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我说这是一部科幻电影,我拒绝。
整部电影看完了,只有一个外星人,而且是一个巨SB的外星人:要绑架小孩子,打不过一个地球人!
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有靠其身体本身的毒气。
——有人会说,难道外星人一定要比地球人厉害吗?
我也不这样认为,不过影片开始又不断重复这些外星人可以制造麦田怪圈,可以乘飞碟从外太空来到地球,难道不应该比地球人更厉害?
实际上,导演根本没打算把这部影片当成科幻片来拍!
其实这应该算一部惊怵片!
影片一直在制造气氛,所有角色其实不过是自己吓自己!
影片想告诉我们一个主题:人,应该有信仰!
但我看到最后,也没明白人为何应该有信仰。
那个牧师,因为自己的老婆被车撞死,不再信仰上帝;因为他儿子没死,因为他弟弟打死了外星人,于是重新信仰上帝。
——这个理由也太牵强了吧!
一个字评价:烂!
当初下载这部电影是冲着票房的,天兆这个名字让我误以为这是一部特技大片,于是我赤裸裸地上当了。
大致理了一下思路,男主角家门口的的麦田怪圈是外星人入侵的信号,当男主角一家人以为这次必死无疑,外星人却由于四肢柔弱头脑简单被打败了,于是男主角重拾了生活的信仰。
暂且不说剧情是多么狗血无聊亢长,导致我两度快进。
导演的恐怖气氛制造的还是不错的,愈是模糊的事物,愈是引发人的恐惧。
统计了一下,106分钟的电影,在前80分钟,外星人只出现了四次,一次是跳上屋顶(话说能这么矫健跳上屋顶,怎么就那么容易挂了),一次是一只脚跨离制造的麦圈,一次是在电视里路过幼儿园,一次是被砍掉一只手,其实就是这80分钟,我才感到真正的惊悚氛围,是一种隐约,逐渐靠近,慢慢吞噬的感觉。
但是一到最后,外星人现身男主角家宅放毒气,就彻底破灭了,虽然外星人仍是只能看到一个畸形的轮廓和放光的双眼,已经够毁灭之前所铺陈的一切了。
印度小哥果然是我的茶!
看完《阴森林》再看《天兆》,再回忆《第6感》,这又是个永远只拍一部电影的导演。
喜欢他的会一直喜欢他,不喜欢的会很快厌倦。
《天兆》没有《森林》好看,因为太说教。
男主角是个神父,妻子的死亡让他对信仰产生怀疑。
然后,导演用一个近两小时的故事让他重拾信仰。
这个人,明摆着不是娱乐观众的,这点有点烦。
“灵异”一直是个幌子,《第六感》说的是阴阳交流,死者的遗憾通过通灵者来补偿;《天兆》几乎是教会电影了;到了《阴森林》,终于鬼怪妖魔外星人统统都没有了,直接说人内心的力量,爱产生的强大的力量。
可是他的电影能抓的住人,卡朋特是吓唬观众,西区科克是做秀,他就是完全沉下去,静下来,安静到我们听得到角色的心跳。
如果《达芬奇密码》他来拍,说不定可以把一部通俗小说拍成另一种味道,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
《天兆》的投资恐怕少的可怜,没办法和《世界之战》相比,但收益估计要高的多。
这到底是他厉害还是观众被骗进电影院?
不得而知。
但接下来的《森林》也大卖。
观众会彻底抛弃他这个大骗子吗?
不知道。
但他似乎也应该尝试一点改变吧。
《天兆》倒是成全了老梅,演的很卖力。
但风头被小凤凰抢了。
原来觉得小凤凰和哥哥差别好大,身材太壮硕,五官太男性化少了阴柔。
《一往无前》倒不是最牛的,萨马兰电影里的他倒是让人吃了一惊。
不管是《森林》还是《天兆》,都可以看到,原来小凤凰完全不着边的外表底下,是有大凤凰的影子的。
摘两段我觉得不错的对话我告诉过你们有些人可能会想这就是世界末日没错你觉得是吗?有可能你怎么能这么说?你想听的不是这个?你能不能就象以前那样给我点安慰?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当他们交上好运的时候第一类人以为这不单是运气不单是机遇他们把这个看作一个征兆--是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照看着大小诸事的证据第二类人把它就看成单纯的运气一个幸运的转机我相信第二类人会以相当怀疑的态度看待那14个发光体对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个两分的形势或许好些,或许坏些但内心深处他们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他们都孤立无援这让他们充满恐惧是的,有这一类的人可还有许多人应归于第一类当他们看到那14个发光体他们把它看做奇迹并且在内心深处,他们觉得无论发生什么都将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让他们充满了希望明白了吗,你要问自己的是:你属于哪一类人?你是那种看到征兆,看到奇迹的人吗?还是只相信纯粹运气的那种人?或者换个角度看问题--是否有可能世上,根本没什么巧合呢?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晚会我和Rada McKinney,坐在一张沙发上她就坐在那儿看上去那么美,看着我我上前俯身去吻她突然意识到,嘴里还有口香糖因此我转身把口香糖吐出来吐到沙发旁的一个纸杯里再转回头来却发现Randa McKinney吐得满身都是我知道这事是个奇迹有可能我正在吻她的时候她正好吐出来那会让我一辈子都吓坏的永远也摆脱不了我是个相信奇迹的人那些发光体是个奇迹这就是了那么你是那类人呢?你感觉舒服多了吗?是呀那么我是哪类人,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从没告诉过你,Colleen的临终遗言她说,“看”这时她的眼睛亮了一下然后她又说,“挥棒”你知道她为什么说这些吗?因为在她濒临死亡的时候,神经也未终止活动一些在你棒球比赛中有关我们的零散记忆突然出现在她脑海中没什么至高无上者在照看我们我们是孤立无援的Merrill, 等等.嗨, 亲爱的.嗨, 宝贝.我...只是想在晚饭前出来散一下步.你很喜欢散步.这都是注定的.很疼吗?我并感觉不到什么.那就好.告诉 Morgan...要多玩游戏.即使傻了点也无所谓.我会的.告诉Bo要听哥哥的话.他会好好照顾她的我会的.还有告诉Graham --我在这里.告诉他...要领会.告诉他要领会.还要告诉Merrill要努力的打出去.看, 你得问自己的是,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那个能看到征兆,看到奇迹的的一类吗?或者你认为人们只是走运?没有巧合,这一切可能吗?挥臂吧, MerrillMerrill...挥臂吧.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当他们遇到好事的时候第一种人相信这不仅仅是巧合或者好运,一定是冥冥中有人在眷顾我第二种人相信这只是单纯的巧合或者好运第一种人唯心第二种人唯物第一种人相信奇迹的发生第二种人质疑奇迹的存在我曾经说过,我相信所有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的奇迹,换言之,我曾经自我悲观到不相信自己身上会出现奇迹。
我想这部电影给予我的是一种正能量,现在这个说法或许可以适当update一下,也就是,我相信自己身上也能发生奇迹。
看电影前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部讲述麦田记号的天文科普片,标记电影的时候,看到豆瓣的影评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伟大亲情的文艺片,看完电影之后,我更觉得这是一部讲述态度,充满正能量的好电影!
1.这个电影的悬疑性太强了,从开头起,你就很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怪圈,最终人类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
2.小男孩和女孩戴的帽子,我以为这是个已经被外星人控制的隐喻,后来男主的的弟弟也戴上了一样的帽子,我还以为他们三个都被外星人控制了。
3.他们把房子的窗户封起来,外星人在屋顶跑,我觉得真的很恐怖。
设想一下,如果是你处在那种环境下,你不知道外面有什么,但是一直听得见奇怪的声音,真的感觉超恐怖。
这个感觉太真实了!
4.有一幕是男主突然看见门下伸出的手!
我的天,吓死我了!
我特别怕这种类似床下或者门缝里突然出现什么东西的场景,感觉特别吓人!
男主还突然把外星人的手指砍掉了……5.我记得有一幕是外星人倒地的情景,拍了第一视觉,让人身临其境。
还有水杯落下来,我觉得这个拍得特别好!
我很喜欢。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Leno的结局,也是这种第一人称视觉拍摄的,我觉得很好,观众很容易被带入剧情。
也更容易体会那个场景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种拍法很独特。
3.看到最后十分钟,男主回忆起妻子死亡的经过,我差点以为这个外星人是男主的妻子变出来的,回来只是因为太想念家人。
(哈哈哈,脑洞有点大)4. 其实我有个不一样的想法,如果那个外星人给小男孩喷的不是毒药,而是救他命的解药呢?
如果在外星人真的是她母亲变得呢!?
(不过好像没有太多的线索和暗示可以表明)5. 我一开始就看出来男二是演小丑的杰昆,那时候他好年轻!
杰昆也是个好演员,眼神戏也特别赞!
我觉得我会多找几部杰昆的作品看。
6.不过我觉得有点小缺点就是铺垫稍微有点长,感觉最后四十分钟最精彩,不过这点缺点可以忽略,这仍然是一部好电影!
ps:外国小孩子真是太可爱了!!
我超喜欢!
奈特•沙马兰的又一力作,由梅尔•吉布森领衔主演。
我个人可以说是非常喜欢这部小成本惊悚片,导演营造恐怖气氛的能力令人叹服。
这部影片以热门的麦田怪圈为题材,并将之与外星人联系了起来。
在主人公家的麦田出现怪圈之后,一系列恐怖事件接踵而至,使人们陷入了恐慌。
虽然怀着对外星人的巨大恐惧,但这一家人仍然尽力做好防范,以求逃过此劫。
全片外星人只不过在最后才出来了一下,其它毫无特效和大场面,但导演善于利用声音营造恐怖气氛。
其中全家人躲在屋子,听到外星人入侵房子时弄出的一系列声响这段最值得称道,因为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是最深的,所以虽看不见外面的情景,但心中的恐惧伴随着这些声音仍然有增无减。
本片不像其它惊悚片一样只重惊吓,不重情节。
这部影片里虽隐含了一些对于宗教信仰的思考,但细节的处理与情节的呼应令人叫绝。
主人公妻子在临死时叮嘱其弟用力挥棒,而后正是用球棒击倒了外星人;小男孩从小患哮喘,被外星人劫持并施放毒气时恰巧病发,暂时停止了呼吸,逃过一劫;小女孩则从小对水很敏感,容不得一点杂质,所以屋子里经常摆满了大杯小杯的水,而外星人是怕水的,在其倒地撞翻水杯时一命呜呼。
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的,看到最后终于释怀了。
影片没有那种很科幻的场面,写实性较强,让人觉得就如同发生在真实生活中一样,并禁不住想象我们自己到那时会怎么办。
平静的田园生活,听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现代都市人童话,但对于居住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乡间的格雷汉姆·海斯一家来说,却是心惊肉跳的开始。
某天早晨,格雷汉姆·海斯刚刚醒来便被孩子的惊叫带到了玉米地的中央。
在这里,原本一人多高的玉米田,已经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压倒在田垄上。
从高空中鸟瞰,还整整齐齐地呈现出一串串紧紧连结在一起的庞大环状神秘图案。
这足有500英尺宽的神秘麦田圈,到底是有人恶意制造的恶作剧,还是乘坐UFO的外星人降临的痕迹,或者是某种灵异事件的结果?
对一名平凡的农夫来说,格雷汉姆·海斯的生活面临着比谷物市场价格暴跌更加沉重的噩梦。
很快,全国的媒体、记者和观众也都把焦点以风一般的速度转移到了这个美国南部的小镇,集中到了巴克斯郡的海斯一家。
好消息是,这些匪夷所思的符号,不再是格雷汉姆·海斯一个人的问题;而坏消息是,格雷汉姆·海斯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符号本身的神秘……
很喜欢奈特沙马兰的这部作品,12年上初中听朋友说过这部电影,以为是恐怖片,草草的看了几个外星人的片段就不敢看了,这一段时间想找点刺激的看看,就重温了这部电影,看到最后真的热泪盈眶,外星人作为麦高芬推动整个剧情线往下进行,家人们从妈妈车祸之后就都不愿意提及事故相关的人和事,就连看到罪魁祸首也是淡淡的说了一句“那就是他吗?
”然而这些克制在家人以为的最后一段晚餐时完全破碎,每个人都爆发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的想法,儿子对母亲死去的怨恨和悲痛,父亲对自己信仰的怀疑和无能为力的哀伤,这一段演出非常具有感染力和情感张力,把前半部分电影压抑的感情彻底释放出来,紧接着就是外星人开始进攻屋子,结局的设定也十分精妙,女儿满屋摆放的水,妻子临终的遗言,弟弟作为棒球手强大的体能,儿子先天的哮喘,都导向了一个“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天意”的结局,导演巧妙的利用了科幻惊悚片的外壳讲述了一个动人的家庭在经历亲人死亡意外后如何挺过来的人文故事。
小时候看的电影,现在翻来看真的感觉剧情虽有点牵强但又有点巧妙。
翻了很多评论好像能真看懂的没多少。
这其实是一部表面只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片,但实则主要是一个让刚刚抛弃自己信仰的人又重新相信上帝的过程,但好像大家都找错了重点。
先告诉你这不是像《世界大战》那样的科幻大片,而是关于信仰问题的文艺片,所以想找刺激的人请绕道。
大家看没看过《i型起源》
I型起源 (2014)7.82014 / 美国 / 剧情 科幻 / 迈克·卡希尔 / 迈克尔·皮特 史蒂文·元这类电影可以归类为比较另类的科幻片,我个人觉的虽然《天兆》比不了《i型起源》,但主旨和拍摄手法还是有点像的,后面告诉你。
剧情分析:刚刚丧妻的神父,全家人还没有走出这片阴影时,外星人入侵,再也不相信上帝的男主却在影片最后一刻追随了上帝的指引保护了家人。
妻子最后说的话,女儿对水的挑剔,儿子的哮喘,到最后再来看这一切仅仅是巧合吗?
人可以分两类,当碰到好运时,一类人会把它看做一种征兆,虽感到巧合,但相信这是高高在上的God所安排的,另一类则纯粹把它看作是运气。
但到最后所有的巧合叠加在一起 你告诉我你还不会相信上帝?
前面支离破碎的剧情正是对后文的征兆,种种巧合让男主又重拾了自己的信仰,让他从第二类人变成了第一类。
剧情的缓慢和支离破碎正体现出男主阴沉压抑的心灵,所以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要像看《世界大战》那样肾上腺紧绷,前面的缓慢、压抑正是为了烘托影片最后一部分所给人震撼的那种效果(这和《i型起源》很类似,看到最后所给我的震撼差点让我想去信上帝了,唯物主义万岁´v`)。
影片最后的那种滑翔视角 超帅的挥棒动作 还有观赏态度的巨大反差,立即让影片上了一个档次。
谁都没有想到前面的很多细节都将是最后紧迫时刻的关键。
影片里夹杂着一些我们看不惯的美式幽默,真的起鸡皮疙瘩,但为了不让前面的剧情过于枯燥也只能这样。
当我看到很多评论都在说这是什么科幻片呀浪费时间 要加倍看 外星人low暴了 给亲情加分 给萝莉加分 导演的烂笔 终于看到外星人 等等等等的时候,我真想tm的说一句:想看《世界大战》你再去看呀,想看外星人你去看《世界大战》呀,不了解一下剧情简介就这么仓促定义这个电影就应该是科幻大片了吗?
看的快要睡过去,外星人居然不会穿墙,也是醉了。
本子雖很差 10年前也不至於一根主線得那麼無聊 但真的半夜有嚇到我…… 不過這片肯定不在讲外星人……信仰和水才是真……
上帝如果不展示怜悯,人类就会怀疑上帝的存在,遗忘,甚至辱骂。灵魂如果不经历考验,自我就会忽视灵魂的高尚,懦弱,甚至崩溃。一切征兆都有它的指引,一切信念都有它的意义。毁灭与消亡,那只是结果,不是过程。恐惧与迷失,这才是根源,更是启示。放弃活下去的念头,那比真正的死亡,还要让人沮丧。抱着视觉猎奇心态的人一定会对本片大失所望,因为《惊兆》的拍摄重心根本不是怪物,而是人,是人在面对末日灾难与未知力量时内心的剧烈变化,这远比拍摄外星人和宇宙飞船有意思。沙马兰的切入点简直刁钻至极,他试图通过神父这个角色来探讨信仰的本质。外星人出现其实是另一种神迹,妻子死亡→不信上帝→儿子复活→重信上帝,面对未知的恐惧,向另一种未知求助,这就是信仰,一种出于生存本能的敬畏。什么是先知,就是在征兆出现时,第一个察觉到的人。
多少年来人类一直在寻找外星生命存在的依据——水源 却不料尼玛外星人最害怕的就是水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人类实在太狭隘了!
对ET内容不感兴趣。。。
什么呀,完全不符逻辑嘛,外星人怎么就一个?还那么容易被打败 ,真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
现代社会对前现代信仰的寻回与重塑。沙马兰看到了神与外星人源自人类同样的心理需求,即对周遭未知事物和自身前途命运的解释。美国70年代的外星人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混乱。上帝、电视和书等本任何一种权威都无法令人相信的现代社会,外星人其实是一种经过科学包装的现代神,是活在祛魅环境下的人们的自主赋魅,它在遥远的外星系监视着人类,即可能给人类带来惩罚(奴役掠夺),也可能带来福音(科技交流)。作为具有同样神秘色彩的事物,上帝和外星人的信仰在本质上是互通的。电视机里的外星人是存在的(结尾映射了外星人的手法如同跑出电视机的贞子),那么神也是存在的(结尾环视客厅的“不在场者”)。
不喜欢奈特夏马兰的故弄玄虚。。。
相当牛逼。奉俊昊的汉江怪物和尼克尔斯的存身明显有借鉴。沙马兰真的很会拍人物的情感 比他偶像斯皮尔伯格拍人物情感动人多了。ps:沙马兰演技真好呀
整部片子就一个外星人- -片子最大的bug就是,如果他们怕水,来地球就是找死的,地球别的不多,就水多。关于麦圈,人们只是看见了他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地方说不定也有
郁闷,外星人到底怕水还是喜欢水?
几年前就看 可当时一是效果差 二是好像看不下去 看到评论说好 今天再看 很觉一般 当然是从科幻片的角度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 还是很吸引人的。
不错的片子,合理、不俗,片子里外星人的弱点是水。对外星人的害怕的渲染还可以再加强点。这部片感觉是温情比较多。
不说史上最弱外星人和视效最差科幻片(除了戴着橡皮头套和手套的外星人无任何特效),也不说极其做作的台词和傻不啦叽的剧本,一直在想梅尔吉布森为何要演这样一部烂片,原来是宗教狂为了教育大家要有信仰,冥冥之中自有某种存在关照我们
沙马兰片子的看点总是调度(或是一个令人拍手称赞的idea)大过本子,前作不死劫还可以靠着海量的影像把控技巧撑起其剑走偏锋、违反主流的反转,可这一次偏偏在导演技巧上也变得愈发平庸无奇—-尤其是细思起外星人的动机,很难让人信服其精心营造的未知氛围,装神弄鬼的坏毛病,在他职业生涯的第三作就已经奠定,其后十几年里,没见到丝毫的好转。
Mel Gibson
我们对声响所知甚少,是某些持续居住在电影里的在场生物的行动。孩童放弃原本懒惰和疲惫的姿势:他们选择蜷缩在沙发或床上。而地板传来一连串的影子(这几个人的确想要揭示背后的形象..)可是环境失去了原有的情感时刻: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掩盖住,包括声音,只能在图像出演//衣橱间的杂耍戏。可是窗户与门也很重要。
MG的眼神比任何外星人都可怕。。。。
小时候就迷麦田。有点失望
实在是受不了沙马兰为了让一个中年男人重新振作,而埋下那么大的伏笔,这样慢调子的节奏完全无法刺激我的情绪,反而越往后走越心急,如果一部带着悬疑色彩的惊悚片需要观众静下来,然后只是为了等待最后那个峰回路转的结局,那么《灵异第六感》来一次就够了,多了就显得没有惊喜了和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