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简单概括为,友情跨年龄中国版《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大表姐的封后之作,值得推荐)。
主题惊人的重合度啊,通过舞蹈或其它事业去改变命运,去重塑自身的精神状态,去重新寻找自己内心最重要的东西。
大概剧情可以看到好多片子的影子,好闺蜜重聚,挑战不可能,曾有很多经典,比如《少林足球》中的师兄弟踢球,《梦女孩》的闺蜜组合分分合合,《怒放》中潘粤明的乐队等等。
虽然同样剧情构架的成功经典很多,但是这部片的短板还是很明显的,既导演在整部电影里的手法还是 十几年前港台剧的模式,通过肥胖丑化女主,并夸大社会的不包容,最后完全无理由的励志,话说,连扶着站起来都要集体喊口号加油,仿佛是七十年代的狂热一般…… 艾伦虽然是主演,而核心并不在他身上,当他的戏份有所削弱的时候——别忘了他可是担任着全剧的笑点发动机,整部剧的笑料随着艾伦的弱化也被弱化了。
三个女配从一开始的少女时代,一瞬间变成了中年妇女,各自有各自的苦恼,这个时候剧情给出了一个缺口,就是女主戏剧化的苏醒,产生了矛盾冲突,从这点看其实很有可以发挥的。
那么如何塑造他们呢,以女主为例,最深刻的印象真的不是最后她的飞翔,而是胖和幼稚,虽然剧中因为事故的原因,她的心智是十几岁,所以理所应当说的话、做的事会显得很幼稚,但是啊,这种不协调的确是给观众的第一深刻印象,有多少人能去考虑剧中人的设定呢?
丑化肥胖+孩童心智的结合给人并不是美的感受。
当然这种设定并不代表失败,出色的剧情一样能让我们感动,起码是一个我们可以相信的剧情,塑造一个真实的人的坚强,她可以忍受痛苦,而不是感受不到痛苦…… 剧中点题的还真是一头大象,说实话没做啥起承转合的作用,作用主要是卖惨。
这部片亮点其实也蛮明显的,比如它的歌舞片段,颇为带感,可惜时间都很短,其中配角白糖对女主的感情也是蛮让人感动的,有点百合哟。
片中说,人总有赢一次的机会。
的确,不过我认为应该先赢肥胖一次吧,真的。
春夏的成长在13岁那年戛然而止,又在15年后突然醒来,从新踏入这个陌生的社会,辛亏还有好友,幸好还有梦想,为了完成儿时的梦想,从新开启了自己和小伙伴们的天鹅湖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曾经失去的友情和快乐,用春夏的话说,其实她并不在乎那些奖金,她在乎的是,和她儿时的好友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为了友情,还有自己的一点点梦想,她们在一起努力,哪怕是一点点成功的机会,只要不被赶下台,就说明他们已经在自己的人生中,有了那么一点点的 成功,我们这些被社会打磨的心灰意冷人,只要有一次上台的机会,只要不被赶下台,就足够了。
这部片子少了很多搞笑的段子,但是很感动人,我愿为他们的努力加油。
对于中国电影我是苛刻的,怒其不争。
对于艾伦我是宽容的,起码羞羞的铁拳没特意上来骂评!
可是这部跳舞的大象是什么鬼?
全程五毛特效的大象咱可以忍,全篇为了励志而励志的二维漫画弱智热血情节,就实在让人坐不住凳子了。
比看日本电影更让人尴尬有没有?
不提沈腾西虹市首富的差强人意,如果艾伦为了急于证明自己,更应该潜心打磨,而不是匆匆选择这种粗糙到没有原则的商业片,既浪费了自己的才华,也消耗了粉丝积攒的好感。
电影不是小品,舞台喜剧的极限夸张放错了地方,就会变成大写的尴尬。
比如女主沉睡了15年,醒来却变成了胖子,就算家里不差钱天天特护营养好加科学特例,那一醒来就能下地就真的是奇迹了!
这和死了十几年变成僵尸直接跳起来有何区别?
然而这并不是恐怖片。
如此侮辱观众的地方,影片中简直大把。
最为尴尬的是,决赛时反配女一号的编舞真的在行,而猪脚小队天鹅湖后面的编舞跳的我尴尬癌都犯了,特别是毒舌评委跟着节奏摇摆起来装作被感染的时候,我胃里顿时一阵翻滚!
我tm🙏🏻拜托现在的导演编剧,你可以不懂科学,违背尝试,但作为电影人起码的审美得有吧?
你让观众看女猪这样的编舞是想博得同情呢?
还是当笑话看?
最不能忍受的是整部电影还穿插了几段歌舞,然而既没有人家印度的节奏热情,也没有好莱坞的潇洒深刻,只能尴尬莫名其妙➕1!
我还能说什么?
艾伦的喜剧段子是在线的,可放到这里就变成了跳梁小丑,甚至不如反一男主让人印象深刻。
或许影片唯一成功的就是共情做的还可以,起码我家十岁的姑娘看哭了,所以我给两星。
从四个小姑娘的经历完全可以看出,网红才是这个世界梦想沉重的人的唯一出路。
你看,拼命学习,你考不过托福,没用。
钢管舞跳得力拔定海神针,没用。
靠自己的苦力,搓脚,送外卖,照样没用。
只有网红才有用。
表面上看你们为了舞蹈的梦想努力奋斗,抛洒了不少汗水。
但是有用么?
你最后得到的掌声是因为努力或者跳得好看么?
不是,是因为你像大象,却还要跳舞。
大家看的是什么,我也就不说了。
所以,这年头,怎么奋斗都不如网红,但是网红不是一种挥洒汗水换来的梦想,是什么呢,自己猜吧。
前几天看了《跳舞吧!
大象》。
因为评分很低,起初并没有特别感兴趣。
但是作为一个舞蹈爱好者,因为它讲的是跳舞的故事,而且也有专业舞者参与其中,便本着好奇心一探究竟。
▲《跳舞吧!
大象》确实,电影本身有很多问题,比如剧情俗套、转折生硬、硬熬鸡汤、贩卖梦想、消费胖子等…但是,观影过程中还是有那么几个点戳中了我,让我鼻子发酸。
影视作品,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艺术化处理。
尽管这部电影的处理并不十分理想,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看见生活,获得某种启发和共鸣。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被作品打动,从来都不仅仅是因为作品自身,而是因为从中看到了自己。
所以,这里不讨论和评价电影本身,只想说说这些点。
🐘01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直到大学毕业前,我几乎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想要做什么。
我只是,顺利地学习、升学、工作。
偶尔尝试一下似乎有点感兴趣的东西,也只限于浅尝辄止。
当初入工作的新鲜感和经济上不再依赖父母的快乐渐渐化为了平淡,日复一日的枯燥,时时让我觉得空虚、乏味和沉闷。
渐渐感觉自己的活力和灵气都快要磨没了,就像一株植物在一天天地“枯萎”。
我感受到心里有一股劲儿,像茶壶里煮的饺子,倒不出来,憋得难受。
我不甘心。
然而。
虽然偶尔有爆发,跟随自己的心,做一次当下最想做的事,但总体上还是在战战兢兢地、一点点地试探着改变的可能性。
毕竟,“脚踏实地”才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我羡慕电影中的黎春夏,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可以像傻子一样,不顾一切地追寻。
没有犹豫,没有迟疑,不问后果。
当闺蜜芊芊质问她:“你现在应该做的是那些成年人做的事情,减肥相亲挣钱买房,你听明白了吗?
”她说:“这十几年我躺着的时候,总感觉有人在我耳边絮叨,说,北舞附中还没考上呢,咱们那支舞还没跳呢。
就是这些话让我醒来的。
”
▲黎春夏和姐妹们在疲惫忙碌、一地鸡毛的生活里,依然愿意相信自己,去争取一次。
没错,这是傻,但是许多人连这种傻的勇气都没有,而是从一开始就放弃了。
而这,并不比她高尚。
想起《月亮与六便士》 中的银行家查尔斯,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放弃一切去追寻,直到生命的终结。
▲《月亮与六便士》于他们而言,有些东西,是精神支柱一般的存在。
若精神饥饿,纵然物质优渥,也依旧是贫瘠的一生。
前段时间看了关于街舞舞者的纪录片,了解到了街舞精神。
对他们来说,跳舞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跳舞。
在一次街舞比赛中,舞者阿K因为跳舞时过度卖力,体力不支,在后台晕倒。
我很欣赏他们有这样一种值得付出所有、奋力一搏的“信仰”。
不只是宗教才有信仰,我们内心的渴望、想要到达的彼岸,就是信仰。
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一点儿念想地活着,岂不是很无趣?
🐘02 “生而为人无罪,你不需要抱歉。
”电影中的皮老师是一个小众文化爱好者,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娘炮”,就连父亲也一直不理解他。
身为一个落魄的舞蹈老师,他每次回家,都要换上西装,戴上工牌,假装是个“正经的上班族”。
一次,妈妈对他说:“你这身衣服啊,是在瞒我们,还是瞒你自个儿呢?
”电影的尾声,他穿上带着翅膀的演出服、戴上“王冠”来到父亲面前,虽然父亲情绪失控将“王冠”打落,他依然戴上。
那一刻,他走出来了,也终于和父亲达成了和解。
▲皮老师和父亲无独有偶。
台湾的“玫瑰少年”叶永志,因为长相清秀,遭到同学霸凌。
一次,叶永志为了去厕所,在他最爱的音乐课上提早五分钟下课,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让人心痛不已。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大多活在别人的评价和社会的条条框框中。
然而,这个社会对少数群体并不友好。
如果你恰好是那个少数派,你很可能会受到各种排挤甚至打击。
我们都害怕变成少数派,同时,却又在排挤着少数派。
世界的复杂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注定了会有多数和少数。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成为某种少数。
但是,即便身为少数,和别人不一样,也并没有任何错。
所以,请对这个世界、对和你不一样的人多一些包容和尊重吧!
🐘03 大象也能跳舞。
这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我们这些被生活揍趴下的人,一辈子一定会有赢一次的权利,你要为那一次,拼尽全力啊。
”我认为,这个“赢一次的权利”,并不是一定是最终赢得成功、实现理想,而是一种奋力向上的劲儿,一种“老子拼尽全力了,所以没有遗憾”的气魄。
电影的结局挺好,并没有胖女孩变瘦变美的逆袭,也没有四人团结振作一路过关斩将,更没有赢得冠军成功出道。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谢幕词我很喜欢——“献给所有笨拙而沉重地活着的人们。
”尽管身体沉重笨拙,但谁说大象不可以翩翩起舞?
尽管一身重担,我们也依然可以努力活得漂亮。
- End -「本文由 @粥粥Laraine 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还好女主表面上足够乐观,还好女主还有三个要好的朋友。
这部电影中讲到了亲情和友情,友情的比重更大一些。
跌倒了,再爬起来就好了,never give up。
皮老师的遭遇我相信在现实中会有很多很多的人遭遇过,他父亲的不接受让人心塞,他父亲说自己的儿子丢脸,可我眼里,他父亲才是最丢脸的那个。
愚昧、腐朽,喝烂醉乱扔酒瓶,全世界最丢人的就是你。
女主看着乐观可也曾不接受自己,想要自杀,是朋友,是父亲拯救了她。
希望现实中所有遇到挫折的人也能够遇到拯救自己的人,希望你们能够获得救赎,活下去吧,活下去吧!
“献给所有笨拙而沉重地活着的人们”看《跳舞吧,大象!
》这部电影,是我加班回到家,无意中点开的,老公看到一半在沙发上睡着了,我就在他的呼噜声里哭了大半个小时。
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那么感人,我没法判断。
最近我的工作特别不顺利,我对自己很失望,这感觉糟糕透了。
看到拖着肥胖身躯却想完成跳舞梦想的黎春夏,在领导面前扮演小丑努力想要留下工作的老黎,拖着孩子和生病母亲在酒吧跳钢管舞的刘芊芊,考了五次托福都失败的成小果,在洗脚城被经理泼洗脚水屡遭失业的白糖,我知道,我也是那个笨拙,沉重却又不想认输的人。
我哭,因为我很难过,难过自己没有轰轰烈烈地活着,为梦想,为想成为赢的人奋不顾身的努力过。
我哭,因为春夏带着她的无敌美少女组合站在了那个舞台上,我为她们感到开心,即使舞蹈不专业,舞姿不优美,那又如何,因为大家为梦想努力的那段时光,让他们自信和快乐,这就够了。
所以,赢可能并不是众人所定义的金钱、权利,而真的是因为想做那件事的执着,快乐,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如果,你有想要去做的事,那就去做吧,不要害怕嘲笑,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去做,你就有收获。
送给自己,也送给不想认输的你。
电影有好多细节不值得推敲,好多地方为了煽情而煽情。
但是就为了春夏一直作为一个胖女孩儿而努力,而不是一转身就换一个瘦瘦的女孩来说她减肥成功了,这部电影就值得一看。
事实上虽然有一个浪漫的舞台,但她们的生活并没有产生实际变化。
只是沉重生活中一个美丽的梦罢了,但是做个梦又何妨呢?
感谢导演造了这样一个美梦。
影片讲的是一个名字叫“黎春夏”的女孩,从小就喜欢跳芭蕾舞,身边还有三个很要好的朋友,芊芊,白糖,小果。
她们有一个跳舞组合,名字是小天鹅。
黎春夏的童年,还有一位好朋友,小象,名字叫阿童木。
热爱跳舞的13岁女孩子,黎春夏不幸遭遇车祸。
沉睡15年后,女孩子竟然奇迹般地苏醒,醒来后她发现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3岁那年玲珑多姿地身材,15年醒来后,她变成了一个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大胖子。
她的心智还停留在13岁的年龄,丧失了15年的生活常识,体重也飙升到200多斤。
父亲带黎春夏回家的时候,她发现小象不见了,父亲欺骗她说小象已经死了。
她独自站在喂养阿童木的地方,忍不住痛哭, 生活并不如意的黎春夏,在承受着生活带来的双重打击,还被人当做“大象怪”,黎春夏选择过上吊轻生,却因为体重过胖,绷断了绳子,尽管已经如此痛苦,但始终有件事让她念念不忘,就是15年前还有一场未跳完的舞。
就在她“万念俱焚”的时候,她“收到”了一张跳舞比赛的宣传海报。
这让她重拾了对生活的信仰,通过小时候暗恋过她的男孩找到了当年的另外三个“小天鹅”,立志要重组当年的“四小天鹅”。
而后黎春夏发现,即使没有15年前那场车祸,其他三只天鹅的人生却好不到哪去。
三只天鹅在15年后都有了各自的生活。
芊芊为了生计和养活家人,不得不在灯红酒绿的场所为生活而努力。
成小果也在为了自己学业而努力,
白糖去足浴中心替人浴足。
现代人的生活倒影在影片中以幽默搞笑的气氛中不断地展现了出来,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我们,也像她们一样,默默为了生活而努力。
此时一位号称曾在法国学习现代舞的天才型教练皮鲍十出现, 他也是一位被生活和现实结结实实揍趴下的人,被家人的不理解扫地出门之后,皮鲍十实力演绎秒怂,不仅怂,还是“毒鸡汤”导师。
为了想赢得本次比赛的冠军,黎春夏和好友们每天开始魔鬼化的训练。
四个女孩子追逐梦想的热爱,激发了早已被生活打击趴下的皮鲍十。
永远不要对自己说放弃。
女孩子们面对艰苦的跳舞训练,芊芊,白糖,小果都曾想要放弃。
她们对春夏说:十五年都过去了,跳舞是不可能了,我们放弃吧,我们回归现实。
黎春夏带着阿童木的信念,对梦想如此渴望,人生至少要有赢一次的机会,这群可爱的闺蜜被打动了。
在训练中,皮老师也是金句频出,比如:跳舞本身没有门槛,不要把胖当成当成敌人正视它并且接受它驾驭它。
于是乎四只人生惨白的天鹅,在心灵砒霜导师皮鲍十的带领下,开始迈向舞蹈比赛冲刺的逆袭之旅。
有一次夜里,她躲在跳舞房外偷偷看自己老师,皮鲍十跳舞,觉得老师舞姿美轮美奂。
皮鲍十对她说:跳舞,你不可能成功的,我坚持了那么多年,你看我混到这个样子?
黎春夏还是蛮质疑了老师的想法,她还想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定不放弃。
黎春夏对舞蹈的执着,深深打动了皮鲍十的内心。
他回忆起自己当年为了学习跳芭蕾舞,一直被家里父亲质疑、否定,毕业舞会跳芭蕾舞被同学嘲讽,自己偷偷跑到陌生的街头练习舞蹈。
他一生并没未赚到很多钱,也没实现苦寻的理想,为了舞蹈,他甘愿放弃所有,因为热爱。
练习芭蕾舞过程中,黎春夏因为肥胖,很多舞姿没做到位,动作笨拙,步伐吃力,偷偷节食达到减肥的效果,没想到适得其反。
在皮鲍十的引导和鼓励下,黎春夏慢慢接受自己肥胖的现状,也通过适当的体能训练来适应舞蹈。
参加初赛,面对评委们各种冷嘲热讽, 当现场观众的视线都投入到这个组合,突然,黎春夏突然绊倒在舞台上,一动不动。
她的脑海里,时刻想起阿童木走路的声音,几个闺蜜呼唤她的声音,皮老师鼓励支持她的声音。
黎春夏坚持跳舞了整段舞蹈,虽然不够出彩,但是她把大象舞跳完了。
也是这份毅力,才有了后来小天鹅组合进决赛的机会。
片中所谓的大象当然不止是真的大象,还是一个因一场车祸睡了15年的中学生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成为如大象般的肥胖女人,更是指那些因沉重生活而步履艰辛笨拙地活着的一些人。
影片末尾,黎春夏才知道,原来阿童木并没有死,阿童木只是生病了,父亲把它关起来疗养了。
黎春夏见到阿童木那刻,满脸的心疼,十五年后,当年可爱的小象变成了苍老憔悴的老象。
在完全没有打算的情况下看了这部片 没有那么差啊 给差评的人是有多见多识广品味不俗呀 在剧情的转折和人物的塑造上确实有不那么完善的地方 但是小人物的又可怜又可笑的地方也是拍出来了啊 我还是被感动到了 在一些生活情境下 我们何尝不是那头又笨拙又不知所措又努力struggle的大象呀 而且结尾挺不俗的 他们没得奖 而且得不得奖也不重要了 因为最重要最给予希望的反而是和朋友们一起努力的自己呀~
姗姗真好听,白糖给女主贴纸鼓励的时候哭爆了,白糖太攻老觉得爱着女主哈哈
看到20分钟就看不下去了,所有烂片潜质都淋漓尽致展示,牛逼。
要是哪个大V或者公众号给你推荐这部电影,趁早拉黑吧,开心麻花已经没救了。
尬!
「献给所有笨拙而沉重地活着的人们。」13岁少女遭遇车祸,昏迷15年后醒来 却成为了一个只能跳滑稽大象舞的200斤胖女孩。居然有一点点的好看。让我想起了《少林足球》。只不过少林足球队变成了四小天鹅舞蹈队,大力金刚腿的周星驰变成了15年后醒来的小胖天鹅黎春夏,名誉扫地的黄金右脚教练孟达华变成了舞蹈梦想受挫的皮鲍十。这些早就被生活揍趴下的人 想赢一次,哪怕就只有一次不被别人赶下舞台。赢一次就好,赢一次他们就觉得够本了。所以,黎春夏带着她的三位同伴一起在结局的时候献上了四小天鹅舞,完成她们15年前未完成的演出。正如天鹅湖的故事所讲的那样,一个受诅咒的公主再也无法变回原来的样子,她只有跳舞才能记得自己是谁。黎春夏虽然笨重的像一只大象,但是她也像大象一样不畏惧失败和跌倒,勇于站起来。
为什么我还坐在影院,因为我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是我真的是如坐针毡。
跳舞是身体和音乐的交流,而钢管舞当然是高级舞蹈啦!万事万物都有自己节奏,感受并遵循它!还有从跳皮筋体会节奏,从广场舞学习礼仪,在水里开展训练,皮老师很有一套啊!坚持穿自己做的羽毛演出服来见父亲的皮老师,你其实一直不够勇敢,父亲给你说的“你戴啊”,其实是恨他轻易放弃了梦想,自己都觉得要换上另一套衣服才有脸面见父母。艾伦演羞羞的铁拳我就很受触动 他扮演经历坎坷的人真的好友说服。我们这些被生活打趴下的人,也总有一次赢的机会 。为这一次,你也要拼尽全力啊!细节处理不错,三个萌妹子牵制住大象般的女主,天鹅湖背景音乐的几次运用,女主沉睡的时候,彭扬饰演的好朋友芊芊挺着都来看她,还有白糖给女主塞大赛宣传片……献给那些笨拙而沉重得活着的人,感谢电影对舞者的支持,对性少数群体的关注。
就各方面都不及格的电影,靠鸡汤和梦想来支撑住糟糕的地方。那句“方圆十里没有比你更娘的”,好吧,2019年了还有人在拿“娘”来说事。主创有空去看看《跳出我天地》怎么拍的吧。
"把不可能变成奇迹"的成人童话,表面上很喧闹,骨子里却藏着"我跳舞,因为我悲伤"的个体孤独。每个人都是小丑,但导演坚信废柴也能燃烧发光。他把赤诚和温柔植入离谱无趣的闹剧之后主题变得假大空,"小飞象"终只是荧光灯下自我催眠的假象。内地大银幕上半遮半掩直面LBGT,这种进步远大于电影的蠢笨与平庸。
给两星三星的 良心在哪!没看到满满的惊喜和诚意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看这样的一部片,用着二十年前的套路,拍出了让人膛目结舌的垃圾,所有元素和要点的堆砌也没法改变成片臭过象屎的事实。
当尬笑的开心麻花没有了笑点之后,也只剩下尬了吧。
绑架式感动,劲劲的,笑点也很腻
Shout to the little clumsy girl with an elephant×/ elegant✓ dream
我觉得这是一部完全不干,非常可爱搞笑的电影。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或多或少总有梦想,我们为之付出了努力汗水,但是并不是说一定要成为一个世界冠军。更多的去关注小人物付出而不得这一个层面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当最终这些小胖胖们没有拿到奖杯,我觉得是最最合适的结果。胖胖的女孩子皮肤好,五官精美,比那些排骨精好看很多啊!我觉得这是开心麻花里自然不做作的一部好作品。
以为是喜剧,最后却看哭了,成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吧~
坦白说,是今年国产片喜剧排头兵了,音乐也是,好歌一首接一首。影院里多久不歌颂堂吉柯德式的傻子了,多久不歌颂女孩之间的友谊了,多久不歌颂童心了,多久不歌颂一头走到黑的同性恋们了。这部戏在影院没两天就下线,紧接着就上视频网站了。那么多黑子也无人管理,但不好意思我觉得它就是还挺动人的。别说和开心麻花比,和春节档那些假爆款比也不差。
不喜剧,努力搞笑的部分完全没有戏剧技巧,纯粹低龄少女般傻乐、励志。反成功式励志这点还行,但故事却又是往成功式励志方向走,情节设计、情感塑造很粗糙。给角色添加表情这种都用上了,看的过程很尴尬。名叫“跳舞吧,大象”,却没有一场像样的舞蹈戏,舞蹈对人物塑造的贡献非常低。另外,又有张国荣的歌怀旧。
几乎是开心麻花边角料水平的笑料再加上廉价的感人桥段,故事胡闹到令人作呕,也难以置信台湾导演能将本土化做到如此低级。打着励志和lgbt的面子,实际上是消费胖子、碰瓷lgbt的里子。点映主创见面会上,主持人问大家电影好看吗?全场小孩喊着“好看”,而所有成年人鸦雀无声甚至冷笑。
真的无力吐槽了,能切合实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