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

Белый Тигр,坦克大战,白色虎式,White Tiger,Belyy tigr

主演:阿列克谢·沃特考夫,维塔利·基什琴科,瓦列里·格里什科,德米特里·贝科夫斯基-罗马绍夫,格拉西姆·阿尔基波夫,亚历山大·巴赫夫,维塔利·多吉耶夫,弗拉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2

《白虎》剧照

白虎 剧照 NO.1白虎 剧照 NO.2白虎 剧照 NO.3白虎 剧照 NO.4白虎 剧照 NO.5白虎 剧照 NO.6白虎 剧照 NO.13白虎 剧照 NO.14白虎 剧照 NO.15白虎 剧照 NO.16白虎 剧照 NO.17白虎 剧照 NO.18白虎 剧照 NO.19白虎 剧照 NO.20

《白虎》剧情介绍

白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0年代早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激烈的持久战使苏联军队和德国军队都日渐疲惫。德军一辆极具攻击性和破坏性的巨型坦克“白虎”,屡屡将苏军的坦克轰炸得机毁人亡。而这辆势不可挡的强大武器,总是从战场的硝烟中幽幽出现继而转瞬消失,没人能够确认它的真实存在,当然也无人否认。苏军指挥官决定建造一辆超级坦克T-34坦克的变种,与之抗衡。操纵该辆坦克的车长伊凡·纳季亚诺夫(阿列克谢·沃特考夫 Alexei Vertkov饰)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在操纵坦克时,被“白虎”轰炸得体无完肤。死里逃生的伊凡不但活了下来,更拥有一种读懂“坦克语言”的特异功能。他坚信神秘的德军坦克“白虎”确实存在,并决心摧毁它。 由俄罗斯导演卡伦·沙赫纳扎罗夫执导的战争影片《白虎》,入围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并入围2013年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国外展映单元-俄...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偷心上流笨贼向前冲各撒各谎天地传说之鱼美人德黑兰第二季青涩花开终有时雪夜生机超越时间线第三季奔跑的少年60岁的情书死刑之病美国派(番外篇)4:集体露营空之境界未来福音小飞侠彼得潘出包王女DarknessOAD4我姥爷1945费城永远阳光灿烂第十季朱雀堂承诺好或坏的东载摇曳露营△第二季天生一对甜蜜寂寞女孩潜龙飞天2叶问外传:张天志长沙保卫战结婚大作战狂暴大蜈蚣西口情歌家族计划

《白虎》长篇影评

 1 ) 世间的战争没有停过

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越来越近,描写二战的战争电影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白虎,也译为《坦克大战》是2012年俄罗斯投拍的二战电影。

然而影片并没有更多的笔墨刻画战争场景,没有多少枪林弹雨的大场面,而是围绕一辆幽灵般神出鬼没的白色虎式坦克和一个犹如坦克之神附体般的苏联士兵之间展开。

在一个无神论国家,苏联的战争英雄却多多少少带着神的光环,一个可以和坦克对话,可以听从天上坦克之神引领的,全身烧伤90%以上还能奇迹自愈的坦克兵,发誓要找到炸毁无数苏联坦克的白色虎式,并k.o它。

两次面对面的交锋,两次各有机会,双方却都没能达成最终目的。

随着二战结束,白虎更加彻底的消失了。

影片最后,在小胡子的谈话中,为了拉拢更多的欧洲国家,他甚至说出了:我一直爱着犹太人。

也再次证明,德国依然视俄国为最大敌人。

代表德国战斗精神的白虎,可能隐藏20年、50年或是100年,有如神助的坦克兵依然警惕着,时刻准备着。

世间的战争从没停止过,无论何时何地。

 2 ) 你需要稍微懂得一点德意志和俄罗斯

豆瓣上的每部电影,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过度解读的影评。

但是这部“白虎”,怎么解读都不会过度。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战争片,一定要说是,它也只是一部扯到两个民族生存斗争“大战略”的战争片。

它是一个露骨的政治寓言,明喻暗喻指代漫天飞舞,甚至赤裸裸的宣传说教直接扔在观众脸上。

虽然遗传了俄国电影传统的闷,却又搭上了现代欧洲“作者电影”的车,导演兴之所致,爱扯啥就扯啥,结构叙事什么的都滚他娘,只有中心思想一直很专注。

镜头语言算得上有力,但如果要完全理解,你需要有俄国人/德国人和中国二战迷宅男的闷骚,还需要懂得一点德意志和俄罗斯。

我最喜欢的镜头是白虎在少校(情报军官)的视角下第一次出场。

东欧春日静谧的树林,小睡醒来正在恍惚,洪荒巨兽无声出现,虎式88炮巨大的炮口消焰器昂首挺立,犹如过度发达的龟头直指T34的菊花。

接着瓦格纳的宏大音乐响起。

这一幕噩梦的感觉营造得相当成功。

白虎是什么,到这里不言自明:德国人的武力,德国人的征服欲望,德意志民族强迫症一样的不安全感,俄国人永恒的噩梦。

瓦格纳已经够明白了,前面安排那个被俘的党卫军用大白话说“白虎是我们德国人的战斗精神”,简直是大败笔,你要玩作者电影,就不能去照顾小白的接受度。

导演这个错误后面还会一再地犯。

现在先跳到最后说说元首的镜头。

有人说那是一间“豪华的别墅”,有人说那是不是暗示希特勒二战没死,导演听了会吐血。

那不是什么豪华的别墅,那是“瓦尔哈拉”,日耳曼神话中战士死后灵魂永恒居住的圣殿。

屏风上的裸女,是神话中在瓦尔哈拉群集侍奉战士英灵的女武神。

背后的巨幅壁画,战象云集,是亚历山大征服印度的战争场面,欧洲“优越文化”征服东方的终极楷模。

元首的客人是个犹太人,西服头发眼镜的造型犹太得不能在犹太,而且元首也明说了。

这一段的政治说教,直白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希特勒为了拉帮结伙对付俄国,不惜跟自己最恨的犹太套近乎(还“其实我爱犹太人”),说俄国是最大的邪恶,已经不是欧洲人(德国向来宣传俄国受中亚蒙古影响太大,已经成了半野蛮民族)。

嘀咕了一阵民族优越,超人哲学之后,影片的结尾犹太人眼镜反光,渐隐于迷雾之中,很拙劣的表现“阴谋”的手法。

俄国人仇恨犹太人的程度,并不下于德国人仇恨犹太人,或者俄国人仇恨德国人,或者德国人仇恨俄国人。

历史上的反犹排犹,俄国的劣迹比德国深远得多,只是比不过二战德国的大爆发。

甚至二战后犹太人翻身,德国人装孙子的时候,苏联还在继续排犹。

电影结尾在导演民族主义的高潮迷梦中,两个死敌尽弃前嫌,勾结在一起,准备再给俄罗斯挖坑。

这也过于幼稚和迫害狂了一点,跟全片玩深沉的调调极不和谐。

导演在一部寓言片里跳出来说教,就是给自己挖坑。

这样调戏元首,也对不起元首的伟大偏执狂性格。

但是片中对德国人的另一处调戏却十分精彩,反正我是看笑了。

三个德国军官签完投降书吃饭,一派古典普鲁士贵族风范,对葡萄酒挑三拣四,结果人家甩过来三个冰淇淋,几个土老帽都没吃过。

这也是导演对德国二战败因的总结。

草莓冰淇淋,不是什么俄国货色,倒是美国物质文化的代表。

德国人成天秀民族优越感,玩精神原子弹,物质上却干不过西方,生生被美国的制造业给压死了。

我准备先把导演那个“露骨说教”的错误手法说完---因为实在太多,再说我都烦了。

最露骨之处就是“疯圣”坦克手最后一次露面,说白虎过多少年都还会出来,老子一定要灭了他。

这是俄国人对二战后德国赤裸裸的不信任,总是害怕有一天德国复仇主义,德国的战车还会卷土重来。

这一段的话没啥意思,最后玩消失更没意思,但是这一段之前在柏林的街道上,放下武器的德国军人行军的镜头,却是十分NB。

看过兄弟连的倒数第二集吗,美国将军看着长长的德国战俘队伍感慨说,这支军队,即使战败投降了,也是带着傲气行军。

白虎中的这个长镜头就是“带着傲气行军”的最佳诠释。

俄国人害怕德国人的尚武传统,真是害怕到骨子里去了,理解得多么深刻!

说到“疯圣”,这是俄国神秘主义的深厚传统。

俄国人从来就认为一些民间草根,外表半疯狂状态,口出妄言的人,具有通神的性质,其实是行走于人间的圣人,是来带领俄国人民干大事业的,相当于圣经中的弥赛亚。

从俄国人受到萨满教跳大神的影响开始,这种传统就流行于俄罗斯民间,小疯圣不计其数,影响巨大的大疯圣有普加乔夫,拉斯普京。

甚至朱可夫这样的人物,也会在大战前抓一把土闻闻,然后跟手下说自己对战役的预测,手下敬若神明。

白虎中的小强坦克手,就是典型的疯圣。

导演干脆就把他上升为俄罗斯的战魂了。

90%烧伤满血复活---俄国1941年被德国那样爆,揉揉屁股又是一条好汉。

他满脸天真,嗓音童稚,以前干过啥混账事不记得,只记得被白虎爆过菊。

名字不重要(姓俄还是姓苏不重要),老婆孩子不重要(老百姓日子过什么水平,开不开心不重要),重要的是跟德意志战车死掐到底。

希特勒不是说,俄国已经中亚化,不算欧洲文明了吗,于是坦克三人组中干脆弄个中亚人(一张标准蒙古脸),取个标准俄国名字,老子就这样你咋地?

泥泞小村子里的坦克战,导演最痛心的就是最后路上那坑,俄国战神掉进去粘了泥,打爆了炮膛,让起火的白虎给跑了。

苏联在二战分赃会议中,一直建议给德国最严厉的惩罚,摧毁工业基础变成农业国。

结果西方列强吸取一战的教训,不以惩罚为宗旨,而是扶持德国重建。

这大概就是那个坑了。

其实俄国的主张,是部分实现了的,日耳曼精神的两大发源地之一东普鲁士(另一个是巴伐利亚),战后被俄波全部瓜分,东德被苏联挟持几十年,要不是冷战开始,苏联需要东德做社会主义优越性样本,说不定真给农业化了呢。

现在两德统一,德国一跃为欧洲领袖,像导演这样的大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怎能不深沉,忧郁和神秘喃?

解读到此结束,顺便说两句技术流军迷的视点(其实这是电影的细枝末节)。

片中的德国坦克,全是俄国坦克底盘改装的,白虎的底盘是JS-2。

炮是真的虎式88炮。

炮塔和车身装甲,估计就是简易材料新做的了,尤其是履带前护板,虎式绝对没有那个形状的。

白虎那个射速是来搞笑的,看到白虎连发打小强的时候,如果你是军迷你就该明白这不是一部二战片了。

片中的苏联装备,倒是货真价实,那一排Su-152,其他哪个国家也拿不出来。

装备制服上的小细节,十分用心。

情报军官拿的冲锋枪是德国MP-40,这是事实,二战后期苏联军方十分欣赏MP-40,把缴获的枪发给一些军官和精锐部队作为护身近战武器。

情报军官穿的迷彩是美国货,这也是事实,44年开始美国就开始效仿德国大规模生产迷彩军服,并供应苏联了。

 3 ) 仔细回味下。

这部电影其实想说的不是这个白色的虎式有多猛!!

只是把这个虎式比喻成了德意志,T34暗喻的是前苏联,都是2个大国的代表装备,电影开始时其实说的就是德国在世界战场上的勇猛,所向披靡,无人可挡,本片男主角就是暗喻每个前苏联军人的精神,无畏,不怕死,到电影后面才会发现表面上说的是白色虎式被T34打的无法反抗,这时就是暗喻1945年9月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4 ) 不死的战争幽灵

称之为战争电影实在勉强,其人物场面道具都不值得称道,而节奏缓慢画面灰白,倒是这个电影用有点魔幻的情节和静静的细节表达了一种对战争似悲凉又似希望的看法,有特殊的味道让我琢磨。

电影末尾,未死的希特勒发表了一段长篇大论“因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所以有了酷暑 严寒 风暴 阳光。

同理,在人民 国家之间,将会有一个长期的斗争,对于那些自始至终都生活,在天堂里的民族,他们早该被淘汰了。

人类能够发展到今天,这都要感谢战争,战争再自然 再正常不过了!

战争无处不在,而且会一直存在,它没有开始 更没有结束!

生活本就是场战争,万物皆源于此!

”难道,战争的因子真的埋在每一个的骨子和基因里,汇聚成民族和国家的战争意志?

每秒每一分每一年生活里工作中,人类都是在进行着战争?

一百万年前一万年前百年前人类进行着战争,百年后万年后百万年后人类还将进行战争?

血腥的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冲突只是战争的高潮,和平时期只是战争的低谷,但战争从未退潮?

在电影中,连战争机器都有了精神——坦克之神,那辆神出鬼没战无不胜杀人无数的白色虎式坦克就是战争机器中渴望暴力杀戮血腥的恶灵所化,当战争兴起血腥遍野这个恶灵便化为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嗜人鲜血肆意破坏兴风作浪,而那些被这个恶灵所化的白色虎式杀死的坦克们的怨魂为了阻止这个恶灵,则化入了一个坦克兵的体内,一个身体90%烧伤却奇迹般生还,而身体皮肤又完好如初,却忘了自己姓名的无名氏,我相信,这个士兵早已死掉了,是那些坦克们的幽灵在支撑着他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和那辆白色虎式轮番较量,并且几乎成功。

但他永远不可能成功,毁灭和止戈是一对双生兄弟!

既然战争不能从人类中消失,渴望血腥的恶灵就不会死,她只是潜藏得更深身到历史长河之中休养生息,静静等待着下一次痛饮鲜血,同样,阻止这个恶灵的魂魄们也不会消散,腥风吹起之时他们自然会重整旗鼓,继续自己追杀恶灵的任务,不管是几十年几百年后那位无名的坦克兵还会活着,不管曾经受了多么重的创伤!

 5 ) 应该看看

很久没看苏联战争电影,这个电影本来是想当成《库尔斯克会战》那类的电影看的,最起码也类似《兵临城下》类似的对决。

但看下来感觉发生了好几次变化,因为我看电影之前不喜欢看介绍的。

刚开始是满处都是T-34的残骸,一些人在打扫战场,我以为应该是43年德国最强盛的时候。

里面说那些都被一辆白色的虎式击毁。

我立马感觉这个故事应该是战士苏军不屈不挠组织精兵强将去阻击德国虎式王牌的电影,应该就是坦克版的兵临城下。

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感觉越来越不对,主人公坚信白虎从不可思议的地方撤走了,甚是有点偏激了。

也难怪都说他是神经病,种种迹象表明甚至都从沼泽撤退,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不要说二战时期,就是现在现金坦克,到了欧洲的苔原森林地区,能够不留痕迹快速的从沼泽消失也是不可能的,导演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这时候我就感觉这个片子有种神秘主义色彩了。

接下来得知这个事件背景是在德国将要投降的时期,我就有点明白了。

这是一个手法非常高超的象征主义电影。

那辆白虎导演想要表达的其实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而且百打不死的主人公也是个象征的存在。

影片最后十分钟是这个电影的高潮。

甚至上校和主人公每一句对话都阐述哲理。

最后!

当我看到德国战败后,注意!

德国战败后希特勒在接受一个在阴影里的人采访,采访他的人完全在阴暗的角落里,而希特勒却在大厅中央,唯一的明亮的光源把他笼罩。

你们再去看看这段采访,太精彩了,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仅仅是台词了,完全就是人类的哲学问题。

难道二战就是因为有了希特勒或纳粹或日本军国主义这个恶魔才会有的吗?

太沉重太深远了。

我想起一句话:恶魔永远不会被消灭,他只是在等待时机。

最近几年总爱看美国战争片,总觉得美国战争片除了大场面会有很多人生道理。

但我这次看了这部俄罗斯战争片《白虎》,我现在真的对俄罗斯电影刮目相看,他不是在比拼火爆的大场面,真的是把内涵阐述到极致。

我现在非常喜欢俄罗斯和法国电影!

我国现在的导演还在一直玩大场面大制作。

反而我觉得越来越空洞了。。。

最后说一下,《白虎》这个电影有思想的人应该看看,不会让你失望的。

 6 ) 别人的影评,比较认可

第一个德军俘虏曾经提到,那个老虎你们是战胜不了的,因为它是德意志的精神。

最后时,那个苏联军官也认为那个虎式根本就没有人在里面驾驶。

虽然这些都只是假设,但是这其实就是一种既不肯定,但也不否定的称述方式。

而片中的那个苏联坦克手,同样也可以不认为他是一个人,因为他能从90%的烧伤中奇迹般的幸存下来,并每每活着爬出被击毁的坦克。

最重要的一段是,在康复后,坦克兵曾经表示,即使我真的有妻儿活着父母,他们也已经收到死亡通知书了,死人是没必要再出现的。

所以综上而言,无论是白色虎式还是苏联坦克兵,其实都是两种精神的具体化体现,所谓以实体代表精神。

白色老虎象征着暴力,流血,杀戮的战争思想;而坦克兵则代表着不断守望着,企图阻止暴力,流血,杀戮,要向刽子手复仇的守护者(毛子拍的东西,自然会抬高自己)。

最后一段中,在坦克兵消失前;苏联军官告诉坦克兵,白老虎在战役之后就已经没有了,战争结束了。

意思是,二战结束了,不会再有战争的暴力,流血和杀戮了,而坦克兵表示,它只是躲起来了,它还会回来,也许20年,50年,100年,但肯定会回来;指的是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但导致战争的思想依然还在潜伏,无论多久,它依然最终还会带来战争和杀戮。

最后那段类似小胡子的片段,我认为那就是小胡子,但是这里的小胡子是阴谋论里的小胡子;至今也有人相信小胡子最后没死,只是藏起来了。

电影里就是这个逻辑。

最后一段里,藏起来的,已经衰老的小胡子,正坐在一个豪华的房间里,向他的新的追随者讲述他的思想,并在继续宣扬他的战争理论。

这同样与坦克兵消失前的预言印证

 7 ) 俄欧对立的幽灵

白虎是个幽灵,它不是战争的幽灵,不是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它是俄欧对立的幽灵。

为什么结尾这般突兀,白虎就这么消失了,也没人调查没个交代。

怎么突然就在投降签字上磨叽起来了,然后希特勒也没像史实中那样死了,在接受采访,还以为有后续剧情呢,结果他话说完电影就结束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嘛。

可这不对劲的地方,才是重点。

我们来回顾一下片尾希特勒说了什么。

我们的民族太悠久、太优秀了。

很多人只是把我们对你们的看法隐藏在了心里。

我们战败了,这我知道。

不但战败了,整个欧洲都陷落了。

不过,你能想象到明天会发生什么吗?

人们把所有的罪孽和杀戮,都归罪于悲惨的德国,德国人民不得不承受一切指控。

我要写千万本书。

当然你们也可以创造千万本丑陋的文献,捏造那些所谓的历史记忆。

而我和我的德国,将不得不在世人面前,被当作人类的邪恶之源,就像要下地狱的纵火犯一样。

我们才刚刚鼓起勇气去想想那个我们梦寐以求的欧洲。

我们常常说:"一旦想到,就一定做到。

"就像外科手术一样,开始的确很痛,但接下来,身体就会更加健康。

难道我们不是在实现每个欧洲人心中那个秘密的梦想吗?

这不正是我们实现过那些胜利的原因吗?

我们了解那些能令他们感到畏惧的东西,例如他们的妻子。

只不过我们表达得更加明确和直接,比如建立一个强大又团结的国家。

我一直爱着犹太人,而我一生都位居着那股黑暗隐晦的东方力量,它来自一个早已不属于欧洲的巨人——俄国。

所以我说:"让我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吧。

"为了一劳永逸地摆脱它们,我们需要发明什么新东西吗?

不。

我们只是简单地让他们认清了,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威胁,这就足够了。

因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所以有了酷暑严寒风暴阳光。

在人民国家之间,将会有一个长期的斗争。

对于那些自始至终都生活在天堂里的民族,他们早该被淘汰了。

人类能够发展到今天,这都要感谢战争。

战争再自然、再正常不过了。

战争无处不在,而且会一直存在。

它没有开始,更没有结束。

生活本就是场战争,万物皆源于此。

这不是希特勒说的话,希特勒在战争结束前夕已经死了;这也不是希特勒想说的话,希特勒本来就是纵火犯,这是电影导演要希特勒说的话,这是电影制作者想告诉大家的一个欧洲:这个欧洲,倨傲地看着全世界,称霸的野心永不止息;这个欧洲,惊怯地看着俄罗斯,一旦得势便要灭亡俄国;这个欧洲,虚伪狡诈,纳粹兴起时助纣为虐,纳粹灭亡时又脱净罪责。

所以我们看到,在这部电影里,德国元帅对葡萄酒挑三拣四、一幅高贵精致的派头,给一份冰淇淋却蠢得不知所措了。

这不是纳粹分子的做派,也不是纳粹德国的典型,这是容克贵族,这也是英国的贵族、法国的庄园主、意大利的王公,这是俄国人眼里那个阴险狡诈老气横秋高贵倨傲脑满肠肥的欧洲!

每一个国家的人,都把自己放在中心去认识这个世界。

譬如我国人,对列强之间民族性的区别都分得门儿清,唯独对英法之间不甚了了,盖因列强欺凌我们的步调不同、方式各异,这两国却是常走在一块的——我们在挨打中认识世界。

又譬如大陆人看台湾,不见蓝绿,只见统独,分不清外省人和福佬人,眼里的台湾人是集体在统独之间来回摇摆。

俄国人看欧洲也一样。

他不管你百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普法战争洛林阿尔萨斯的恩怨,他记得的是欧洲一有大动静就来组团欺负他:拿破仑战争打来打去欧洲统一了先进了,到最后变成欧洲组团欺负我;克里米亚战争我和奥斯曼打的离你们十万八千里,欧洲还是来组团欺负我;一战结束我们改朝换代谁也不招惹你们到我本土上来组团欺负我,二战前西欧大国祸水东引组团欺负我,纵容德国壮大了带着大半个欧洲组团欺负我。

所以啊,这部电影里看待二战是个什么世界观?

是伟大的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

那斯大林也好不到哪里去,谁在乎啊。

是伟大的苏联战胜了邪恶的第三帝国?

那白虎会被打爆,希特勒会被吊死,然而并没有。

这电影的世界观就是欧洲一直想欺负俄国、一直在欺负俄国,欧洲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俄罗斯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何况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的历史题材文艺都是现实主义文艺。

欧盟时代,欧盟国家拍当年战事绝对不会渲染民族仇恨,战后日本,也不敢渲染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血海深仇。

而俄国的这部电影,对历史解读得这么阴冷,也绝对不是看三国掉眼泪没事闲的,而是受着现实政治的深刻影响的。

二战之后直到今天俄国和欧洲也依然是对立的。

二战甫一结束,美国的反苏意志并不坚决的时候,是欧洲人叫嚣着铁幕已经拉下,把整个西方世界的矛头对向苏联。

之后的冷战,西半欧洲对苏联是什么态度自不必说,东欧国家也并不配合,正所谓前有铁幕,后有铁托,中有布拉格。

就这样,在对欧洲怀有深深的忌惮和第一之中,苏联的时代过去了。

俄罗斯不会忘记,波罗的海三国脱离苏联时是怎样的坚决;俄罗斯不会忘记,拜托苏联控制的波兰是怎样拥抱西方;俄罗斯不会忘记,那些东欧小国的人哪怕冒着国家动乱分裂的危险,逃脱苏联拥抱欧洲的脚步依然义无反顾;俄罗斯更不会忘记,当俄罗斯忍痛洗掉苏联的蛮横骄傲和本国制度后真诚地试图融入西方,得到的是怎样的羞辱——北约还在、世贸组织还锁着,更别提什么欧盟——"嗬,原来他们要的只不过是搞垮俄罗斯";俄罗斯更不会忘记,在新世纪的这些年,融入西方的幻想破灭之后,他们又是怎么得寸进尺的——欧盟东扩,北约东扩,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格鲁吉亚反水,乌克兰内战……这样一个欧洲,让俄罗斯在心目中很难不描绘出一个幽灵,这个幽灵炮口向东,神出鬼没,一旦欧洲对俄国相对优势,幽灵就会出现,向俄罗斯的土地引燃凶神恶煞的炮火。

显然欧洲对俄威胁的幽灵不过是影片里站在俄罗斯民族主义立场上的一种臆想。

欧洲从来也不是铁板一块,历史上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烽火硝烟,一点也不比与俄国的少。

只不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事情到了俄罗斯便有了另一番滋味。

事实上自从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开始,这种隔阂的文化基础就已经奠定了。

欧洲被分割为东方拜占庭文化圈和西方的拉丁文化圈,这两个文化圈虽然同属欧洲、同在基督教世界,但无论在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上,还是在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上,彼此都很难认同。

随着拜占庭帝国的陷落罗斯成为拜占庭文化圈硕果仅存的大国,于是俄罗斯自然也就孤立于欧洲了。

在俄罗斯看来,西方的国家怎么打,那是他们内部的争权夺利,并不下死手,但一旦他们合起伙来面对俄罗斯时,那就免不了带着宗教战争式的残忍了。

诚然俄国和欧洲有着天然的隔阂,诚然俄国的环境从来严酷险恶,然而在那乌克兰内战尚未爆发的2012年,这部电影的思想仍然是颇神经质的了,这当然有着俄罗斯自身的原因。

由于更靠近草原和亚洲,常年受着不同类型文明的多方威胁,生存环境极其复杂,生存下来很是艰难,所以更加警惕和暴戾,也因为地理上的大陆性,国家机器也相对粗壮专横。

这也是俄罗斯人常常被称为"战斗民族"的原因之一——这真的是一个时刻感受到战争威胁时刻准备战斗并在战争中拼死求取生存的民族。

回头看前面我抄录的希特勒在影片结尾说的最后一番话,乍一看就是法西斯主义纳粹的理论,但细看发现少了点理论的理性多了点态度的浪漫——这纯粹是借希特勒的嘴在说战斗民族自己的战争观啊!

今天的俄罗斯,走到了国运的低谷,移植来西式的民主,打造了一个克里斯玛式的领袖。

这样的俄罗斯,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是色厉内荏的,总是要摆出一副非常不好惹的样子才能保障军事和政治的安全,于是这么一部思想极端的电影被俄罗斯拿出来大肆宣传也就自然而然了:"看啊,欧洲人,我们俄罗斯人从未懈怠;看啊,俄罗斯人,幽灵在等待,我们可要时刻准备着。

"可惜身处事外的中国观众似乎绝少有看出各种三昧的,真是可悲可笑啊。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祖国。

她现在是在走上坡路的,自然也不必像俄国那样色厉内荏。

然而我们的近代史是一团糊涂账,我们没算清帐的宿敌甚至不是一个正常国家。

如果我们逼得太紧,日本过激反应怎么办?

要知道我们的宣传面对历史便是一味的勿忘国耻,谈及现实便是空泛的民族自豪——民众被喂养得是那样的盲目愚蠢,成天叫嚣着要一战雪耻却没有一点准备,和歇斯底里的战斗民族相比,我们走到了反面。

另外,这部来自他国的电影也加深了我对历史的一种认识——意识形态永远只是昙花一现,民族感情和文化传统才是永恒。

在这个意识形态全面退潮民族主义全面回潮的时代,这话显得尤为正确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心也从人民经过共和国落到了中华上——扣帽子站队可以休矣!

 8 ) 普京主义电影

这战争片一点也不热闹,基本就是普京主义的宣称片。

俄国人是百折不饶的,与中国人眼中的北极熊形象想法,俄国人一般在欧洲面前自视为容易受欺负的。

所以他们的英雄经常是松松垮垮,但真有事就爆发的那种人。

俄国是没有朋友的,西方人为了打希特勒可以暂时结盟,但他们事后又会勾结在一起。

所以大家要团结在大帝周围。

所以,这就是一步俄宣部出的电影。

 9 ) 好灵异的战争片 应该是比喻

整部片子的考据很认真 制服武器 还原的很真实看了结尾 神似希特勒的老人面对隐藏在阴影中的人的告白 使得片子有个预言的感觉男主角 是从死人堆里扒出来的 能与战车交流 战争结束亦无用武之地白色虎式在开挂 也无法扭转战争的败局

 10 ) 说该片不好看的人,是真正没有看懂电影的人

这种战争片,豆瓣这些文青是没办法理解的那辆白色的虎式坦克,只是一种象征,原来我认为这个象征者纳粹法西斯,后来我认为是德国的民族精神,看完全片,我才发现愿没有这么简单,它象征着西欧人对斯拉夫人天然的不信任和防范意识。

影片借着主角的口说,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它”并没有消失,“它”只是隐藏了起来,等待个50年,100年,“它”还会出现。

主角说,我会一直找“它”最后和它斗争到底。

联系现在的形势,难道是俄罗斯已经看清了欧美不会接受他这一现实,从而决定不再对西方抱有幻想的体现?

实际上T-34和白色虎式的交锋就是两股民族精神和意志之间的对抗T-34一方无疑是俄罗斯,无论是二战胜利后满目疮痍之下的红色帝国建立还是解体之后百废待兴到今天的发展,都切合主角遍体鳞伤而又凭借着一股执念存活下来,继续战斗。

而白色虎式代表的则不只是德国——小胡子说了一句话:现在我们让世界明白真正的强敌是来自遥远的东方。

俄罗斯人把希特勒和西方国家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划归为一个利益群体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而包括了整个西方势力,他们强大而神秘,通过各种手段打击俄罗斯,当俄罗斯人以为终于赢来胜利之时,只有极少部分人意识到东西的对抗远没有结束,而可怕的白虎依旧蛰伏,等待做出最后一击的机会。

我认为主角最后那句关于胜利和战争终结的话,指的不只是二战或者冷战,而包括了现在,俄罗斯虽然表面上开始恢复大国的威严,实际内部还很脆弱,如果不提高警惕,绝对会被藏在暗处的西方势力当头一棒

《白虎》短评

剧情拖沓不知所云

4分钟前
  • Icarus
  • 较差

看剧本比看电影精彩,电影的节奏不好,可惜。

8分钟前
  • 安心
  • 还行

「补标」竟然漏标,这片子我看过两遍

12分钟前
  • Capariel
  • 推荐

本来以为是不错的战争片,结果不知道它到底要讲什么。。。

16分钟前
  • Arabesques
  • 较差

这是奇幻片不是战争片

17分钟前
  • 撼天震地
  • 较差

最后部分想要揭示的主旨了什么固然很好,但没有前面部分的精彩,其实我就想看个没有那么多所谓中心思想的片子,我就想找到那个白虎,干掉它,也许那样我会更喜欢这个电影,哪怕那样显得我有点低俗了。。。

22分钟前
  • momo2010
  • 推荐

这是俄罗斯人对失去红色政权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预言——红旗倒掉后,白色虎式就会从蛰伏的沼泽地中爬出来,开始了反攻倒算……

24分钟前
  • 潇潇雨歇
  • 力荐

拍的跟鬼片一样,唯一一段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被俘虏的德军都说感觉质量白色坦克是噩梦

25分钟前
  • 魔鬼の翅膀
  • 较差

人間之虎

26分钟前
  • 还行

坦承自己是看了影评之后才看得懂这部电影,不过还是觉得对于一部有血有肉的战争片来说过于有点矫情和装逼了

28分钟前
  • 深溪虎
  • 推荐

想到了好几年前看的《索尔之子》,片里的白色虎式长得还是太不幽灵了,甚至敌我有点难以区分。。。

29分钟前
  • 沈欺霜
  • 推荐

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是白虎依然存在,它只是隐藏起来,等待50年、100年,最终还是会出现。

30分钟前
  • RexKang
  • 推荐

二战题材,俄国人一拍,就没美国人什么事了。最近几年最好的战争片,看完更觉得战马这叫一个狗血幼稚兼保守啊…隆重推荐德国俘虏排队经过的段落,牛逼。

35分钟前
  • Adrian Zhu
  • 推荐

真不喜欢这种梅长殊式反科学主义的战争片,居然还是个战争片,看来我只配看美国狙击手了

39分钟前
  • 您老朋友王狗熊
  • 较差

这个结局真的让我不甘心啊!!!

40分钟前
  • 躺着也中枪
  • 推荐

为了一个无聊的想法,编了一个无趣的故事。

45分钟前
  • 苏莫
  • 还行

导演到底搞清楚了自己想表达什么吗?整部电影自以为是地玩隐喻,最后二十分钟完全脱节。最后又弄出来一个疑似希特勒和犹太人聊天的镜头。尼玛,看了半天,最后的中心思想是欧洲人都反俄对么?所以俄国人民要团结起来打倒欧洲是么?妈的,跟tg的抗日片一样民粹得不行、被害妄想症得不行。果然是一路货色

48分钟前
  • 流浪R
  • 较差

不看影评有点看不懂,虽然看了以后仍然不太懂。没看以为是战争片,看了以为是玄幻片,看过影评才知道其实是个历史和政治隐喻片…

51分钟前
  • 林中行人
  • 还行

原来是讲阴谋论

52分钟前
  • K2·豆壳青
  • 还行

真的不能把它当作战争片来看

54分钟前
  • 挨踢影评人
  • 很差