍閃有拍出來,還拍得超級還原,還有經典台詞:「像你或我這樣斬人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不會結束的,只要這把無限刃還在我手上的一天…」「已經結束了,當我拿起這把逆刃刀的時候。
」原作粉真的是會感動到哭。
吱吱熊對劍心執著的眼神、有病的「先輩先輩」叫法也很到位。
拋開動作戲不提,能把劍心溫柔美貌但不娘不陰柔的特質演出來,真的很棒,雖然他遠比左之助強,但左之說的卻一直是要保護他,也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影片最後,陽光下庭院裡的那一笑,主題曲Heartache一出,傳說落幕,劍心尋求救贖的道路也隨之告終,你能幸福真是太好了。
所以說星霜篇那是什麼我不會承認的口亨!
(‵皿′)我想我還是要感謝導演、感謝砂糖、感謝這個劇組QwQ
很典型的日本味道的电影啊。
对于剑客来说,可能阴谋之类的都不是最重要的,为了最强的称号、为了第一的宝座。
可是超越剑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文主义了吧。
不要轻易开杀戒,不要轻易死去。
好好活着。
我就喜欢看志志雄玩的那个火,真特么好看。
日本动作电影新标杆
斋藤说出我的心声:“闹剧也该结束了”❶鸿门宴,我猜伊藤博文卫队的步枪里没有子弹;❷“如果绯村还活着,一定在那个地方”——被海水冲到了随机海滩;❸-见过薰和弥彦他们了吧?-嗯。(观众完全没见到⋯⋯道场三人恰好离线,剑心顺利被捕⋯⋯)❹“强攻”:小艇不会引起大炮的注意;❹“和这种武林败类讲什么江湖道义,一起上”——4打1的时候,剑心可还记得“我的飞天御剑流是一对多的剑术流派”❹群殴的时候,至少有一人、有一次在划水,左右横跳挥砍空气。动作场面大忌。
牛逼,虽然我还是不习惯甄子丹版飞天御剑流,但毫无疑问这个系列的动作戏是越拍越好了,就这个成长曲线来说,值得四星(十本刀就打了个酱油吗😑,没事反正我也记不起来谁是谁了)
系列中立意最高的一部。反应过来从来没有特别关注过浪客剑心系列的内核,其实非常有意思。不忍尸身曝尸荒野、不惜为盗贼掘坟墓的孩子,选择了用暗杀来加速终结混乱。由武士开创的新时代,最终永远告别了武士。因曾经行使的手段背负罪孽的剑心,遇到的一个个都是旧时代的亡灵。
打戏太赞了 连着三部看下来还是蛮燃的 虽然有些台词真人版讲听着很中二 什么「我在地狱等你」哈哈哈哈哈 饼哥居然才在京都大火篇露了不到一分钟的脸…
这个系列我还能再追一百年吧
烂尾了
操你妈
终于看到街舞舞步改创的剑招!燃烧度在前作基础上又再升一级!!!师匠你出剑比徒弟还慢能不说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属于年轻演员的吗。终于完结了,剑心对薰说,我们一起守护这新时代吧,最后一幕落下,感觉很寂寞。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旧力量交替纷争游走,剑心系列,既像极童话,也充满着真实世界的血腥。
跟闹着玩似的,从真人版完全看不出来可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连最该出彩的动作戏都花巧有余凌厉不足。
是不是福山雅治片酬比较高 给的时长就多了点 前半段比较拉胯 还有上一章特意找的什么十本刀以为戏份很重结果后章只存在了一个名字 后半段的几段单人打戏在整个日本电影史上都是设计得很有风格的 这点可能要感谢漫画作者的分镜 之前觉得武井咲演技一般 直到土屋太凤的出现衬托了她。
最后的一段战斗太燃了,四大偶像四打一志志雄真实,藤原龙也的气势演的非常棒,四大主角发挥的也相当不错。不过其他角色就惨了点,反派除了方治跟正太差强人意,其他十本刀全酱油了有点可惜。
没让我失望,一上来剧作不合理的就让人出戏,推动剧情发展情节内在的理由都十分脆弱,本来精彩的打戏最后也是让我看傻了,男主日常躲子弹已习以为常了,剑心的人物形象并不饱满且理想主义的人设与文本和剧情结合的十分生硬,看完电影还是对剑心及女主那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愿景感到可笑,如果最后政府处决了他们呢?他们在那一刻会想什么?钝器就不能杀人了?什么憨熊设定
剧情挺着急的,湿父你就弄了这些?…眼镜娘萌倒了俺…内务省的书法不要太好…
志志雄是真牛逼
两部算一个篇章,和动画差别比较打,故事只能说还行,但是对反派描述太少,特别是十本刀的剧情,动画里每个人物角色都很有意思,电影里基本一笔带过。
日本对女性的洗脑教育还是挺带味的顺从和原谅是她们唯一能做的区区差点踢死算啥杀爷之仇算啥🌚被杀还要感激,什么圣母🌝导演能不能别夹带私货 好好杀杀杀不好吗
【B-】作为终结篇,比前两部的节奏差太多了,尤其是影片的前半部分,冗长的文戏实在太多。不过还好武戏仍然吊的一批,镜头运动和动作设计配合的天衣无缝。尤其是炮船上的一个长镜头,足以体现剧组人员之专业和演员们武术功底之深厚。
志志雄以一敌四,不算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