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之路

無窮之路,No Poverty Land

主演:陈贝儿 Janis Chan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无穷之路》剧照

无穷之路 剧照 NO.1无穷之路 剧照 NO.2无穷之路 剧照 NO.3无穷之路 剧照 NO.4无穷之路 剧照 NO.5无穷之路 剧照 NO.6无穷之路 剧照 NO.13无穷之路 剧照 NO.14无穷之路 剧照 NO.15无穷之路 剧照 NO.16无穷之路 剧照 NO.17无穷之路 剧照 NO.18无穷之路 剧照 NO.19无穷之路 剧照 NO.20

《无穷之路》剧情介绍

无穷之路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制作组在全中国挑选了十个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案例,分析每个地点采用的不同扶贫方式,例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细说各地在过程中面对的困难,经过无数人的血汗及努力,终于取得成就。节目通过今昔对比,回顾以往生活条件恶劣的同时,呈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僵尸之夜周二俱乐部敌对分子追拳那些特立独行的猪柳下惠奇门大盗过江龙武动乾坤之冰心在玉壶X谁嫁谁噶了谁沙之花也有春天罗伯特·布鲁斯识骨寻踪第十二季搭便车的人与辛格一家共度圣诞节女人裙下远征别墅勇敢的心奈何BOSS爱上我急诊室的故事第九季肇事者仙女湖讷殷之恋火锅之王怪物乐园人生低谷夜族公子小仙妻变态假面巨人铸匠没有我的日子

《无穷之路》长篇影评

 1 ) 恭喜无穷之路喜提小小的热搜,让更多人看到这个小宝藏

无意中刷微博看到有个关于无穷之路的热搜,感叹终于要出圈了嘛!

tvb做到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扶贫,其实我们的官媒也有拍扶贫记录片,央视的更官方更权威,tvb的更贴地更亲民,央视主要看到的是我们政府的力量,政府的大方向大政策,tvb主要看的是人民的力量,基层的努力和群众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种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是国家扶贫工作的成果展示这部纪录片里,贝儿真的是灵魂人物的存在,她感性又有毅力,开头爬天梯那里真的太厉害了,要知道贝儿40+了(哈哈哈暴露贝儿年龄了),还那么拼,之前也有看到新闻说她拍这个时高反得很严重,心疼她。

看到贝儿在里面爬天梯,溜索道,会在听当地基层人员讲自己的事情时都忍不住落泪(索道医生那里贝儿哭了我也想😭)可以说是代入感很强了,好像自己跟着她的脚步亲眼见证一般,而且还把悬崖村怒江景色拍得好美,在还没开播前看翡翠台播的预告差点我以为这是旅游片哈哈哈😂ps这部现在还没播完,广东的孩子可以收看翡翠台星期六晚10点半or明珠台星期天830,没翡翠台的可以看埋堆堆app,可能因为记录片比较冷门,没有其它视频app买😂就只有tvb自家的app有播

 2 ) 无穷之路

第一次看这种记录片,被深深的感动到了。

主持人深入各个贫困地区,详细了解当地的生活,并介绍了扶贫前后的巨大变化,并没有人和煽情的地方,但却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动。

我深刻的觉得我们的国家实在是太强大了,并且绝对不会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当然还有扶贫干部们做出的努力,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感受到了他们工作的不易。

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贫困人民的生活改变,但是背后凝结了无数人的汗水泪水甚至牺牲。

脱贫历程艰苦卓绝,脱贫成效有目共睹。

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3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一说起tvb,许多人就会下意识的无限感慨。

曾经,它是当之无愧的电视王者,制作过无数经典作品。

但到了现在,它就像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亦趋亦步得迈向终点。

似乎属于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所以,如果不是经过朋友的推荐,我是怎么也想不到,今年国综最高分9.6分,居然是出自tvb的手中——《无穷之路》

何谓无穷在这档节目中,无穷代表着两个含义——一个,是没有尽头,另一个,是没有贫穷。

所以顾名思义,《无穷之路》是一部扶贫纪录片,它的主创全队只有4个人,两人担任摄影师,陈贝儿担任主持。

在节目中,我们跟随着香港人的镜头与视角,深入十个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去探寻、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去见证国家的扶贫成果。

节目的第一站,来到了四川凉山阿土列尔村。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部横断山脉,是全国最经典的大范围连片特困区,全州五百多万人,占超过一半是少数民族。

语言不通、交通不便,再加上天然的山脉阻隔,让凉山成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之地,而即使在凉山众多贫困村庄里,阿土列尔村都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这个村庄的另一个名字,我想许多人都曾听过,因为在短视频等各大平台,关于它的热搜居高不下——悬崖村

悬崖村位于1500多米的悬崖峭壁之上,因为山体过于陡峭,所以即使是半条车道也无法修建,因此村民自古以来,上山下山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藤梯来攀下千米悬崖。

对于城里的人来讲,出门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咱们最多注意一下红绿灯。

但对于悬崖村村民来说,每一次出门,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艰巨挑战。

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对于悬崖村的孩子来说,读书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

村子里,大部分人没有读过书,少部分读过书的人最高学历,也仅仅只有小学。

村里的孩子想要上学,就需要每天两趟攀爬藤梯,即使你早上五点起来,当你到达学校的时候,天也已经黑了。

为了解决上下山的问题——2016年,在悬崖村扶贫书记帕查有格的牵头下,由政府出资过百万,再加上村里的青年人和工人一起,硬生生在1500米的悬崖上凿出了一条天路。

他们通过人力搬运120吨的钢管上山,再一级一级的从山底搭建到山顶。

排除万难,钢梯,终于建成了。

同年,在国家的扶持下,山上的基建也在一步步改善——通上自来水,全村电缆铺设完成,通上4G信号……当信号接通的那一刻,对于这座在悬崖上扎根百年的村庄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代表着,这个边缘、闭塞的小村子,终于开始跟上时代的步伐,与世界慢慢接轨。

村里的老人可以通过电视、电脑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而村里的年轻人,他们也跟上时代的潮流,玩起了短视频、直播。

并且他们通过直播悬崖村现状,介绍附近的风景名胜,渐渐吸引观众,成为网红,也让悬崖村一跃成为国内旅游的网红打卡景点。

帕查有格,是悬崖村的扶贫书记,虽然村子正一步步走上脱贫的道路,但他知道,这些措施,终究不过是缓兵之计。

因为钢梯虽然减少了上下山的危险性,但是它和藤梯一样,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耗时太久。

有多久?

陈贝儿作为一个经常锻炼的女性,从早上7点出发,到下午1点半才抵达山顶,而不少来旅游打卡的游客,更是无法坚持,半途打道回府。

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还是无法得到完美的解决。

而在全国,像悬崖村这样因为地处偏远而导致失学致贫的村落,比比皆是。

要真正实现脱贫,谈何容易?

过去的扶贫方法,属于按部就班、大水漫灌式的扶贫,进展缓慢,效果不佳。

比如在《山海情》中,得福通过号召大有叔等村民进行迁村开荒,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是这过程太过缓慢,并且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

这种方法在今天看来,已经稍显落后。

所以,从2013年开始,一个名为“精准扶贫”的全新现代扶贫策略诞生了,国家通过数以十万记的调查人员由南到北,从大漠到高原,从草原到冰川,挨家挨户的拍门调查,去了解每户每家的具体情况。

然后,针对各个地方的不同贫困程度和现状,制定对应的脱贫措施,最后,抽调数百万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专责公务人员驻村,实现精准扶贫。

扶贫书记帕查有格,便是其中一员。

要彻底中断悬崖村的贫穷,需要从根源解决问题。

而悬崖村的根源,便在悬崖。

所以2020年,政府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他们在凉山周边县城、平原交通便利位置,花费3、4年时间,建设总共1400多个安置社区,帮助全部二千多个贫困村庄,总共35万村民进行搬迁。

在社区中,配备完善的医疗设施、体育设施,还有专门为村民设立的幼稚园,并且免费提供床、电视、桌子、沙发等主要家具。

如果说,在《山海情》中,吊庄移民的村民是自己一点点改善生活,那么在新时代的政策下,政府为村民铲平了一切困阻。

房子、教育、医疗、文化都在能力范围内为村民提供一切便利,甚至在就业上,也丝毫没有怠慢。

以前,村民最大的收入来源是种植农作物,而且当他们千辛万苦从山上背到山下,如果让买家知道你是悬崖村下来的,还会被往死里压价——因为这菜我不买,难不成你还能背回去?

而现在,由政府牵头,企业投资,村民们可以在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就业,这里不仅环境好,待遇也远比以前高。

如果有些村民不愿意,还可以选择参加合作社耕种,由公司提供技术培训。

藤梯变钢梯。

钢梯变楼梯。

在《山海情》中,闽宁村花了20年。

而现在,悬崖村只花了8年。

中国,现在正以每年一千万的速度消灭贫困人口,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上每100个脱贫人口中,就有70个来自中国。

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篇质疑中国的脱贫项目投资的报道。

在报道中,他们写到:中国为消除极端贫困而开销巨大,而这种做法不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效仿,甚至中国自身都无法持续。

他们不懂,或者装作不懂。

因为这种说法看似合理,但其实压根没有真正去了解“精准扶贫”的最核心理念,我们的“脱贫”,不是予人钱财的“脱贫”,而是授人以渔的“脱贫”,是搭建一个平台,然后让贫困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致富之路。

每一个贫困村庄的孩子,他们一直都拥有着翅膀,之所以不能起飞,是因为没有人为他们驱云散雾,带他们在天空翱翔。

而国家,只是准备了属于他们的天空。

在这篇报道下,有一个高赞回答戳中了我的软肋,在回答中,答主问了网友一个问题:你们坐过最便宜的火车是多少钱?

是20、50还是100?

他每次回家,只用一元。

从山东淄博到泰山的火车,最低票价1元,最高12元,42年从未涨价。

从西昌到喜德,5634次列车穿行大凉山,除了因为体型原因的牛不能上火车,其它猪、羊、鸭子和鹅都可以上火车,开车至今,从未涨价。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每年开设高考专列,十七年来共运送3万多名考生出大兴安岭高考。

而上述所有铁路,大多是地处偏远地区,需要翻山越岭,逢水架桥、逢山开洞的高成本投入,所以百姓支付的“1元车票钱”别说收回成本了,甚至连维护成本都不够。

但这种永远收不回筑路和维护成本的列车,中国铁路共有81列。

他们就像山间里朴素的老黄牛,任劳任怨负重前行。

所以,那些“以经济利益为先”的国家可能永远无法理解——“扶贫”是个一开始,就知道稳亏不赚的买卖,为什么我国还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实现全民脱贫,甚至还义无反顾的加大投入?

我想,大概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们从未忘却“为人民服务“初心。

这是我们国家成立之初对人民许下的承诺。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脱贫,是一条无穷之路。

没有尽头,也不知终点在何方。

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作者:十四十四公众号:十四十四

 4 ) TVB叙事模式下的中国扶贫故事

因为本身也是媒体从业者,从这个角度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细节。

采访不用正经坐在指定的地方一板一眼,随意在课桌上、办公室里、钢梯路上都可以;贝儿作为主持人凡事都亲历亲为,很有现场体验感,尤其是爬悬崖村的钢梯,真的太不容易了。

还有怒江的那所职业学校,给了地上的烟头、孩子们彩色的头发、脚上拖鞋左右一样一只很多特写镜头,这种画面相信在国内的媒体上是很少会看见的。

TVB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看待中国的扶贫故事,很棒。

 5 ) 无穷的无穷之路

1.最近看德国记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看到世界各地穷苦地区孩子们上学的不易。

但那些政府几乎无所作为,很难有改变。

紧接着看无穷之路,发现中国就能凑齐各种版本的翻山涉水上学路。

但让人欣慰的是,这些现状在2016扶贫工作中一步步改善,他们有路有桥有学校可以上学了。

这比看翻山涉水上学路更让人有生的希望2.看到云南怒江为失学儿童开办的职业学校,心里犯嘀咕觉得吃力不讨好。

这些娃都不服管教,也学不到啥东西,老师教起来也难,为啥费这劲。

看到老师说,这里的女生一到年纪就嫁人,问她们长大干啥,她们说嫁人。

但有小女孩来这学习,喜欢上了烹饪,再问她长大干啥,她就有了除嫁人的答案,去开间饭店。

是啊,也许学不到什么知识,但文化思想的熏陶观念的改变是多么重要。

是啊也许不是人人都能改变,但海滩上的鱼虽然救不完,但能救一条是一条,因为被救的那条鱼她在乎!

3.看到宁夏西海固,山海情居然是拍的这个故事,生态脱贫。

这位福建老板从那会那么火的房地产到西海固种葡萄,酿红酒。

被人说脑子不好,但企业家精神就是看准了相信自己的判断,还为那么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看看许家印的下场,就知道这位福建老板是有智慧的。

4.农村妇女创业有机农业,看得准又坚持得住!

果然成大事者就是有不同非凡的特质。

再看到为了提升妇女地位,而带着妇女创业的云南叶姐,真的看到了女性力量!

总结这两个案例,都是先有高于一般人的远见,认准了商机,遇到困难一直咬牙坚持,不断学习不断精进,最后终于柳暗花明。

而那些指指点点没有远见的人终究只是故事的配角。

5.I see nothing but poverty.脱贫攻坚的路上居然有尼克这样的国际友人,他赞成中国脱贫攻坚的授人以渔,比欧洲的直接发钱授人以鱼更系统成熟。

这是真的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退休后的人生居然还能如此精彩而有意义。

交流不了怎么办,我是来干活的不是来说话的,真的是位质朴又实在的人。

最后四十万通了上山路,那崎岖蜿蜒的山路,就像这个节目的名字一样,无穷之路,是消除贫穷的路也是没有尽头需要一直向前的路。

 6 ) 没有惊艳的一面

首先是片名,相信大家也是懂得是双关,无穷之路,字面是说没有贫穷之地,还有应该就是延伸出来的,致富之路的无穷无尽。

地点的选择是精心选择过的多样化。

西部各地依据自身特点的特色脱贫路:生态脱贫、生活脱贫、生存脱贫等。

当然最为艰苦的是生存脱贫,这边的扶智之路也最为吃力。

国家在这些地方的脱贫路上花了大力气,金钱、干部、技术、人员和政策等各种往这边来砸,结果终究是好的。

难忘的是,西南重男轻女的边陲小镇走出的咖啡致富路,女主人那自信的眼神,风餐露宿的外貌下这份自信更是增添了些知性。

难忘的是,宁夏前后不同的生态环境,相信科技的力量,相信人为的力量。

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这基建的手臂也触及到了贵州等地,让这些地方不再危险渡江,要致富先修路,路通了,基础设施上去了,财富才会过来,日子才会蒸蒸日上。

知道国家在这方面花了大力气,大概也知道这纪录片是给香港市民的知识普及,也正是因为这原因,主旋律偏强,仿佛是披着羊皮的狼,换汤不换药,没有让人看到惊艳的一面,看到最后几集已经腻了,不用看就知道大概讲市什么的千篇一律,没有讲到不为人知的一面,当然正是这方面的原因,才有感动中国的获得。

 7 ) 记录

1、四川凉山悬崖村(2556级钢梯,2016年修,2020年搬到集中安置点)盐源苹果2、云南怒江石月亮村医邓前堆 体验溜索(拉草果)福贡马吉米村 美丽公路(2020年建好)普职教育融合学校 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

3、广西融安金桔4、宁夏西海固、贺兰神红酒、闽宁镇5、海南鹦哥岭、白沙6、贵州 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 剑河县 寨章村(2021年元旦交房)7、云南孟连阿佤山 咖啡QGRADER品鉴证书8、四川理塘9、广西乍洞村

 8 ) 敢叫日月换青天

一天看完了,意犹未尽。

贝儿和她的团队实地探访坐落在大江南北的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村脱贫攻坚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山海情”故事,都有扶贫干部和村民们的心血与付出。

每个村庄的脱贫方式五花八门,不过都是先建设基建,要致富先修路是永恒的真理。

省份对口帮扶贫困市;企业对口帮扶贫困村;扶贫干部利用互联网模式致富等,这些脱贫方式实实在在帮助了村民们过上温饱不愁甚至还有富余的生活。

这部纪录片主题层层递进、步步升华,从单一的物质脱贫到教育脱贫再到精神脱贫都讲到了,从悬崖村给予安置房到贵州贫困村让留守儿童返校学技术再到云南孟连叶萍女士女性意识觉醒,谋求自己的事业,走出自己的“咖啡人生”,率领全村靠种咖啡致富。

这部片子真的就是记录,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遮掩贫困,记录了宁海固从飞沙走石狂风虐的戈壁滩变成沃野千里绿意盎然的葡萄园,从贫困的最初模样质变到现代社会,宛如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化之大,令人振奋令人惊叹!

贝儿这个主持人既是个社牛又是个共情能力强的人,又能妙语连珠升华每集的主题,最佳主持人实至名归,期待第二季!

她没到一处都会体验贫困村村民以前的生活,爬天梯、溜索道、摸蚕等,这些令人胆颤的经历她若无其事地体验在镜头前侃侃而谈。

这部片子的背景音乐太棒了,音色多变又清脆。

何其有幸出生在中国,生长在中国,希望有更多的人脱贫;更希望这些已脱贫的村庄;不会返贫。

 9 ) 我的感悟

看了两集,结合自己的工作说一下扶贫的困难之处: 2020年,我们单位申请到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2021年3月正式启动,但是在启动之后最大的困难是村民搬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扶贫”的再升级,意在解决农村居民点分散、住宅质量差、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有待提升、收入低的问题。

难题:劝说同意村内异地搬迁。

在合理沟通协商后把村民老房子全部推倒重建,其中三通一平,设计、建盖住宅等一系列的钱由政府出资,但由此引发出来两个小问题一个是村内异地搬迁有个别村民因村内搬迁后离原本的农田会产生更多的距离,因此导致不愿意离开老宅基地;其次是村内异地搬迁无论搬迁前不具体考虑是否具有多间住宅,推倒重建后按户分房,每户分一间三层楼带花园的别墅,最终,因该问题导致整个项目耽误了近3个月,犯了抽肥补瘦的错误。

解决办法:就是按照纪录片里面的,发展特别产业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

土地由政府牵头帮村民整理,整理结束后由村民自主经营,社区居委会成立合作社,村民占股51%,政府占股49%,共同经营蔬菜、文旅民宿等产业;其次由政府牵头引进生物医药、康养等项目,然后由村民大会表决是否同意引进,村民大会同意后,引进企业向村民购买建设用地,村民得到第一笔钱,村民的分红比例按原本《土地承包证》的面积占整理之后总面积的百分比进行分红,然后在《招商引资协议》中明确本地村民在企业的最少人数,确保村民不会因为失地而失业。

一切不愿意搬迁的始终是因为村民害怕因失地而失业,其次是村内的“裙带”关系,在建盖房屋时充分考虑村民意见,让他们自由选择愿意和谁做邻居。

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现在已经开始建盖住宅了。

≠分页最终事情记录,最后还是失败了,项目没有推下去,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是村民集体抵制。

支持我们的村民大概是毛主席所说“中小贫农”,平时温饱,刚刚到达温饱的好同志。

抵制的中坚力量是村里面有较多房屋的村民,有村民的房屋在村内有近十栋自建房住宅,我们想通过以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及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方式拆除“一户一宅”之外的房屋,但是这样做只会家居“政民一家”的初衷,不符合人民至上,最终我们也没拆,也没建。

设想中的新农村没建成。

 10 ) 家乡无穷,扶贫无穷

早就听过这部纪录片,还看到该片获奖的消息,但一直没有下决心把它看完。

一来是有关扶贫的纪录片本就不少,二是对香港视角下的“扶贫”究竟如何还存在疑问。

最近看到B站上线了本片的第二季《无价之保》,又有了想看的冲动。

既然如此,就把第一步索性先看了。

看完之后,虽然没有特别震撼,但深感这部片子既全景介绍了精准扶贫的“面”,又不忘介绍各个扶贫案例的“点”,把点与面顺滑连接起来的,正好就是主持人陈贝儿。

整部片子看起来既像是主持人前往乡村体验生活,又能在恰当的时刻跳脱出来告诉观众:当前看到的幸福案例,只是我们国家精准扶贫千千万万个案例中的普通一个。

落专思达,深浅兼顾,这种分寸很不好把握,《无穷之路》的导演的确很成熟。

跟随着主持人的视角,从千尺悬崖上的阿土列尔村,到飞沙走石的“苦甲天下”西海固,再到“天堂之城”理塘,每个故事看似意料之中,缺乏戏剧性,但影片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就是,扶贫不是演戏,最需要的就是日积月累,久久为功。

12集中,摄制组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令人印象深刻。

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自去到这些地方,感受扶贫干部与群众的不易,更加对这片土地充满热爱。

《无穷之路》短评

刚开始几集还不错,后面的基本就是重复前面的内容。而且特别不喜欢主持人总是问人家是不是想做梦一样。我是不太喜欢看歌功颂德的内容,希望能看到一线城市那些啥活不干只靠收租就成为人上人的采访。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还没有到庆祝的时候。

8分钟前
  • 巴图鲁
  • 还行

7分。女主持人体现了香港人真挚又拼搏的精神。扶贫只是泛泛而谈,不太深入。

13分钟前
  • 老罗
  • 还行

主持人接地气好评!故事讲得挺好的不煽情!就是视角还是主流的产业脱贫缺少深度

17分钟前
  • sisyphean
  • 还行

以另一个角度去看脱贫 而不是从主流媒体去看 更加发现国家的不容易

22分钟前
  • 西瓜啵啵🍉
  • 力荐

成也套路败也套路。印象最深是最后一集贝儿问Nico在村民的屋子里看见了什么,Nico说只有贫穷

26分钟前
  • 全自动撸猫机
  • 还行

很像杨千嬅,微动作剪辑的好

29分钟前
  • 慈悲鞋底
  • 推荐

从贫穷出发,介绍不同情况的贫穷村以及政府扶贫所做的努力,算是一种简单的介绍记录中国脱贫模式的记录宣传片。愿世界和平,走向共和吧。ps:配合穷富翁大作战,人生7年食用更佳。

32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在陈贝儿拿到感动中国人物前,我都忘了标记过这部纪录片。虽然但是我觉得陈贝儿拿奖更多是因为她香港人的身份。但今天看完了纪录片,我觉得这个奖应该颁给陈贝儿,但并不只属于陈贝儿,陈贝儿只是记录者,采访者,传递者。这个奖更属于脱贫干部,更属于脱贫志愿者,更属于人民。中国人物感动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创造历史,我很骄傲也很自豪。我也很想哭,脱贫之路太难了,希望贫困永远不再笼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最后,一份赤诚之心永远留给我亲爱的祖国和人民,努力加油小杨。

33分钟前
  • 信马由缰
  • 力荐

感觉并不好看呢

38分钟前
  • 糯米
  • 较差

可以作国家的外宣名片。“无穷”or无“穷”?👍💪👌

40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這部“紀錄片”的“好”,是那種有資格作為新聞聯播的附件進行播放的“標準”作業。喜歡新聞聯播的,可以看看。

41分钟前
  • 第五縱隊
  • 很差

很红很正呢

42分钟前
  • Hej Helen
  • 较差

很可以,这个主持人很不错

46分钟前
  • 小飞侠
  • 推荐

以前很多时候觉得他们更多是口号喊得响,真正去了解以后,会惊叹原来国家为了扶贫做了这么多事情。个人自由固然可贵 ,但其内涵也是丰富的,一个人有更丰富的物质基础,能够选择更多元的生活,也是自由的重要一面,他与政治自由同样重要。世界上没有理念上的国家,每个国家的历史和社会现实都是独特的,这个社会有很多狂热的nationalists,也有很多“伪文化主义”者,不管你持什么理念,都应该客观全面看待这个国家的发展成就,完成这么大的脱贫工程,确实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本片的视角也很好,香港人拍内地基层,没有居高临下的视角。

50分钟前
  • 逃家的狗
  • 力荐

在这个摆烂的时代,香港能出这样的片子不容易。一个客观正面、歌颂祖国、有一定品质的纪录片太重要了。很多歌颂美国、各种歪曲历史、三观不正的西片都评分很高,没办法电影就是人家发明的,人家拍的就是好。在重视舆论与文化战争的时代,希望可以有更多这样的纪录片,大国崛起,我们不缺好的故事、人民的英雄,缺的是好的片子。

53分钟前
  • 关帅帅
  • 还行

太主旋律了,让人以为是zz宣传片……

56分钟前
  • secret
  • 还行

真的很不容易

58分钟前
  • 江阔
  • 推荐

小姐姐好活泼开朗啊,虽然是扶贫但看的时候觉得被注入了活力!

60分钟前
  • 甜瓜不是甜瓜啦
  • 力荐

丁真

1小时前
  • 痴情少爷
  • 很差

记叙还不错的政宣片,虽然有的画面还是感觉出摆拍的厉害

1小时前
  • Love晴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