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及格分,就是这种拯救外国人的情节,代入感差,能往下看,但是无法投入感情,像喝一碗白开水,不喜欢男主的表演,浮夸得像在演话剧,确实像大家说的,不像世家子弟,优点是像陈宝国这样一老戏骨们、外国演员都还不错,景色太优美,片尾曲好听。
北京卫视会选择这种正剧播出,比同期其他的开年大戏要好一点儿,应该是用心制作的了。
看这部片子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敢评,怕给出不中肯的评价。
好好看几天,感受一下这个剧组的态度,就可以评价了。
我从初二开始看美剧,主要看的是刑侦题材和医务题材,这几年英剧日剧也看过一点,这几年培养下来,我认为剧组的态度是一个剧最最关键的保证,这一点体现在各个细节,可以不尽善尽美,但是不可以不用心。
首先,剧本,题材非常新,立意是表现中国人的道义和勇气。
这个立意很容易挨骂,不好表现,弄不好就假大空,这几年也足够多了。
我简单了解过人物原型何凤山的事迹,我觉得他的抉择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个性化的东西很足,中国道义里可归为道义和勇气。
因此表现起来一个国与个人的度很需要把握。
毕竟大主题,以小见大更有真趣。
人设和演员。
主角是一个少爷人设的年轻外交官普济州,逃婚到奥地利。
少爷人设不好弄,不是说一副玩世不恭盲目天真就可以了,阔少群体还门类繁多呢,每个阔少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他的身世信仰有关。
普济州是那种有学识有修养有热情的阔少,良好的家境会使他把一切看得简单,年轻又让他莽撞。
但是外交官的家传是在他性格里的,因此他在这个环境下又是可教育的,可成长的。
他的莽撞经过特殊时代特殊身份的历练,可以渐渐删删改改凝练出一种外交官的勇敢来,知进退,但是在需要担当的时候又能够坦荡无畏。
剧情发展到现在,他以一种极快却合理的状态成长起来,前期的性格设计安排的世间饱满,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个性化的东西,普济州就是普济州,应该在这个场合中出现,又独特而可爱的人。
男主角王雷有功力,懂得一个度的把握,热情不谄媚,悲痛不癫狂,合情合理,足见思考。
尤其和宝国叔对戏的时候,不仅没有被虐,反而相得益彰,没有被老戏骨的神级功力压制,还能够体现自己的特色,非常有意思。
整部戏里最爱看他俩飚戏。
再说宝国叔,个人感觉是宝国叔自己赋予这个角色的是这个人物的灵魂,是高于生动的,近乎丰满到真实的饱满细节。
人物不用说话,坐在大桌子后面,不用动,也不用有什么表情的变化,单是一双看着你的眼睛,就能体现角色的过往。
宝国叔代表作《大宅门》,里面白七爷活脱脱中国大老爷,十足派头,大气,有范儿。
但是在这个角色,老外交官是洋派的绅士,不同于白七爷的大开大合,西方主义绅士是收敛的艺术,又不同于“高贵的消极”的中式儒雅,它更像一种仪式,和西装更相得益彰的仪式感。
说回到角色本身,可以说副总领事的人设也很成功,语言很有水平,性格老练但仍赤诚。
还要特别说一下女主,被逃婚的姚嘉丽小姐,演员张静静。
姚小姐是个大气女子,延续其他人物的特点,她也是个独特的大小姐。
这些年神剧中的名媛,不得不说,很多连娇嗔的眼神都一样,看多了也烦。
还是那句话,不可能有一样的大小姐,大小姐脾气也有特点,要合情合理。
姚嘉丽的大小姐脾气,不喜欢说软话,不会温言细语。
但是不娇蛮,也不胡闹,受了委屈什么时候抗争到底什么时候不当回事,也很聪明,是一个智商在线的。
演员真的惊艳,起初不知道她,觉得容貌不惊艳,但是可以说表演水准是可以的,在没有非常耀眼颜值的加持下,演技就成了观众好恶的唯一标准。
这个角色是很容易让人烦的,想想烂大街的大小姐样板,就说一个油亮亮的脑袋带这个网子涂着个唇蜜,说话前先说“哎呀”。
一口气写这么多,脑子有点跟不上了。
我觉得,国产剧也好其他作品也好,不要总拿大师的标准衡量,毕竟我们的产业水平现阶段还不足以催生电视大师。
这两年雄起的孔笙团队带来的《琅琊榜》《欢乐颂》可以说非常出色,堪称国产剧经典,但是当一个剧体现出十足的良心的时候,也就可以赞誉了。
这部剧是不完美的,比如说对纳粹的刻画流于形式,有点烂大街的二流子气质,看到党卫军就不想看。
剧,真的很怕“流于形式”几个字,成功是不能复制的,批量生产只能叫制造,但是文化产业真的只能容得下创造,容得下真正的心血的付出。
我们不是没有拍出过大师级的电视作品,94版《三国演义》,87版《红楼梦》,《康熙王朝》,《大宅门》等。
这些作品不论从深度还是演员还是制作,足以称得上呕心沥血之作,也让我们隔着屏幕和岁月,也能感受某种高阶的洗礼,大师的学养,某种我们常人难以探查到的生活细微之处的微妙情思,奇巧的命运安排,甚至美感。
唐国强说,现在的影视圈,都是围着21岁以下的孩子转的。
对,我们需要的是精品,并非杜绝娱乐,而实在是呼唤用心,某些东西实在是关乎情感交流啊。
年少无知,全是业余,有不妥当处望斧正。
让人很失望的一部剧,编剧高满堂,演员陈宝国,本来应该是顶级配置的一部正剧,预想结果是口碑屌到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痞子型的男主,谈情说爱的路线,真的是高满堂编剧?
讲真,看这类正剧就是为了剧情的,不是为言情戏,想看言情戏直接看偶像剧得了。
正偶结合的剧真的不要太差。
真人真事,有原型,有记录,本来可以来个人物纪实,宣传一下那个动荡时代国人人性的仁善与包容,现在竟然成了痞子无脑追星,谈恋爱,和所有人杠,说好的睿智仁义沉稳风趣世家公子外交家呢?
怎么就搞成了现在的成片?
前阵子在微信朋友圈刷到了某个公共号推荐的民国时期我国前朝外交官何凤山的真实经历,所以想着正好看看这部源自历史却又高于或者说有些艺术的电视剧。
我是宝国叔的脑残粉,so 咱们youtube开撸!
目前还没看完,只看了3集,但是我还是先给4颗星,因为我这人不爱看大玄幻,不爱看武侠,不爱看修仙,不爱看偏军事的,不爱看的挺多的,目前觉得这个还能看下去。
对于男一号王雷,我对他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当年的妇科大夫金太郎里面,这猛地梦回前朝当个世家公子哥,我好像还不太适应,怎么说呢,我觉得欠缺了一丝沉稳。
当然我还没看完,也许会有改观。
但我心中的前朝外交官,尤其是这种世家公子,虽倜傥,但更多儒雅潇洒。
也许这剧中的设定,为了突出他初出茅庐的精神吧。
既然我是宝国叔的粉,当然宝国叔演什么都是好的!
星星眼!!!
宝国叔演的副总领事啊!!!
沉稳大气!!!
当然,我觉得抛开那些演纳粹普通士兵的国外群演差劲了些。
当然,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但是从平常的纪录片中看到的德国纳粹军人貌似士气都很足,这里面可能为了突出侵略者的邪恶嘴脸,所以群演们二流子气息略浓。
不过啊,反派一号,我觉得戏好足啊,因为他长得好像我们土澳前总理艾伯特啊!!!!
哈哈哈,我一边看一边乐啊!!
另外反派一号汉斯的老婆,长得挺漂亮,但是服装打扮上总感觉像肯尼迪老婆杰奎琳的赶脚,请告诉我不是一个人这样认为好吗???
外国主演们的戏还是可以的,但可惜打开这剧的演员介绍,只有国内演员,并无介绍这些外国主演们,我觉得有点可惜啊,即便可能是小演员名气没有,但好歹是个尊重啊。
对了,配音腔好容易出戏啊!!!!
BUT,还是想说,目前看,真的还行,我觉得我还可以看下去。
冲着题材和陈宝国看的,结果剧情是演一群说着中国话的外国人骗痞子中国外交官的故事?
我理解有误?
两个奥地利人每天磨磨叽叽地讨论要不要骗怎么骗的问题。
脸谱化的德国纳粹的作用是使这个骗局更加紧迫?
出镜并不多的男主应该是世家子弟出身设定吧,可是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追星二流子啊。
哎,好失望,看不出历史感厚重感……,可惜了这个好题材!
为了陈宝国给三星吧
《最后一张签证》是高满堂大神编剧,中捷两国合拍的历史剧。
因为有宝国叔的加盟,所以开始立项我个人就很关注,今天终于看完了完整的46集。
有惊喜也有失望,有感动也有遗憾。
整体而言,我给影片打三星半,但是考虑到合拍片文化融合难度之大,全剧的制作精良,以及现在国产剧的浮躁氛围,加半颗星,4星。
这部剧的确很有质感,实景拍摄、服道化精致、调色淡雅、配乐也很优美,在近来的国产电视剧中,同期只有《于成龙》可与之媲美。
遗憾的是剧本硬伤不可忽略。
在我看来,如果中国方面以宝国叔的鲁怀山、外国方面以纳粹军官汉斯领衔,几位年轻演员做配角,恐怕效果会更好。
这次宝国叔是来抬轿子的,虽然戏份不多,但很好地hold住了角色,说到家人在战争中遇难,能够给人以代入感,让人感觉到内心的悲伤,这样人物就立起来了。
相对而言,王雷虽然贵为北京人艺青年才俊,前途自然一片光明,但就目前表演而言,与宝国叔这样国宝级的视帝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懂得放而不懂得收,因此不够自然,再加上人设的关系,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普济洲如同鲁怀山那样伟大,令人敬佩——这不仅仅是他的问题,其实剧里年轻一代的角色或多或少都有这个问题。
其实这部剧真正给我惊喜的是捷克演员Jan Revai饰演的汉斯军官。
据说Jan Revai在捷克也是知名演员,那我就不奇怪他能把一位如此复杂的反面人物演得如此丝丝入扣了。
党卫军官汉斯大概是剧里塑造最丰满最全面的人物了,变态、控制欲极强、虚伪、狡诈、冷酷、嗜血......这些暗黑的性格特点却都被一副绅士而睿智的外表所掩盖。
其实从汉斯的角色刻画,就能看出高满堂的编剧功底,《最后一张签证》很明显不是他最优秀的作品,甚至某些方面还相当令人不满,但人物塑造的层次性和深度方面,却好过当年太多太多所谓的大热IP作者。
我曾经跟朋友讨论过,这个角色很好地打脸了如今网文脑残剧里流行的“不爱全世界只爱你”的男性主角。
作为一位丧失人性,连生命都不尊重的纳粹军官,他的爱不值一分钱——无论是对妻子的,还是对儿子的。
甚至可以说,他对于妻子,根本不能称之为爱,当然他对于家庭是有感情的,对妻子同样,但那不是他自己所说的“终生不渝”“至死不变”的爱情,这些甜言蜜语与钟情的形象更像是自我感动的“刻奇”心理,是用以禁锢爱人的极端的控制欲;至于说“为了家庭”而努力,也不过时追求权势与财富的漂亮借口罢了。
我个人认为,爱是要以尊重为前提与基础的,如果只是把对方“囚禁”在自己身边,而不管其心中所思所想,不管她是否快乐,那么这至多只能说是喜欢,而不能称为爱。
其实,汉斯最爱的还是自己,包括妻儿在他眼里也不过时实现自己人生辉煌的工具罢了。
汉斯大概是全剧最大的亮点,也是支撑我看下去的理由。
虽然他的人设也并不好,但是足够有深度,演员也撑起了这样一个丰满的角色,因此即使不讨喜,是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也掩盖不住其在剧中的光芒。
这一点来说,中外年轻演员都要好好向老演员学习啊。
对了,我发现汉斯的配音是野芒,就是98版央视水浒中林冲的扮演者,我国著名的配音演员。
难怪配得如此出色。
最后再说一句,最后一集的时间线有些乱了,就是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5年后—3年后那里。
我的理解是,5年后应当被放在罗莎登上中国列车之后,罗莎离开大概是在38年底,5年后大概就是4344年,正好对应广播中的盟军登陆;至于3年后就是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3年后,正好是45年,马上二战就要取得胜利了。
总之这个错误应当是片方不严谨,直接按照剧本上来了,没有注意历史上的时间线。
其实我个人认为直接说年份最容易避免出现类似错误,希望片方看到之后能够改正。
电视剧的材题是挺好的,主要是看编剧怎么写,导演怎么拍男主角感觉没有女主演的好,不知道是不是正好要体现男主不成熟的一面,为后面男主渐渐成熟埋下伏笔?
剧情有的拖拉,太注重细节了吧还有刚看的时候,真的有点介意外国人讲的是普通话,个人觉得用外文会更好点,虽然后面也就慢慢习惯了,不过话说,我不太喜欢男主的配音,有一丢丢的不搭继续观看
以为请一大帮欧洲人就和欧洲影视作品一个水平了?
满屏欧美人也遮不住浓重的国产烂剧的气息!
男主如同街头混混、女主像傻子、汉斯活脱脱一个阴阳怪气的变态+神经病,外表聪明内心智障,连那么笨的女主都抓不住,废话还特多,纳粹这么蠢是如何打遍大半个欧洲无敌手的?
想表现普世价值和博爱却变成了一股圣母婊气息。
一副披着欧美皮的国产剧,拍这种沉重的历史题材竟然还是恶习不改,全是国产剧的套路,搞什么妻妾争宠、追星之类的,丝毫不触及人性。
不敢相信高满堂是这水平。
看在男主好歹救了些人的份上给两星,要不然就一星了。
那些给一星的我无法理解,开年第一部戏就讲中华民国的外交官的壮举,绝对是一种突破,让我们看到总局尺度放宽的可能,故事讲述的有些问题得承认,但是题材,演员的演技,海外取景,捷克演员的卖力演出,都能看出这部剧的诚意,评论中看到有人说不手撕日本鬼子开撕德国鬼子,我不同意,片中对盖世太保的描述还是挺客观的,残酷,多疑,对元首绝对忠诚,服装永远笔挺。
外交官的工作不好做,需要维护国家的形象,必须不卑不亢,同时在恐怖统治下又如履薄冰,讲的又是民国的人和事,题材上不好把握,尺度上也受诸多限制,但不失为一次不错的尝试,给予肯定!
首先看到这个名字脑子里突然就想到不久前看到关于何凤山外交官的事迹,加上陈宝国老戏骨助演遂决定追剧。
但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了,先撇开大家广为诟病的配音腔,强行插入的国内剧情以及二流子一样的德国士兵,我觉得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该片的立意。
剧情取材于二战时中国驻奥地利外交官何凤山的事迹,其在那个恐怖的岁月,秉承着人类的良知和最大的善意,为上千名犹太人发放中国签证,助其逃脱纳粹的魔爪。
而本片主角至少在前十集都仅出于对一位小提琴家的爱慕之情,为其想方设法的走后门,托关系办理签证。
把人性之美代之以儿女私情,不是很清楚编剧想表达什么。
我可能比较死板,不太理解为什么这种可以窥视人性的题材一定要落于儿女情长的窠臼。
其次是男主的情商,其表现的人物就目前来说根本没有半点外交官的觉悟。
在宴会上对其他国家外交官硬肛,与德国纳粹军官硬肛,与自己领导硬肛,与自己领导的领导还是硬肛。
好像想办成一件事就是靠瞪着眼睛,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表情大声呵责。
让我不禁想起同类题材里《辛德勒名单》的主角,其一面与德国人虚与委蛇,一面尽量的将犹太人招进自己的工厂进行保护。
其使用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贿赂,赔笑,撒谎等等。
观众一方面能看到他商人逐利狡猾的一面同时又看到其大善的一面。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不是靠讲道理就能行得通的。
最后还有反派的坏,这是一种单纯的坏,莫名其妙的坏,脸谱化的坏。
这样的人物太平面了,他好像生来就是坏人,观众没有看到其被纳粹洗脑,看不到一战失败对德国人的影响。
这样的反派太薄弱了,他就像立在那里的一个靶子,观众只想看他被主角打倒,被主角耍的团团转。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伪装者》里汪曼春死的时候,估计很多人还会有一丝不忍,在其阴狠的背后我们还看得到其对明楼的爱,还看到明楼屡屡利用她,因此虽然她是反派,可人们看到她死去时却还有一些可怜她,这个形象是鲜活的。
可本剧的反派,过了这么久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貌似只有其会变魔术这无关紧要的一点了吧。
一部剧的成败,除了有好的主角一定要有成功的反派,一如阴阳调和,两者缺一不可。
也许接下来主角会有成长,立意会有翻新,反派会更鲜活,在没看到结尾的情况下我的评论有失偏颇,不过我实在希望我们的影视人能认真对待这些历史真实的故事,让每个故事就尽量完美的呈献给大家,不要白瞎了好题材和好演员。
PS. 宝国叔的演技还是在8分以上的,老戏骨果然品质保证。
陪妈妈
陈老师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施京明
剧中想要塑造的果敢勇敢智慧的女性形象姚嘉丽是这样的,被老公打了没事,老公带她买衣服净挑男装,老公带她上高级餐厅吃饭只点便宜的,家里来了“小三”只要自己是大的就行。
真的,耐看,坚持看到最后一集,我的意思是,只有最后一集好看
那个洋妞才是女主吧?而且是大女主,所有正派都喜欢她,为了保护她不惜去死;反派都想抓她,抓到了又不杀😓😓😓历史上的何凤山胸中有大爱,可没假公济私搞三角恋!
并不是山影才会出好的国产剧,虽然设计了撞脸,古怪的婚姻,但是外交官这个角度非常不错。虽然男主角对我来说比较陌生没有胡歌的颜值,但是沉稳大气,符合人物形象。德国军官的线也展现了人性的善和恶。我觉得比伪装者更好看
可惜,就算陈宝国这样的老戏骨也无法救得了这部戏不被吐槽,主角塑造跟一个外交官完全不符合,让我想起了方面挂了勃列日涅夫电话的那个话务员!冲动!
还不错
在特殊的大背景下想要表现出人性之美,又要避免政治冲突,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自古改编真人真事的影视剧都需要不断打磨推敲才可呈现在大众眼前,该剧的选材算是别出心裁,又有陈宝国老戏骨的加持,不足处节奏不够紧凑,每集的信息量不大,儿女私情所占篇幅过重,总之也是开年值得期待的一部剧。
国产跨国剧,基于真人真事,还不错~
有些感人 尤其那首主题曲多瑙河畔 好心酸 等待没有硝烟 重逢那一天 等待多瑙河畔的相见~~不管何时 都该对人性对世界抱好的期待吧
纳粹有点坏得太脸谱化了,让人有点看不下去。宝国叔和王雷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可惜剧本和剪辑一般。虽然是特地去捷克拍摄了,但是感觉好多景还是现搭的,少了点历史感。
豆瓣居然没有负分选项,差评😒
布景一股哈拉滨屯子味
好题材好演员就是没拍好
比较喜欢陈宝国老师的电视剧,剧中扮演的副总领事沉稳还有点小幽默,演技太好了
去年看的时候就挺感慨的,这段历史大多国人并不知晓,初高中历史教材也无笔墨,但对于犹太人而言却是铭记于心祖辈难忘。无论怎样,感谢那些在黑暗中也尽己微薄之力给予最大帮助的人们,历史不会忘怀,也再次祈求世界和平。
被王雷和宝国叔帅到!
三两集可以讲完的故事,非要拍这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