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名》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示了全面抗战时期地下工作者们冒险送出情报的情节。
导演程耳用悲怆史诗般的情感,负载着中国沉重历史记忆的背景时空,展现了舍生取义者的信仰光芒和侵略与帮凶者的狡猾讹诈。
首先,电影的形式设计非常独特,具有非线性叙事的特点。
影片并没有从1937年至1945年的革命时期开始讲起,而是选择了从故事的中间部分切入,让观众刚握住拼图的几个残片,就发现自己与人物已经置身于历史的契机与舞台之上。
这种回旋结构使得电影更具复杂性和深度,让观众在情节流转中始终惦念、惴惴不安,与剧情不断地进行着可能性的拼接。
其次,电影的视觉美学非常精致。
导演程耳对画面美感有着极致追求,塑造了端庄雅致的人物,捕捉了凭空而出却又极其准确的时代气质,营造了静谧安稳却又时刻会爆发的氛围张力。
这种个人化的风格使得电影在视觉上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此外,电影的剧情设计非常巧妙。
它设置了一个更加扑朔迷离、更有意义的谜题,让观众沉浸于剧情之中,参与到这段波谲云诡的岁月中。
这种“无名”既是谜面,也是一种潜在的阐释和暗示。
最后,电影所展示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都非常真实生动。
它呈现了1937年至1945年的革命时期上海的艰难时刻,中共地下党员冒险送出情报,信守誓言,用默默无名的奉献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仅是历史符号,更是具有情感和个性的真实人物。
总之,《无名》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示了全面抗战时期地下工作者们冒险送出情报的情节,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它让观众沉浸于剧情之中,参与到历史的进程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沉重和复杂。
很棒,导演fukunage的第一部长片,把节奏感和命运终途都拍出来了。
能找到《上帝之城》的感觉,又加上了一点点爱情,最后还算克制,很真实。
这位日本、墨西哥的混血儿在圣丹斯上一鸣惊人,绝对是下一个伊利亚图。
看过一个关于他的采访,法语说得挺溜,和我一样,也在格勒留过学,呵呵。
相比之下,《百万富翁》也有此类苦孩子贫民窟的背景,就显得煽情做作多了。
整部影片在扒火车的沿途,凸显了奇观感,全景和手持特写之间的切换娴熟自然,fukunage前途无量啊。
洪都拉斯,墨西哥,都在“南方”,“往北走”成了命运的路标,美国并不是终点,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如果把那个孩子的戏份再加重些,就更能成为经典黑帮史诗片了。
从这个角度看,只有《格莫拉》能为之一拼。
本月看到的最佳影片.Luc,2009年10月于巴黎
带着南美的热烈和纷乱,用深厚的内在情感震撼心灵。
少有的直接描述南美偷渡非法移民的过程的故事。
一个内心和尊严被千万次蹂躏的黑帮青年,在心爱的女人被自己的老大弄死后,在老大又一次企图强迫一个准备偷渡的少女时,举起了手中用来抢劫的刀,脆脆地砍死了老大,因此被黑帮追踪。
而他就此踏上了和这个少女一起偷渡的旅程。
最黑暗的部分不是帮派的争斗,抢劫,暴力, 而是跟着主人公Casper学徒想要正式称为黑帮的小孩子,Smiley主动请缨去铲除杀死老大的Casper,并且在最后Casper跑到他面前时,举起了手中的枪,一枪一枪地打死自己的师傅和兄弟。
镜头摇在这个孩子杀人后的脸上,迷乱,伤心,无奈,骄傲,力量全部写在这个孩子的脸上,而黑帮的历史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
贫困和混乱的南美正是黑帮发展的肥沃土壤。
如果不是字幕译得太差,这片或许我会给80分,而不是现在的60分。
很多细节都因为字幕的原因而看不懂,好在不影响对整体剧情的理解。
其实也是因为剧情并不复杂,即使没有字幕,相信大多数人如果能坚持看完,也能懂得故事的全貌。
威利是墨西哥一个街头帮派里的小混混,笑脸是威利新收的小弟。
帮派老大看上了威利的女朋友,逼奸不成失手杀死了她,威利伤心欲碎。
在一次打劫过程中,老大正欲对被劫的小姑娘图谋不轨,被威利从后面一刀砍死,替女友报了仇。
威利从此开始了亡命天涯的旅程,被救的小姑娘爱上了威利,威利为了不拖累小姑娘,答应把她送到美国和墨西哥边境。
而在另一边,笑脸回到帮派,为显示对帮派的忠诚,领着帮众开始了对威利的追杀。
在美墨边境线上,威利帮助小姑娘度过界河,这时黑帮也已赶到。
威利夺路而逃,最终却死在笑脸的枪口下。
开枪后的笑脸木然地望着威利的尸体,因为有功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刺青,十四岁的脸上仍然挂满稚气。
越过边境线的小姑娘拨通了美国亲人的电话,迎接她的,将是安全的平静的不再担惊受怕的全新的生活。
影片的风格和贾樟柯的电影有些相似,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激流暗涌,对墨西哥贫穷混乱暴力横行的社会现状的刻画,让人触目惊心。
而对那种朦胧感情的描写,看似轻描淡写,其实写意留白,不觉回味绵长。
我给8.8,难得的回味无穷的电影。
南美风情,没有底限的黑帮,淳朴的人民,为了生活不惜一切的隐忍,枪杀,温情,诸多元素交织在一起。
人性的碰撞,情感的碰撞,堪称盛宴!
故事情节合理,细节丰富,脉络清晰,虽远在南美,却能让人入戏。
剧本导演演员全部在线。
我知道墨西哥地理上在北美,但风土人情跟南美更接近,真是“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
一部标准的墨西哥电影,似乎总离不开under class… 枪火,毒品,火拼,偷渡… 交杂着卑微的呐喊和命运的抗争。
能够如此着着地直面狰狞咆哮的满目疮痍,并毫无修饰地袒露社会全貌,墨西哥电影一直勇往直前。
《无名》,又名《洪都拉斯女孩的美国梦》,情节并不复杂,似乎题目中就已涵盖一切,一群长途跋涉去寻找美国梦的人们,一个杀了黑帮老大的小弟,共同踏上了艰辛的偷渡之旅…这是一本如此犀利而细腻的电影,黑帮间无赦的恩怨,威利背身强忍泪水和愤怒的无奈,笑面小子枪指威利的决绝,塞拉父亲消逝于铁轨的怆痛… 因此到处都散发着这个民族充盈着的这种最原始的悲怆力量,为了活着,为了挣脱生不如死的人生,北上。
不离不弃终究是太过理想化了,在命运的枷锁下,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
萨拉的父亲曾说:“什么都不能把我们三个分开…”,结果天各一方,他永远埋葬在这条辛酸的铁轨上,叔叔被驱逐出境,只有莎拉到达了美国。
这个偷渡的洪都拉斯女孩曾告诉威利,“我能到达美国,不是因上帝的庇护,而是魔鬼的帮助。
”这是通灵师在偷渡之前作出的预言,却令人心颤震撼。
这是一段与现实的辛酸互动,在偷渡的路上,他们都是无名之人,有多少人葬身于这条辛酸路,又有多少人葬身于无奈的社会现状?
离开终究是无奈的选择,纵然血腥却还是祖国。
这出拉美悲歌,究竟是恨铁不成钢的神谕, 还是悲天悯人的天启?
墨西哥青年人帮派“拉马拉”手段凶残,占据着每天运送大量偷渡客的火车站。
作为帮派份子,卡斯帕在执行任务期间却外出约会,并冒着被视为叛徒的危险隐瞒自己恋爱的事实,但女友仍在卡斯帕受处罚的聚会上出现,并被首领里马尔戈误杀。
洪都拉斯少女塞拉长年在美国的父亲终于出现,为了能和亲人团聚,父女登上了偷渡的火车,火车路经拉马拉势力范围时,里马尔戈同帕斯卡攀车打劫,为救塞拉,帕斯卡将里马尔戈砍落车下。
塞拉与帕斯卡萌生了情意,但他们前方是未知的旅途,而背后是帮派的追杀……本片获2009年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最佳新导演奖,2009年圣丹斯电影节导演奖、摄影奖。
影片通过对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奋斗在上海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共特科,在隐蔽战线与各方势力殊死较量过程的再现,表现了在走向胜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党的秘密战线上那些无名英雄,他们不可取代的贡献。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共特科在上海周旋于重庆、汪伪、日本间谍机构之间,通过错综复杂的敌后情报系统,策反敌人,获取情报,诛杀汉奸,建立更广泛的统一战线,直至抗战胜利的前夜。
全程自身的感觉是:一开始明白,中间懵圈了,后面又清晰了,结束后后劲很大,回味无穷。
从电影的名称(无名英雄)和题材(谍战片、爱国教育)来说相信大家都知道大概背景,但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和导演的剪辑感受到一种神秘,角色的有姓无名,不断出现的倒叙穿插其中,神秘感吸引观众,让观众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去猜测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站位,可能对个别观众来说有的地方难以理解,但只要沉浸在故事中也是一种享受,疑惑会在后来的叙事中迎刃而解。
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中国流浪狗和日本柴犬形成的一个鲜明对比,几分钟的镜头让我内心、鼻子泛酸,不必多说,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也知道流浪狗代表了什么;电影中一个女人说"朋友的背叛"上升一个高度,我的猜想是隐喻当时那个年代其他方面的背叛,至使中国人民陷于水生火热之中;底层劳工的仰望,那是一种沉默的绝望,他们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却不作为,这几分钟片段越到后面越让人窒息;打戏也非常精彩,看着非常揪心,一面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一面又看的干着急,不知道祈祷谁定要好好活着。
电影最开始:帅气的帮派混混卡帕斯望着一幅描绘秋日图景的油画发呆。
然后他走入街市,融入这颇有些嘈杂但却不失诗情画意的墨西哥的早晨。
这是一部有着浓郁的墨西哥气息的影片,浓郁,许是因为镜头把火力对准了生活在底层的人的生活。
然而这之中心灵的沦亡与救赎,竟在粗犷的剧情与人物形象中得以细细延展出来。
转眼间,那边还是卡斯帕带着一个贫民窟的小男孩参加弱肉强食的帮派选举,一个蒙太奇切换,便转到了一个皮肤富有弹性、满脸愁绪且指甲上涂着风韵十足的红色蔻丹的洪都拉斯少女身上;早年被驱逐出境的少女父亲此行要带少女偷渡去往美国这个尽人皆知的避风塘。
少女眨巴着迷人的大眼睛竟不知道这次”冒险“将成为自己融入社会底层众生百态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另一方面,男主人公卡帕斯有着忧郁的双眸,是本性善良且沉稳的双眼皮男人。
但他平时的工作血腥而罪恶,其唯一的快乐就是与性感美丽的女友在一起共度时光。
片中他指导一个幼小的墨西哥男孩如何加入帮派,其中包括了杀人。
导演此时把镜头集中在了孩子下手时那惶恐而惊愕的眼神,观众的心也不由得一紧,并恻然一番。
而电影对于人物心理着墨最重的一是少女塞拉,二就是混混卡帕斯。
帕卡斯在引导孩子(化名“笑面小子”)杀人后,已经对自己的种种为生存所迫所做的恶行扪心叩问了许久。
直到珍爱的女友的被头目诱奸致死后。
他第一次为自己与他人如草芥般的生命落泪了。
当一个人的现实与梦想产生如此不能承受的冲撞时,绝望便油然而生。
我想,卡帕斯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中选择了自我毁灭。
影片开始阶段采用了村上春树很爱的“双线条模式”运行着。
直到这两条线彼此交汇——某天深夜,执行任务的卡帕斯上了少女塞拉偷渡的那辆火车。
她们在抢劫时头目欲强奸美丽的塞拉,而此时的卡帕斯终于爆发,为了保护少女,一刀劈向了头目。
而张皇失措的笑面小子被善良的卡帕斯推下了火车。
他知道,帮派的人会来追杀他,他宁愿让笑面小子跑回去报信并背叛他,只是为了让那个曾生活在贫民窟里并想在黑帮里扬眉吐气的孩子不像自己一样选择并趋于毁灭,而是活下来,哪怕再艰难,并学会冷血与残忍。
是选择生存还是毁灭?
这许是整部电影留下的最大的思考。
少女塞拉的成长可谓艰难,面对自己童年时代与生父离散(破碎的待修复的亲情)以及一个濒临崩塌的无政府主义国家,包括偷渡路上的种种黑色恐怖(差点失贞)。
最后还不得不面对亲生父亲在警察追逐下的惨死。
不过使她真正成长的是所爱之人也就是为了他背叛帮派的卡帕斯的死。
而面对自己昔日兄弟最终选择开枪的笑面小子,不知他在那一刻在想什么。
不过,事后他站在人群的正中央时的迷茫眼神也许也在暗示着一种隐秘的生长过程。
也许,在这几组镜头里,少女塞拉学会了爱。
而笑面小子,学会了背叛自己与如何生存。
不过值得戏谑一番的是,在这样惨烈的事实后,事发地的晨昏竟是如此的美丽:粉红色的天空下,几只野生飞鸟翩翩起舞。
一切照旧运转。
是如此淡漠的冷酷与杳无声息。
这不禁令人联想起片子的名字——无名。
生命如草芥般的事实,便是如此吧。
接近结尾的部分,少女孑然一身终于抵达了田纳西州,笑面小子被帮派正式吸纳。
叔叔仍未放弃前往美国的希望。
而此时的我已经热泪盈眶。
这恐怕是我看过最温情的关于偷渡的片子了。
当然,只是关于偷渡而已。
最后,少女在一阵迷茫后终于拿起电话拨打了美国亲戚的号码。
心里的确实有什么东西已经死了。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
是生存还是毁灭?
少女在回忆的漩涡下终是选择了前者。
总评价:《无名》并没有《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那样如童话般美好。
甚至有些真实得太过晦暗。
但还是我很爱的片子,画面节奏流畅,情节紧凑简洁。
除此以外,是一部值得思考的好片子。
还是那句话:生活还得继续,只能让心中的某种东西死去吧。
一段命运交织。
Casper告诉sayra自己叫willy的时候,他完成了从casper到willy的彻底转变。
他爱着的那个女孩子的死使他松动了对组织的依赖,而和sayra的逃亡使他最终在灵魂上面洗涤了自己。
从一开始就喜欢willy这个角色,喜欢他无所畏惧的抬起自己的下颌,微闭着双眼看向远方。
在这个社会里,他要好的生存,必须混入gang中。
他没有错。
他也想保护自己的女人。
可惜他无能为力。
他和sayra在一起的旅程时候,两人是抱着同样的绝望迷茫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吧。
他们的坚毅隐忍还有他们的伤痛使他们走到一起。
很多次很多次,他们眼神交错,并不说话。
Sayra说,我相信你。
只要和你在一起。
Willy微笑着说,我当然会和你一起。
没有忘记Willy跳车时回望的眼神,也没有忘记在他不断回头时候身后出现sayra颀长的身形。
那个时候他应该是又开心又烦躁又不知所措吧。
他一点一点抠掉自己的泪型纹身,他把记录和过去女友的相机当渡资给了渡河的人,他是想向过去说再见,他是想和眼前的这个女孩子永远在一起,可是太晚了。
即便这个女孩子不顾生死的要和他在一起。
Willy死之前只是望着那个曾经被他一手带大的男孩子,说,smiley。
他知道他教给他的一切会使他杀了自己,即便他在火车上放了他,不让他跟自己同罪。
但是在这种生活中,善意有时候只能害了自己。
所以他只是闭了嘴,被射杀。
Sayra看着willy被乱枪射死,在河里挣扎,哭泣。
不会忘记在那些好像没有尽头的道轨上,坐满偷渡客的火车上,willy和sayra靠在一起,言语是那么的少,只是一起生存。
我相信那个时候他们希望这些时光永远也不要走到尽头。
太儿戏了
动人
果然是很轻的电影很重的人生,漫漫生活路。
一点点收容所温馨感被剧情浅尝辄止,导演也似乎想把绝望冷峻走到底,部分情节有点戏剧性,眼角纹着泪滴纹身注定是一部文艺风格的墨西哥黑帮片,缺少那么一些爆发感,跟十八街帮的枪法一样永远打不住目标,但多少透露出的小美好让我莫名喜欢这部电影。题外话:制片人够叼
每个牛逼闪闪的帮派少年总有一个软肋是姑娘。三星半。
墨西哥偷渡客和黑帮仇杀的交错史
爱情本身就很麻烦乱世中的爱情会搞死人的
我想到了看NBA时看到的利群的广告了,其实我们生活的是不是挺幸福的?
戏剧性+写实=不伦不类+帅哥靓女=优质偶像剧
学校电影院上映,我就无责任去看一下。。。
穿越香蕉共和国 一起烤点柴火吧浓烈绚丽的中美洲长着形形色色的魔鬼稚气未脱的小男孩被刻上荣誉勋章爸爸让你一直默念的号码终于被按下
抛开残酷的一面不说,这部电影可看作是一部公路片,从洪都拉斯北上,路上有趁火打劫的黑帮,有抛给偷渡者食物的村民,有向他们扔石头的墨西哥小孩。总有人会到达,但多数人还是只能望着那个燃烧的地球标志叹一口气
拉美的特點,黑幫、槍戰、相互殘殺。
客观上说,导演的技术很娴熟,片子拍得也很流畅,有主次,但作为一部严肃题材的讲偷渡的片子,它实在太戏剧化、太煽情、太干净、小伙太帅,小姑娘太漂亮,以致我在感情上难以融入~~
身处《无名》这种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人很容易举起所谓生活在别处这面逃避现实主义倾向的旗帜。然而驶向彼岸新大陆的这列人满为患的火车却为我们展示了从野蛮过渡到文明这条不归路的凶险和残酷,于此作者给出了一个无法回头的悲观结论,但我们在女主角勇敢的眼神中似乎又瞥见了另一种可能,她看中的恰恰是自身这条向死而生的命运。
虽然看开头就能知道结局,依然对那个帮派小孩恨得牙痒痒,是的,这货最可恨。
不是很了解墨西哥的“生态”,为什么要不惜一切的去美国,活着流浪汉一般的生活,这部电影,总让我觉得和《狗咬狗》很像,一个黑帮小混混因为杀了组织老大,被追杀,大致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边缘人”的故事,我很喜欢这样的电影,好像与我无关,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一样,男主的人生经历我没法经历,当然,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但因为确实存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又让我觉得很着迷,很想了解,只是不想经历。
独立电影就是丝毫没有商业性,没有商业性就意味着失去大部分观众。然而,并不有趣,还让人压抑。我同情是一回事,对电影的判断是另一回事。为境遇而受折磨的相爱的男女,这种桥段实在太多了。
一开始尺度还可以 逃亡以后就很普通了
挺垃圾的,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村姑爱上帮派分子间接害死所有人的拉胯电影,要不是为了看拉美黑帮我这两星都不想给,什么垃圾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