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陈洁瑶
主演:陈德清,林詹珍妹,洪金辉,林亭莉,林孟君,黄瀞怡,张祖钧,李瑄,辛甘,黄信赫,法爱,黄智靖,嵬浪·斗力,陈宇,黄镫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泰雅语,台语,英语年份:2022
简介:故事讲述三代同堂的泰雅家庭,哈勇阿公是家族的精神支柱,代表着部落传承的阿公过世后,家族成员各项价值的冲突不断,一场选战,更让家族感情一夕冻结,如同高山上冬季的那一场雪。详细 >
交界線上的頑張
好久没看到原住民题材,题材本身就赋予了这个故事更独特的色彩,一头头被杀的猪,都是一次次这个家族间的那种无形的团结,让我比较意外的是,他们居然是基督教徒。
这类电影很难避免猎奇嫌疑,甚至那些民俗是否真的存在、是否被夸大都让人怀疑
祖父离世、父亲竞选、外来女婿,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家,更是一个纵使伤痕累累仍心心相连的家庭。传统原住民受现代文明所冲击,真挚的信仰也败在了利益之下。结局的少年终于拿起了刀,而大雪之夜全家围坐火炉前,一切波折起伏都化为了无声的感动。
2.5,典型的贩卖本土地域元素,塞入了许多老掉牙的冲奖元素,许多镜头下的演员表演都很生硬,矛盾冲突和化解矛盾的过程也完全没有细节,追求一种所谓的完整性和丢掉了主次和核心。
GAGA
关于人的电影,电影让更多的“人”被看见
既有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也是当下台湾社会与政治的缩影,既讲哈勇一家人,也讲泰雅一个族群,文本也是近年来台湾电影最稳的风雨过后是和解的路子,各种冲奖元素确实占的比较全,但也只能说就还好吧
#金馬59#最佳导演 最佳女配角 所有的冲突与伤痕最终被家抚平 原住民传统与现代冲击
一方面是长期以来,蓝的基本盘大于绿,民进党一旦失去中间选民的支持,就会输很惨,例如去年的九合一选举;而且即便在绿小有赢面的时候,台湾各县市的议会首长,都仍是由国民党政治人物所把持。
哈勇家的部落建筑风格有点像韩国乡村的样子
导演的镜头好像有感情一样,始终是用温情、深情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家人。即使是在起冲突的时候,我也会觉得,这家人没有办法被冲散。再大的困难,杀一头猪,喝一杯酒总可以解决了。
剧本真的很强!!父辈的离世,乡长的竞选,外来的「女婿」,亲情的羁绊。现代文明同原住民文化的相互拉扯,神形兼备,互为依托;兼具宗教信仰与政治讽刺的乡民构成,啼笑皆非中又蕴含万千世俗哲理。家庭线处理极为出色,温暖纯粹血浓于水的母子情兄弟情纵贯全片;几经风霜伤痕累累却依旧埙篪相和难以割舍,毋需刻意煽情便能感人至深。结局又是杀猪,主角换作了执刀少年。果然团圆围炉便是幸福的终极奥义,无声胜有声。陈洁瑶导演以犀利的画面感搭配宜兰的美景烘托,构成了一幕精妙生动的人间烟火。
套路化的台湾剧情片,家庭关系矛盾冲突都是按需嵌入的。泰雅族说话方式有趣,有几人真像王宏恩上综艺节目,日常生活带着醉态。林孟君颇具性吸引力。
围绕家庭在讲述原住民电影,用温柔的,生活化的语气娓娓道来漫长人生的一小段故事。7.5
今年真是不論從韓劇還是電影都有觸及「早孕」議題,沒什麼大問題,但就是主題很無感,甚至嘰哩呱啦地聽得很疲倦,演員部分好喜歡以諾呀,屁孩小男生不就這樣XD
尽管有比较完整的参选乡长这条线,但《哈勇家》真不是主旋律,除了没有全票当选乡长外,主题音乐其实一直是《宝贝计划》的变奏。导演应该是故意的,因为《哈勇家》还是在讲亲情,放大点是家族,所以埋了《宝贝计划》的暗线。很多人不喜欢,很正常,这种接地气的电影辐射范围只有全省,顶多周围几个省,绝难跨省。但漫威都被骂成狗了,《流浪地球》出了墙外也成了文艺片。其实只要在策划阶段找到目标人群就好。
或許更加理解台灣對原住民的關注,對於我們而言是政治,對於他們卻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在今天再来表现现代文明对原住民文化的同化与侵入实在有些老生常谈,编导选择了一个比较婉转的角度,用台湾电影最擅长的散文语汇表现一个原住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以平视生活的方式来表现文化同化的老主题是全片最大的优点。西方女婿、现代民选、基督教文明都在与这个家庭发生着不大不小的冲突,女婿带出原住民的婚姻观保守,但性观念却相对自由;选举则是将贿选违法与乡土民情做冲突;代表传统精神的阿公与信奉基督教的阿嬷,每次重大节点都以杀猪作为仪式的传承,而随着文化不断融合,大哥下山、女儿生产、侄女当兵,杀猪仪式最后成为对去世的阿公唯一的传承,内里还是对传统文化逝去的惋惜。不过整部电影的拍摄还是电视剧感,倒不如索性真换成金发碧眼的西方女婿,以及直面杀猪整个血腥的过程,这份刻意的婉转还是令影片失色不少。
时常在想那些传统的美德或是习俗,放在如今应该怎样更好地传承。全部丢弃自然是不能,也不可能照搬全抄,也许还是看个人,走也好留也罢,只要合理快乐就都可以。曾经的那些思维框架在现实面前不断经历粉碎后的重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当然令人沮丧,这时候只有家人才是永恒安稳的依靠。如果赢了就一起狂,如果输了就一起扛,只要拥有了彼此,便也就什么都不怕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交界線上的頑張
好久没看到原住民题材,题材本身就赋予了这个故事更独特的色彩,一头头被杀的猪,都是一次次这个家族间的那种无形的团结,让我比较意外的是,他们居然是基督教徒。
这类电影很难避免猎奇嫌疑,甚至那些民俗是否真的存在、是否被夸大都让人怀疑
祖父离世、父亲竞选、外来女婿,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家,更是一个纵使伤痕累累仍心心相连的家庭。传统原住民受现代文明所冲击,真挚的信仰也败在了利益之下。结局的少年终于拿起了刀,而大雪之夜全家围坐火炉前,一切波折起伏都化为了无声的感动。
2.5,典型的贩卖本土地域元素,塞入了许多老掉牙的冲奖元素,许多镜头下的演员表演都很生硬,矛盾冲突和化解矛盾的过程也完全没有细节,追求一种所谓的完整性和丢掉了主次和核心。
GAGA
关于人的电影,电影让更多的“人”被看见
既有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也是当下台湾社会与政治的缩影,既讲哈勇一家人,也讲泰雅一个族群,文本也是近年来台湾电影最稳的风雨过后是和解的路子,各种冲奖元素确实占的比较全,但也只能说就还好吧
#金馬59#最佳导演 最佳女配角 所有的冲突与伤痕最终被家抚平 原住民传统与现代冲击
一方面是长期以来,蓝的基本盘大于绿,民进党一旦失去中间选民的支持,就会输很惨,例如去年的九合一选举;而且即便在绿小有赢面的时候,台湾各县市的议会首长,都仍是由国民党政治人物所把持。
哈勇家的部落建筑风格有点像韩国乡村的样子
导演的镜头好像有感情一样,始终是用温情、深情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家人。即使是在起冲突的时候,我也会觉得,这家人没有办法被冲散。再大的困难,杀一头猪,喝一杯酒总可以解决了。
剧本真的很强!!父辈的离世,乡长的竞选,外来的「女婿」,亲情的羁绊。现代文明同原住民文化的相互拉扯,神形兼备,互为依托;兼具宗教信仰与政治讽刺的乡民构成,啼笑皆非中又蕴含万千世俗哲理。家庭线处理极为出色,温暖纯粹血浓于水的母子情兄弟情纵贯全片;几经风霜伤痕累累却依旧埙篪相和难以割舍,毋需刻意煽情便能感人至深。结局又是杀猪,主角换作了执刀少年。果然团圆围炉便是幸福的终极奥义,无声胜有声。陈洁瑶导演以犀利的画面感搭配宜兰的美景烘托,构成了一幕精妙生动的人间烟火。
套路化的台湾剧情片,家庭关系矛盾冲突都是按需嵌入的。泰雅族说话方式有趣,有几人真像王宏恩上综艺节目,日常生活带着醉态。林孟君颇具性吸引力。
围绕家庭在讲述原住民电影,用温柔的,生活化的语气娓娓道来漫长人生的一小段故事。7.5
今年真是不論從韓劇還是電影都有觸及「早孕」議題,沒什麼大問題,但就是主題很無感,甚至嘰哩呱啦地聽得很疲倦,演員部分好喜歡以諾呀,屁孩小男生不就這樣XD
尽管有比较完整的参选乡长这条线,但《哈勇家》真不是主旋律,除了没有全票当选乡长外,主题音乐其实一直是《宝贝计划》的变奏。导演应该是故意的,因为《哈勇家》还是在讲亲情,放大点是家族,所以埋了《宝贝计划》的暗线。很多人不喜欢,很正常,这种接地气的电影辐射范围只有全省,顶多周围几个省,绝难跨省。但漫威都被骂成狗了,《流浪地球》出了墙外也成了文艺片。其实只要在策划阶段找到目标人群就好。
或許更加理解台灣對原住民的關注,對於我們而言是政治,對於他們卻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在今天再来表现现代文明对原住民文化的同化与侵入实在有些老生常谈,编导选择了一个比较婉转的角度,用台湾电影最擅长的散文语汇表现一个原住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以平视生活的方式来表现文化同化的老主题是全片最大的优点。西方女婿、现代民选、基督教文明都在与这个家庭发生着不大不小的冲突,女婿带出原住民的婚姻观保守,但性观念却相对自由;选举则是将贿选违法与乡土民情做冲突;代表传统精神的阿公与信奉基督教的阿嬷,每次重大节点都以杀猪作为仪式的传承,而随着文化不断融合,大哥下山、女儿生产、侄女当兵,杀猪仪式最后成为对去世的阿公唯一的传承,内里还是对传统文化逝去的惋惜。不过整部电影的拍摄还是电视剧感,倒不如索性真换成金发碧眼的西方女婿,以及直面杀猪整个血腥的过程,这份刻意的婉转还是令影片失色不少。
时常在想那些传统的美德或是习俗,放在如今应该怎样更好地传承。全部丢弃自然是不能,也不可能照搬全抄,也许还是看个人,走也好留也罢,只要合理快乐就都可以。曾经的那些思维框架在现实面前不断经历粉碎后的重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当然令人沮丧,这时候只有家人才是永恒安稳的依靠。如果赢了就一起狂,如果输了就一起扛,只要拥有了彼此,便也就什么都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